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两岸四地音乐教育者首聚台湾(代序)

2014年4月20—22日,“第四届两岸四地学校音乐教育论坛”在台南大学举行,这是海峡两岸四地的音乐教育工作者首次聚会台湾,共商学校音乐教育发展大计。该论坛由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发起,先后于2011、2012、2013年在华南师范大学、香港教育学院、澳门理工学院成功举办。经过两岸四地音乐教育同仁的共同努力,论坛已经形成在四地轮流举办的良性运行机制,它对加强两岸四地学校音乐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凝聚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合力、扩大相互理解与影响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次论坛共有来自两岸四地的音乐教育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100余人参加,主题为“变动时代学校音乐教育的挑战与对策”。主办方确定这一主题所持的基本理念是:时代随时在变,及时掌握其脉动,调整理念、策略及方法,才能使音乐教育更具时代性、未来性、永久性,使音乐教育的本质不因时代变化而衰减。本次论坛共安排了八个场次的论文口头发表与即席对话,辅之以两个场次的论文海报发表,并观摩了台南大学附属小学和台南女子中学的音乐课堂教学及音乐表演。这样的议程安排鲜明贯彻了本论坛的基本理念,即高等学校音乐教师教育必须与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良性对接,音乐教育理论研究必须与音乐教育实践有机结合,以实现音乐教师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两者相辅相成、互助双赢的目标。

本次论坛虽然时间短,但内容丰富,论题前沿,紧紧围绕主题从下面四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一、关于音乐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前沿问题

学者李方元聚焦于中国音乐教育的核心观念“艺术与美育”,对照当今社会的发展与教育理论的新变化,探讨了未来音乐教育可能的方向及其哲学基础,指出音乐教育应在“审美价值”之外更多地关注“生活世界”和文化价值,关注音乐教育的社会价值与文化责任。学者代百生分析了影响当代音乐教育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认为音乐教育的格局及其发展是全部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社会文化多元、社会差异明显、媒体科技强势与社会观念不同是当今社会变化的主要标志,因而音乐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急需革新。学者赖美玲从台湾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的“核心素养”出发,提出了未来音乐课程纲要的发展方向,建议音乐教育工作者应思考“核心素养”和音乐课程的关联性,并探索如何以“核心素养”为主轴发展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项目,建构十二年一贯的音乐课程。学者梁信慕认为,创造性思维的增强是一个对个人、个性、动机、认知能力以及环境因素的转变过程,而音乐教育是一种追求自由、平等、和谐、双向交流的教育,通过音乐教育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者张业茂认为,从范式的角度看,音乐教育可以分为人文范式的音乐教育、科学范式的音乐教育、科学—人文范式的音乐教育,提出在科学与人文由分裂走向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科学范式音乐教育与人文范式音乐教育的融合成了大势所趋。

二、关于音乐课程标准研制与音乐教材建设问题

学者曹景谐认为,音乐课程标准的研制必须遵循音乐学科本身的内部发展规律,同时又受制于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因而必须在兼顾与平衡中完成课程标准的定位与设计。她以音乐课程标准为例,建构了音乐课程标准外部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论证了各因素对音乐课程标准形式与内容的影响。台湾学者林小玉从音乐教育哲学、心理学、教学评价这三个维度对音乐课程教学的情意目标进行了深度剖析,认为音乐教师既应思考如何扩充学生熟悉和喜好的音乐类型,提升情意目标的层次,更应意识到情意目标与认知及技能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学者王朝霞对新课改以来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科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认为目前关于音乐教科书的研究大致集中在教科书编写理念、体例与内容选择、使用与评价、教科书的历史与比较研究等方面,存在着重复性研究、缺乏创新性与前瞻性等问题。学者邓兰则从微观的层面探讨了音乐教材语言表述的审美维度问题,认为音乐教材语言的表达应做到标题语言的概括性与意趣性相携,概念呈现的标准性与生动性相携,学习任务的引导性与情境性相携,内容说明的阐释性与开放性相携。学者尹红、张友刚则分享了关于普通高中音乐教科书使用情况的调研成果,他们通过对14个省市的调查,发现了高中音乐教科书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修订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与思考。

三、关于学校音乐课堂教学与音乐社团的改革创新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本次论坛在对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讨论过程中均有分享交流。学者刘永慈认为香港现行的幼儿音乐课程实践模式较偏重于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审美体验,急需在课程的设计、创造音乐的教学模式、师资的培养和发展校本音乐文化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学者潘宇文分享了其课题“台湾地区青少年变声期歌声特质发展之探索研究”的成果,她通过测验与问卷调查法,追踪调查小学五年级、初中一年级以及高中一年级学生,以探求学生对自我嗓音变化的看法,在此基础上给予青少年学生更适宜的歌唱指导。学者庄敏仁也分享了他2007—2013年持续进行的儿童歌唱声音调查研究成果,他通过对吉林省和台湾中部地区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调查,发现儿童的歌唱声音与歌唱音准极为不佳,他建议在师资培育与教师进修中应该加强对教师歌唱教学所需具备能力的培育。小学音乐教师严婉瑜则结合自身经验,对信息融入音乐教学发表了一些意见,她认为,信息科技融入音乐教学的确能使教学更为便利,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但也增加了教师的备课负担,因此“简单、必要”是长期推动信息科技融入教学的重要考虑,而且随着器材的快速更新,教师要更清楚教学本质,而不是被设备所迷惑。

在高等教育方面,笔者认为入职教育的缺失是导致目前音乐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普遍对音乐教师职业缺乏信念与信心的重要原因,为此笔者对入职教育概念进行了全新阐释,呼吁入职教育应该渗透到音乐教师教育职前培养的全过程,并提出了加强音乐教育专业入职教育及其课程建设的初步构想。学者马蔚蔚提出了高师“基本乐理”课程翻转式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分析了翻转式教学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论证了将其引入“基本乐理”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学者庄惠君对“台湾音乐教育研究生何去何从”这一问题进行了阐释,认为现今研究生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与导师们当年的经历完全不同,因而目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教学与研究等都应该与时俱进地做相应调整和改进。

此外,在音乐社团建设方面,学者侯志正探讨了中小学发展管乐团教学的挑战与对策,认为中小学管乐团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师资、教材、经费、设备、招生、经营管理等方面,并从教育行政部门、校方、指导教师、家长与学生等角度提出了应对策略。学者郑方靖也分享了他“社区非专业重唱团无伴奏合唱训练个案研究”的前期成果。

四、关于学校音乐教育如何传承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问题

学者梁宝华系统地研究了现今香港粤剧的传承模式,归纳出师徒制、社区训练和学院制的特点,并以取长补短的方法,提出了一个包容性强、可行性高的粤剧学院传承模式。梁宝华认为粤剧的传承有赖四项关键因素,包括课程、教师、学生与实习,及其与粤剧界的密切伙伴关系,有效的粤剧传承才能保证有足够的富有潜质的人才投身学习粤剧,才能让这门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得以发扬光大。学者陈姿光分享了“台客”文化的起源及其内涵,鉴于如今“台客”文化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风格,也是一种青少年次文化与流行文化,她认为“台客”文化应该作为中学阶段艺术课程融入“本土教育”的议题,并提出了“台客”文化融入中学艺术与人文学习领域的课程设计构想。学者王文立足于响应全球化时代民族音乐发展和教育“变”与“不变”的时代命题,采取回溯历史的方法,以黄自为观照,分析了在近现代中西文化冲突和交融的时代背景下,黄自关于民族音乐发展的基本观点和对民族音乐发展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中国民族音乐和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路向。学者周景春认为以西方音乐理论为基础的中国高校音乐教育没有注重从音乐本体方面培养学生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实践基础,也忽视了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者提供必要的理论准备,她呼吁高校音乐教育应该尽快承担起发展中国传统音乐的重任,期待中国传统音乐早日成为高校音乐教育的主旋律。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参观考察了南大附小和台南女中,观摩了两所学校的音乐课堂教学,欣赏了学生的音乐表演,体验了校园的音乐文化环境。这两所学校,无论是课堂教学理念、内容与方法,还是音乐社团与课外活动的开展,以及校园文化氛围,都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他们从中获得了诸多启示。

参加本次论坛的代表们一致表示,借助“两岸四地学校音乐教育论坛”这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两岸四地音乐教育工作者聚集在一起,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与实践感受,相互启迪,彼此借鉴,为整个中华民族学校音乐教育的共同繁荣与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这无疑也是本论坛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

郭声健
(本文已发表在《人民音乐》2014年第7期) UmhgsNRu45m9FpnijQ9QKTMdXrWEKMtPgqqMZOT8BIQHmiflGtsvcHZrscF8fDM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