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从共性看,文学理论首先是一种理论,而理论旨在把问题讲清楚,必然要还原出问题是这样而非那样的理由与过程,这是由理论的本义所决定了的。从个性看,文学理论不是一般的理论,而是讲述文学问题的特殊的理论,必然要还原出文学是这样而非那样的理由与过程,即还原出文学活动得以建构的理由与过程,这又是由文学理论的现代进程所决定了的。文学由此被还原出了一个动词、一种活的思想方式的实质。

一、理论的本义

文学理论是一种理论,因而具有理论的本义。理论的本义是什么呢?这需要先作一番词源上的考察。据词源考察,“理论”(Theory)一词来自希腊文Theoria,与“剧院”(Theater)一词有着相同词根,其动词为“去观看”(To view)。 在希腊语中,理论是一种有别于征服对象来为人们所用的、不具备主体性支配与开发欲望的观察活动,与此相映成趣,在拉丁语中,理论也是一种有别于单纯知识性研究的沉思活动。 总之,理论的本义是观察与沉思的活动。这表明,与初学者对理论的抽象艰深外观所产生的畏惧感相反,理论在本性上不排斥我们每个人所处的生活世界,而是把自身所面对与处理的问题积极地还原到生活世界中去,以还原问题为己任。

理论的上述本义,决定了作为其具体分支的文学理论也以还原问题为己任,即旨在还原文学活动中一切问题所来自的背景源泉与得以形成的脉络机制。摆在读者眼前的这部文学理论新教材,将在这点上尝试作出努力。这里先举出两个重要实例。例如,学习文学理论首先会遇到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文学是什么”,对这个涉及文学性质的根本问题,中西方历史上已留下了太多的定义与回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从迷雾中廓清眼目,尽可能有效地来找到比较完备的解释呢?这离不开还原的意识。因为当我们还原文学活动后,会发现,它其实处理的是“说”与“在”的某种独特关系,正是这种独特关系,直接决定了文学活动在事实上有别于非文学活动、在价值上则启示与帮助着非文学活动,而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质。对问题的积极还原,于是将使我们看清事情的真相。又如,在理解了“文学是什么”后,随之而来的便是“文学有何用”,对这个涉及文学功能的根本问题,怎样既充分汲取现有回答的精华,又作出能体现今天的思想高度的新回答呢?这也离不开还原的意识。因为当我们还原文学活动后,同样会发现,它其实始终立足于人与世界有且仅有的三种不同关系而产生出相应的功能:人等于世界,产生出再现功能;人大于世界,则产生出表现功能;如果要在这两种传统文学功能之外,来进一步深入找到更合法的文学功能,顺理成章的思想突破口便是人小于世界而产生出的显现功能。对问题的积极还原,于是不仅使我们看清了事情的真相,还创造出了新的思想。就这样,我们谈论文学理论,都将努力使之拥有观察与沉思的活动过程,使之成为生动、具体的情境。这既是本教材在编写上追求的创新特色,也是我们对想通过本教材了解文学理论的读者们在学习成效上的期待。

二、从天真性到建构性

从理论的本义这一共性前提出发,文学理论既然讲述文学的问题,便需要相应地还原出文学被如此讲述的理由与过程。这正是对文学的理解或者说文学理论在现代以来发生的根本变化:从天真性向建构性演进。

与中外文学史等以知识性为主的文学专业分支不同,文学理论作为以思想性、观念性为主的文学专业分支,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思想视野,新的思想视野可以更好地涵盖旧的思想视野,成为我们今天谈论问题的地平线。大体说来,文学理论的思想视野与哲学走过的思想历程一样,都经历了古代本体论、近代认识论与现代语言论这三个主要发展阶段。这三阶段具有学理发展的内在连续性。本体论阶段,人们关注的基本问题是“世界是什么”。认识论阶段,人们关注的基本问题是“人如何认识世界”。语言论阶段,人们关注的基本问题则是“人如何通过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认识”。今天我们学习文学理论,应当吸收这三种思想视野中的哪一种呢?毫无疑问应当吸收最新、最深刻的第三种思想视野,即语言论视野。这不表示前两种传统视野没有价值,而是说,它们在今天被在更高的层面上积极地吸收到了第三种现代视野中,在第三种现代视野中使自身变得更合法了。读者眼前这部文学理论新教材,正旨在从语言论新视野出发,讨论文学理论中一系列基本问题,使关于文学理论的学习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而焕发出应有的现代色彩。

比起本体论与认识论视野来,语言论视野更合法在哪里呢?回答是,语言论思想发现了本体论与认识论思想所共同依赖的背景——形而上学的不可靠,找到了这种不可靠性的关键证据。早在十九世纪末,马拉美等一批作家,已开始有意地将文学创作关注点从对外部现实生活的反映转向词句上的结构编排及其写作效果,主观上呼吁回归文学自身,客观上拉开了语言论思想的序幕。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现代语言学家们稍后观察到:语言是一种符号(替代品),并不具备相符合于事物的实质性。当仔细观察“树”这个语言符号时,我们多少有些惊奇地看到:这个字的读音shù与眼前这棵树没有必然的联系,把它读成别的发音比如yú也完全是可以的;这个字的概念意义“木本植物的通称”也高度抽象,与眼前这棵具体存在的树同样没有必然的联系。从而,语言指及不了事物。那么,语言是如何被理解的呢?答案是语言符号的读音与概念在可区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差别。一个词的读音与概念在一种语言共同体中能与别的词相区别,才保证了它被理解的可能性。差别的区分,使词与词很自然地具有了横向的排列组合可能,正是语言结构上的无限而灵活的排列组合,即语言的安排与用法,创造着意义。所以,不是人到了二十世纪突然心血来潮地抬高语言的地位,实乃由表及里的客观发现使我们不得不面对与接受这个事实,进而对语言的性质与功能重新发生兴趣。此乃历史发展的必然。

这意味着“某物是什么”的问题自此再也无法与“某物被说成了什么”的问题相分离,两个问题是同一个问题。整体而言,在二十世纪前,人们主要秉持自然语言观,相信语言是对客观世界的命名与表达,是赖以观看世界的工具与通道,这种信念的突出表现便是以哲学为代表的形而上学态度:先有物,后有词,无论这物被注入理念、上帝、真理或者其他何种形而上学本体的名目。此即“某物是什么”这个传统提问方式长期得以存在的合法性基础。但这种合法性到了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引起了语言论的质疑。事情很明显,既然语言的性质是符号性,而符号即用一个替代品去替代被替代的东西,人不得不用语言去陈说事物是什么,而一到陈说之际却总只能不断地去替代着那个令我们以为达得到的事物(“是什么”),人便始终达不到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相信通过语言可以捕捉到世界,便是在一厢情愿地让思想始终只以相似性而非同一性现身,永远难以达至它所试图达到的现场,而只能在他物周围绕行。及物的允诺与不及物的实质之间,终究发生着龃龉。基于思想的这种为难之处,语言论哲学提供了新的合法性:与其让语言工具化地达到事物,不如坦承事物本就存在于语言中,被语言说出着自己的意义。

对文学的理解由此发生了变化。在二十世纪以前,伴随着自然语言观,我们把文学视为一种可加以天真把握的、不证自明的审美对象,把语言视为文学作品中指及着内容的形式。“故事是这样的”,由此起头的理解相信语言只是传达出这个故事的手段,我们全力关心的是作为内容的那个透明的故事。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自然语言观的逐步瓦解与语言论背景的渐次展开,事物被语言说出、在语言中存在,并拥有了语言化的意义,“被说出”必然把权力背景也牵扯了出来,权力背景在此是中性的,是一种知识不再中立地处于真空中的证明。这样,人们便不再仅仅视文学为可天真把握的对象,而充分估计到了它始终作为权力建构产物的性质。建构呼唤着解码,即去解开被语言化的权力所建构出的、隐藏于文学作品深层的符码。人们逐渐从过去对文学作品的单纯审美欣赏与品评,开始转向热衷于从理论上去分析文学作品并形成各种理论。二十世纪以来的文学研究,在传统的审美姿态之外发展出了蓬勃兴盛的解码姿态。这种历史演变的根本意义在于,使包括文学理论在内的、对文学的理解逐渐获得了客观性。因为现代以来,无论以卡尔·曼海姆、马克斯·舍勒为代表的知识社会学,还是以布迪厄为代表的反思社会学,都有力地指出了一种知识并不凭空孤立地产生,而总受制于知识生产者的特定立场、视点与价值需要,通过还原后者来与前者结合,才能确保这种知识的客观性。文学活动的客观性,也是由作为“是什么”的作品(例如《三国演义》)与作为“被说成了什么”的建构背景(例如贯穿《三国演义》始终的“尊刘抑曹”倾向)同时组成的。充分意识到这种建构背景,正是文学理论研究在现代以来取得的最醒目进步。

既然还原的过程是从天真到建构,是否意味着文学理论只保留建构的文学就够了呢?还是否需要从天真的文学讲起,把天真的文学视为文学理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呢?这是一个引发现代文学理论家们研究兴趣的关键问题,也是今天学习文学理论首需面对的根本问题。在一些人看来,天真的文学与建构的文学作为文学研究的两种范式,似乎确实呈现为不相容的悖论,比如按照美国现代著名文学理论家希利斯·米勒的看法,“天真的方式与去神秘化(引者注:“去神秘化”即指对建构性的解码)的方式是彼此相悖的,一个会让另一个失灵” ,两者无法得兼。其实,这看似无法得兼的两者是可以得兼的,这个看似难以解开的悖论是可以被解开的。理由在于,被建构,即被语言符号所建构。这个建构出权力符码的过程便是被语言说出、被用语言讲成何种面貌的过程,也即被叙述的过程。既然是被叙述的过程,这也便是文学发挥力量的过程——因为文学在广义上就是讲故事,就是叙述,处理的就是“说”与“在”的关系。从这个意义看,建构及其解码,必然离不开文学的力量运作。这种运作着的文学力量,显然首先来自传统观念中的文学自身,即天真的文学,是在文学的天真性、审美性范式中收获的成果。当这种成果积极启发与帮助我们今天进入文学的建构性范式后,又反过来进一步推动着自身的新发展,使文学的天真性范式不故步自封,而是向着文学的建构性范式开放。这样,从逻辑角度看,天真的文学与建构的文学作为两种研究范式,在文学理论中便是内在统一的,统一的依据就是语言论视野。从历史角度看,我们应当先阐明天真的文学,尤其是作为重中之重的文学性质(说与在的统一)及其对于叙事、想象与虚构等文学活动基本特征的奠基,然后再阐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出的建构的文学。本教材在框架结构上因而便分为上下两编,分别以八章篇幅,来依次详细讨论天真的文学与建构的文学,使初学者在心中建立起完整的文学理论知识体系。

三、文学是一种活的思想方式

文学从天真性到建构性的积极还原,使我们最终看清了文学在今天作为一个动词、一种活的思想方式的实质。

这是因为,在天真自明的审美性立场上,语言是作为文学作品中的形式要素而存在的,分析文学作品离不开谈论其语言风格等一系列内部问题,并最终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来实现对这部作品的理解。而当吸收建构立场,致力于对文学活动进行还原后,支配着建构立场的语言论视野向我们展示,人类知识领域并不存在绝对意义上以“是什么”为标志的界限,而只存在着“被语言说成着什么”的语言的领域,即任何一种知识都建立在“它是怎么被语言说出的”这个新问题上。语言怎么说的问题,正是叙述的问题、文学的问题。叙述用语言去讲一件事情并形成叙事,便在建构性而非自明性的意义上向知识提供出了叙事(文学)的根基,建构者就是叙述者。如同本教材将在下文中论述的那样,我们由此不仅看清了福柯等人出现于晚近的重大意义,而且沿此看到了建构主义阵营里那些代表性理论中不断闪烁着的文学影子:新历史主义在历史书写与文学书写中寻找着某种协调,后殖民主义关心西方如何在话语方式中想象外部世界,女性主义同样重视女性形象如何被男权社会通过想象加以规范,等等。我们也由此明白,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影响巨大的知识社会学与反思社会学对知识生产情境的还原努力,恰恰是把知识理解为所叙之事,变原先相对简单化的自明性思路为更复杂却更客观而真实的建构性思路,质言之,还原一种知识,就意味着对这种知识进行叙述,即意味着文学的思想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帮助建构着这种知识。文学由此在今天积极进入着非文学的、包括学术理论在内的广阔领域,成为激活它们的一种思想方式,它是个活态的动词。

这样,我们学习文学理论的目标也就变得明晰稳实了。文学理论并不旨在指导文学创作,更不是学了文学理论就能成为作家。在“一种活的思想方式”这一新定位下,如果一个人对文学创作怀有兴趣,正确学习文学理论的经历将可能使他的文学创作在眼界、质量与品位上有所提升。比这更重要和更有意义的是,学习文学理论课的大多数读者将来未必会成为专门的文学研究者,但一个人潜移默化地拥有了文学的思想方式,使之成为自己立身处世的一种养分,会在从事不同的职业工作时受益终生。毋庸讳言,今天的时代用读图取代着读书,再一味奢望人们像过去那样无条件地、非功利地潜心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已接近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现状中,我们如何以更为平常的心态来重申文学的意义与价值呢?让文学成为不紧不慢、细水长流地伴随我们一生的,一种理解世界与自我的,动态活跃的思想方式,是本教材愿意持守的学习期待。在我们从各自不同职业身份角度出发赋予世界与自我意义之外,始终不断地注入文学可以为之提供的温暖关怀,我们的人生将变得更加自由而精彩。

那么,作为思想方式的文学与作为作品的文学是如何区分开的?这首先引出了下面第一章“文学的源流”。什么是文学的思想方式?这接着引出了下面第二章“文学的性质”,文学又怎样具体发挥自身的思想方式?这进而引出了下面第三章“文学的功能”。让我们由此循序渐进开始学习文学理论。

[绪论思考题]

一、以下关于理论的常见说法,你赞成哪些又反对哪些?还是都赞成或者都反对呢?请详细阐述你对之所作评判的理由。

1.“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2.“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3.“理论应当联系实际。”

4.“理论是无坚不摧的。”

二、请任选以下三题中的一题,通过独立思考阐述你的见解。

1.你认为对于一位作家来说,究竟需不需要多读书、具备较高的学历与学力?还是应避免多读书以防止破坏创作的感觉?请联系高校中文系能否培养作家等一直存在着争议的话题,阐述你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与理由。过去仿佛有一种不成文的共识:大学外文系才是培养写作人才的,中文系则主要培养学术研究人才。当年,著名作家李健吾接受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朱自清的建议而转至外文系就读,便是相关的佳话。你愿意对此给出自己的理解吗?

2.尽管从历史上看,几乎所有的作家都并不多么看好文学理论对创作的促进作用,但也有人认为,一些大作家如歌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与鲁迅等都是兼攻理论的,他们把文学理论看作提升自身创作水平的一种滋养。对此你又怎么看?

3.有成就的作家受邀担任高等学府的文学院院长或教授,似乎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中一种常见的现象,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就是一个影响很大的例子。你认为,作家进入以学术研究为主业的大学,需要资格吗?你又怎样理解与评价作家王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作家学者化”这一口号?

三、大量阅读文学作品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如果你已经或正在做到这点,请你描述自己的真实心得体验。如果你始终面对这一遥远的目标而兴叹,也请你作一番预测与分析。因为这个问题似乎在现实中引发了两种相反的回答。一位独立著有三卷本《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当代著名学者是在穷十年之苦功读完两千多种现代小说后才完成这项浩大工程的,其以为,大量读作品才能积极导致心智的不断接力而结出硕果。另一位以“文化大散文”名世的当代著名学者则提出“一个作家成熟的标志之一,是不再看什么书”,因为“写作的最高境界是询问自己的心灵,面对无言的自然”,行万里路或许是更有意义的。在这两种态度之间,你何去何从呢?

四、以下两个问题都涉及文学理论课程的性质,请任选其中一题,作出你的回答。

1.在你看来,高校中文系的文学理论课程安排在本科几年级开设最合理?具体开设时间是一学期还是一学年为宜?为什么?

2.在我国高校中文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中,讲授文学理论的一般课程名称是“文学概论”,这个来自苏联的课程名称,在“概论”的名义下可能造成学生们的枯燥感。根据本绪论所指示的学习目标与内容,你觉得,在今天“文学概论”这一课名可予保留还是值得更换?如果值得更换,换成何种新课名才更恰切?

五、我们周围有不少用文学的方法写非文学题材的作品,如钟毓龙的《上古神话演义》、林汉达的《中国历史故事集》、童恩正的《西游新记》、龚延明的《诗说中国史》、梁衡的《数理化通俗演义》、钱念孙的《中华文学演义》以及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等,可谓异彩纷呈。你愿意有意识地借鉴这类写法,来亲自撰写一部与它们类似,乃至后来居上的精彩作品吗?

六、如果问“《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申请出国,谁最有优势顺利获得美国签证”,答案是与美国现代著名意象派诗人同名的“庞德”,这尚且只是谐音的游戏。那么问“有样东西贯穿《三国演义》始末,它是什么”时,从政治学角度考虑,回答可以是“权力”,从社会学角度考虑,回答可以是“中国式一分为三的和谐”,从伦理学角度考虑,回答可以是“男性间的关系”,从法学角度考虑,回答可以是“人治”,从史学角度考虑,回答可以是“朝代兴替”,除此以外,从文学角度考虑,回答则可以是同时包容了以上答案的一个字。你说究竟是哪个字呢?它作为文学的思想方式,又是否确实具有包容以上既定思路的能量?

七、直接以文学为形象素材来探讨深刻的哲学思想,也可以进行有趣的尝试。比如接着上题再问“《三国》与《水浒》中有段相同情节,一成功一失败,它们分别是什么”,答案是司马懿装病顺利赚了曹爽、宋江装疯却未能骗过黄文炳。何以前者成功,后者却失败呢?我们总感到这里面蕴含着哲学思考的某种方向,那是什么?你能由此展开怎样的哲学探讨?

八、据你所见,文学作为一种活的思想方式,大体可以从哪些具体角度来积极实现自己?请在文学理论课程学习拉开正式帷幕前参考艾布拉姆斯等编的《文学术语词典》等重要工具书,结合古今中外重要文学家或文学作品,先提炼出五十四个与“文学的思想方式”有关的关键词,制作一副别具匠心的电子扑克牌。

[绪论进一步推荐阅读]

1.刘再复、刘剑梅:《共悟人间》,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2.木心:《文学回忆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王蒙:《红楼启示录》,三联书店2005年版

4.[加拿大]叶嘉莹:《好诗共欣赏》,中华书局2007年版

5.[英]毛姆:《总结》,孙戈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

6.[美]斯蒂芬·金:《写作这回事》,张坤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

7.[英]特罗洛普:《特罗洛普自传》,张禹九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8.[法]雨果:《雨果论文学》,柳鸣九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

9.韩石山:《装模作样》,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10.[日]筒井康隆:《文学部唯野教授》,何晓毅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dGUwLujXSDVM4ymyqLs5sHmajoagprAK2Fipb2wMYXQ+XlQtxAnyWVMIkqIWOE9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