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 “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重新定位与功能优化

基于目前内陆节点城市在适应“一带一路”战略中还存在一些功能短板,为了真正发挥内陆节点城市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节点优势和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实现内陆节点城市的飞跃发展,应当对内陆节点城市进行重新定位,实现城市功能优化。

(一)城市功能重新定位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我国内陆节点城市功能应当重新定位,应当成为“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成为内陆开放高地和内陆地区的核心增长极,辐射带动周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内陆地区的开放。

以郑州为例,综合考虑郑州的交通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国家战略定位等方面,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在我国对外开放的全新时代,以及今后的发展中,郑州城市原有的定位都应当进行调整。

郑州城市总体定位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功能定位是我国中西部对外开放门户、“一带一路”上的重要枢纽和物流中心、现代化国际商都、丝路文化交流中心。以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在交通、物流、商贸、能源等方面,形成通达四方、连接海内外的重要枢纽;以郑州为支点和中心,向东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向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融合,向北对接京津冀连通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进入俄蒙,向南对接长江经济带连通北部湾、东南亚进入南太平洋,构建“一横一纵”两个通道,奠定郑州作为“一带一路”重要战略支撑点的地位;通过物流中心、现代化国际商都、丝路文化交流中心,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势能,提升郑州的国际影响力。

(二)城市功能拓展与优化

1.加快开放高地建设,提升节点城市的经济开放功能

作为“一带一路”区域版图上的内陆城市,郑州要加快开放高地建设,拓展“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深度广度,提升河南“买全球”与“卖全球”的水平,提升节点城市的经济开放功能。因此,要以建设郑州现代化国际商都为目标,大力推动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规模化运营,尽快启动运行E贸易智慧物流园区“1+9”体系,争取开展支付机构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试点,完善O2O模式,打造我国重要的国外进口商品零售基地,加速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国际网购物品区域性集散分拨中心。加快河南自贸区建设,主动复制上海自贸区经验,推动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扩区发展,申请设立郑州经开综合保税区,申建国家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加快整合郑州出口加工区、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和各类口岸,提升保税区、口岸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平台功能,推动外贸监管服务便利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通关一体化改革板块中积极作为,建设并完善“一站式”大通关体系。积极构建良好的国际化营商环境,推行招商引资项目全程代办和并联审批制度,健全招商项目跟踪服务机制,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外商投资管理服务体制。

2.加强综合枢纽建设,提升节点城市的信道枢纽功能

一是要加快交通、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立体式“丝绸之路”。以“米”字形高铁网、航空枢纽建设为切入点,打造以客运铁路专线、货运铁路专线、高等级公路为重点的“地上丝绸之路”,以航空、高压电网、信息传输为重点的“空中丝绸之路”和以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管道以及公路铁路光缆等为重点的“地下丝绸之路”,连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畅通人流物流信息流。二是要提升郑州航空港和郑欧班列的集疏功能。不断提升郑州航空港的集疏水平,构建以航空港为核心的国际化综合交通枢纽。完善郑欧班列的运营规模、服务增值能力和通关便利能力,提升郑欧班列的市场运营能力,逐渐做到即使减少和取消政府补贴也能实现班列的正常运转。三是要加强郑州国际陆港建设,大力推进特色商品口岸、多式联运集疏中心、国际陆港联检中心、智慧物流信息中心、国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等落户郑州国际陆港。四是要完善交通路网衔接,有效解决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充分考虑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不同交通形式的互联互通、协调融合,以及客运、货运的统筹安排,把交通的大规模建设和交通的微循环建设结合起来,解决好交通最末端的交通运输问题。

3.加快平台载体建设,提升节点城市的要素聚集功能

一是要打造大郑州都市区,推动郑州中心城区、航空港区、开封中心城区三大组团功能融合,推动与新乡、许昌、焦作城区同城化发展,带动区域内形成一批50万人以上的节点城市,构建功能错位、联系高效、生态隔离的高品质组合型大都市地区,形成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域,提升郑州的城市支撑能力。二是要加快产业转型调整,提升节点城市的产业支撑力。以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航空港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与全球智能终端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根据产业价值链合理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格局重构。优化三产内部结构,大力发展以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提升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服务外包等高成长性服务业,积极培育大数据、云计算、地理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加快创新发展,提升节点城市的创新要素聚集力。加快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州航空港引智试验区、中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平台建设,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创新要素聚集。全面落实“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加大海内外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的引进培育力度,优化创新创业和工作生活环境,推动社会整体形成创造活力。

4.推动人文交流合作,提升节点城市的对外交往功能

一是要以郑州为中心联合开封、洛阳、新乡三地,整合四地文化、教育、科技等人文资源,主动与中央外交和省直外事部门沟通对接,依托机关单位、科研院所和民间团体,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在郑州举办相关国际性、行业性、学术性交流活动,承办博鳌亚洲论坛秋季高峰会议等更多高规格国际会议和论坛、赛事、展览等,将其打造成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二是打造“一带一路”国际旅游重要中转站。整合郑州市周边旅游资源,主动与“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和国家联合打造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提高沿线各国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完善涉外旅游服务,加密国际和地区航线网络,尽快开通郑州机场落地签,积极争取外国人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在吸引境外游客的同时也加强郑州与国外的人文交流,提升国际影响力,为经贸合作打下良好基础。三是要高标准谋划国际领事馆区建设,统筹建设一批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社区,加强酒店、道路、停车场库、标识标牌、无障碍设施等公共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通过吸引外国、国际组织、国际行业性协会在郑州设立代表处或分支办事机构,为河南乃至中部地区对外交往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和更加舒适的环境。

5.营造良好城市环境,提升节点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

一是要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加大污染治理,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建设绿化带和公园绿地、人工湿地,提升城市微生态系统的质量,使天蓝、地绿、水清成为常态,建设生态良好的宜居宜业城市,显著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要完善城市基础公共服务。以商都历史文化区为重点,建设一批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景观和特色风情小镇,抓好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等重点片区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以全国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为契机,加快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完善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建设与管理,大幅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三是要改善交通出行环境。改善交通管理和服务,将机动车、电动助力车、人力车、行人等各种交通运行主体统一纳入交通管理主体的管理,尽快制定和完善管理规章制度。要完善轨道交通、公交汽车、出租汽车、慢行系统一体化公交体系,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国内城市一流水平。四是要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改善政府管理方式,加快构建以智能交通、智能管网、智能城管、智能安全保障等为一体的智能化城市基础设施运行和管理体系,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完善“三级三类”便民服务中心体系。

6.加强节点城市合作,提升节点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加强“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的合作,对于整合节点城市资源,提升节点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可建立“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联盟,建立市长联席制度,定期进行协商会谈,重点在物流、旅游、教育、医疗、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合作,以形成内陆节点城市的合力,打响内陆地区的城市品牌。就目前而言,很有必要对内陆地区现有的郑欧班列、渝新欧班列、蓉欧班列、长安号、汉新欧班列等进行整合,并与沿海节点城市中以义乌为起点的义新欧班列、以连云港为起点的新亚欧大陆桥、以苏州为起点的中欧班列等进行合作,统一中欧班列品牌,在政府补贴和回程货源组织等方面进行磋商协调,改变目前中欧班列竞争多于合作的局面,实现国内国际货源的合理统筹和分拨。内陆节点城市的航空港物流合作也是如此。在旅游合作方面,内陆节点城市可整合现有旅游资源,串通各旅游景点和线路,共同打造我国内陆地区的黄金旅游圈,吸引海内外游客。在教育方面,武汉、西安、成都等市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比较丰富,各内陆节点城市可以成立内陆地区高校联盟,以此为平台,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学术合作和人才交流。

参考文献

[1]安晓明:《我国“一带一路”研究脉络与进展》,《区域经济评论》2016年第2期。

[2]高丽英:《“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侯马城市发展对策》,《城市发展研究》2016年第3期。

[3]王文铭、高艳艳:《“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及建议》,《商业经济研究》2016年第4期。

[4]何枭吟:《“一带一路”建设中内陆节点城市临空经济发展建议》,《经济纵横》2015年第9期。

[5]彭震伟:《“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影响及城市规划应对》,《规划师》2016年第2期。

[6]李琪、朱楠:《“一带一路”战略下西安开放开发新高地规划建设策略》,《规划师》2016年第2期。

[7]王杨堃:《中欧班列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综合运输》2015年第S1期。

[8]安晓明:《全面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河南日报》2015年6月3日。

[9]李庚香、王喜成:《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特点与河南的积极融入》,《区域经济评论》2014年第6期。

[10]王建国:《推进中原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发展》,《河南日报》2016年9月23日。

[11]刘刚:《站位城市国际化提升郑州影响力》,《河南日报》2016年9月21日。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项目《“十三五”加快推进河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162400410082);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绿色发展的困境与破解机制研究》(2016B033);2015年河南省“四个一批”人才项目《基于城市空间优化的大城市新旧城区共生互动发展研究》;2016年河南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十三五”时期河南经济转型的新特点、新形势与路径选择》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8nRtzqEjIn41546L3/R0qcCuXAfWwzv/Q560YX+MJuPcBlOXKx7x0cC3aXoZJ95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