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三国鼎立竞风华

黄巾大起义是东汉末年社会矛盾的全面爆发,它不仅是备受煎熬的民众愤怒情绪的一次大释放,也揭开了割据政权的大混战。黄巾起义被镇压之后,东汉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更加激化,宦官与权臣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也日益公开化,最终酿成了董卓之乱。董卓虽然通过武力在京城拥兵自重,却引来了众多地方割据集团的讨伐……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奠定了其在黄河北部的基础和地位;赤壁之战,则形成了曹操集团与刘备、孙权两大集团的南北对峙。孙、刘虽联合对付曹操,但二者也是各有所图,历史的车轮滑进了英雄人物竞风华的三国时代。

《车骑图》·三国

在三国以前,陆上交通运输所用的车辆,大多为双轮车。这种双轮车只适用于平地大道之上,在山间小路上则无法使用。三国时,工匠蒲元发明了独轮车,这种车辆适用于山间崎岖小道,一千多年来一直为中国人所使用。

∷群雄开始逐鹿之争

中平六年(189)四月,汉灵帝死后,皇宫里照例上演了一幕宦官与外戚争夺权力的激烈斗争。外戚权贵何进与时任司隶校尉的袁绍联手,并联络凉州军阀董卓,欲夺取政权,但是他们的密谋却被宦官所察觉。此后,先是宦官段珪等率先下手杀死了何进,接着宫中宦官2000余人又被袁绍所杀。这场激烈的争夺和打杀还没有结束,董卓却率3000精兵开进了洛阳,他吞并何进旧部,实力很快壮大,开始拥兵擅政。

铜轺车·东汉

此车为铜车马仪仗中前导轺车之一。两辕向上仰曲,两轮重毂,车有圆形伞盖。

九月,董卓先废黜了何进所立的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是为献帝,董卓自任太尉兼前将军。此后董卓为所欲为,自任相国,总揽朝纲于一身。与此同时,他又放纵士兵在洛阳城中大肆掳掠财物,奸淫妇女,以致人人惶恐,怨声载道,内外官僚也感觉朝不保夕。由于袁绍、袁术、曹操等人既不满董卓废少帝而立献帝,又对董卓乱政极为反感,所以纷纷离开京师,联络各地拥有实力的官员,准备讨伐董卓。献帝初平元年(190)初,关东州郡共推袁绍为盟主,正式起兵。董卓见关东联军势盛,便挟持献帝退往长安,但他依然不遗余力地拔擢亲信,广树党羽。初平三年(192)四月,司徒王允与董卓部将吕布合谋,终于杀掉了董卓。此后虽然董卓旧部进行了大规模报复,但其余党很快又被其他割据势力所消灭。

环绕式神兽纹铜镜·三国

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各地实力集团纷纷借机扩大自己势力,因而此次讨伐战争也为以后的军阀混战埋下了伏笔。袁绍虽然被推为盟主,但此前他只辖有渤海一郡,他便利用自己的盟主地位和为豪杰所归向的优越条件扩充势力,先后吞并了冀州、幽州、青州等,很快成为北方地区最为强大的割据力量。与此同时,曹操的势力也与日俱增,曹操一方面遣使到长安,表示忠于朝廷,以此赢得人心;同时在许县(今河南许昌市西)附近开展屯田,聚集粮食,招纳军队,逐渐将据有南阳的袁术逐至淮北,两次进攻徐州,并一度将据有兖州的吕布逐至徐州。兴平二年(195)十月,汉献帝任命曹操为兖州牧,此地成为日后曹操消灭北方割据群雄的势力基础。

∷挟天子以令诸侯

袁绍、曹操两大势力的迅速崛起,使北方黄河流域的局势逐渐由多级混战走向了二虎争雄。袁绍虽然领有青、冀、幽、并四州,地广人多,兵强马壮,经济实力也远比曹操强盛,但是曹操却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舆论上占尽了先机。建安元年(196)七月,曹操抵达残破不堪的洛阳,谋臣荀彧向他提出了三条重要建议:“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曹操深以为是,遂采纳荀彧的建议,将汉献帝及朝廷百官迁到了自己的根据地许,将汉献帝牢牢地置于自己掌握之中。

建安元年(196)九月,曹操以汉献帝名义下诏责备袁绍“以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而但擅相讨伐”,随后又下诏给吕布,称赞其平定董卓之乱的功绩,令其与曹操共辅朝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举的确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政治效果,各地势力较小的割据政权也望风披靡,纷纷归附,曹操聚集了一大批智勇双全的谋士和战将,为他在不久之后的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奠定了基础。

一山不容二虎,袁绍与曹操的矛盾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兵刃相向。建安四年(199)六月,袁绍选精兵十万,开始南进,曹操也驻兵官渡,与袁绍形成了对峙。建安五年(200)二月,袁绍率大军以黎阳为大本营,曹操也进一步加紧战略部署,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就此开始了。曹操或声东击西,或以退为进,以灵活战术出奇制胜,很快在战争中取得了主动,双方在官渡相持一年多,最后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结束。这场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中辉煌的一页。

官渡之战示意图

彩绘陶马首·东汉

官渡之战后不久,袁绍于建安七年(202)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消灭了袁氏军事集团,让战乱多时的北方地区基本实现了统一。此后,曹操一方面着力整顿北方社会秩序,加快发展社会经济;另一方面重振军备武装,计划着更大范围的征伐战争。

∷三国鼎立分天下

官渡之战后,曹操在北方站稳了脚跟,北方地区的相对稳定为他继续南下征战解除了后顾之忧。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操与南方割据政权的战争也势在必发了。

曹操虽然在北方战胜了最大的对手袁绍,但南方还有几支强大的割据力量,他们就是占据荆州的刘表、占有江东的孙权以及正在迅速崛起的刘备等。

建安十二年(207)七月,在经过一段时间休整之后,曹操开始南下攻打刘表,但是刘表却在此时病死,刘表集团四分五裂,很快瓦解。刘表的次子刘琮嗣位,他在部下的劝说下投降了曹操,其他部众则多数追随了刘备。刘备派诸葛亮随同前来荆州探察局势的孙权部下鲁肃前往江东,与孙权商讨抗曹大计,达成了孙刘联合抗击曹操的协定。

此时,曹操大军在到达江陵之后也停止南下,转而由水路东进,而孙刘联军则由樊口、夏口溯流而上。两军于赤壁相遇,一场激烈的战争就此开始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中,曹操军队因长居于北方而不习水战,并且军队中瘟疫流行,因而士气大减;而孙刘联军不仅占有地理优势,而且军事谋士群英荟萃,战术精妙而指挥得当,因而孙刘联军最终以少胜多战胜了曹操。

曹操虽然败北,但是他也占据了军事重镇樊城,并非一无所获;孙权因占有了荆州东部等地而扩大了地盘,增强了实力;刘备则获益尤多,因为此战也奠定了他在西南地区的地位和基础,其后天下三分而刘备居其一。可以说,赤壁一战,基本上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历史也逐渐呈现出了各有千秋的画面。

∷曹操开创魏国霸业

赤壁之败挫败了曹操南下的锐气,他深知此时尚难以战胜强大起来的刘备与颇有实力的孙权集团,于是决定退而求其次,先在北方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壮大自己的实力。因此他以征讨张鲁政权为名,首先把兵锋指向了对他若即若离、拥兵自重的关中张鲁集团,于建安十六年(211)基本上平定了关中。接下来,曹操又于建安十八年(213)再次南下攻打孙权,无奈没有收获。

陶船·东汉

这件陶船船首有碇,用于船只的停泊。船后有舵,舵杆通过舵室固定在尾部。它不同于近代的舵,还保留着由梢演变而来的迹象,但比梢短,比一般河船的舵则长些。舵是中国古代造船技术上的重要发明,这是现知最早之例。陶船上塑有6个人物,分立各处作操作状。如按陶塑人物身高比例推算,真船可长达14米〜15米,载量约有“五百斛以上”。此外甲板上还布置有6组矛和盾,说明这是一艘有武装保护的内河航船的模型。

曹操在四处征伐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对汉献帝的控制和自己的权势,逐渐使汉政权在实质上成为曹魏政权。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曹操病死在洛阳,同年十月,其子曹丕废汉献帝而登基称帝,建立了魏国,并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从而正式结束了东汉政权,昭示了三国时代的正式开始。

玉枕·东汉

玉枕长34.7厘米,高13厘米。玉青绿色,枕面两端隆起,中间微下凹。饰阴刻双线勾连云纹,线条清晰流畅。此枕系用整玉雕琢而成,在汉代较为罕见。

曹魏率先建国而取代汉政权,并开创北方地区的霸业而称雄中原,与曹操的雄才大略有很大关系。曹操善于发现人才,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在用人上奉行“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的原则,因而团结了一大批俊杰,这些人才不仅对他在北方的崛起和建立霸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也为其后魏国九品中正制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九品中正制作为魏晋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对魏晋社会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曹操势力得以不断壮大,也离不开他在经济上的重要措施,规模庞大的屯田不仅为其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持,也使北方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饱尝战乱之苦的人民生活得以安定。除屯田之外,曹操还调整租调制度,兴修水利,发展手工业。所有这些,既为北方地区的统一和魏国的建立奠定了经济基础,也使魏国能在三国中占有相对优势。

∷刘备建蜀汉

刘备是赤壁之战的大赢家。曹操败走后,刘备分兵取得了荆州长江以南武陵(治今湖南常德市)、长沙(治今湖南长沙市)、桂阳(治今湖南郴县)、零陵(治今湖南零陵)四郡,并在不久之后自领荆州牧,从此站住了脚跟。但是从战略形式上来看,在东部,孙权虽然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以示友好,但同时也阻挡刘备势力的东进;北方的关中和汉中地区也是曹操夺取的重要目标,因此刘备集团把目标瞄准了西南益州。

益州包括今四川全部和云贵大部分地区,也是诸葛亮向刘备提议的可图长久之计的地方。益州本是刘焉的根据地,刘焉死后由其子刘璋继任益州牧。刘备巧妙地利用了刘璋集团与曹操政权的矛盾,赢得了刘璋的信任,并借机笼络益州部众,最终于建安十九年(214)六月使刘璋投降自己,夺取了益州地区,并迅速稳定了自己的统治。夺取益州之后,刘备又迅速北上攻打本为益州一郡的汉中,从曹操手中夺取了汉中地区。但收之桑榆而失之东隅,刘备虽全据益州,荆州却被孙权乘机夺走。不过从长远战略上来看,汉中作为益州门户,对整个益州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汉中的取得使刘备占据了益州全部,为以后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指南车模型·魏

曹丕代汉称帝,建立魏国之后,诸葛亮等人也以继承汉统为由劝请刘备称帝,于是刘备也于魏国建立的第二年(221)四月正式称帝,仍以汉为国号,史称蜀汉。刘备称帝之后第二年便开始东征,意欲攻打孙权,但是由于指挥不当而遭受重大损失。刘备也因忧愤一病不起,终于在蜀汉章武三年(223)四月病死于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临终前将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刘备死后,其子刘禅继位,是为后主。刘禅庸碌无为,不谙政务,因此国家政务事无巨细均由诸葛亮决断。诸葛亮分析形势,决定先与孙吴恢复友好关系,因此他立即派邓芝前去谈判,最终再度与孙吴结盟。外交上的成功使蜀国摆脱了两面受敌的不利局面,为进一步整治内政提供了方便。在国内,蜀国虽然立足西南,但国小民弱,处境艰难。为此,诸葛亮一方面努力发展经济,以壮大经济军事实力,另一方面则着手解决西南少数民族问题,诸葛亮对他们剿抚并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七纵七擒降服孟获之举传为历史佳话。这些举措不仅有利于蜀汉边疆的稳定,增强了蜀汉国力,也促进了西南落后地区的开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青瓷猪圈·三国

《历代帝王图》局部·唐·阎立本

此图描绘了从西汉至隋朝十三个皇帝的形象,画家力图通过对各个帝王不同相貌表情的刻画,揭示出他们不同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这张局部图包含了三国时代的三位帝王——魏文帝曹丕(右)、吴主孙权(中)、蜀主刘备(左),这三位开国君主在画家笔下都体现了“王者气度”和“伟丽仪范”。现存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孙权江东立国

孙权18岁时其兄孙策被人刺杀,孙策临终前留下了“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的遗言,孙权从此代兄统众,谨遵教诲,在战乱纷争的多变时代牢守着江东基业,并不失时机地图谋发展。赤壁之战时孙权只有26岁,但他已经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和军事家的突出才干。随着战争的胜利,孙权的势力得以进一步向西拓展,使孙权立基江东而西望楚荆,江南大部分便处在了他的控制之下。

赤壁之战虽然使交战三方各有所得,但在战后,又围绕荆州的控制权而开展了激烈的争夺战。因为荆州不仅对刘备进取关中和孙权保守江东都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且也是孙、刘政权阻止曹军南下的战略要冲。为此,孙、刘双方还为争夺荆州大动干戈,一波三折地上演了刘备“借”荆州,最终孙权又夺回荆州的拉锯战。虽然荆州最终被孙权全部控制,但此时刘备也已经拥有了益州和汉中,在西南确立了比较稳固的统治。

孙权在与刘备争夺荆州时,称藩于曹魏,因此曹魏曾于黄初二年(221)封他为吴王。第二年,孙权大败刘备军队,占据了荆州,经过一番调整之后,孙权便也于公元229年正式称帝,国号为吴,年号黄武,从此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了。

孙权在建立吴国以后,继续施行了一些发展社会生产、稳固和开拓边疆等重大举措,使吴国的社会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首先,为了维护边疆安定和社会稳定,孙权先后征讨了吴郡、会稽、建业等地的山越人以及荆州的蛮族、交州的夷人等,不仅使他们归降于孙吴,而且在这些地方设置郡县、发展生产,对这些地区的开发产生了积极影响。其次,孙权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开展大规模屯田,兴建水利工程,使社会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此外,孙吴政权还利用临海的自然条件发展贸易交通,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孙吴的万人船队还曾到达夷洲,即今台湾,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在中国航海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关羽擒将图》·明·商喜

铜熨斗·三国 tFiMeeQfzddtGZZc1DqvUx3ZNI79hVIqoBYWZZGXKWV/YNgPObzyD4xLVlIejly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