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2 犹太律法奠定希伯来文明的基础

在希伯来人的历史记忆中,亚当被视为人类的始祖,亚伯拉罕被视为“多国之父”,不仅是犹太人的族长,而且在伊斯兰教的传说中也被称为宗教先知。亚伯拉罕先和婢女夏甲生了以实玛利,据说是阿拉伯人的祖先。后来,又百岁得子,生了以撒,以撒又生了两个儿子,以扫和雅各。亚伯拉罕为了和上帝立约,把以撒作为祭品,留下了“替罪羊”的传说。以扫和雅各是孪生兄弟,以扫常在田野,善于打猎,而雅各则“为人安静,常住在帐篷里”。父亲以撒喜欢以扫,而母亲利百加则偏爱雅各。以撒年老的时候,老眼昏花,有一天他告诉以扫说:“我儿……我如今老了,不知道哪一天死。现在拿你的器械,就是箭囊和弓,往田野去打猎,照我所爱的做成美味,拿来给我吃,使我在未死之前给你祝福。”(《圣经·创世记》27:1~27:4)以撒的话被妻子利百加听到了,等以扫出去后,利百加让雅各杀了两只山羊羔,为以撒准备好晚餐,并让雅各穿上以扫的衣服,又用羊羔皮包在雅各的胳膊和脖子上,从而让以撒把雅各当作以扫。当雅各把美味的羊肉端到父亲面前时,以撒感觉到是雅各的声音,便说道:“声音是雅各的声音,手却是以扫的手。”他断定这便是以扫,便开始祝福雅各,从而使雅各获得了长子继承权,成为希伯来人的族长。据《圣经》记载,雅各威武勇敢,所以天使曾与雅各在雅博渡口摔跤,他战胜了天使,天使祝福并赐名雅各“以色列”(Israel,意为“与上帝摔跤的人”)。按照《圣经》的记载,雅各在和天使摔跤的时候,天使一晚上也没能摔过雅各,天亮时,摸了一把雅各大腿上的筋,从此雅各就瘸了,故而有“瘸腿的雅各”之称。犹太人为什么不吃牛羊肉大腿上的筋呢,就和这个传说有关。从此,希伯来人也被称作“以色列人”。雅各共有两个妻子和两个妾,生了 12 个儿子,这 12 个人的后代后来发展成为以色列人的 12 个支派。

以色列民族的真正历史是从族长摩西开始的。关于摩西出生的传说,也围绕着浪漫的光环。据说埃及宰相约瑟与他的兄弟们死后,以色列人的后代就在埃及迅速繁衍,致使埃及人产生了疑虑和恐惧,便企图强迫他们做苦力,从而抑制他们人口的增长。但是,这一切苛刻的措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埃及国王便下令将埃及刚生下来的所有希伯来男婴全部处死,而受托完成这项任务的接生婆们出于仁慈的内心,并没有执行这个残酷的命令。于是,埃及法老再次向全体国民发布命令,要求他们必须把每一个刚出生的希伯来婴儿抛进河中。摩西的母亲在摩西诞生后,先把摩西隐藏了三个月,最后又被迫把他放在一个蒲草箱里,然后伤心地把箱子放进河边的芦苇荡中。恰巧埃及法老的女儿到河边洗澡,发现了蒲草箱中的男孩,摩西冲着公主哭了,公主可怜他,就把摩西收为养子,“摩西”的意思就是“因我把他从水里拉出来”。后来,摩西率领不堪忍受埃及法老压迫的犹太人出埃及,据《圣经》记载:上帝给埃及人降下 10 次大灾难,又把红海从中间分开,从而使犹太人踏上了重返迦南的艰难历程。

有一则犹太笑话很有趣:

上帝向人类颁布他的律法书前,曾到世界各地游说。上帝先把“十诫”给德国人看,德国人说:“这是什么意思?让我们不杀生,拉倒吧。”上帝又把“十诫”拿给法国人看,法国人乐了:“别逗了,要我们法国人不找情人?势比登天。”上帝很沮丧,这时面前正好走过来犹太人摩西。摩西很爽快,直接问上帝需要花多少钱?上帝大喜,说这是免费的。于是摩西说:“那就要两块吧!”从此,“摩西十诫”就被写在两块石碑上,成为人类道德和法律的基础。

希伯来人跨越红海,进入西奈旷野,在炎热的沙漠中颠沛流离了将近 40 年,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导致许多人开始抱怨和丧失信心,并开始了迦南人特有的风俗——偶像崇拜。为了能够征服民心,摩西登上了西奈山 40 天,向上帝求助,上帝赐予了摩西两块石碑,将“摩西十诫”撰刻其上,宣告了犹太教的诞生:

◎耶和华是唯一的真神,除耶和华之外,不可敬拜别的神;

◎不可敬拜偶像;

◎不可妄呼上帝的名字;

◎当守安息日为圣日;

◎当孝敬父母;

◎不可杀人;

◎不可奸淫;

◎不可偷盗;

◎不可做假证陷害别人;

◎不可贪恋别人的妻子和钱财。

“摩西十诫”的颁布不仅宣告了犹太一神教的创立,而且表明希伯来人开始摆脱原始文化的束缚,寻找自己民族的生存和救赎之路。根据《圣经》的描述,犹太一神教纯粹是上帝的启示与摩西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认识史上的重大革命。“摩西出埃及”这一历史事件不仅是犹太历史上不可磨灭的重大事件,而且成为人类向往自由、摆脱奴役的一种象征。

因为要严守戒律,势必要经受苦难、承担惩罚;因为要有所畏惧,势必要人心向善;因为要遵守戒律,势必不肯融合于他族;因为不被同化,势必要遭受奴役和镇压。这就是犹太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的外因和内因,也是犹太人为了民族和宗教的尊严所付出的血的代价。试想,一个小小的民族,怎能抵挡几千年历史风雨中那么多专制帝王、独裁者、野心家和杀人恶魔所发动的水与火的洗礼呢?有多少庞大的帝国皇权毁于一旦,有多少弱小的民族被斩尽杀绝,又有多少人类文明的圣殿消失沉沦?

公元 70 年和公元 167 年,当马加比起义失败以后,罗马大军攻陷耶路撒冷,放火焚烧了犹太人的第二圣殿,犹太人进入 2000 多年的大流散时期,于是进入拉比犹太教时代,犹太人不仅完成了犹太教《圣经》的正典工作,还开始进行《塔木德》的编撰。

拉比是研究犹太教律法的权威,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先生,凡获此称号的人必须得到犹太教公会首领的认可。约哈南是最早拥有“拉比”称号的人,其继承者还拥有特殊的称号——“拉班”(即我们的老师),从此以后,犹太教便被称为拉比犹太教,而不再说法利赛犹太教了。法利赛教义也不再是一个派别,而是绝大多数人的犹太教,拉比便是犹太教的代言者和阐释者,《塔木德》成为犹太生活的主要权威。所以,拉比犹太教又被称为“塔木德犹太教”。犹太教便分为两支,一支就是拉比犹太教,另一支便发展成了基督教,向外邦人传播。

拉比们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确定律法,他们把这种律法称为“哈拉卡”,意为“应走的道路”。《塔木德》中共颁布了 613 条律法,“哈拉卡”共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关于宗教仪式的律法,一部分是用来处理民事和刑事问题。它不仅奠定了人类道德和法律的基础,还规范了每个人的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通过大量的具体规定,宗教的道德和约束力被纳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抽象模糊的理想被转化为举止行为规范。例如,撒都该派的律法强调安息日不该做什么,或者人们应该遵守什么;而法利赛派的律法则强调安息日的积极作用。为了驱除安息日前夕的阴郁气氛,法利赛学者要求人们在星期五太阳落山前点上蜡烛,从而创造出一种欢乐的气氛。人们还应该穿上他们最好的衣服,三餐中至少有一餐必须有肉和酒。再加上犹太会堂中复杂的宗教仪式和对《妥拉》的诵读与讨论,使安息日成为一个欢乐和令人喜爱的日子。诸如此类,小到起居、饮食、洗浴、着衣、睡眠,大至宗教、律法、民俗、伦理和医学等无所不包,《塔木德》中的 613 条律法都给出了详尽的规定,让人们按照上帝指引的道路过神圣而圣洁的生活。“哈拉卡”为犹太人的全部生活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法律和礼仪制度,成为犹太人生存和繁衍的巨大力量,也为人类文明和道德的建立树立了一个标杆。

律法是拉比犹太教最主要的内容,却不是犹太教的唯一组成部分,它还通过大量的故事、笑话、寓言、诗歌和历史回忆进行道德说教。它不仅教会了犹太人思考什么,而且教会了他们如何思考。它用一种始终如一的声音,构建了犹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它宛如一位和蔼可亲的朋友或思想深邃的学者,始终和每一个犹太人进行交谈和讨论,并穿透琐细的生活,让人感觉到鲜活的智慧和触及万物的力量。

拉比思想的最大特征就是对异端思想的宽容性。除了三大基本原则外,拉比在对律法的解释上有极大的自由度。这三个基本原则是:上帝的唯一性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影响;成文及口传《妥拉》的神圣起源和“哈拉卡”的有效性;通过奖励和惩罚的律法来体现《妥拉》的精神。对于拉比之间的争论,犹太人讨论问题和学习时奉行的是“贺无它”和“平行逻辑”,即对一个问题的正反两方面的理解都是对的,可以允许人们对《圣经》的错误理解,他们采取的原则是:“两种意见都是无所不在的上帝的语言。”在《塔木德》中记录了许多非犹太学者和一些自称为学者的人,对所谓《塔木德》具有“憎恶人类的狭隘偏执”的恶意攻击的言论,受多神教和基督教帝王们迫害的犹太人对非犹太人说的一些偏激语言并不感到奇怪。许多拉比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各民族中的虔敬者在未来的世界中都有一席之地。”

“贺无它”和“平行逻辑”是犹太智慧基因库——《塔木德》犹太式辩论法的核心,其最大的底线有三条:①在批判和质疑别人的观点以前,必须重复一遍别人的观点,借以充分理解别人的观点;②不搞人身攻击,避免以情代理;③用“贺无它”和“平行逻辑”方式辩论,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贺无它”的方法就是不断向对方问“为什么”,让对方自己发现问题;“平行逻辑”的核心理念就是,虽然你我观点完全相反,但有可能双方都是对的。允许不同观点存在,是典型的“求异思维”。对方有不回答的权利,但回答不了证明你自己还不能“自圆其说”,说明你的理论有漏洞。

“平行逻辑”就是讨论问题时不走极端,其核心是承认每种观点的合理性,追求的不是一个真理,而是两个真理,而且两个观点是截然相反的,并可以和谐共生,不存在你死我活或你正确我错误,其特点是平行(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可以共生)+逻辑(只要你能自圆其说即可),不强求别人非要接受我的“正确”观点,或思想上消灭异己。因为犹太人认为,不和谐才是真正的和谐;中国人主张求大同存小异,而犹太人主张“求异思维”。一旦我们两人的观点相同,又有何意义呢?

这就是犹太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中国人的思维要么非黑即白,你对我错或你死我活;要么中庸之道,不分是非和稀泥,丧失原则。犹太人则不同,既要承认双方的理论都是对的,又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也是犹太智慧同古希腊哲学的不同,既要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还要考虑怎么办。

“平行逻辑”既是一种世界观,充分尊重每个人和每个观点的价值;又要寻找适合的解决问题之道,所以也是一种方法论。

拉比们明智和宽容的态度,使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来解决上帝的律法和行为之间的矛盾。因为没有一个凡人能彻底完全地履行《妥拉》的所有律法,只要人们能够学会用诚实虔敬的态度忏悔和反省就够了,人类的慈父上帝是不会拒绝真诚的忏悔的。这一思想曾使使徒保罗陷入绝望之中,直到很久以后他才明白,《妥拉》的最大目的是让人类知道自己的无望困境,这样才能激发他去寻求神的慈爱并渴望得到拯救。

口传律法集《米德拉希》中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的王子离开了他的父亲,到处流浪,后来他去了一个遥远的地方。有一天,他父亲派来一位使者要他回家,王子说:“我也想回家去,但又害怕路程太远。”父亲的使者回答说:“你父亲临走前告诉我,让你尽量往回走,剩下的路途他前来接你。”

拉比们对这个故事的解释说,这是上帝对人类的召唤,让那些迷途的羔羊早日回家,因为慈爱的上帝并不害怕路途遥远,他会迎接自己的孩子们回家。

《塔木德》说:“智者就是向所有人学习的人,强者就是能自我战胜和化敌为友的人。”正如中国的《道德经》所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aT/5rXq7TTEGKZI7ZjfNzUUXIgf4toom1rhfHVpjEiQVyiW0SqjEpXaHbMXGw63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