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節
殷代散文

林傳甲曰:“湯 (商湯) 之盤銘 (刻在盤子上的銘文) 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見《禮記·大學》) 遲任 (傳説中的上古聖賢) 有言曰:‘人惟求舊。器非求舊,惟新。’ (《尚書·盤庚》) 夏邑 (指夏朝) 不綱 (不能正綱紀,政治混亂) ,治化不行,湯之弔伐 (弔民伐罪,征討有罪的統治者) ,既異於堯舜讓善,亦異於禹、啟傳家,爲王者受命之創例。殷商新政,必有可觀。商人尚質 (質樸) ,記載多略。” (見其《中國文學史》) 柱謂殷之記載,見於《史記·殷本紀》者,有《湯征》、《女鳩》、《女房》、《湯誓》、《典寶》、《夏社》、《中 (huǐ,同“虺”) 誥》、《湯誥》、《咸有一德》、《明居》、《伊訓》、《肆命》、《徂 (cú) 后》、《太甲訓》、《沃丁》、《咸艾》、《太戊》、《原命》、《盤庚》、《高宗訓》等。連《尚書》所載《微子》等篇,數實不少。惜所存者今惟《尚書·湯誓》一篇、《盤庚》三篇、《高宗彤日》一篇、《西伯戡黎》一篇、《微子》—篇,共七篇而已。史公作《殷本紀》,至專以書名爲章法,亦可見殷文之盛也。

盤庚上

盤庚遷于殷,民不適有居。率籲衆戚出矢言曰:“我王來,既爰宅于兹,重我民,無盡劉。不能胥匡以生,卜稽曰其如台?先王有服,恪謹天命,兹猶不常寧;不常厥邑,于今五邦。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斷命,矧曰其克從先王之烈!若顛木之有由蘖,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紹復先王之大業,厎綏四方。”盤庚斆于民由乃在位,以常舊服正法度,曰:“無或敢伏小人之攸箴。”王命衆悉至于庭。王若曰:“格汝衆,予告汝訓汝,猷黜乃心;無傲從康。古我先王,亦惟圖任舊人共政,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王用丕欽;罔有逸言,民用丕變。今汝聒聒,起信險膚,予弗知乃所訟!非予自荒兹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觀火,予亦拙謀作乃逸。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汝克黜乃心,施實德于民,至于婚友,丕乃敢大言,汝有積德。乃不畏戎毒于遠邇,惰農自安,不婚作勞,不服田畝,越其罔有黍稷。汝不和吉言于百姓,惟汝自生毒,乃敗禍奸宄,以自災于厥身。乃既先惡于民,乃奉其恫,汝悔身何及!相時憸民,猶胥顧于箴言,其發有逸口;矧予制乃短長之命!汝曷弗告朕而胥動以浮言,恐沈于衆?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則惟汝衆自作弗靖,非予有咎!遲任有言曰:‘人惟求舊;器非求舊,惟新。’古我先王暨乃祖乃父胥及逸勤,予敢動用非罰?世選爾勞,予不掩爾善。兹予大享于先王,爾祖其從與享之。作福、作災,予亦不敢動用非德。予告汝于難,若射之有志。汝無老侮成人,無弱孤有幼;各長于厥居,勉出乃力,聽予一人之作猷。無有遠邇,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邦之臧,惟汝衆;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罰。凡爾衆,其惟致告:自今至于後日,各恭爾事,齊乃位,度乃口。罰及爾身,弗可悔!”

《史記·殷本紀》云:“帝盤庚之時,殷已都河北,盤庚渡河南,復居成湯之故居,迺 (乃) 五遷,無定處,殷民咨 (嗟歎) 胥皆怨,不欲徙。盤庚乃告諭諸大臣曰:‘昔高后 (對成湯的敬稱) 成湯,與爾之先祖,俱定天下,法則可修,舍而弗施,何以成德?’乃遂涉河,南治亳 (bó,地名) ,行湯之政,然後百姓由寧,殷道復興,諸侯來朝,以其咸 (全、都) 遵成湯之德也。帝盤庚崩,弟小辛立,是爲帝小辛。帝小辛立,殷復衰,百姓思盤庚,迺作《盤庚》三篇。”据此則《盤庚》三篇,乃盤庚死後其臣本於國史所書,追而述之,以諷時王及民衆之辭。

韓昌黎《進學解》云:“《周誥》、《殷盤》,詰屈聱牙 (拗口、難理解) 。”《盤庚》三篇之難讀,蓋自古已然矣。吾師唐蔚芝文治 (唐文治,字穎侯,號蔚芝,晚號茹經,江蘇太倉人) 先生云:“首四節爲民之矢言 (誓言) ,一篇總冒 (帽領、開頭) 據江、魏、姚三家説爲正,或作《盤庚》言者非 第五節集衆於庭,爲一篇筋骨。六節‘王若曰’以下,乃盤庚代陽甲 (盤庚前任殷王,祖丁之子,盤庚之兄) 之辭,篇中以‘古我先王’雙提,至爲鄭重。以下文勢已乃益開展,復用‘汝爾予’三字盤旋作線索,文氣乃益緊。古書中善譬喻當以此篇爲權輿 (權衡、標準) 。曰‘若顛木’、‘若觀火’、‘若網在綱’、‘若農服田’、‘若火之燎於原’、‘若射之有志’,六若字極分明。而‘惰農自安’數句穿插其中,更有趣味。”

柱按原《盤庚》三篇之所以難讀,實以多用方言及通假字之故。由此可見今人主張方言白話及别字爲文之不足以行遠也。《説文》叙曰:“諸侯力政 (以武力爲政) ,不統於王 (天子。諸侯本天子分封而成) ,惡禮樂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爲七國,田疇 (田間的地溝) 異畮 (同“畝”) ,車涂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 (字通右,楚上蔡人,秦大臣) 乃奏而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嘗謂秦之罪雖大,其統一中國,統—文字,厥功實最偉。漢後所用之字,雖非李斯之小篆,然亦多由小篆而變也。今吾國各省州縣之方音,畫然不同,儼如 (儼然、好像) 異國,識者正患之,欲提倡國語以統一語言,而方歎其收功之晚。然語言雖異,其所賴以收統一之功者,幸有文字之統一耳。今若以方言白話及别字入文,則彼邑一方言,此邑一方言;甲書一别字,乙書一别字;若是其勢不特各省異文,各縣異文,且將人人異文而後已。是他日分裂中國爲無數不同文字之小國者,必自提倡方言别字之説始矣。謂余不信,則《盤庚》三篇其小小之例證也。今《盤庚》三篇雖存,能讀之者幾人乎?

《尚書》所載殷文之外,《漢書·藝文志》,道家有《伊尹》五十一篇,小説家有《伊尹説》二十七篇,《天乙》三篇,然皆已亡,疑皆當爲散文。其小説家之《伊尹》二十一篇,《天乙》三篇,又疑皆後人所假託 (僞託、附會) 也。 IE+iWKL6PlfUE2NzWK8kkPCzkzNK9jfTMPjhsJXtuuh2Simmhud0Q7NPOJHyP0L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