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红楼梦》中的“梦学”

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精粹《红楼梦》中记载了大量的梦例,研究“红学”的人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析这些梦例,恐怕难以被称为真正的“红学”研究者。《红楼梦》除了深刻地描绘四大家族的兴衰盛亡和宝黛钗的爱情悲剧以外,还是一部经典的“梦学”作品,特别是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是全书故事线索发展的纲目和预言。

《红楼梦》总共写了多少梦呢?统计结果显示,其中共有大大小小三十二个梦,前八十回里有二十个梦,后四十回里有十二个梦。全书最长的梦出现在第五回,我们结合小说片段略作分析如下:

那宝玉刚合上眼,便惚惚的睡去,犹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荡荡,随了秦氏,至一所在。但见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希逢,飞尘不到。宝玉在梦中欢喜,想道:“这个去处有趣,我就在这里过一生,纵然失了家也愿意,强如天天被父母师傅打呢。”正胡思之间,忽听山后有人作歌曰: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

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

这一段写贾宝玉刚合上眼,便开始做上了“春梦”。他在梦中情绪较好,遇上仙子后开始了梦中游历。

宝玉见是一个仙姑,喜的忙来作揖问道:“神仙姐姐不知从那里来,如今要往那里去?也不知这是何处,望乞携带携带。”那仙姑笑道:“吾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乃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警幻仙姑是也: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因近来风流冤孽,缠绵于此处,是以前来访察机会,布散相思。今忽与尔相逢,亦非偶然。此离吾境不远,别无他物,仅有自采仙茗一盏,亲酿美酒一瓮,素练魔舞歌姬数人,新填《红楼梦》仙曲十二支,试随吾一游否?”宝玉听说,便忘了秦氏在何处,竟随了仙姑,至一所在,有石牌横建,上书“太虚幻境”四个大字,两边一副对联,乃是: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转过牌坊,便是一座宫门,上面横书四个大字,道是:“孽海情天”。又有一副对联,大书云: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宝玉看了,心下自思道:“原来如此。但不知何为‘古今之情’,何为‘风月之债’?从今倒要领略领略。”宝玉只顾如此一想,不料早把些邪魔招入膏肓了。……

上文的“魔舞”是指唐代一种宫廷乐舞,由宫女十六人扮成菩萨相,并由多种乐器伴奏而舞。“招入膏肓”一词来自古代一个经典的医学梦。古代中医称心脏与横膈膜之间的部位为膏肓:膏,心之下;肓,横膈膜。《左传·成公十年》有云:晋景公患重病,求医于秦国,秦桓公派名医缓前往医治。缓未到,晋景公梦见自己的病化作两个童子藏在膏之下,肓之上。缓诊断后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得,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后遂称病重垂危、不可救药叫病入膏肓。

……宝玉看了,便知感叹。进入门来,只见有十数个大橱,皆用封条封着。看那封条上,皆是各省的地名。宝玉一心只拣自己的家乡封条看,遂无心看别省的了。只见那边橱上封条上大书七字云:“金陵十二钗正册”。宝玉问道:“何为‘金陵十二钗正册’?”警幻道:“即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故为‘正册’。”宝玉道:“常听人说,金陵极大,怎么只十二个女子?如今单我家里,上上下下,就有几百女孩子呢。”警幻冷笑道:“贵省女子固多,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下边二橱则又次之。余者庸常之辈,则无册可录矣。”宝玉听说,再看下首二橱上,果然写着“金陵十二钗副册”,又一个写着“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宝玉便伸手先将“又副册”橱开了,拿出一本册来,揭开一看,只见这首页上画着一幅画,又非人物,也无山水,不过是水墨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后有几行字迹,写的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宝玉看了,又见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言词,写道是: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宝玉看了不解。遂掷下这个,又去开了副册橱门,拿起一本册来,揭开看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

贾宝玉看的金陵十二钗的副册中预示了三个女子日后的命运发展。“霁月难逢”一首预示晴雯的命运。诗画喻情雯处境的污浊与险恶。雨过天晴时的明月叫“霁月”,即“晴”字,喻晴雯人品高尚。“彩云”,寓“雯”字。“彩云易散”隐指晴雯横遭摧残而寿夭。白居易《简简吟》中说:“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身为下贱”是指晴雯身为女奴,“多情公子”则指贾宝玉。

史湘云之梦

“枉自温柔和顺”一首预示袭人的命运,而“根并荷花一茎香”一首则预示了香菱的命运——莲枯藕败。“根并荷花”指菱根挨着莲根,隐寓香菱就是原来的英莲。“两地生孤木”使用了拆字法,两个“土”(地)加一个“木”,指“桂”,寓夏金桂。照图画与后二句判词推测,香菱当被夏金桂虐待致死。

……宝玉看了仍不解。便又掷了,再去取“正册”看,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宝玉看了仍不解。待要问时,情知他必不肯泄漏;待要丢下,又不舍。遂又往后看时,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后面又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其词曰: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后面又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其断语云: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后面忽见画着个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其书云: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后面便是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其判云: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后面便是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其判曰: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后面又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其判云: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后面又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后面又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宝玉还欲看时,那仙姑知他天分高明,性情颖慧,恐把仙机泄漏,遂掩了卷册,笑向宝玉道:“且随我去游玩奇景,何必在此打这闷葫芦!”

上述文字描写了“正册”中十二位女子的人生命运发展趋势,展现了梦境具有惊人的预言功能。

其中“可叹停机德”一首,预言了林黛玉与薛宝钗的命运。“停机德”指符合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的一种妇德。东汉乐羊子之妻以停下织布机割断经线为喻,劝夫不要中断学业,积极地去博取功名。这里的“停机德”指薛宝钗。“咏絮才”是夸奖林黛玉才思敏捷,辩才极高。“玉带林中挂”前三字倒读是“林黛玉”,也暗示宝玉对林黛玉的牵挂之情;“金簪雪里埋”中“雪”通“薛”字音,也暗喻薛宝钗结局之冷落与寂寞。

“二十年来辨是非”一首,是指元春的命运,“三春”指迎春、探春和惜春三姐妹。下面一首“才自精明志自高”是说探春将远嫁海外,犹如断线的风筝般一去不返。

“富贵又何为”一首是史湘云的命运判词,前两句说史湘云尽管出身高贵,但自幼父母双亡,不能获得人间温情,后两句说史湘云婚后好景不长,转眼之间便夫妻离散。

“欲洁何曾洁”一首隐指妙玉的命运,图画上的“一块美玉”寓其名,“落在泥垢之中”喻其悲惨的结局。

“子系中山狼”一首是迎春的命运判词,揭示迎春会嫁给一个忘恩负义、像狼一样凶残的丈夫,最后被折磨致死。“堪破三春景不长”一首则是惜春的命运判词,“青灯古佛旁”揭示她的结局是出家做尼姑。

“凡鸟偏从末世来”一首是王熙凤的命运写照,图画中的“雌凤”象征王熙凤。“一片冰山”讥喻王熙凤倚靠的权势金钱如冰山,难以持久。“凡鸟”两字合成一个“凤”(凰)字,点出其名,“一从二令三人木”,可能指王熙凤的丈夫贾琏对妻子态度变化的三个阶段:始则听从,续则发命,最后休弃(“人木”合成一个“休”字)。

“势败休云贵”一首是巧姐的命运,指巧姐在贾府权势败坏之后,被“狠舅奸兄”所卖,变成以纺线织布为生的乡村妇女,后两句写巧姐为刘姥姥所救。

“桃李春风结子完”一首是李纨的命运判词,“李”和“完”字的谐音寓“李纨”两字,暗示她早年生子后就青春丧偶,晚年又因子得贵,在贾府获得恩宠和权势,但这一切却如“冰水”般随即逝去,只留得一个诰命加身的虚名,白白留给世人作谈资。

“情天情海幻情身”一首是秦可卿的命运判词,“必主淫”是指秦可卿与公公的淫乱之事,后两句意指不要认为伤风败俗的东西都出自荣国府,其实它起自宁国府,暗指贾珍等人的沦落秽行。

《红楼梦》中的梦境描写,或长或短,或详或略,都不是可有可无的。有的为深化作品的主题思想而设,透过梦境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有的则有助于人物性格的刻画,特别是揭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这部长篇巨著与梦结下不解之缘,始终以梦贯穿全书,揭示主题,预言人物的命运发展线索,因而也是一部珍贵的“梦学”名著。 INLb5ybkRsZIngxsLyij9KJ8xc+NVBA4o3gMGEkiMSdIIQ+pOfyoKjIPXhk2YOe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