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墙砖

对于一幢房屋来讲,用砖最多的莫过于墙体。当木结构建筑的框架完成后,四周用砖墙相围,上面瓦顶一铺,就形成了有实用价值的房屋空间。

(一)土坯砖

从5000年以前的建筑遗址直至近代农村的房屋,都能见到土坯砖。它是最简单的墙砖,用泥土做成砖坯经过晾干后不放进砖窑烧制而直接用作墙体,为了增加它们的强度,有时还在泥土中掺入稻草或纸筋。土坯砖制作成本低,省工省料,省时间,在农村平民住房上常用来筑造墙体。但它的缺点是坚固性差,抗压性和防水性都不及普通砖材,所以,在筑墙体时多用石料或普通砖作墙的下段,只在上段用土坯。

云南腾冲安顺镇民宅

将砖坯放进砖窑,经过短时烧制即出窑的砖仍保持黄土本色,在坚固性上介于土坯与普通砖之间,可称为半土坯砖。在我国新疆等少雨干旱地区常用作墙体。新疆吐鲁番有一座额敏清真寺,它的礼拜殿和宣礼塔(拜克楼)全部用此类砖砌造,当地工匠用这类简单的砖在宣礼塔上拼砌出十余种不同形式的花纹,从而使造型简洁的塔体表现出一种特殊的艺术感染力。

新疆吐鲁番额敏塔

额敏塔局部

(二)青砖与红砖

将砖坯放入砖窑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的砖呈青灰色,故称青砖。我国大部分地区房屋皆用青砖砌造墙体。砌墙时将砖平放,层层叠加,其间用灰浆黏连而成实心墙体。由于中国房屋为木结构体系,墙体不承重,所以,有的地区将砖竖立砌造成空心墙体,又称空斗墙。这种砌法既节省砖材又减轻了墙体重量。有的墙体下段实心,上段空心,不仅在结构上更为合理,也使墙体表面具有纹理的变化。

青砖墙

空斗墙

红砖和青砖一样,都由泥土作坯,进窑烧制而成,因为烧制的方法(如温度、时间)不同而呈红色,故称红砖。在福建、广东一些地区可以见到用红砖砌造的房屋墙体,当地祠堂、大宅第等比较讲究的建筑,所用的红砖质地坚实,表面平整有光泽,有方形、长条等多种形状,有的表面带有花饰,也有的表面带凸起的“卍”字等纹饰。工匠用这些红砖有规则地砌筑墙体,有时还用青石作窗框和边饰,墙体下段用灰色石料作裙,这种用不同色彩不同质感的材料组成的墙体既显稳重又不失华丽,成为这一地区建筑所特有的装饰。

上空斗下石料墙

上空斗下实砖墙

福建泉州杨阿苗寨红砖墙

中国古代连续两千余年的封建王朝,历代帝王都要建造自己的皇宫,为了表现王朝一统天下的威势,都会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使用最好的材料和工艺去建造这些宫殿,从如今留存下来的明清宫殿建筑上,我们可以见到它们的墙体依然用青砖筑造,但这种青砖不同于一般建筑所用的砖材,它在用料、烧制、砌造方法上都与普通青砖不同。用作砖坯的泥土要求特别细腻,进窑烧制时间长,出窑后经过精选,只有质地坚实、砖身细密无空隙、砖体方整者才算合格正品。此类青砖在砌墙时需将朝外的一面打磨光洁,四周边平直,两砖之间不留缝隙而紧密相连,所以这种墙体称为“磨砖对缝”,墙面整体平整如镜。

北京宫殿磨砖对缝墙

(三)城砖

砖除了用在房屋墙体之外,还大量用在城市的城墙上。中国古代城市,上至王朝都城,下至各地府城,为了保卫城市的安全,绝大多数都在城的四周筑有城墙。高大的城墙最初都用土堆造,后来为了城墙的坚固才在土城墙外壁加砌砖材,故称“城墙砖”,简称“城砖”。

各地城墙因关系到城市的安危,所以,多属各级朝廷直接领导或关注的工程,在质量上都有严格的要求。明太祖朱元璋取得全国政权后定都南京,开始大规模建造皇宫,在南京四周筑建起高大的城墙。明朝廷将都城城墙作为国家工程,由朱元璋下令在长江中下游各地设官窑、兵窑,统一烧制专用城砖,采用“计田出夫”,即“拥有多少田地出多少天役”的办法,由各地出劳力参与烧砖、运砖和筑城工程。

北京明代砖城墙

为了保证城墙质量,除了统一城砖大小(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外,还规定在砖上印刻制造城砖的府、县负责官员姓名,砖窑所在乡村的保甲长姓名以及烧窑工匠的姓名,以便于在城墙出现损坏时层层追查责任。这种制度确实保证了城砖的质量,使这些巨大的砖材“断之无孔,敲之有声”。因此,不少经历百年、千年沧桑的古城墙至今仍安然屹立。江西赣州建于北宋时期的古城墙上仍能见到印刻有“熙和二年”(1069年)的宋砖和“乾隆伍拾壹年城砖”(1786年)的清砖。

山西平遥古城墙

江西赣州宋代城墙

赣州古城宋代城砖

赣州古城清代城砖

(四)贴面砖

中国古代建筑就一幢房屋看,主要分屋顶、屋身与基座三部分,其中屋身部分占主要位置,而且与人们最接近,而这个部分除门窗外就是砖墙。为了建筑的美观,古代工匠们从屋顶、屋身到基座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装饰,其中墙体自然也成为重要的装饰部分。不论是用青砖、红砖还是土坯砌造墙体,工匠多采用同一种砖的不同砌筑法,或两种砖混用,或砖与石料合用等做法达成一种有序的形式美,甚至像新疆吐鲁番额敏塔那样,用一种土坯砖拼砌出十多种花饰。为了进一步使砖墙具有美观的外形,除了这种产生于结构自身的形式美之外,还经常在墙体表面贴一层有装饰效果的薄砖,此种砖称为“贴面砖”。贴面砖有大有小,有长有方,有单色也有彩色,在工匠手中可以在墙面上拼贴出各种花饰。

安徽绩溪龙川村的胡氏宗祠是当地胡氏家族的总祠堂,规模大,装饰讲究,祠堂入口是一座五开间的牌楼式大门,两侧有八字形影壁相护,壁身砖筑,表面贴长方形青砖,每一块青砖上皆有“卍”字纹的白色砖雕,在深灰砖雕壁顶和浅色花岗石的壁座衬托下,使影壁造型端庄又富有人文内涵。

安徽泾县地区可以见到一种表面带纹样的青砖,由深、浅两种灰色组成形如云纹、水纹般的纹样,表面很平整,纹样并无规律,每一块都不相同,形状有长方形和正方形两种。它们贴在房屋墙体表面,远观一片青灰色,近看有千变万化的自然花纹,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

安徽绩溪龙川村胡氏宗祠大门砖影壁

胡氏宗祠大门影壁壁顶

胡氏宗祠大门影壁壁身

安徽泾县农村住宅墙

泾县农村住宅墙面砖

我国新疆地区的伊斯兰清真寺都保持着阿拉伯伊斯兰教堂的原始形态——圆拱顶的礼拜堂、带有尖券的门廊和高耸的宣礼楼,它是供教堂主持人阿訇每逢周五礼拜日登高呼唤教徒们前来礼拜的专门建筑,因为这种呼唤名为“叫邦克”,所以又称“邦克楼”。楼形细高,有如佛寺中的佛塔,成为清真寺中标志性的建筑。因为它高,而且居于清真寺大门两侧,位置显要,因而成了装饰的重点。

新疆喀什清真寺邦克楼墙体

这类邦克楼不但出现在每座清真寺中,而且也常常出现在重要的名人墓地、纪念建筑上。为了装饰美化这种高耸的塔楼,在它们的表面往往多用贴面砖,许多清真寺的拜克楼用长方、菱形、六角龟背纹形的贴面砖拼砌成各种几何纹形,在色彩上常见的有黄、蓝二色,以显示纯洁、清澈的环境特色。新疆喀什学者、诗人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陵墓,在大门两侧和陵墓四角都有高耸的“邦克楼”。这些邦克楼连同整座陵墓建筑的外墙都贴以带蓝色花纹的白瓷砖。各种几何纹、花草纹的瓷砖相互交错地排列在塔楼和墙体上,形成一种肃穆的气氛,表现出一位学者思想的纯洁与深邃。

喀什玉素甫·哈斯·哈吉甫陵墓墙体

用同一色彩或多种色彩的贴面砖只能在墙体表面表现出较简单的色彩和形式之美,为了能够进一步表现出更多的人文含义,就要以带有雕刻的贴面砖进行装饰。我国山西省煤资源十分丰富,自古以来烧制砖、瓦的手工业很发达。当人们走进古代晋商留下来的住宅大院时,可以发现在这些富有商贾的家中,除了满目的青砖青瓦之外,还处处能见到砖雕装饰。有在砖墙顶檐部分的带状装饰,用雕刻有“卍”字纹、回纹、卷草纹的砖横向连成条状放在墙头,有的还在檐头下用面砖拼出垂柱和柱间梁枋,梁枋上还有蝙蝠、回纹、花草等雕饰,这些条带形的装饰使大片素平的砖墙有了生气。还有在房屋门、窗之间的墙面上用贴面砖拼砌出梅花与喜鹊的画面和博古架上陈设着香炉、花瓶和盆景的器物画面。

山西晋商大院砖墙檐装饰

山西晋商大院砖墙檐装饰

山西大院主要厅房一般为二层砖房,上层为木结构带前廊,廊柱间设栏杆,还有的在单层房屋平屋顶四周也设立具有栏杆作用的矮墙,俗称“女儿墙”。这类栏杆和女儿墙均为砖筑,在外侧表面用有雕刻的贴面做装饰,上面有草龙、拐子龙、凤、鸟等动物;有牡丹、莲荷、青竹、兰草等植物;有鼎、瓶和表示八仙的宝剑、竹板等器物。这些雕饰有的组成长条的边饰,有的组成成幅画面,使这些栏杆、女儿墙成为陈列在砖墙上的砖雕艺术品。

山西晋商住宅墙上装饰

山西晋商住宅墙上装饰

山西晋商大院砖栏杆装饰

山西晋商大院砖栏杆装饰

古代房屋两端的墙称“山墙”,因为房屋门、窗多在正面和背面,占据了相当一部分墙面,所以两端墙成为房屋主要的墙面。古代工匠自然不会忘记对它们的装饰。因为房屋木结构形成了前后两面坡屋顶,所以,山墙的上部分呈三角形,在山墙上端三角形的边沿,工匠用贴面砖做出木结构屋顶两头人字形博风板的式样,在博风板的两头雕出口衔宝珠的龙头或者植物卷草纹样,在人字形顶端木结构的垂鱼处也用雕有卷草纹的面砖作装饰。

房屋山墙砖博风板装饰

房屋山墙砖装饰

山墙正面的上端与屋顶出檐相连处称为“墀头”,墀头虽不大,但位置显著,所以也成为重要的装饰部位。常见的形式是将它们做成基座的式样,上下枋之间有的在实心上雕出福、禄、寿、喜等文字;有的用透雕雕出狮子、花草、观音等形象。小小的墀头经过工匠的砖雕装饰,与房屋正面木梁枋、木门窗上的装饰一起,将建筑打扮得十分华丽。

山西晋商的住宅规模大,每一组多为前后两进院落,第一进的大门多开设在房屋砖墙上,第二进的院门多为独立门座。这些住宅的院门在门洞之上多带有砖雕装饰的门头,用面砖贴在墙体表面组成垂柱和梁枋,上面有动物、植物和器物装饰,有的在内院门的左右两侧还各立一座小影壁,壁身上也有砖雕装饰。

影壁是一座独立的墙体,它多立于一组建筑群体的大门内外,以起到显示和遮挡视线的作用。因为它的位置正好与进出大门的人打照面,所以,又称“照壁”。它是人们进出建浮雕,两侧还用青竹和六角形龟背纹作边饰。有的还用高雕的狮子和透雕的山岩使装饰更加突出;还有用一块面砖一个“寿”字,上下左右拼成《百寿图》作壁身装饰的影壁,黑底金字,显出华贵之气。

房屋山墙墀头文字装饰

房屋山墙墀头动物装饰

山西晋商住宅内院墙门门头装饰

山西晋商住宅内院门

晋商住宅内院门两侧影壁

砖影壁

莲荷、仙鹤影壁

鲤鱼跳龙门影壁

福字影壁

松、梅、鹿影壁

狮子影壁

百寿影壁

我们在山西大院建筑墙体上看到的由贴面砖所构成的装饰,除了增添了房屋的形象美之外,也表达了房屋主人的人生理念与情趣。建筑艺术虽然与绘画雕塑一样,同属造型艺术之一种,但是建筑的形象主要决定于它的物质功能和所用的材料与结构方式。它不能像绘画、雕塑那样可以让画家、雕塑家随意创造出所需要的形象,为了表达出某种人文内涵,只能采用一些具有特定象征内容的形象作为装饰应用在建筑上。综观我们在前面举出的,出现在墙体雕刻中的诸多动物、植物、器物等形象都具有自身特有的象征意义。龙、凤都属神兽,具有神圣、吉祥之意;狮子为百兽之王,象征着威武与力量;松、竹、梅为“岁寒三友”,属植物中高品,具有坚强不屈,不畏严寒的性格;莲荷出淤泥而不染,居下而有节;仙鹤纯洁、长寿;鹿性温驯,而且与“禄”同音,象征官禄好运;一幅莲荷与仙鹤的砖雕,象征“和(荷)合(鹤)美好”;鱼为凡物,龙为神兽,一幅鲤鱼跳龙门,象征着凡人经过努力可以跃过龙门而入仕途;鼎、香炉、花瓶、盆景皆为文人喜爱之物,将它们陈列在博古架上,表示出文人的博古通今;琴、棋、书、画表达了文人向往的生活内容,如此等等。这些形象出现在山西大院房屋上,反映出曾经显赫一时的晋商不仅善于敛财理财,还极力使自己成为有文化的儒商。

琴棋书画砖雕

影壁面砖拼装的壁身

这些带雕刻装饰的砖在制作上自然比普通砖复杂,工匠必须在砖坯上首先雕刻出所需要的动物、植物、器物等形象,然后入窑烧制成砖。如果是大片的,如在影壁壁身上成幅雕刻,那么需要做出与大幅装饰同等大小的泥坯,工匠在泥坯上进行形体雕塑,然后将泥坯分割成若干小块入窑烧制,待出窑后将这些小块砖按序号拼装到影壁壁身上,所以仔细观察此类大幅砖雕,可以看到小块面砖之间的接缝。

(五)琉璃砖

在泥土制成的砖坯表面涂一层特制的釉料,进窑经过长时间高温烧制而成的砖会拥有一层坚硬有光泽、带颜色的表皮,因其外观近似琉璃宝石,所以称其为琉璃砖。用不同成分的釉料涂在砖上,可以烧出不同色彩的琉璃砖,常见的有黄、绿、褐、白、蓝诸色。琉璃砖质地坚硬,表面光泽不怕日晒雨淋,色彩鲜艳而不会褪色,比普通砖更加优越,但是它制作技术复杂、成本高,所以只用在比较高级的建筑上。

北京明、清宫殿建筑群中可以见到这样的琉璃砖。紫禁城主要殿堂太和殿正面槛窗下的槛墙表面就嵌有六角龟背形的琉璃砖;紫禁城后宫三大殿下的台基四周栏杆全部用黄、绿二色琉璃砖砌造。宫城内一些重要的影壁也全部或部分用琉璃砖贴在表面作装饰。

后宫遵义门内一座影壁,壁身全为黄色琉璃砖,在四角用黄绿二色组成琉璃花卉,中心是一幅雕刻画面,绿色的水浪,荷叶莲蓬和黄色的荷花,一对白色鸳鸯游弋在水中。遵义门是皇帝寝宫养心殿的大门,迎门影壁上这样一幅鸳鸯戏水的装饰自然是十分合宜的。

北京紫禁城太和殿槛墙

紫禁城后宫三大殿琉璃砖栏杆

紫禁城遵义门内琉璃影壁

紫禁城宁寿宫皇极门前一座大型九龙影壁更充分应用了琉璃砖的特点:九龙壁高3.5米,宽达29.4米,壁身上九条神龙飞舞腾跃于水浪和云山之间,九条龙身分别为黄、紫、白三色,绿色的水浪,蓝色的云纹,所有景物都预先在壁身泥坯上雕塑成形,分别涂上不同的釉粉,然后分割成270块小型泥坯,待烧成琉璃砖后再按序号仔细地砌装到壁身砖体上。建造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的九龙壁,历程二百多年的日晒雨淋,如今仍完好无损,琉璃砖表面仍然那么明亮,色彩鲜丽,显示出我国古代在琉璃砖制作和安装上的高超技艺。

除了皇家的宫殿建筑外,在一些重要寺庙前还可以见到一种琉璃牌楼。此类牌楼实际上是砖筑的,在表面安装贴面琉璃砖作为装饰,所以称琉璃牌楼。常见的是用黄、绿二色琉璃面砖组成立柱、梁房、斗栱等仿照木牌楼的构件,贴在砖体上,琉璃牌楼的特点是造型浑厚、色彩绚丽,经久而少变化。

紫禁城九龙壁

北京香山昭庙琉璃牌楼

北京国子监琉璃牌楼

国子监琉璃牌楼局部

少量佛塔也利用琉璃砖的优点,在砖造的塔身外表贴以琉璃砖,因而被称为琉璃塔,如北京香山静宜园和颐和园内的佛寺各有一座多层楼阁型的琉璃宝塔。它们和北京紫禁城的九龙壁一样,经历数百年沧桑岁月,依然显得华丽而多姿。

北京颐和园花承阁琉璃塔

北京香山昭庙琉璃塔 UsGqi6rzuWcrplRGFrKcsvXja4WtEgDF/vyrrqXwxeyGVNRdJFWvkHLgpvUp91I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