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引言

开发区建设是中国开发开放的典型国际经验,作为“中国模式”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世界普遍关注。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从东南沿海经济特区起步,开发区为吸引投资、增加就业、提升管理、提高收入、促进进出口、技术升级和经济增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陈建军,2012)。但是,在新形势下,如何突破作为国内产业转移和集聚主要载体的开发区的瓶颈成为共识。从另一方面看,随着中国“走出去”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海外产业园建设也步入快车道,对外直接投资连年攀升。截至2015年11月底,中国企业正在建设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2015全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5个国家(地区)6532家境外企业(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对外投资1180.2亿美元(735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7%,中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49个国家直接投资148.2亿美元,同比增长18.2%。

联合开发区作为一种创新性开发开放型开发区,在促进产业在转移中集聚和“走出去”战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政府管理决策部门和学术界关注。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一带一路”战略向纵深推进,联合开发区必将成为区域经济合作和产业转移的重要空间载体与合作平台。联合开发区运营时间较短,比一般开发区更能高效推进产业转移和集聚,在体制机制上涉及参与各区域及其主体利益分配,因此,创新联合开发区管理模式是关系到其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厘清学术界相关文献,客观剖析国内外实践案例,探索和提出符合中国现实情况的联合开发区运营和管理模式,对于积极有效吸引外来投资和深入实施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推进中国产业转移升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因此,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建立一般分析框架来厘清联合开发区运营机理,试图揭示联合开发区的本质及其运营模式,然后分析其对产业转移和集聚的功能和效用,分析联合开发区运营成败的关键因素,最终为建立中英联合开发区建设提供针对性的政策意见和建议。

接下来第二部分是对国内外产业转移和集聚以及开发区研究的文献回顾;第三部分从理论上来分析联合开发区运营机制;第四部分着重分析联合开发区的功能和效用;第五部分提出建立中英联合开发区的构想及其实施策略。 b4SePILVeLrCqDp5nKm0I9OoNEkM+8iLecOY0zwGHB8MgT60MMRgwl4xB5+mIsK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