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图画中的成语

下面的每个图形都暗含了一个成语,请将谜底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1

答案:七上八下(两组火柴的位置,七个在上面,八个在下面。这是最简单、最常见的“火柴谜语”。)

2

答案:一五一十

3

答案:三三两两

4

答案:残兵败将(棋盘上只剩下了两个“兵”和一个“将”,而且黑色老将的一方即将失败了。)

5

答案:度日如年

6

答案:无时无刻

7

答案:漆黑一团

8

答案:外圆内方

9

答案:可圈可点

10

答案:树大招风

11

答案:入木三分

12

答案:滴水穿石

13

答案:垂涎欲滴

14

答案:水到渠成

15

答案:声泪俱下

16

答案:力争上游

17

答案:腾云驾雾

18

答案:一叶知秋

19

答案:怒火中烧

20

答案:深不可测

21

答案:拔苗助长

22

答案:大显身手

23

答案:大腹便便

24

答案:死不瞑目

25

答案:迫在眉睫

26

答案:马失前蹄

27

答案:脱缰之马

28

答案:狗急跳墙

29

答案:白驹过隙

30

答案:如虎添翼

31

答案:画地为牢

32

答案:扪心自问

33

答案:魂不附体

34

答案:命悬一线

35

答案:愿者上钩

36

答案:笑里藏刀

37

答案:如箭在弦

38

答案:唉声叹气

39

答案:扬眉吐气

40

答案:嗤之以鼻

41

答案:大跌眼镜

42

答案:贼喊捉贼

43

答案:认贼作父

44

答案:窃窃私语

45

答案:望洋兴叹

成语故事
望洋兴叹

传说有一年秋天,雨水特别大,千百条小河的水都灌入黄河,一时间,原本狭窄的河面变得十分宽阔,隔水相望,对岸田野里的牲畜,哪个是马,哪个是牛都分辨不清了。黄河之神河伯看到这汹涌浩荡的水势,心里十分欢喜,以为天下最伟大的就数他自己了。河伯高高兴兴一路大声唱着向大海奔去。河伯来到大海边放眼望去,只见水连天,天接水,无边无际,和陆地上的江河相比,大海不知要大多少倍。站在大海边,先前还以为自己最伟大的河伯,忽然感到了自己的渺小。他望着大海对海神感叹道:“俗话说,见识愈少的人,愈认为自己了不起。我就是这样呵!从前听人说圣人虽然博闻多识,但知道的还是有限,我总不以为然,今天亲眼见到这浩瀚无穷的大海才相信了。我没到过海边,眼界狭窄,才会以为自己了不起,这下要被人耻笑了。”

这句成语原来形容自己渺小,惊叹不如别人;现用来形容因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做某事而感到无可奈何。

46

答案:覆水难收

47

答案:白纸黑字

48

答案:纸上谈兵

成语故事
纸上谈兵

战国时期,赵国有个著名的老将叫赵奢。他的儿子叫赵括。赵括自幼聪明好学,尤其喜欢研究军事,读了不少兵书,并且可以倒背如流。每当谈论起军事战略战术,他还可以引经据典,滔滔不绝。许多人赞扬他,钦佩他的才能。赵括听了心里扬扬得意,嘴里情不自禁地说:“打仗很简单,没什么了不起。”赵括的母亲也常常为儿子的才能感到高兴,她夸奖儿子说:“将门出虎子,我儿将来必定能成为了不起的军事家。”可赵奢却摇摇头,叹口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便罢,如果让他统军作战,那赵国就要毁在他的手里啦。”

几年后,秦国进攻赵国。赵国大将廉颇带兵驻守长平。他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认为不能硬拼,于是采取防御的战略战术,企图拖住敌人。可是赵王听信了谣言,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认为廉颇年老体衰,不能抵抗大敌。于是撤换了廉颇,派赵括为大将前去抵抗秦军。

赵括威风凛凛地来到前线,按照兵书上的条文重新部署兵力,改变了廉颇的全部做法。结果很快陷于被动,不久就被秦军围困,最后弹尽粮绝,被迫突围。赵括被乱箭射死,几十万赵军投降秦国,被秦国全部活埋。

这句成语比喻只会空谈理论,不能结合实际解决问题。

49

答案:废话连篇

50

答案:画龙点睛

成语故事
画龙点睛

南北朝时,有位著名的画家叫张僧繇。他曾给梁武帝作过画,因画得十分逼真,所以梁武帝非常赏识他。有一年,皇帝又让他在金陵安东寺的墙壁上作画。张僧繇挥笔洒墨,没用多会儿功夫,就画成了四条腾云驾雾的巨龙。四条巨龙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众人看了没有不叫绝的。忽然有个人说:“四条龙,为什么都不画眼睛呢?”张僧繇忙说:“千万不能画上眼睛,这样龙会飞走的。”众人以为他是在开玩笑或是吹牛,就一再让他画上眼睛。张僧繇没办法只好再次拿起画笔,他稍微停顿了一会儿,然后一狠心给两条龙点上了眼睛。他的笔还没有放下,突然电光闪亮,雷声震耳。众人吓得慌作一团,有的趴在地上,有的躲在柱子后面。只听“咔嚓”一声,那面墙从中间裂开,点了眼睛的那两条龙翻腾一会儿便腾空飞走了。再看看没画上眼睛的那两条龙,还好,仍然留在墙壁上。

这句成语比喻作文或讲话在关键的地方用精辟的词句点明主题,从而使内容更加生动。

51

答案:抱头鼠窜

52

答案:弱不禁风

53

答案:独树一帜

54

答案:旁若无人

成语故事
旁若无人

荆轲是战国末期一位有名的刺客。他本是卫国人,但因在国内不被重用,于是到处游历后来到了燕国。燕国太子姬丹,很怨恨嬴政,立志报复。听说荆轲很有胆量和本领,就收买他到秦国去刺杀嬴政。

荆轲准备动身赴秦那天,燕太子姬丹特意为他饯行摆酒。喝酒的时候大家都非常悲伤,脸上没有一点笑容,眼里都含着眼泪。荆轲的好朋友高渐离平时很会击缶(古代的一种乐器),这时奏起悲哀的音乐。荆轲心里更是沉重,他按着高渐离击筑的拍子,仰天长叹,又像哭又像笑似地大声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高渐离停下音乐,放声痛哭。太子姬丹亲自斟满一杯酒跪着递给荆轲,荆轲不理高渐离,也不看太子一眼,旁若无人似地接过酒一口喝下去,然后转身跳上马车头也不回地走了。后来荆轲果然没有再回来。

这句成语形容说话做事态度坦然如常或高傲自大。

55

答案:巧言如簧

56

答案:曲径通幽

57

答案:独当一面

成语故事
独当一面

张良是西汉初大臣。公元前208年,张良聚众归刘邦后,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为刘邦夺取天下出了不少的计谋。刘邦曾夸赞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深受刘邦的尊重。有一次,刘邦、项羽交战到了彭城,刘邦的军队大败而还,撤到下邑(现安徽省砀山县)。刘邦非常恼火,他跳下马,对张良说道:“谁能替我出这口气,我就把关东让给谁,快告诉我,谁能有这种力量。”张良说:“九江的英布是西楚的猛将,现在与项羽发生矛盾。还有西楚大将彭越和齐国联合,准备背叛项羽,这两个人可以利用。至于大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立此大功,独当一面。如果大王把关东交给这三个人,你这口气一定能出,西楚必败。”刘邦立刻按张良的话去做,最后果然打败了项羽。

这句成语指一个人担当或领导一个方面的工作。

58

答案:阴阳怪气

59

答案:崭露头角

60

答案:卑躬屈膝

61

答案:日行千里

62

答案:顺手牵羊

63

答案:竭泽而渔

64

答案:空穴来风

65

答案:望而生畏

66

答案:言外之意

67

答案:弹尽粮绝

68

答案:龙吟虎啸

69

答案:一心一意

70

答案:左思右想

71

答案:东张西望

72

答案:声东击西

73

答案:高高在上

74

答案:梁上君子

75

答案:一举两得

76

答案:天各一方

77

答案:比翼双飞

78

答案:一石二鸟

79

答案:三言两语

80

答案:半夜三更

成语故事
一举两得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叫卞庄子的勇士,敢于只身同老虎搏斗。有一天他看到两只老虎在争夺食物吃,卞庄子正要刺杀猛虎,有人阻止他,说:“两只虎正在吃牛,等他们吃出滋味来的时候一定会争夺,一争夺就会打起来,一打起来,那么大的就会受伤,小的就会死亡,追逐受伤的老虎而刺杀它,这一来必然获得刺杀双虎的名声。”卞庄子认为他说得对,站在旁边等待它们。不久,两只老虎果然打了起来。结果大的受了伤,小的死了,卞庄子追赶受伤的老虎而杀死了它,这一来果然获得了杀死双虎的功劳。

这句成语指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81

答案:五大三粗

82

答案:日上三竿

83

答案:绕梁三日

84

答案:三阳开泰

85

答案:三缄其口

86

答案:老牛舐犊

87

答案:四脚朝天

88

答案:狼烟四起

89

答案:四平八稳

90

答案:八面来风

91

答案:才高八斗

92

答案:八仙过海

93

答案:九牛一毛

成语故事
九牛一毛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西汉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汉武帝时,曾为“太史令”,由于李陵一案得罪了武帝,被关进牢狱,还受了最残酷、最耻辱的“腐刑”。李陵是一名勇将,善骑射,当时任“骑都尉”之职。因匈奴时常进犯,李陵自请带兵五千北上抗敌。不料被匈奴八万骑兵团团围住。李陵寡不敌众,但是仍然打了十几天仗,杀伤了一万多敌人。最后,箭射完了,粮吃光了,归路被截断,后援盼不来,李陵终于被俘而降。武帝听得李陵投降的消息非常生气,就把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全家大小全都杀了。司马迁认为李陵是有功于汉朝的,他的功足以抵补他战败之罪,并认为李陵以五千人敌八万人,能坚持到最后是很难得的,他的投降一定不是真降,而是等待有利时机报答国家。武帝因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而且还有讽刺国舅李广利率领大军正面拒敌而怯懦无功的意思,于是勃然大怒,这位公正敢言的“太史令”司马迁便遭了殃。

司马迁在肉体和精神上受到严重的摧残,痛苦万分,曾打算一死了之。然而转念一想:“假如我这样死了,还不等于许多牛身上少一根毫毛一样,同死了一个蚂蚁有什么区别?而社会上的人们又不能把我同烈士相比,只以为我罪大恶极,是自讨的,是该死的!……”于是,他忍受耻辱,坚决地活下去,顽强地完成了他的伟大著作《史记》。

司马迁曾经写过一封长信给他的好朋友任少卿,那就是流传至今的《报任少卿书》。在这封信里,他提到了上述想死而又没死的思想,原文是:“假令仆(我)伏法受诛,若(好比)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俗又不能与死节者次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到底)就死耳!……”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的“九牛亡一毛”这句话,后来就成为成语“九牛一毛”,一般用来比喻极为轻微的意思,等于许多牛身上的一根毫毛。

94

答案:龙生九子

95

答案:一目十行

96

答案:五光十色

97

答案:多此一举

98

答案:畏首畏尾

99

答案:五体投地

100

答案:并驾齐驱

101

答案:每况愈下

102

答案:普天同庆

103

答案:堆积如山

104

答案:人山人海

105

答案:排山倒海

106

答案:草木皆兵

107

答案:积少成多

108

答案:自圆其说

109

答案:网开一面

110

答案:家徒四壁

111

答案:地广人稀

112

答案:身怀六甲

113

答案:满园春色

114

答案:众志成城

115

答案:乌合之众

116

答案:兵临城下

117

答案:门可罗雀

118

答案:目瞪口呆

119

答案:立锥之地

120

答案:迎刃而解

121

答案:开膛破肚

122

答案:点到为止

123

答案:饭来张口

124

答案:坐吃山空

125

答案:不翼而飞

成语故事
不翼而飞

《战国策·秦策》有这样一段故事:战国时,秦国派大将王稽带领兵马去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连攻十七个月,攻不下来。有个名叫庄的人,对王稽说:“你为什么不犒赏官兵,借以鼓舞士气,提高斗志呢?”王稽答道:“我只知道执行秦王的命令,其他任何人的意见、情绪我都不管!”庄劝道:“你是大将,这样独断专行,轻视群众,部下早已对你不满了。我听说‘三人成虎,十夫揉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如果一连三个人都谎报发现老虎,就能使人信以为真;如果有十个人合力揉弯一个木椎,就能把这木椎弄弯;如果人们众口一词,要求改变不合理的现状,这种呼声,不用翅膀也能很快飞到各处去)’。可见群众的力量是很大的。”王稽还是不听。后来,王稽的部队终于发生叛乱,秦王就把王稽处死了。

《管子·戒》记载:春秋时,齐国国君齐桓公的国相管仲,对齐桓公说过:“无翼而飞者,声也。”声,真理,言而善者。意思是:说出的真话,人人爱听,没有翅膀却能够很快飞传开来。

“毋翼而飞”“无翼而飞”都形容不必推广而自会迅速地传播。“无翼而飞”往往和“无胫而行”连用。例如《列子》说:“珠无胫而行,玉无翼而飞。”《新论》说:“玉无翼而飞,珠无胫而行”。胫,即小腿。“无胫而行”,没有腿而能到处风行,也是形容自行迅速地传播。或作“不胫而走”“无足而走”。现在一般常用的成语“不翼而飞”,却还有另外的意思:东西莫名其妙地突然丢失了,往往也叫“不翼而飞”。

126

答案:夜不闭户

127

答案:文不加点

128

答案:百里挑一

129

答案:挖空心思

130

答案:有眼无珠

131

答案:美中不足

132

答案:人去楼空

133

答案:惨无人道

134

答案:脱口而出

135

答案:囊中羞涩

136

答案:谋财害命

137

答案:缺衣少食

138

答案:不卑不亢

139

答案:面目全非

140

答案:心直口快

141

答案:残羹冷炙

142

答案:啼笑皆非

143

答案:才子佳人

144

答案:名震一时

145

答案:一塌糊涂

146

答案:莫名其妙

147

答案:势如破竹

成语故事
势如破竹

西晋时期,晋王朝羊祜病重,于是推荐足智多谋的名将杜预继任自己的官职。晋武帝司马炎即下诏任命杜预为镇南大将军,镇守襄阳,准备出兵攻打江南的吴国。

杜预虽是个文弱书生,不会骑马,不会射箭,可指挥作战各将领可都不如他。杜预到襄阳接任后,挑选精锐部队突袭东吴帝国西陵督张政。接着统率20万大军,分六路兵马进攻吴国,势如摧枯拉朽,所向无敌,很快就占领了长江中游吴国的许多城市。这时杜预召开一次军事会议,在研究下一步作战计划时,有人提议说:“吴国在江南统治百年,根深蒂固,力量雄厚,不可能一下子就把他消灭掉。现在春暖冰化,江河泛滥,大军难以行动。不如等到冬天再大举进攻。”杜预不同意这种意见,说:“现在我军声威大振,士气旺盛,趁这时长驱直入,攻打强大的吴国,就像用刀劈破竹子一样,劈开头几节,底下部分就迎刃而解,不会再费什么劲了。”将领们大部分同意杜预的意见。于是晋军乘胜前进,平定了东吴。

这句成语形容不可阻挡的气势。

148

答案:想入非非

149

答案:小鸟依人

150

答案:金蝉脱壳

151

答案:开天辟地

152

答案:平分秋色

153

答案:半壁江山

154

答案:事半功倍

155

答案:百步穿杨

156

答案:四分五裂

157

答案:皮开肉绽

158

答案:妻离子散

159

答案:化整为零

160

答案:群龙无首

161

答案:风月无边

162

答案:前仆后继

163

答案:拨乱反正

164

答案:如坐针毡

165

答案:黑白颠倒

166

答案:人仰马翻

167

答案:本末倒置

168

答案:左右开弓

169

答案:背道而驰

170

答案:不堪回首

171

答案:浪子回头

172

答案:倾国倾城

成语故事
倾国倾城

汉武帝刘彻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而且能诗善赋,很有文才。他不拘一格,选拔四方文士,建立乐府。乐府中有个叫李延年的是音乐总监,他能歌善舞,又能创作新歌曲,是个很出色的乐师。有一天他给汉武帝演唱一首他刚刚创作的新曲,他边弹边唱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汉武帝非常喜欢这首新歌,不过他非常遗憾地叹息道:“如果真能有一位这样的绝代佳人就好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就为武帝留心查访起佳人来了。后来她发现李延年的妹妹就是这样一位佳人并能歌善舞,于是就把她领进宫让她给武帝演唱。武帝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位千娇百媚、美艳绝伦的李氏,笑容满面连连点头称赞:“色艺俱佳,倾国倾城!”汉武帝从此被李氏的美色所倾倒。李氏也因此受宠到极点。

这句成语形容女子极其美丽。

173

答案:门当户对

174

答案:回眸一笑

175

答案:水天一色

176

答案:天旋地转

177

答案:毛手毛脚

178

答案:身首异处

179

答案:喜上眉梢

180

答案:眉目传情

181

答案:愁眉苦脸

182

答案:俯首帖耳

183

答案:昂首挺胸

184

答案:能屈能伸

185

答案:外柔内刚

186

答案:唇亡齿寒

成语故事
唇亡齿寒

春秋时期,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于是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策。

虞国国君见到这些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之事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彼此帮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啊!”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

187

答案:唇枪舌剑

188

答案:口是心非

189

答案:捉襟见肘

190

答案:风卷残云

191

答案:欲擒故纵

192

答案:此起彼伏

193

答案:楚河汉界

194

答案:小心翼翼

195

答案:见缝插针

196

答案:重蹈覆辙

197

答案:虎头蛇尾

198

答案:牛鬼蛇神

199

答案:狗尾续貂

200

答案:飞黄腾达

201

答案:平铺直叙

202

答案:如影随形

203

答案:茕茕孑立

204

答案:束之高阁

成语故事
束之高阁

东晋时期有个将军名叫庾翼。他不仅很有军事才能,办事精明干练,而且很善于识别人。有一次,有个人在庾翼面前称赞清谈家殷浩,说他如何有才能,应该让他出来做官。庾翼听了,流露出鄙视的神情,说:“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意思是,像他这样的人,现在只能扔在一边,等天下太平了,也许才可以考虑让他做点事情。

庾翼死后,简文帝竟把殷浩引为心腹,官至建武将军。因为他缺乏谋略,根本不会领兵打仗,徒有虚名,不久在率师北伐时,由于他指挥不力,几乎全军覆灭。皇帝撤了他的官,把他贬为庶人,他后来抑郁而死。

这句成语比喻把东西扔在一边,不用或不管它。

205

答案:高不可攀

206

答案:横冲直撞

207

答案:俯首称臣

208

答案:仗势欺人

209

答案:甘拜下风

210

答案:长吁短叹

211

答案:胆大心细

212

答案:厚此薄彼

213

答案:环肥燕瘦

214

答案:深入浅出

215

答案:粗茶淡饭

216

答案:遁入空门

217

答案:塞翁失马

成语故事
塞翁失马

从前,有个老者住在临近边塞的一个地方。有一天,他家有一匹马突然丢失,听人说是跑到胡地去了。邻居们都好心地前来慰问他的不幸,好言安慰。可是老者毫不伤心地说:“没什么,这说不定会成为一件好事呢。”邻居们对他的话感到不解。

过了一段时间,突然一天夜里那匹丢失的马回来了,而且还带回了胡地的一匹骏马,邻居们听说了都赶来向老者表示祝贺。可是老者并无得意之形地说:“白得到一匹马也没什么,说不定会成为一件坏事呢。”邻居们感到不解。

老者的儿子从小喜欢骑马,这天他骑上这匹从胡地来的骏马遛玩。突然,他从马上跌坠下来,摔断了一条腿。邻居们都来安慰老者。可是老者并不难过地说:“没什么,这说不定会变成一件好事呢!”

过了一年,胡人入侵塞内,青年壮士都被征去当兵,大部分人都死在疆场上。老者的儿子却因为跛脚不能当兵上前线,因此和父亲一起保全了性命。

这句成语比喻人的祸福可以相互转换,坏事可能变成好事。

218

答案:明争暗斗

219

答案:血肉模糊

220

答案:来历不明

221

答案:若隐若现

222

答案:黯然失色

223

答案:柳暗花明

224

答案:明枪暗箭

225

答案:模棱两可

226

答案:大惊失色

227

答案:苦尽甘来

228

答案:东山再起

229

答案:远走高飞

230

答案:功德圆满

231

答案:破口大骂

232

答案:肝肠寸断

233

答案:支离破碎

234

答案:石破天惊

235

答案:两面三刀

236

答案:阴差阳错

237

答案:正中下怀

238

答案:风花雪月

239

答案:手到病除

240

答案:不痛不痒

241

答案:善男信女

242

答案:异口同声

243

答案:异曲同工

244

答案:安然无恙

245

答案:德高望重

246

答案:无与伦比

247

答案:退避三舍(古以三十里为一舍)

成语故事
退避三舍

春秋时代,晋献公因宠爱骊姬要杀死亲生儿子重耳,重耳闻讯立刻逃往他国避难。这个落难的公子在外面绕来绕去,最后转赴到了楚国。楚王对重耳很器重,而且听说跟他一起逃亡的人都是才干之士,于是就以迎接诸侯的礼仪来接待他。一天,楚成王准备了丰盛的酒席招待重耳,席间,楚成王和重耳开玩笑说:“现在我以隆重的礼节接待你,将来如果你回到晋国做了国君,你将如何感谢我呢?”

重耳是个聪明的人,他明白楚成王的意图,于是笑了笑说:“如果有朝一日,托您吉言我回国做了国君的话,我一定和贵国友好相处。如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战场上相遇,我可不敢与您对敌,那时我情愿退避三舍,以此答谢您的厚爱。”楚成王听了哈哈大笑。大臣子玉听了却觉得留下重耳,恐怕将来忘恩负义成为后患,建议楚成王杀掉重耳,成王没有同意。后来,这位43岁离晋,63岁才返国继位,经过20年逃亡生涯的重耳,正式登基,成为晋文公。

不久,晋国果然因援助宋国而和楚军战场相遇,重耳实践当年的诺言,下令全军退后三舍(九十里),到了城濮才驻扎下来。

这句成语后比喻退避得远远的,避免接触。

248

答案:秦晋之好

249

答案:连中三元

250

答案:三从四德

251

答案:五音不全

252

答案:鬼话连篇

253

答案:百年树人

254

答案:来日方长

255

答案:藕断丝连

256

答案:病从口入

257

答案:开门见山

258

答案:破门而入

259

答案:旁门左道

260

答案:外强中干

261

答案:泰山压顶

262

答案:大材小用

263

答案:飞蛾扑火

264

答案:羊入虎口

265

答案:里应外合

266

答案:不堪入目

267

答案:忙里偷闲

268

答案:充耳不闻

269

答案:如雷贯耳

270

答案:胆大包天

271

答案:气吞山河

272

答案:开诚布公

273

答案:请君入瓮

成语故事
请君入瓮

周朝女皇武则天总是疑心有人反对她,于是大兴告密之风,被杀害的人不计其数。她还重用周兴、来俊臣两个酷吏。凡是有议论她的人,就交给这两名酷吏用酷刑逼供。这两个人以生性残忍出名,发明了许多酷刑。有一次,有人告发周兴与大将军丘神绩串通反对武则天,武则天就下令让来俊臣审办周兴。来俊臣知道周兴不会轻易认罪,就想了一个计策,假装请周兴吃饭。周兴还不知道有人告发他,更不明白来俊臣的用意,就高兴地来赴宴。饭吃得差不多的时候,来俊臣假装请教周兴说:“你的经验比我多,请问,犯人大多都不肯认罪,你还有什么更高明的方法让他们认罪呢?”周兴眼睛看着热气腾腾的火锅自作聪明地说:“这很简单,准备一口大瓮,然后在瓮下烧上旺火,请犯人进到瓮里,没有不招的。”

周兴刚说完,来俊臣马上大声说:“好!”然后让侍卫抬来一口大瓮,按周兴说的办法烧起旺火,转过头来对周兴说:“有人告发你谋反,太后命我审你,请老兄入瓮吧!”周兴未等受刑,已是魂飞魄散,忙叩头认罪。后来武则天没有杀他,把他流放岭南,可他还没到目的地就被人杀了。这句成语比喻用其整人之法来整其人。

274

答案:隔靴搔痒

275

答案:一手遮天

276

答案:弥天大谎

277

答案:绝处逢生

278

答案:无中生有

279

答案:金屋藏娇

280

答案:吃里扒外

281

答案:世代相传

282

答案:茅塞顿开

成语故事
茅塞顿开

“茅塞顿开”来源于《孟子·尽心下》第6章。

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其翻译如下:

孟子对高子说:“山坡间的小径,经常有人行走便踏成了一条路;过一段时间没有人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现在茅草也把你的心堵塞了!”

高子是孟子的学生,他人虽很聪明,并且踌躇满志,可是他天生惰性,在学习过程中,总是不能持之以恒,吃苦耐劳,而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情绪忽高忽低,因此总是不成大器。于是孟子说了上面的话教育他。

茅塞顿开,原意为心里好像有茅草堵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现在形容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了某种事物的启发,豁然开朗,明白了事物的内在含义。

283

答案:官官相护

284

答案:参差不齐

285

答案:话中有话

286

答案:爱憎分明

287

答案:黑白分明

288

答案:狭路相逢

289

答案:貌合神离

290

答案:引人入胜

291

答案:隔岸观火

292

答案:觥筹交错

293

答案:左右为难

294

答案:渐入佳境

295

答案:待字闺中

296

答案:苦口婆心

297

答案:风雨交加

298

答案:哭笑不得

299

答案:是非不分

300

答案:雪上加霜

301

答案:雌雄难辨

302

答案:上下其手

成语故事
上下其手

楚国侵犯郑国,郑将皇颉带兵守御,出城和楚军作战时不幸大败。楚国的穿封戌活捉了皇颉,可是公子围(即楚共王之次子,楚康王之弟,亦即后来的楚灵王)向穿封戌争俘虏(他硬说皇颉是他俘获的)。两人争执不下,便到“太宰”伯州犁那里去评理。

伯州犁说:“这最好问俘虏自己。”于是把俘虏皇颉带来。伯州犁向上高举起一只手,恭敬地指着公子围对皇颉说:“这位是公子围,是我国国君宠爱的兄弟。”然后把手放低,向下轻轻指着穿封戌说:“这个人名叫穿封戌,是我国边远外地的一个县官。究竟是谁把你抓住的?”皇颉见伯州犁介绍时手势语气,大不相同,心里早已明白了他暗示的意思,便趁机逢迎撒谎道:“我皇颉遇到王子,就大败被俘。

由于这个故事,后人形容串通作弊,利用权势,故意颠倒是非,就叫作“上下其手”。

303

答案:弄巧成拙

304

答案:偷梁换柱

成语故事
弄巧成拙

孙知微是北宋著名画家。有一次,成都寿宁寺请他为寺院画一幅《九曜图》。他构思了好几天,然后一挥而就,一张《九曜图》的草图跃然纸上。他正准备着色,只听外面有人敲门。原来是仆人来告诉他,今天他的一位好友过生日,请孙知微去赴宴。临走前,他把自己的几个徒弟叫到身边说:“这幅画只剩着色了,你们几个接着干吧,我吃完饭就回来。”

老师走后,徒弟们一阵高兴,学了好几年,总算有机会显显身手了。正准备着色,突然发现图中水星菩萨的侍从童子手中拿的水晶瓶是空的,大家感到很奇怪。这时有个名叫童仁益的学生自作聪明地说:“一定是老师着急出门,忘了画上花了,大家想想,老师往常画瓶时,哪次不是都画上束鲜艳的插花。我们给它添上吧,没错。”大家听后都觉得有道理,于是就在瓶上添上了一枝粉红色的莲花。

不一会孙知微回来了。他一眼就看到了画上新添的那朵莲花,便面有愠色地对弟子们说:“谁让你们添上这枝莲花的?简直是胡闹。《道经》中说,这瓶子是镇妖伏水的宝贝。如这只瓶子只是用来插花的话,那只是一只普通的瓶子。你们把我这幅画全毁了!”弟子们个个被训得垂头丧气的,自知知识浅薄,还需努力学习。

这句成语形容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反而做了蠢事。

305

答案:崇山峻岭

306

答案:同床异梦

307

答案:安身立命

308

答案:天下为公

309

答案:天下太平

310

答案:天衣无缝

成语故事
天衣无缝

古时候,有个叫郭翰的书生,他能诗善画,性格诙谐,喜欢开玩笑。盛夏的一个夜晚,他在树下乘凉,但见长天如碧,白云舒卷,明月高挂,清风徐来,满院飘香。这时,一位长得异常美丽的仙女含笑站在郭翰面前。

郭翰很有礼貌地问:“小姐,您是谁?从哪来?”仙女说:“我是织女,从天上来。因在天上待久了,难免有些寂寞,偶尔到人间玩玩。”

于是两人便交流起来。郭翰让仙女坐在自己对面。仔细打量仙女穿的衣服不仅银光闪闪,照人眼睛发花,而且上上下下没有一条衣缝。郭翰好奇地问:“织女你穿的衣服怎么和我们的衣服不一样,没有衣缝啊?”织女回答说:“这不奇怪,我穿的是天上的衣服,天衣不是用针线制成的,所以就没有衣缝啦。”

仙女说:“天衣无缝,你连这个都不懂,还称什么才子,我看你是十足的大傻瓜。”

郭翰听完哈哈大笑,再一瞧,仙女不见了。

天衣无缝原指神话中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现比喻事物非常完美自然,不露任何痕迹,没有一点儿破绽。出自于五代·前蜀·牛峤《灵怪录·郭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311

答案:有生之年

312

答案:文过饰非

313

答案:苦中作乐

314

答案:开卷有益

成语故事
开卷有益

宋太宗赵光义是个非常爱读书的人,在他办公的地方、客厅、卧室,到处摆着各种书籍。公元977年,他曾命令宰相李昉组织力量,编出了《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等有价值的巨著。其中《太平御览》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收集摘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全书共一千卷,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对于这么一部巨著,宋太宗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有人觉得皇帝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还要去读这么部大书,太辛苦了,就去劝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过度劳神。可是,宋太宗却回答说:“我很喜欢读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多看些书,总会有益处,况且我并不觉得劳神。”于是,他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三卷,有时因国事忙耽搁了,他也要抽空补上,并常常对左右的人说:“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宋太宗由于爱读书,学问十分渊博,处理国家大事也得心应手。当时的大臣们见皇帝如此勤奋读书,也纷纷效仿,所以当时读书的风气很盛,连平常不读书的宰相赵普,也孜孜不倦的阅读《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谓。

后来,“开卷有益”便成了成语,形容只要打开书本读书,总会有益处。该句成语常用于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有得益。

315

答案:将心比心

316

答案:心心相印

317

答案:是非曲直

318

答案:起承转合

319

答案:鳞次栉比

320

答案:不可理喻(book+鲤鱼) 6F3hhov3N/Dmy8d5aVkhvaoA7mlMY4BcYUXjhPJvmLUr0X0hmv21HTS/Hj/6xbN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