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子·

我写自传的动机

是在二十二年前,胡适之先生在美国剑桥哈佛大学讲学的时候,有一天午饭后,提到元任多年未断的日记为何不写出来?元任回他,他自己的日记不过每日记其大纲,要写成东西和文章来,须得好多工夫和时间才能发表。要说写回忆录的话,倒是韵卿的几十年的经过,再加记忆力之强大,值得写点出来。适之就拍手说,韵卿起头来写!我当时回他,在中国的习惯不是须名人才配写传吗?一个普通人哪能来“传”他自己呢?适之回我,哪有的话?人人都能写的,你写自述么或半生的回忆都可以。我说那些名称也是你们大家常用的,若是要我来写,我还是来“传”他一下吧,不管别人笑我骂我配不配了。所以我就花了三四个月的工夫来写出我自己五十年的经历中应记的和可记的事情来,很少遗漏的,因为写的都是事实,只要当时能想得起来的都可以写得出来。若是人人都要等到做伟人才能写传,那这些传记就得失传了。

写东西写实容易,自己来描写一个幻境难,所以有人批评我在像写一部小说似的,我自己觉得我若是小说写到各方面这祥完完全全的,我倒变成了一个大文学家了。我对各方面不过以实记实的回忆,只有遗漏的未写而已。所以我写这个自传时候的目的,也不是要给我这样的一个人表扬我自己的不得了的行为,也不是来诌些小说样的故事来给别人看了好玩,我都是写真事情的回忆,也不在乎我的文学够不够就写得了。所以英文本出版的时候,出版人要我来一个奇特惊人的书名,我不肯。我说我不过是一个普通道地的中国女人,自己并无特绩与社会和国家,不过几十年中巧遇了一些世界大事与我都有点边缘的牵涉,并且都是目击一切的实状,所以写出来以供社会人士酒后饭余时来看看消遣。第一是我自已家庭的新旧改革,第二是国家民族的革命及后来内战争夺,第三是在两朝内外来的侵略,第四是世界两次大战都在我这大半生中碰巧遇到了,并与我个人都有一点关系。现在就希望不要再看见世界第三次大战来消灭人类吧!

这个书完成的时候有一个遗憾的事,就是胡适之先生说要我让他写序,要译英文的话须元任来译,并且要中英文同时出版,而我写完了时候他已离开剑桥东奔西跑的没等到他看见,而出版的书局已经来催了好几次要快出了。到书出来以后他看见了非常的赞赏说,韵卿!你真还有这一手呢。

杨步伟
一九六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柏克莱 G2otHi5zRZt1NcmeMk3w0dLsyF4W81gENjGM94T1txYXbpQ+wA0ysfWwtclLCsb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