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四十岁入长安赶考落第,失意东归,自洛阳东游吴越。张九龄出镇荆州,引为从事,后病疽卒。他不甘隐沦,却以隐沦终老。其诗多写山水田园的幽清境界,却不时流露出一种失意情绪。诗歌淡雅而有壮逸之气,为当时诗坛所推崇。在山水田园诗歌的创作方面,孟浩然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注释

①业师:法名业的僧人。师是对僧人的尊称。山房:指僧舍。丁大:丁凤。大,指其排行第一。②壑:山谷。倏(shū):突然。暝:昏暗。③烟鸟:暮烟中的归鸟。④之子:这个人,指丁大。宿:隔夜。萝径:藤萝悬垂的小路。

赏析

本诗写在山径等待友人而友人不至的情景。诗中所写薄暮中的山中景色极有特色:西下的夕阳,忽然昏冥的群山,清凉的夜月,风声泉响,樵人尽归,飞鸟投林。与人相约,久等不至,作者抱琴独自伫立,耐心静候,充分表露了作者闲适的心境和对朋友的信任。景致清新幽静,语言委婉含蓄。

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注释

①辛大:名不详。大,排行第一。②山光:指山上的日光。池月:池面上的月光。③散发:散开头发。古人平时都束发戴帽。散发说明去掉冠簪,表示闲适。卧闲敞: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④知音:相传春秋时,伯牙善弹琴,钟子期会欣赏出伯牙弹琴曲意,因而伯牙以钟子期为知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断弦,不再弹奏。⑤“中宵”句:终夜苦苦想念,连做梦也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夜乘凉时,置身在池月、清风、荷香、竹露的景色中的感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不能与友人共度良宵而带来的哀愁及情思。诗人记叙所置身的环境时,表达了自己闲适、自在、随意的心情,但也流露出一种孤独寂寞之感。全诗感情细腻,语言流畅、层次分明、富于韵味。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释

①过:这里是拜访、访问的意思。②具:备办。鸡黍:泛指待客的饭菜。③合:环绕。郭:外城。④轩:窗户。场:打谷场。圃:菜园。话桑麻:畅谈农事。古代常以桑麻喻农事。⑤就:接近,此为欣赏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时到一位山村友人家做客所写。一、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三、四句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五、六句写山村生活情趣。面对场院菜圃,把酒谈论庄稼,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结尾两句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言有尽而意无穷。全诗没有一个夸张的词语,却把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表现得那么富有诗意,语言朴实清新,意境鲜明,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①晓:清晨。②闻啼鸟:听到鸟叫声。

赏析

《春晓》是一首惜春诗,看似极为口语化,却既有优美的韵致,行文又跌宕起伏。作者以“不知—知;知—不知”的句式,将春天的景物展现给读者。不知清晨,但是却知道报晓的鸟儿鸣叫;知道春风春雨的光顾,却不知道落英多少。诗人就是这样在反复周折的句式中来描写大好春光的。全诗以清新活泼、明朗晓畅的语言来描写春天的秀丽景色,抒发诗人内心萌发对春天的深厚情意,墨淡而意浓,景美而情切,并且给人留下鸟啼无意而落花有情的不尽韵味。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释

①建德江:新安江流经浙江建德的一段江面。②移舟:摇船。烟渚:暮色迷茫中的小洲。客愁新:旅途中新添的愁思。③江清:指平静的江面。月:指江中的月影。

赏析

《宿建德江》的诗眼是一“暮”字,因天近薄暮而使江水迷茫,在迷茫中行进的小船,又使作者联想到身世的飘忽不定,更增加惆怅。诗中没用一个“秋”字,但秋天的景色却历历在目,无际的旷野,小树与天衔接,平静的江面皎洁的明月与人相伴。日暮给了诗人愁绪,也给了读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间。 3EbquQDtOKqqX+kTkbShBeiW83LTlS+nx6LgVSKn9H/J17Nywg/vDbZUNdpwYkZ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