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高校音乐教育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梁信慕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知识型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创新技术成为知识型产业的重要元素,科技的创新不断造福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生产方式。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动中,知识型人才日益重要,他们需要具备创造力、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满足社会对知识型人才的需求,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在2012年提及“创意阶层”的概念,视其为驱动成长的来源(VincentLancrin&Winner,2013;Florida,2012)。

创意阶层的崛起与创新人的需求对于现行的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除了培养学生具备上述的知识与能力外,还须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社会创新能力。根据研究显示:创造性思维的提升,往往是一个对个人、个性、动机、认知能力以及环境因素的转变过程(Piirto,2011)。音乐教育正是一种追求自由、平等、和谐、双向交流的教育,它尊重学生对音乐的不同体验与独立思考,通过音乐教育能让学生发展创造力和培养审美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艺术技能以建构不同文化知识,发展音乐评赏的能力,并通过音乐有效地与人沟通,使其音乐文化素养得到提升。

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所谓创造性思维(creative thinking)是指人对客观事物进行有价值的求新探索,从而获得独创结果的思维过程。具备这种思维的人在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它所倡导的思维路线是开放性的、扩散性的,而不是单一的。它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去探索选择。创造性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的一份报告中指出:通过艺术教育的深入开展,证明和解释了艺术的力量(UNESCO Office Bangkok and Regional Bureau for Education in Asia and the Pacific,2013)。大量的研究显示艺术教育有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并可能对非艺术技能和知识创新产生积极的影响(Dew,2010)。Bamford(2006)认为,艺术可以为学生带来两大贡献:①增强探索、想象、观察和反思的能力,这些最可以在学习艺术中有效地体现出来,因此学习艺术(learning in the arts)可能会在学生的各样属性中增加其对文化的理解、欣赏、成就与认同;②通过艺术学习(learning through the arts)可以促进其他能力的发展,如跨文化理解、创业或学习等,其他学科领域还可能因为涉及艺术和创作方法的丰富性而增加吸引力。

艺术具有文化标识的特质,即反思、调查、洞察力、自我认同、世界语言的理解等。艺术创作在诸多方面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进而体现艺术教育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优势,包括了灵活性、表达、想象和转向思维(the ability to shift direction),不是仅仅限于找到“正确答案”,而是教导学生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Eisner,2004)。学生可以通过艺术品的制作,持续的参与、想象、表达、观察、反思、延伸与拓展,以及理解艺术而获益(Hetland,Winner,Veenema&Sheridan,2007)。

技术型教育在传统的音乐教育中在占了很大比重,以往的音乐教育有“重技术,轻理念”“重课堂,轻实践”“重制作,轻创造”等弊端。技术型的音乐教育通常偏重技能教学而忽视了创新素质的培养,造成音乐系科的学习单调而乏味,同时也导致学生的水平和音乐素质不能全面提高。有鉴于此,现在的音乐教学需要打破过去的教学模式,不再只是知识的堆砌和技能的训练,而是全面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音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1世纪高校教育取向是要引导学生对社会及世界具有敏锐的触觉,具有探究和批判的态度与能力,同时又要有创意、想象力,这样才有足够的勇气和动力去克服难题、改善生活环境、美化生活、提高生活素质。因此音乐教育不能只局限在课堂教育中,而需要结合生活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触觉和道德价值判断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所带来的观察力、问题分析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的循序善诱,还需要学生刻苦钻研,通过日积月累得到经验才可以实现。创立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新模式宜注意以下三点:

(一)注重音乐理论的学习和音乐赏评活动的开展

创新的音乐教育模式需加强相关音乐理论的学习,如音乐史、人类发展史、艺术概论等,比较中国音乐与外国音乐、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艺术风格特征、文化历史背景及独特的表现方法,引导成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而不是单纯的音乐史深度研究。音乐课程与教学上则应鼓励师生反复欣赏名家名作,并各抒己见,以提高师生综合音乐素养、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具备自主意识、独立人格和创新技能的学生。

(二)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发掘学生的艺术个性和内在创造潜力

音乐教育作为感受性较强的学科,实践参与非常重要。高校艺术教育应该注重整体性(holistic),使得学生在音乐创作者、表演者与聆听者这三种角色关系中得到充分的扮演与担当,而不是割裂三者之间的关系。创作通过表演可以展示音乐作品,通过聆听可以提高对作品的认识与欣赏,表演和聆听又可以协助创作者把作品做得更完善,三个音乐角色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学习的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可以促进学生创造性习惯的培养,提高对事物的判断力(意义轻与重、价值大小、可行度、风险度等)对课题的兴趣感和热情的程度、竞争意识的增长、选择和自我调控能力等(Starko,2014)。重视内在学习动机可以使得自我效能、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发挥到最大程度,促进意志力和潜在智力的培养与发展。

再者,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音乐教育还要强调音乐创造过程中的谐调性(attunement)(Seddon,2012)。音乐唱奏与创作中非语言式的合作模式能够促进心领神会的移情作用,是具有同理心的创造力的表现。

新的音乐教学模式通过广泛欣赏经典作品,研究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参与音乐演奏、合唱等表演来增加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和体验,燃起学生创作与表达的欲望,引导他们从模仿走向原创。

(三)强化学科交流,鼓励不同专业学生共同讨论与学习

新时代背景下多学科与学术交流的迅速发展,音乐与世界多元化的联系加强了各学科间的融合,这种融合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从不同的或全新的角度去审视与思考问题,这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有着积极的作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是让学生和教育者在遇到问题和处理问题时,能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充分体现问题的独特性、影响面,以及对应场域情景的恰当性,进而加以解决。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音乐教育领域中的运用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音乐作品创作、创意聆听、创意表演、音乐治疗、大脑神经的科学性研究,以及音乐心理学中的音乐行为研究等。教育者要开启和引导高校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索教育的道路,迎接21世纪的新挑战和数字化时代对于艺术教育的新要求。

二、掌握科学技术、发展创造性思维

21世纪全球文化开始朝着多元和动态的方向发展,高校音乐教育也要与多元文化互动,与科学发展交流,与数字、网络和各种新媒体结合。Wilson(2002)提出我们需要运用科学的智慧来了解艺术与人文;通过新兴科学和技术来挑战传统方法。事实上全球正突显一个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趋势:艺术、科学和技术,这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重新评估艺术是如何产生的概念,也重新审视了艺术的题材和它在社会中的功能。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信息的快速传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具有互联性、复杂性、加速性、无形性、收敛性、实时性和不可预测性的数字化世界(Miller,2005)。这七种特质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世界的数字化已经变成“从认识和理解的基础进展到一个互动的、全球的、随时随地的多媒体体验、探索、和试验的世界”(Miller,2005)。今天的数字媒体将结合文字、图形、声音和数据,以多感官、多媒体、多联网方式集合成一体;3D眼镜、3D电视、3D屏幕、3D投影机已经出现,3D打印的日子也已经到来(Leong,2011),这些新的事物都真实地进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新的体验。技术与艺术教育是高度相关的,今天的学生正在学习如何将新旧媒体融合,以捕捉、制作他们的原创艺术品,并将其音乐和图像在网络上公开,有些热门的网站提供这种社会网络空间的支持,如Facebook、MySpace和DeviantART等。今天的年轻艺术家拥有新的艺术工具,如Painter7、iPad、iPhone、Android操作系统等,也有一些基于浏览器的音乐制作和图像处理工具,可以进行音乐数字媒体作曲、音频编辑和特效的处置。

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可以通过科学技术与音乐训练相结合,以发展学生的整体智能水平,针对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所长。创新思维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使得音乐教育成为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启发式”教育,从而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力,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新时代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生动、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积极启发学生潜在的自我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引导、培养学生建立完善的人格。

富含创造性思维的音乐教育课程需要结合创造力与现代科技的运用来加以实践,其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特定的情节、限定条件的情境状况,进行主题性的训练,让学生在不同层面的实际活动中获取感性体验,使其创造能力和整体素质得以不断提升。这种包含创造性与科技的教学法需要师生对艺术教育态度有所转变。

(一)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

教师可以开设网络共享平台(File Transfer Protocol,简称FTP),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案、更多的作品、丰富的数据,或推荐一些好的音乐网站,利用网络、数字媒材和简报形式演示文稿(如PowerPoint)使授课更生动有趣,也能有效地加强学生与老师的沟通。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数字媒材和教师演示的文稿自学课程内容,比较教学方案,独立思考和解决学习遇到的难题,以找出最佳的学习方法,这对培养创造性思维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通过科技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和评量

教师不只在教学上可以增加科技手段的使用,也可以利用科技支持和协助学生学习,为学生设立新的评量形式。例如,利用电子学习档案帮助学生记录、追踪自己学习过程的轨迹,同时让学生分析自己的学习发展。小组在线讨论可以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和对评量标准的认识,学生网上互评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于专业标准和专业期望的觉察。

(三)上课时间与非上课时间的传统区别将会消失

因为将科技应用于社交和工作,社交网络技术带来的便利性使学生参与合作的学习形式超越正式的课堂情境,使他们得以在团队中合作学习,而不是在竞争中学习。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技能之一,未来高校的课程将需要扩大至包括这些人际关系的发展技能。因此,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改造个人和社会参与数字化的潜力,鼓励创造和发展学生成为一个参与社会的公民等课题的重要性。然而,数字化的艺术教学不能过分依赖技术手段来达成教学目标,需要正确地使用能够支持学习者自主性,连接点对点的各种网络,链接开放网络社群,促进社会无障碍互动的数字媒材。

三、结语

美国教育学者Efland(1996)指出:“对艺术的认识不应只局限艺术品及艺术家,艺术是反映社会、影响社会,及扮演文化批判和响应社会变化的角色。”因此艺术教育须超越精致艺术价值观的灌输,同时强调“社会重构的艺术教育”(socially reconstructed art seducation)。艺术教育应发展学生对现有文化价值系统的醒悟,使他们体会不同的世界观,从而扩阔价值观,积极创造公平、公正的未来社会(Haynes,1995)。Landry(2000)在他的《创意城市》(The Creative City)一书中指出:文化作为发展创意的平台。文化意识可以转化为城市更有想象力的一种资产和驱动力。在此土壤上创意才能得到茁壮,从而提供发展……决策者不单须掌握都市“硬性”的基础建设,还须有“软性”的都市基础建设意识。新经济转型亦有赖“软性”的都市基础建设,其中包括文化艺术及艺术教育的发展配合。

面对21世纪,我们可以明显看到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以专门攻读一门音乐学科和教授学生掌握熟练的表演技巧和舞台经验为主,而应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文化市场的需求,让音乐教育、艺术教育面向大众化和国际高端化。面向大众化,让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投入艺术教育的建设中;面向国际化,让学生走向世界接受国际艺术水平的高端教育。21世纪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强调的课程统整,目的也是开拓师生的世界观以迎接新时代社会的挑战。未来的艺术教育应该在建立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去寻求伙伴关系和合作,包括对跨学科和跨文化范围的努力;艺术教育应该有活力、有智慧地发挥它传递和变革的角色,完善其教学方式,寻求各种永续的途径,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意识到文化遗产和艺术传承的价值,同时也加深文化遗产和艺术传承对于个人及社会的影响。

音乐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培养创新人才。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日新月异的变化,音乐教学需要以更开放的教学思想、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来全面培养新一代的学生。作为培养音乐人才的高等院校,需要为学生未来的发展空间和舞台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音乐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BAMFORD A.The wow factor:global research compendium on the impact of arts in education.Munich:Waxmann,2006.

[2]DEW J.Global,mobile,virtual,and social:the college campus of tomorrow.The futurist,2010(Mar.-Apr.).

[3]EFLAND A.Art education programmes//HUSEN T,POSTLETHWAITE T N.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Vol.11(2nd ed.).Oxford:Pergamon Press,1996:338-343.

[4]EISNER E W.What can education learn from the arts about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Internationaljournal of education&the arts,2004,5(4).http://www.ijea.org/v5n4/.

[5]FLORIDA R.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revisited(the 10th anniversary edition).New York:Basic Books,2012.

[6]HAYNES J.Religion,fundamentalism and ethnicity.Geneva:UNRISID,1995.

[7]HETLAND L,WINNER E,VEENEMA S,et al.Studio thinking:the real benefits of visual arts education.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2007.

[8]LANDRY C.The creative city: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London:Earthscan Publications,2000.

[9]LEONG S.Navigating the emerging futures in music education.Journal of music,2011,4(2):2-22.

[10]MILLER M R.The digital dynamic:how communications media shape our world.The futurist,2005,39(3):31-37.

[11]PIIRTO J.Creativity for 21st century skills:how to embed creativity into the curriculum.Rotterdam:Sense Publishers,2011.[13]STARKOAJ.Creativity in the classroom:schools of curious delight.5th ed.Abingdon:Routledge,2014.[15]VINCENTLANCRIN S,WINNER E.Arts education in innovationdriven societies.OECD education today.[2013-06-17].http://oecdeducationtoday.blogspot.hk/2013/06/artseducationininnovationdriven.html.

[14]UNESCO Office Bangkok and Regional Bureau for Education in the Asia and the Pacific.Releasing the power of the arts:exploring arts education in the AsiaPacific,2013.

[12]SEDDON F A.Empathetic creativity in music making//ODENA O,WELCH G.Musical Creativity:insights from music education research.London:Ashgate,2012:133-147.

[16]WILSON S.Information arts:intersections of art,science,and technology.Cambridge,MA:The MIT Press,2002. dE1MIogLRC2ngkL3AOJQFQmCe/uIOUSF8Qo/FES9SqL4NKiO3+UyRa7iRQjV5HY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