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cognition)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是认识和知晓事物过程的总称,包括感知、辨别、记忆、学习、注意、理解、推理和判断方面的能力。实际上认知是大脑具有的摄取、储存、重整和处理信息的基本功能。Anderson(1980)认为认知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试图理解人类智能的本质与解决人类如何思考等问题。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Solso(1990)在其编著的《认知心理学》一书中曾指出,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如何获得外部信息,这些信息又如何在大脑中表征并转化为知识,此类知识如何储存,储存后的知识又是怎样被人类用以指导各种行为和注意力分配,这其中一系列的过程就是由认知活动构成。认知功能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较高需求有关的心理历程,是大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状态及其相互联系,并揭示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判断能力,是一种高级心理功能。例如困难问题的解决、注意、记忆、语言运用、技能学习、抑制和决策等功能。这些功能或许会影响日常的行为,如学校、工作或日常生活中任务的执行。
认知结构非常复杂,且在不断地发展变化。18世纪的早期和中期,关于认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般智力的研究上。18世纪后期,研究者开始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人的认知能力,如反应时、感知觉、记忆。到了19世纪早期,研究者对认知的研究兴趣又转回到智力上,而当时学界对智力的结构是一维还是多维存在着争论。19世纪后期,心理学研究者开始探索特殊认知能力,并着重探究个体之间的特殊认知能力差异。例如,通过因素分析法,Carroll(1983)研究认为认知能力可以分为三个等级:(1)一般认知能力;(2)广域认知能力,包括记忆、学习、视觉感知、听觉感知、信息加工速度、认知速度等;(3)窄域认知能力,主要包括各种广域认知能力的下位特定能力。
认知功能的研究范围很广,目前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智力、记忆、注意力、学业成就、执行功能等。
智力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能力。智力首先属于认知能力的范畴,超出这个范围就不应该称为智力,否则容易造成概念上的混乱。其次,智力结构包含了多种成分,思维能力是其核心成分。另外,智力最主要的功能是学习和适应,智力越高,个体越容易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适应能力就越强。同时,个体在学习和适应的过程中又促进了智力的发展。此种综合性心理能力是以个体所具有的遗传条件为基础,在其对生活环境适应时,尤其是在运用经验学习与支配知识以及适应变局、思考解决问题的行为中的表现(张春兴,2009)。
知识窗3-1
IQ(Intelligence Quotient)=智商=衡量智力发展水平的指标
EQ(Emotional Quotient)=情商=衡量认识和管理情绪的能力指标
CQ(Creativity Quotient)=创造商=衡量创造力、非线性思维能力的指标
AQ(Adversity Quotient)=逆境商=衡量应对社会、工作和个人困境的能力指标
20世纪80年代,是IQ风靡天下。到了90年代,EQ大行其道。现在,2000年代,则是CQ和AQ当红。Q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概念。你是否聪明,是否能找到伴侣、一份好工作、一份好酬金,是否能飞黄腾达,总之,你的未来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字:Q。我们现在的时代实在是一个Q时代。
但是,心理学对每一种Q都持一种Q态度,即Question。我把它称作QQ,即怀疑商数,你要是无条件地相信所有Q,你就是低QQ。
资料来源: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记忆是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忆、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基本环节,它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记忆有三个系统,分别是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梁宁建,2006)。一切输入记忆系统的信息,首先必须通过感觉器官的活动产生感知觉,当引起感知觉的刺激物不再继续呈现时,其作用仍能继续保持一个极短的时间,这种短暂的保持就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是指人对刺激信息进行加工、编码、短暂保持和容量有限的记忆。短时记忆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中间环节,包含直接记忆和工作记忆。长时记忆是指永久性的信息存贮,一般能保持多年,甚至终身。依照所贮存的信息类型还可将长时记忆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注意属于意识的一个属性,指的是人的意识或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转移。它和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难以分开,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注意是人们对事物更清晰地认识和做出更有准备的反应的保证,是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的重要心理条件。俄罗斯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提出,注意是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都要经过注意才能进入我们的心灵。注意能力的好坏对个体的学习、工作、生活,甚至人生价值的实现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学者沈烈敏、郭继东(1999)在对学生学业成绩心理因素影响的研究中指出,注意力集中能力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小学学业成绩优劣不同者在这方面均有显著差异。
学业成就又称教育测验或学科测验,是测量学生在学习阅读、拼写、书面表达、数学、常识、社会、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课程或经过某种专门训练之后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系统程序。学业成就分为单科成就和综合学业成就。单科成就是指用来测量个体学习某一科目或接受某项专门训练后的成效的测验。综合成就测验是指同时测量多个学科或内容领域的测验。在教育领域里,和智力测验相比,成就测验侧重于测量个体通过系统的学习而获得的某种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包括阅读技能、书写技能、计算技能、科学和文化知识等,一般直接评估个体对某些学业技能的掌握状况,测验内容通常紧扣教学大纲,评估条目一般比较具体明确。学业成就在青少年心理评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助于筛查儿童学业不良,鉴别学习障碍儿童,有利于老师根据儿童学业成就水平进行分组教学,确立适当的教学范围和先后顺序,也可以此制定个别化的教育计划,监控学业成就的变化,同时教育机构也可以此评价教学大纲的适当性。
执行功能是指在完成复杂的认知任务时,对各种基本认知过程进行协调和控制的高级认知过程。执行功能包括抑制控制、刷新能力和认知灵活性三种核心成分。它是个体认知、情绪和社会功能的核心,是学习、推理、问题解决和智力活动的重要成分。执行功能不良不仅会使学习能力受损,还会产生继发行为和情绪方面的问题,如具有攻击性、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障碍、孤独、抑郁等症状的个体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执行功能异常。因此,执行功能是身体和心理健康以及认知、社会和心理发展的必备技能,甚至可以作为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警报系统。
智力的评估以智力理论为基础,不同理论对智力的评估侧重点不同。智力评估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测验法,分为个别智力测验和团体智力测验。个别智力测验是由一个主试在同一时间内仅对一个受测者实施智力的测查。目前这类测验的数量很多,如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考夫曼儿童成套评估等均属于这一类测验。其中,有不少智力测验都在国内进行了新的修订,并经过严格的信效度检测和常模修订。最经典的就是中国版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团体智力测验是由一个主试在同一时间内对许多受测者同时进行智力测量的测验,如瑞文推理测验、团体儿童智力量表等。团体智力测验最大特点就是实测效率高,适合于用来做大规模的智力筛查。
近年来,随着各种各样记忆能力评估方法的涌现,科普性的记忆能力测试变得随手可得。总体而言,对记忆能力评估所采用的材料与记忆的内容相对应,包括图形的和言语的,视觉的和听觉的。但一般的评估方法往往只考察了记忆的部分种类或部分特征,专门用于检测记忆能力的成套记忆测验为数较少。就目前而言,国内当前常用的测验主要有两种:韦氏记忆量表(Weehsler Memory Scale, WMS)和中国临床记忆量表(Clinical Memory Scale, CMS)。
在注意领域,研究者们普遍认为注意是由多种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成分构成的,包括持续性注意、选择性注意、注意转移和注意分配等。基于此,卢家楣等(1998)提出了注意的四种品质,用来衡量注意能力的好坏。这四种注意品质分别是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转移以及注意分配。进入20世纪中后期,我国学者对注意的研究逐渐摆脱了以往的哲学思辨,研究开发了多种信效度高的测量工具:殷恒蝉的注意力测评系统、张灵聪的注意稳定训练仪、白炳良的注意稳定测量仪、赵先卿的注意广度测试系统、王晓芬的WT-注意力测试软件、李永瑞的BT-LYR注意能力测试软件、迟立忠的BTL-C-注意力品质测试软件等。
学业成就的评估主要分为综合成就测验和单科成就测验。单科成就测验一般包括了某一学科或领域中数量较多的题目,对该学科或领域能够进行较精确的测量和评估,如基马斯诊断性数学测验。综合成就测验,主要用于评估数学、阅读、拼写以及在学校里学到的一般知识,如考夫曼教育成就测验。
随着对执行功能的定义和构成成分逐渐达成共识,研究者开发出大量科学的、具有针对性的和有效的各执行功能成分的心理测量任务,主要包括认知任务评估和量表测量。认知任务评估是通过评估受试完成一个认知任务来评价各执行功能成分水平。如stroop方式任务、flanker任务、n-back范式任务等。近些年,研究者们也试图开发信效度高的量表来评估个体执行功能的水平,如执行功能行为评估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