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文学的力量

文学的有力量是事实。在几千年前,我们中国就知道拿文学来做移风易俗、改革社会的工具,这用现在的用语来说,就是所谓文艺政策。足见文学的力量,自古就已经大家承认的了。到了现在,因了印刷与交通的进步,识字者的增多,文学的力量愈益加增。我们可以说,文学的力量是非常之大的,只要看《黑奴吁天录》一书使黑奴得到解放,青年人读《少年维特的烦恼》有因而致自杀者,便可以明了。所以文学之有力量已是明白的事实,无须费词。今天所要讲的是以下三点:第一,文学的力量从何而来;第二,文学力量的特点;第三,文学对于读者发生力量需要什么条件。

一、文学的力量从何而来

我以为要讲文学的力量发生,应先讲文学的本身。文学的作品如诗歌小说之类,和“等因奉此”的公文,“天地元黄、宇宙洪荒”的千字文性质不同。文学的特性第一是“具象”。我们平常说话不一定是文学的,但如果用文学的方法来说,便成为文学的了。譬如我们说:“日子过得很快。”这句话语不足称为文学。如果我们要使它文学化,第一就应当使其能够使人感觉到,既是使其具象化。于是我们便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样便成为文学的说法了。为什么?因为后边的一句是具象化的:“抛”,“红”,“绿”,“樱桃”,“芭蕉”,都是可用感觉机关来捉摸的事象,比“日子过得很快”的说法有声有色得多。再好象我们听见人家说某某地方打仗,死了很多人。这句话当然使我们感动,但若我们果然亲身到了那个地方,眼睛看见累累的尸身,狰狞可怖,那我们所得的印象一定更深了。可见愈具象的事情愈能使人感动。文学的力量也是同样发生的。通常说,中国人胆子小,爱面子,爱虚荣,因为了这些劣根性,于是中国人到处吃亏。但是只讲我们中国人有这些不良的品性,我们听了感动甚少。经鲁迅氏在《阿Q正传》中,假了名叫阿Q的一个人,加以一番具体的描写,便深刻多了。文学的力量是从“具象”来的,不具象就没有力量。文学的特性,第二是情绪的。这情绪也是使文学有力的一个条件。大凡告诉人家一件事情使他去做,有好几种的方法,或是用知识,或是诉之于情感。知识能够使人知道“如此这般”,但是很不容易使人实行。如果用情感就不同了。我们用情感使人做一件事,若是能使对方动情,对方自然便去做了。所谓“情不自禁”者,就是指这现象的话。文学的作品并不告诉人家如何如何,只把客观的事实具象的写下来,使人自己对之发生一种情绪,取得其预期的效果。

以上是讲文学本身发生力量的缘由。次之,文学的力量还可以从文学作者发生。文学作者的敏感,也是使文学有力量的原因。所谓文学作者,便是那些感情和观察力比较常人来得敏捷的写作的人:普通人看不见的,他们能够看见;普通人感觉不到的,他们感觉得到;普通人想不到的,他们也想得到。因为文学作者对于社会、对于事物的观感,比常人特别强,所以社会有变动时,先觉者往往是文学作者。世间事件所含奥秘,一般人往往不能见到,经文学作者提醒以后,方才注意及之。譬如讲到妇女解放问题,最初发动的是文学作者易卜生,他的名剧《娜拉》便是妇女解放的先声。美洲的黑奴解放,普通人都归功于《黑奴吁天录》一书。因为人生很微细的地方,文学作者都能看得到,因而把他的敏感观察得到的东西发挥创作,自然会使人佩服,对读者有力量了。

所以,文学的力量的来源,可以分做两部分,第一从文学本质而来的,由于具象,由于情绪;第二是从文学作者方面来的,便是由于作者的敏感。

二、文学力量的特点

文学的力量是感染的力量,不是教训。教训的力量是带有强迫性的,文学的力量是没有强迫性的,是自由的。近来常有一种作品,带着浓厚的教训性,露骨地显露着某种的教训。这些作品往往缺乏具象与真实的情绪,与其说是文学作品,不如说是口号的改装。口号是一种号令,具有强烈的强迫性,真正的文学的力量,性质决非如此。文学并非全没教训,但是文学所含的教训乃系诉之于情感。文学对于世界,显然是负有使命的。文学之收教训的结果,所赖的不是强制力,而是感染力。良师对于子弟,益友对于知己,当施行教训的时候,常极力避用教训的方式,而用感化的方法,结果往往得到更大的功效。文学的力量亦正如此。

三、文学对读者发生力量的条件

文学的力量是不普遍的。文学需要着读者,某作家做了一本小说,如果国内读的人有了一万万,这一万万人也许都受了这本小说的感动,而还有三万万人没读这本小说的,是无法直接感动的。并且,一种文学作品并非对于任何读者都能发生效力。文学作品要对于读者发生效力,其主要条件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共鸣”。作品对于读者有共鸣作用的便有力量,没有共鸣作用便无力量。这共鸣作用因空间时间而不同,因人的思想环境有别而各异。譬如讲失恋故事的作品,在我这个未曾尝过恋爱滋味的人读了,是不甚会发生共鸣的;西洋小说里面讲基督教的部分,在不懂基督教的人看来是不会发生兴趣的。一个作品里所表现的东西常有一般的与特殊的两种,大概描写一般的人性的东西,容易使多数人感动,对多数人发生有力量;至于叙写特殊的境遇的东西,如失恋的痛苦、孤儿的悲哀之类的东西,非孤儿和未曾尝过恋爱的滋味的人看了,感动要比较少。《红楼梦》是一部著名的小说,写林黛玉有许多动人的地方,但是这书在一百年前的闺秀眼中,和在现今的“摩登”小姐眼中,情形便不一样,她们的感受一定不大相同。某种作品有某种读者,《啼笑因缘》的读者和《阿Q正传》的读者,根本上是不同的人。

把上面的话归纳起来,就是:文学是有力量的。文学的力量由具象、情绪和作者的敏感而来;文学的力量,其性质是感染的,不是强迫的;文学作品对于读者发生力量,要以共鸣作用为条件。 9iMFc2QHsl4U049RJJ+GSKmddnD9NW9vhZt6hpH/sdWLumfR/08/1ZANux/FSg7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