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的大哥

我对大哥所有的印象,都是听说的。

大哥名叫许廷城,又名许慈金,也叫许立铭。

大哥出生于1927年的中国。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起义在1911年成功推翻清政府,并建立中华民国,他在1925年去世。虽然清政府已被推翻,可是在1926年前后,中国仍然四分五裂、动荡不安,充斥着各种内忧外患。各系军阀、清朝残余分子、各派政客为了各自的利益割据混战,局势极其混乱。

大哥在中国长大,参加过少年先锋队,即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地方。他到了10岁左右,就跟着爸爸来到马来亚。爸爸后来告诉我,大哥在中国已接受了基础教育,当他来马来亚时,已读到五六年级,爸爸常常感叹说大哥是所有孩子里最聪明伶俐的。

大哥来到马来亚之后,跟随爸爸住在古楼、角头这一带,并在此地完成小学教育。由于这个地区在当时多数是亲共人士,他的亲共思想在此得以持续。

在日本占领马来亚时期 ,马来亚华人中的抗日分子比比皆是。有的华人加入游击队,有的则加入马共组成的马来亚人民抗日军 ,跟日军对抗。马来亚不幸沦陷之后,日军在马来亚迫害人民、抢夺财物、奸杀女人,人民活在残酷和暴戾的淫威之下;那时中国和全世界的华人都积极抗日,马来亚的华人也对日本的法西斯侵略进行积极的抵抗。

在中国大陆,各种抵抗日本的行动时有出现,比如1915年的抵制日本货运动、1919年的“抗议将德国在山东权利割让给日本”、1928年的“九一八事变”、1937—1945年的全面抗日救国运动,都激起了海外华侨抗日救国的情怀,他们以华侨的身份积极投入中国的抗日运动,个中的悲欢离合、让人声泪俱下的大小事件,可说写下了一段轰轰烈烈的华侨历史。

马来半岛沦陷之后,日军开始对付抗日分子,尤其是积极反抗他们的华人,比如共产党员、抗日分子、捐助中国政府分子、资助抗日的人们等,一旦被抓都被日军施以惨绝人寰的酷刑。抗日军也与日军进行了300多次大小战斗;在这段时间内,马来亚的华人普遍上可说是活在一种没有安全感也没有保障的恐惧中。

日军在1945年8月15日全面投降后,英军也于同年9月左右重回马来亚,人民才重新恢复平静的生活。

马来亚沦陷的3年6个月内,曾协助英军抵抗日本侵略的马共和在森林及落后的乡区开展抗日游击战的马来亚抗日军,在重获和平后,积极配合英军重返,与英军合作,同意放下武器,成为合法政党,进行合法的政治斗争。不久后,由于马共的一连串活动具有抵抗英殖民政治的意向,再加上日军占领的时期,已激发马来亚人的反殖民思想,严重威胁到了英国殖民政府的地位,英国政府最终制定法律并大量逮捕马共和亲马共分子,并宣布马共为非法组织,这之后,马共和英军走向了武力对抗。

在这动荡的岁月,大哥刚好处于最热血的年龄,自然不可能置身事外。日治时期,大哥只有16岁左右,可能是当时的人比较早熟,或者他本身也是一位思想成熟的孩子,眼见马来亚人民在日治时期过得水深火热,他毅然跟随许多角头的朋友加入抗日军。日军投降之后,由于事出突然,英军未能及时重返马来亚,使得马来亚暂时处于无政府状态,那时马共和马来亚抗日军力量雄厚,已在多个地区建立地方政权,以人民委员会的名义控制当地局势。大哥在当时也俨然成了马来亚抗日军的地方负责人。听说那时他已是个小队长,身上带着枪,出入也有随从跟在身旁。

在英军重返马来亚之后,大约1948年初,马共终于重新拿起武器,进入森林,开展武装斗争。由于他们意欲通过武力夺取政权,就常攻击森林边沿的园丘及矿场,希望能争取到一部分工人的支持。这一切斗争,导致英殖民政府在1948年6月宣布实施紧急法令,该法令旨在杜绝乡区华人与马共分子的联系。自从紧急法令实行之后,大哥基本上失去了自由,每天只能在躲避中过生活,进行地下活动。

一踏上这条不归路,大哥就只能脱离家庭,保持非常疏远的联系。听大姐说,他曾有几次半夜偷偷回家探望妈妈,之后就到一位马来友人家里住。每一次他匆匆来去,妈妈都会痛哭。处于爱国的理想和家人感情冲突中,我相信大哥是在非常纠结的状态下生活的。

我只在妈妈的葬礼上见过大哥——1947年妈妈去世那天他回家奔丧。我所记得的大哥,没有革命分子的英气,在妈妈的棺材前,他就是一个伤心欲绝的孩子。在妈妈灵前痛哭一场之后,大哥便匆匆离开。之后我们把妈妈的灵柩送上坟山,他早已在山头上等待,又哭了一次;妈妈头七的时候,我们到坟山祭拜,他也已等在那里,头七祭拜过后,他就失踪了,没有跟我们联络。至于大哥是如何得知妈妈去世的消息,我并不清楚。现在回想,我猜他们也应该有人脉网络,游走民间。

大哥奔丧之后,跟整个家庭完全失去联络。1948年初,二哥偶然在槟城的槟榔律 遇见大哥。二哥告诉他二嫂生了重病,现在住在医院。大哥就马上跟二哥去看二嫂,并交代二嫂要好好照顾爸爸和弟妹,这是他一生中与我们家人的最后一次会面。从那以后,大哥音讯全无,甚至没有下落。爸爸对大哥的交代:“去了不要再回来。”爸爸狠心这么要求,是因为政府一直把马共抗日军视为眼中钉,一看到就是枪毙。我猜测当时大哥已参加马来亚民主同盟会,这个同盟会属于共产党。爸爸忍痛叫他不要再回来,是不要他的抗战活动连累弟妹。

在偶然的时候,爸爸也会听到一些跟大哥有关但没有被证实的讯息。我对大哥的记忆不深刻,这些事件大部分是来自爸爸和哥哥们的只言片语,由我自己拼凑成“大哥印象”。

二嫂的确见过大哥,她对大哥的印象很深刻。她说,如果在街上遇到大哥,一定会认得他。她常说大哥长得很英俊,是个知识分子。

但我不记得大哥长得怎样。

1989年底,基于人民和部队的愿望,在泰国友人的协调下,陈平 终于跟马来西亚政府签署《合艾和平协议》,结束马共近50年的武装斗争。马共的同志们纷纷下山跟隔离多年的家人相聚,那种恍如隔世的新闻在报上时有所闻。之后我们通过很多朋友,包括下山的一些马共同志,向他们查询名单。可惜完全没有大哥的消息,年龄、名字接近的都没有。我甚至通过一些人直接询问过陈平,他说大哥可能并没有上山,要不然名单里面一定有。若是如此,我怀疑大哥在还没上山之前,已为理想牺牲生命。这样的故事,在那个年代太多,太多。

每次想起大哥和那一段轰轰烈烈的岁月,我总是暗地为历史的灾难和人民的牺牲流泪。

大哥如果还在,今年87岁,有些人在这个岁数还很健康呢。

我真的很希望再见到大哥一面,但我猜他已不在人世了。 K/EzaaIHXalSJYjnTqbQ82oHSrppfkuKB63Te23bfPWpaXStAGJ06NmmAy8oCG0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