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原始民居

在居住方面,人类的远古祖先也曾创造了灿烂的建筑文化,经历由岩洞到穴居、半穴居,直到直立式房屋这样复杂的演变过程。而人类居住环境的改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

在远古的旧石器时代,乃至更早的原始人群,他们怎样在茫茫的大自然中保护自己呢?岩洞是人类最先找到的安全的地方,也是人类最早居住的地方。从考古资料来看,人类最早是居住在天然的岩洞中,他们往往选择空间较小、地面平坦、不透风且比较干燥的山洞,出口一般比较隐蔽。岩洞的地点多选择在比较温暖的地带,靠近水源,一般在森林旁边。这与当时人们自身的能力微弱有着密切的联系。

姜寨遗址模型

姜寨遗址聚落遗存保存得较完整,由居住区、陶窖场和墓地组成。居住区周围有天然河道和人工壕沟环绕,中心有大广场。广场周围分布着房子100余座,分为5个建筑群,每群包括一座大房子与若干中小型房子,均朝向中心广场。居住区内还有窖穴、牲畜圈栏和儿童若干瓮棺葬等,房屋有圆形和方形的,屋内设有炉灶。此聚落是由若干氏族组成的部落的居住地,反映出当时氏族社会的组织结构。

石峁遗址

石峁遗址包含内城和外城。内城中心为“皇城台”,为垂直高差70米的高台,周边筑有护坡石墙,上有宫殿建筑基址和池苑遗址。台体东北部为门道,20世纪70年代尚可见石阶踏步。与中原和山东龙山文化的夯土城墙不同,石峁遗址的内外城城墙为石砌而成,残存城墙约3米高。内城面积210万平方米,依山势呈东北—西南分布,现存城墙残长2千米。外城为将内城东南城墙向东南方向扩筑而成,残长2.84千米,面积425万平方米。这一面积超过了良渚遗址(300多万平方米)和陶寺遗址(270万平方米)等城址,位列同时期已发现城址面积之最。

随着气候的变迁,农业的发展,人们的不断迁徙,一些人群进入广阔肥沃的黄土高原。可是在这片宽广的大地上,岩洞很少,于是人们就发明了穴居——在黄土中挖洞。由于黄土高原的土层丰厚,土质均匀,黏性很好,其土壤结构呈现垂直节理,因而特别适合挖洞穴居。同时,黄土高原地势较高,距离地下水比较远,因而洞内比较干燥,无须防潮处理,因此,远古祖先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修筑了无数的穴居建筑。在中国的其他地方,这种建筑也相当的普遍,如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西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等地,都发现过远古人类的穴居建筑。

广西甑皮岩遗址

甑皮岩遗址于1973年发掘,有堆积层二,出土多属打制石器,有砍砸器、刮削器、盘状器等;磨制石器有斧、锛、矛等,少数为骨器和蚌器。陶器主要是夹砂红陶,做工简单,火候较低,多饰绳纹。出土无墓穴人骨和葬具,多为蹲葬,随葬品仅两件蚌刀,经碳14测定其年代约前7000~前5500年。

穴居一般分为两种,即横穴和竖穴,主要是依据挖洞的形状来区别。横穴是早期的原始居民仿照天然的岩洞,在一些断崖上开挖一种跟断崖成直角,与地面平行的洞穴。可是这种断崖渐渐不能满足当时人们的需要了。于是人们开始在平地或土沟挖洞,逐渐发展为竖穴。竖穴就是在丰厚的黄土层垂直向下挖,建筑一个个适合人们居住的洞穴。由于一般竖穴都是面口小、底部大,形似一个大口袋,故又称之为“袋穴”。穴居现象在原始社会非常普遍,在中国发掘出的很多文化遗址中都能找到,如洛阳涧西孙旗屯遗址中就发现了非常典型的袋穴,山西西荫村也发现了这种坑式的穴居。

穴居的空间都是在地下,人们一般也都在地下活动。可是,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能力的提高,又发明了半穴居的房屋,居住的舒适度开始提高。开始的时候,穴居建筑外部并没有遮盖的东西,一遇到风雨,人们就得寻找东西来掩盖洞口。后来人们逐渐发现,其实挖洞并不需要往下挖得太深,只需要在上面搭上棚子,来遮盖洞口就行,这样半穴居建筑开始出现。早期的半穴居一般都是挖好的洞穴外面用树枝相互交叉,形成一个支架,然后再覆上树叶。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人们开始使用柱子,建筑直立的墙壁,修筑比较大的房子。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已开始修筑各种各样的房子,包括方形房屋以及圆形的房屋。适合多人居住和举行较大型的活动。半穴居是人们建筑发展的一种过渡形式。人们在半穴居的建筑过程中,逐渐发明了木骨墙壁和柱子,并开始懂得防潮防火和使用新型的石制材料。到新石器时代后期,人们已经能够建造比较简陋的直立型建筑。 oFakB/eOrKGa4JIjIHM0HJp2J34SpVxMAi0fzO8D0zVShOheM0b8WNU9jEiyl+b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