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去世后,按照蒙古传统惯例,应当由幼子继承财产和权利,因此由第四子拖雷暂时监国摄政。但是成吉思汗在死前曾宣布由三子窝阔台继承汗位。1229年,拖雷召集忽里台大会,与王室成员和重要大臣共同商议推举蒙古国大汗。许多宗王、大臣都认为应当遵守蒙古族惯例,推举拖雷为可汗;而以耶律楚材为首的一些大臣说服各蒙古宗王,坚持按成吉思汗的遗愿办事。拖雷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蒙古国分裂,也大力支持窝阔台,窝阔台于是登上了蒙古汗位。
窝阔台大汗登基后不久,重用一批谋臣勇将,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大汗的权威。他命耶律楚材主持,重新制定了典制礼仪,皇族大臣列班对大汗跪拜,借以巩固大汗的权威;第二次颁布《大札撒》,进一步完善了蒙古国家的法律;置驿站,设仓廪,定赋额,使蒙古的国家制度也日趋完善。
他在位期间,遵循成吉思汗的成宪,加强对蒙古国的治理;同时,开展了大规模地对外征战,进一步拓展疆土,先后灭金伐宋,使蒙古国的势力达到了黄河以北。随着领土的扩张,他也加紧对中原地区的治理,重用儒臣、学习汉法,确立了对中国北方地区的有效统治;所有这些,都为元帝国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窝阔台汗死于1241年十一月,被追谥英文皇帝,庙号太宗。
元太宗窝阔台像
窝阔台是成吉思汗的第三子,为光献皇后弘吉剌氏孛儿帖所生。他随成吉思汗参与了征服漠北诸部、西征、攻金、灭夏等战争。史称他“素以足智多谋、能干、有远见著称”。
1229年,窝阔台继汗位后,按照成吉思汗的灭金战略遗言,立即发动了对金朝的进攻。他首先派使臣去劝谕金朝向蒙古缴纳“岁贡”,遭到金的拒绝。于是窝阔台就以此为借口,率军渡过大漠南进,第二年正月,就与金军展开了大战。
在1229年冬到1231年夏之间,蒙、金进行了庆阳(今甘肃庆阳)、卫州(今河南汲县)、潼关凤翔3次交锋,双方互有胜负。金朝此时虽然已衰落,但是毕竟对中国北方地区进行了长久统治,其社会发展程度远高于蒙古,而且经济、军事也比蒙古先进。而蒙古自建国之后长期征战,虽然势头强劲,但还没有轻取金朝的能力,这使蒙古军不得不重新考虑作战计划。
《窝阔台即位图》
1231年五月,窝阔台召集众将商议灭金战略,计划分兵3路合围汴京(今河南开封),意欲一举消灭金朝。中路由窝阔台亲自带领,直指河中府;左路由斡陈那颜率领向济南进发;右路则由拖雷率领从凤翔攻入宝鸡,直指汴京。蒙古军分3路,无疑给金朝以巨大的压力,因此金朝不得不拉开战线,分路迎击。蒙古军在沿途均受到金兵的埋伏和袭击,损失不小,而金军主力也损失殆尽,元气大伤。蒙古军以强势兵力形成了对汴京的包围。虽然金朝军民誓死保卫汴京,但是由于金统治集团不敢坚持抵抗,金汴京、中京(今河南洛阳)相继陷落。
1233年,蒙古又与南宋达成了联兵灭金的协定。汴京陷落前,金皇室贵族纷纷逃到了蔡州(今河南汝南),因此蒙宋商议决定,双方出兵,分道进攻蔡州。蔡州之战相持数月,金哀宗传帝位给东面元帅完颜承麟,自缢而死。1234年春,蔡州破,蒙古军入城,杀金末帝完颜承麟,金朝灭亡。从此,窝阔台统一了中国北方,而蒙古的地界也开始与南宋接壤。
蒙金战争要图
按照蒙古与南宋达成的联合对金作战的协定,灭金以后,蔡州以南归属南宋,而蔡州以北的地区则应当属于蒙古。因此在战后,窝阔台暂时令蒙古军返回休整,准备建立对蔡州以北地区的控制。
在蒙古军撤回北方之后,南宋朝廷却违背了协议。他们决定将陈、蔡两州西北地区划给蒙古,以此为缓兵之计,进而想继续单独出兵,以收复失去的三京(洛阳、开封、归德)。
而蒙古方面,与南宋联盟对付金朝也只是一个作战策略。在灭金之后,窝阔台便开始筹划对南宋用兵。1234年六月,汴京官民杀死了蒙古设置的官员而叛降了南宋,南宋军队于是西进驻扎,中京洛阳军民也纷纷打开城门迎接南宋军队。此举使窝阔台有了攻宋的借口,便决定大举南侵。他先派塔察儿率军击溃宋军,以武力收复了中京和汴京。与此同时,窝阔台指责南宋违约,日落西山的南宋已无力申辩和抵抗,只能寄希望于议和。
1235年,窝阔台兵分东、西两路,正式对南宋发起了进攻。以窝阔台第三子阔出等为首的东路军于八月轻取唐州,十月攻陷了枣阳,同时对邓州和襄阳进行大肆劫掠。不久之后,襄阳便投降于蒙古,光州(今河南潢川)、安庆府(今安徽潜山)等也相继被蒙古军攻下。1236年十月,东路军主帅阔出病死于军中,窝阔台派忒木台率军继续南攻江陵(今属湖北)。
襄阳城仲宣楼
襄阳城位于汉水中游南岸,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蒙宋交战中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座城池。襄阳城外砌城砖,内用土夯筑,共有大北门、小北门、长门、东门、西门和南门六座大城门。襄阳城在四角还设有角楼,仲宣楼位于襄阳城东南角城墙之上,为纪念东汉末年诗人王粲而建。
与此同时,西路军在窝阔台次子阔端的带领下,分为两部分向西南进发。阔端带领的一路由陕西攻向四川,到1236年,已经先后攻下了凤州、兴元(今陕西汉中)、大安(今陕西宁强)、阳平关等地,所到之处,宋军几乎全军覆没。另一路则由宗王穆直等率领,直逼四川,先后攻陷很多州县,最终与阔端军会合,意欲一起攻破成都。到1241年,蒙古军已经攻破四川20余城,屠杀劫掠殆尽。
1241年十一月,窝阔台汗病死,蒙古军主力北归,蒙古对南宋发动的战争暂告一段落。
长子西征是大蒙古国的第二次西征,也是大蒙古国向西方扩张领土的一次重要战争。自成吉思汗时期西征花剌子模之后,大蒙古国的疆土进一步向西拓展,越过中亚,逐渐与欧洲接壤。
蒙古灭金之后,在黄河以北地区建立了稳固的统治,而随着对宋战争的顺利进展,窝阔台便决定继续西征,开疆拓土。1235年,窝阔台召集诸王大会,决定征讨伏尔加河以西的钦察、斡罗思等国。
此次西征,窝阔台派术赤(成吉思汗长子)的长子拔都、察合台(成吉思汗次子)的长子拜答儿以及自己的长子贵由、拖雷(成吉思汗四子)的长子蒙哥4人各率领本王室军队,要求万户以下各级那颜也派长子率军从征,这就是“长子西征”的由来。
所有军队以拔都为首,老将速不台为主帅。此次西征军队共有15万大军,窝阔台命令各支军队各自出发,规定1235年秋季抵伏尔加河东岸集合。此后各军进展顺利,很快灭掉了不里阿耳、钦察等国,攻下了斡罗思也烈赞(今俄罗斯梁赞)、莫斯科、罗思托夫等十余城。1240年,拔都亲统大军攻下了乞瓦(今乌克兰基辅),对其城内军民进行屠杀和掠夺之后继续西进。
第二年春,蒙古军除3万留守斡罗思之外,其他12万兵分两路,一路由诸王拜答儿、大将兀良合台率领,攻孛烈儿;一路由拔都、速不台率领攻入马札儿(今匈牙利)。拜答儿军同孛烈儿和捏迷思组成的联军进行了著名的里格尼茨之战。战胜联军之后,拜答儿继续乘势南进,与拔都会合。而拔都一军也进展顺利,先后攻下许多城堡,并连环追击马札儿王别剌四世。
此时,由于窝阔台的死讯传到军中,拔都便火速率军东还,于1243年初到达伏尔加河下游的营地。而成吉思汗诸子孙则忙于关注汗位继承人,拔都也便以此为基地,镇守钦察地区。蒙古军第二次西征就此结束。
长子西征进一步拓展了蒙古国的疆域,势如破竹的蒙古大军使欧洲诸国十分震惊。而此次西征也奠定了金帐汗国的基础。在蒙哥汗死后,拔都便以萨莱城(今阿斯特拉罕附近)为国都,建立了自己的汗国,统治斡罗思达200余年。
拔都西征
拔都亲率大军包围乞瓦(今乌克兰基辅)。蒙古大军使用了威力巨大的巨型抛石机充当攻城器械,各路蒙古军云集此处,刀光闪耀,骆驼啸叫,战马嘶鸣,形成强攻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