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宽:课堂教学变革的方向

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每一个孩子的未来都有着无限的可能性,不一样的孩子,不一样的绽放,不一样的人生。

什么是宽课堂?通俗地说,就是充满宽容、宽厚、宽心理念的课堂。为什么要追求宽课堂?重新检视现实课堂,其最基本的缺失是对师生生命多样性、差异性的宽容和尊重,对学生生命多样化发展的尊重和关怀。其产生的现实效应是:知识目标控制着课堂流程、活动,致使课堂机械、沉闷和程式化,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不到充分发挥。

笔者一直认为,宽课堂,是教学变革的方向。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革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宽。“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宽容,接纳孩子多样化的个性和见解。 长期以来,我们几乎都沿用凯洛夫的五环节课堂教学结构形式,也一直习惯于对学生强调统一坐姿、统一思考、统一回答、统一答案的“大一统”标准,墨守成规,束缚课堂,囚禁自己,忽视多样化个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认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多样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独一无二的世界。”我们无法超脱于高考制度之外,但学校教育必须体现宽容生命的理念,必须给学生以宽容,给教师以宽容,给课堂以宽容,使宽容精神成为课堂变革的依据和方向,成为师生课堂中共同遵循的准则。尊重和欣赏学生的多样个性,把课堂的约束调控到最低限度,让课堂充满着生命的尊重和关怀,尊重和接纳学生多样化的见解。课堂是允许犯错和创新的场所,应当有“课堂出错”的理念,学会悦纳“犯错”,给予智慧引导,让正确在“错误”中生长,在“出错”和“化错”的探究过程中形成课堂的生成和创新。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大胆表现自己的教学个性、创意和风格,通过实践提升、理论指导、重点突破、移植兼容、整体构建等多样化途径,探索适合学生的个性化的课堂教学。

二是宽广,整个世界都是课堂。 直面现实课堂,它就像一个封闭的“篱笆墙”体系,学习时间被固定在课堂,学习空间被固定在教室,师生的视野被固定在教材和试题,师生的思维被固定在漂亮的分数。我们必须从整个世界的宽广视野下去审视和定位课堂,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课堂,让课堂的本质内涵宽广起来。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使学习成为一次奇妙的旅行,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答案;把课堂搬到社会生活,与自身经验、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加工和开发教学内容,拓宽教师的视野和思维,引领学生自主构建知识;让课堂走进内心世界,懂得彼此尊重,善于换位思考,善于交往、倾听和沟通,抵达彼此心灵。陶行知先生说:“民主教育的教材,应从丰富中求精华,从教科书以外求课外东西,并且要从学校以外到大自然、大社会中求得活的教材。”从自身的教育哲学和学生需求出发,真正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突出学习的实践性,促进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整体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核心素养。以学生需求为主导,多元化开发和使用校本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基础。以整个世界为课程资源,用海纳百川的胸怀去整合各种各样的资源,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允许和鼓励师生的生活经验等素材性资源涌入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三是宽松,鼓励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在很多课堂上,教师一直充当“保姆”的角色,呕心沥血地为学生准备好了一切,从导入、提问、回答,到讲解、训练、得出“标准答案”,直到学生全部“听懂了”、“没问题了”,一环紧扣一环,计算得准准的,“服务”得细细的,生怕学生出错、插嘴、有想法、提问、不懂。这种“保姆式”课堂,没有独立见解,没有问题产生,也谈不上思想自由,更谈不上创造性思维。课堂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每一条意见,鼓励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及其个性差异,用真爱照亮孩子的心灵,尊重和肯定学生生命存在价值,站在学生角度换位思考,真正关注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建立平等、民主、宽容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在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中感到身心放松和自由,从而自由地思维和表达;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多种鼓励方式,充分给予激励评价,创设“参与无错”的氛围,保护和激活学生内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允许和鼓励学生“犯错”和插话;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观点和见解的自由权利,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想说、敢说和会说,鼓励学生自由地提出自己的问题,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和见解,鼓励学生对教材进行不同的解读。

四是宽心,做孩子心灵的朋友,让真善美直抵灵魂深处。 现在的课堂很少关心人的内心世界。高压下的“被学习”、“被考试”,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心灵的痛苦。农村留守孩子,没有良好的沟通交流,缺乏安全感,内心封闭孤独,这些就是最大的心灵痛苦。在孩子遭受的伤害中,体罚只是表面的,而心罚所受到的伤害则是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课堂尤其是思想政治课堂的最高境界,不是抵达知识,而是直抵灵魂。宽心就是通过个体生命的交往与对话,将真善美植根在孩子灵魂深处。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向小孩子学习,不愿意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了解孩子的优点,欣赏孩子的优点,是向孩子学习的主要方面。最值得老师学习的是孩子们的真诚,以及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疑问等。做孩子心灵的朋友,就要拥有一颗童心,尊重心灵的自由,站在孩子的立场角度体验和思考问题,耐心地倾听孩子心灵的声音。解放心灵是课堂赋予孩子最珍贵的东西。老师应该是心理学家,及时精准地把握他们的心理发育特点和年龄特征,还应该是孩子心灵“导师”,聚焦他们的关注点、兴奋点,研判和回应他们多样的诉求,善于“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让真善美直抵孩子灵魂深处。

五是宽厚,课堂应充满生命的关怀和尊重。 重新审视现在的课堂,仍有着诸多不宽厚的思想和方式,如充斥着苛求、狭隘、刻薄的“考试文化”,只见知识不见“人”。其主要后果是造成课堂尊严——人的生命关怀缺失,人的灵魂缺失。明代薛宣说:“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课堂变革的终极追求是课堂文化的重建,其核心是生命尊重、价值思想等精神文化的重建。文化是滋养课堂的内在力量,我们必须培育课堂文化中宽大厚道、深沉浑厚的品格,培育课堂中尊重、接纳、开放的文化心态和思维方式,培育课堂文化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博采众长的胸襟和气度。做一个宽厚的教师,以自己宽阔深刻的思想、宽容坦荡的胸怀、宽厚待人的品质、真知灼见的学识和无私关爱的行为演绎自己的课堂。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审视和定位课堂、学生,课堂尤其是思想政治课堂,更重要的是立德树人,尊重和关怀生命的成长,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些丰富、宽容而深刻的现实课堂,正在改变着人的生命的内在精神。尊重生命、充满真爱、引领思想、体现平等、倡导民主、追求自由、发展个性、直抵灵魂,是“宽课堂”的八个基本特征,这些既是对“宽课堂”的理解与架构,也是笔者目前对思想政治课堂变革的追求。

宽课堂,是一个教学主张、一种教学实践。宽课堂,提供给我们的是在一定框架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而不是照一定操作流程机械套用的“教学模式”。让我们行动起来吧,给课堂教学倾注更多的“宽”精神! yS5LuX+X4o6yPcvlQYAcEg2i0Z11sd4k/1RHc0y8v44NyqAelNEp9M3Y2qv9naA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