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内陆节点城市功能对“一带一路”的适应及短板

郑州、西安、重庆、武汉、成都、长沙、武汉等“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已着手提升城市在经济开放、通道枢纽、要素聚集、对外交往以及综合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以更好地对接“一带一路”从而实现自身和区域的快速发展。郑州是典型的“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在城市功能优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内陆节点城市功能对“一带一路”的适应

1.经济开放功能进一步提升

郑州通过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自贸区、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口岸建设等方式大力提升经济开放功能。

作为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首批试点的五个城市之一,以及全国唯一一个综合性“E贸易”试点,自2012年以来,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区的业务量、进出口货值、纳税额、参与企业数量等综合指数稳居全国试点城市首位。郑州试点E贸易智慧物流园区“1+9”体系也即将投入运营,企业物流同比可节省1.5天。继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获批后,2016年河南、陕西、湖北等7个自贸试验区获批。以郑州为中心的河南自贸区的获批与建设提升了郑州的经济开放功能。同时,郑州加快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口岸建设,目前已建成进口粮食、进口肉类、进口水果、进口食用水生动物、进口冰鲜水产品、进口澳洲活牛指定口岸,邮政国际邮件郑州经转口岸、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等,成为全国拥有商品口岸最多的内陆城市,郑州药品进口口岸正在筹建当中。

郑州经济开放功能的提升带来了外贸的快速增长。2015年郑州市外贸进出口总额570.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9%,增速居全国35个大中城市首位。其中,出口312.4亿美元,增长17.2%;进口257.8亿美元,增长30.5%。

2.信道枢纽功能提升明显

郑州以建设国际物流中心为抓手,依托郑州航空港、郑欧班列、“米”字形高铁等提升信道枢纽功能,郑州作为中国中部连接欧亚的国际物流枢纽地位正在逐步形成。

郑州强化航空枢纽建设,基本形成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航线网络。2015年郑州机场开通航线171条,全货运国际航线30条,占中部地区的95%,位居内陆第一,货邮吞吐量突破40万吨,增速居全国主要机场前列,郑州—卢森堡双枢纽建设初显成效。郑欧班列综合成绩在中欧班列中名列前茅。自2013年7月运行至2016年3月31日,郑欧班列累计开行班数已达300班,货值超14亿美元,总货重约12.8万吨,集货半径超过1500公里,班列足迹遍布22个国家、108个城市、国内24个省(区、市),早已实现常态化运行,并一改国内大多数中欧班列“有去无回”的局面,2016年7月已实现每周“三去三回”往返平衡。依托海关总署设立的郑州多式联运监管中心,已成为日、韩、港、台等地与欧洲贸易中转走廊。此外,河南以郑州为中心打造“米”字形高铁。“一竖”京广高铁早已贯通,“一横”郑徐高铁2016年9月10日已通车运营。河南“米”字形高铁全部建成通车后,郑州将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3.要素聚集功能进一步提高

郑州市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提高了城市的要素聚集功能和辐射力。2015年郑州GDP实现7315.2亿元,同比增长10.1%,分别高于全国和河南省2.7个、1.8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呈加速态势。2014年郑州市市区GDP为3703亿元,是第2位的洛阳市市区GDP(1302亿元)的2.84倍,相当于全省除郑州市外的16个城市市区的经济总量之和(7422亿元)的一半。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3.1∶54.5∶42.4调整到2015年的2.1∶49.5∶48.4,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比重达到49.4%,实现了生产总值中服务业比重超过工业比重、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超过传统资源高耗能产业比重两大历史性转型。2015年郑州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288亿元,同比增长19.6%。增速比全国高9.6个百分点,比河南省高3.1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297.4亿元,同比增长23.1%。存贷款保持较快增长。2015年12月末,郑州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和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16936.3亿元、12650.3亿元,同比均增长16.4%。

据2015年河南省人口抽样调查统计,“十二五”时期,全省790万农民成为市民,郑州市常住人口增长最多,增加91万人,2015年郑州市城镇化率为69.69%。2014年郑州市市区人口为533万人,相当于全省除郑州市外的16个城市市区人口(1721万人)的31%。

4.对外交往功能进一步提升

郑州通过缔结友好城市、人才交流、医疗合作、大型国际活动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对外交往功能。目前郑州市已与日本埼玉市等9个城市结为国际友好城市,往来留学和人才交流加快。仅以郑州大学为例,2015年外国留学生超1700余人,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176名师生出国交流与合作,400余名学生出国学习。截至2016年9月19日,郑州口岸出入境旅客人数已突破100万人次,相比2015年出入境旅客人数达到100万人次提前了一个月,预计全年出入境旅客人数能突破140万人次。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郑州市的多家医院与美国、澳大利亚、德国、丹麦、挪威、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多家世界一流医疗和研究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2016年5月,郑州市卫计委还与国际应急管理学会医学委员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国际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国际少林武术节、郑开国际马拉松赛、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等国际性活动提升了郑州的国际影响力。此外,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也在周密筹备之中。

5.综合服务功能有所优化

郑州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畅通郑州工程,加快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水系、生态廊道建设,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环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有所优化。

目前郑州市区85%的区域均已使用南水北调优质水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70万吨,“十二五”期间新增天然气用户60万户,新增供热面积5588平方米。城市轨道交通1、2号线一期建成运营,还有多条地铁线正在加快建设,“两环三十一放射”、十条市域快速通道等一批重大交通道路工程建成通车,初步形成大“井字+环线”快速骨干路网。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化工程,市区燃煤锅炉拆改任务基本完成,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基本达到“六个100%”整治标准,城区降水pH值范围在6.19~8.68,未出现酸性降水。环城生态水系循环工程、石佛沉砂池向西区供水工程、贾鲁河生态水系综合整治工程有序推进。2015年,郑州市市辖黄河流域地表水水质良好,城区地下水水质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3%,森林覆盖率达到33.4%。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内陆节点城市功能的短板

1.经济开放不足

尽管郑州市的经济开放功能得到了较大提升,但是从总体上看,郑州开放合作的深度广度与沿海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还不足以支撑郑州成为“一带一路”上的关键节点城市。

郑州市外资利用率、实际到位率不高,2015年实际利用外资38.3亿美元。国际经贸合作的产业支撑仍显不足,不仅入驻郑州的世界500强龙头企业较少,入驻郑州的中国500强龙头企业也不多,转移到郑州的核心技术还比较欠缺。目前郑州的外贸增长严重依赖富士康拉动。2015年全市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22.9%,出口同比增长17.2%,分别高出全国平均增幅30.9个和20.0个百分点,但这个高增长率却主要得益于富士康进出口的强力带动。如果剔除富士康因素,郑州市其他企业进出口增长13.7%,出口下降15.8%。郑州的枢纽和平台载体的优势还面临着武汉、西安、重庆等周边城市的严峻挑战,也影响了郑州的经济开放。此外,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的开放还相对滞后等。

2.节点基础薄弱

总体经济水平不高。2015年全国城市GDP20强中,内陆节点城市只有重庆、武汉、成都、长沙和郑州,前5强一个内陆城市都没有。郑州排名第18位,不仅与排名第一位的上海市相比差距非常大,也与重庆、武汉等内陆城市差距较大,人均GDP8.48万元,低于武汉、长沙的水平,远低于深圳。地均GDP每平方公里不到1亿元,比同是内陆节点城市的武汉低0.29亿元(见表1)。此外,产业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新兴产业拉动能力有待提升;高层次人才仍然缺乏,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薄弱。

表1 2015年各城市经济运行情况

3.枢纽信道功能不足

郑州航空枢纽发展迅猛,有全货运国际航线30条,位居内陆第一,但是和上海、北京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并且郑州航空港主导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航空物流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薄弱,以手机通信终端制造业为主体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主要以加工业为主,自身的技术含量不高,工业综合发展效率偏低。郑欧班列在所有中欧班列中早已实现常态化运行,并实现往返货物平衡,但是政府补贴力度非常大。郑欧班列主要货品包括电子产品、高档服装、轻工业消费品、机电产品等,运输里程10245公里,运输价格为10500美元/FEU,但是郑州参照海运价格对班列公司进行财政补贴,同时对国内货源地到郑州的集结费用进行全额补贴,补贴后的销售价格为3000~6800美元/FEU。“米”字形高铁目前仅完成“十”字,“一撇”郑万、“一捺”郑合、“左点”郑太和“右点”郑济高铁均在建或准备建设,连通东西南北的重要作用还未完全体现出来。

4.整体服务功能不强

郑州市整体服务功能还不强,城市综合承载力亟待提升。生态环境约束加剧,大气、水体等污染问题还很突出。2015年郑州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超出二级标准,优良天数138天,市辖五县(市)、上街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58.1%~78.6%,主要污染物均为细颗粒物。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和直辖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2015年的空气质量排名中,郑州市排倒数第五。市辖淮河流域地表水中,贾鲁河、颍河为重度污染,双洎河为中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滴滴出行发布的《2016上半年中国城市交通出行报告》显示,2016年上半年,郑州市以1.68的高峰拥堵延时指数在我国400个城市中排第七位。此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还难以满足市民的需求,城市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旅游中转及外事服务能力不足,等等,影响了郑州的城市整体形象。 YmEUuwB/iAjRtRaEocobT41tqSOvGq/37wQiNkACn+xFRSIofXb3M17+1DD9NyY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