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滔滔不绝的自己

一位传记作者通过第一次采访的经历就体会到了接近伍迪·艾伦的艰难。他告诉他的读者,在那次采访的过程中,电影大师惜字如金,他最短的回答是“No”,最长的回答是“Yes”。

出版于1994年的《伍迪·艾伦论伍迪·艾伦》一书的编者在这本书的序言里也谈到了接近这位“不喜欢离开纽约,更不愿意参加与自己的电影有关的公共活动”的大师的艰难。他们的第一次见面与1986年的戛纳电影节有关。因为大师“不愿意走近电影节”,电影节就“不得不走近大师”。受电影节的委派,编者与新浪潮导演戈达尔一起走进了伍迪·艾伦纽约的办公室。

五年之后,编者向难以接近的导演提出了出版一部访谈集的建议。而大师最初的反应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还需要再等待20个月,等到他与养女的风波传遍了世界的时候,这个“时候”才终于到来。大师终于变得滔滔不绝了。他协助编者完成了对“伍迪·艾伦”的24次采访。第一次采访是一个引子,大师在那里回答了关于自己的童年以及自己最早作品的一些问题。接着,采访以大师作品问世的先后为次序,每次采访以一部影片的名字为题目,并且围绕那部影片展开。看得出来,大师是想将公众的注意力从他“腐朽”的私生活吸引到他不朽的艺术上来。他的态度非常合作。他最短的回答都长得像一个完整的句子。

如果你非常喜欢伍迪·艾伦的电影作品,你就应该去读这本书,去见识这位在影片之中滔滔不绝的大师在影片之外罕见的滔滔不绝。伍迪·艾伦几乎是自己所有影片的编剧、导演、演员、人物原型和主题曲的作者。这一次,他又从另外一个方向介入了电影:他成了自己电影作品的评论家。他评论这些作品中的人物,他也评论这些作品的编剧、导演、演员和音乐。他让观众看到了一个银幕之外的自己,一个与银幕之中的自己同样睿智、同样滔滔不绝的自己。

他评论自己与电影节的关系。他说他有时候也将作品送往电影节,但是,却从来不去参加奖项的角逐。他说他的作品是用来观赏的,而不是用来竞争的。他说他从来没有出席过一些著名的电影节。他说那些电影节就像奥运会一样,越来越政治化了。而他从小就不喜欢参加政治活动。

他又评论自己与“写作”和“阅读”的关系。他说他在会“阅读”之前就已经会“写作”了。他最早的工作是给报纸写笑话。当时,他还只是一个15岁的少年。他说毕加索看到一张白纸就想用画将它填满,而他自己也有类似的冲动:他看到一张白纸就想将它写满。写作给他带来乐趣。相反,虽然他读得很多,他却从来没有喜欢过阅读。他说他读得很多不是因为他感到了阅读的乐趣,而是因为他知道阅读的重要。

他还评论自己对评论的态度。他说他越来越不在乎别人对他的电影作品的评论了。他说对别人的评论知道得越少,自己的创作就会越好。当然,伍迪·艾伦知道自己不可避免地要成为被研究和被评论的对象。他早就让自己一部著名作品里的人物暴露了自己与研究者之间的被动关系。“你在学校里研究过电影吗?”这个人物被问到了这样的问题。而他的回答是:“没有。在学校里,我什么也没有研究过。他们研究我。”

伍迪·艾伦在评论自己的一个人物的时候,说她在一生之中总是做出“保险和冷静的”选择,却从来没有做过“正确的”选择。这无疑是对许多人的“一生”的总结。也许正因为从来没有“正确”过,他的喜剧人物对人生通常都怀有极为悲观的看法。其中的一个人物甚至认为人生只有两种:一种是“可怕的”人生,另一种是“可怜的”人生。他甚至声称拥有“可怜的”人生,人就应该感到万幸了。

在自己的私生活膨胀为滔滔不绝的公共话题的时候,大师会给自己的人生贴上哪一个标签呢? FhBQctj9SRTjjvCyuyxCs66/LoEfHGqXQ/Qfzq6GdA5498wupDDruDu+n+CJDAm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