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8课 三国鼎立

1、官渡之战(200年)

(1)背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

(2)交战双方:袁绍和曹操

(3)概况:曹操用计火烧袁军粮草,以少胜多,大败袁绍。

(4)结果和影响: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

2、赤壁之战(208年)

(1)背景和原因: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继而想要统一南北。

(2)交战双方:孙权和刘备联合对抗曹操。

(3)结果:孙刘联军用火攻,以少胜多,大败曹军。

(4)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5)成语:三顾茅庐

3、★★三国鼎立的形成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1、淝水之战(383年)

(1)背景: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的前秦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与东晋形成对峙。

(2)交战双方:前秦与东晋。

(3)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4)影响;前秦统治瓦解,北方重陷混战,南方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5)相关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2、★★江南地区的开发

(1)原因和条件

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②从东汉末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以来的中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③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④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为江南地区的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

(2)表现: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荒地被开垦成良田。稻田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小麦种植推广到江南。

(3)意义: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第20课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一、“五胡”的内迁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P.114①5世纪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为改革创造了条件;P.115②北魏时期北方汉族与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一起,各少数民族开始封建化,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2)目的: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3)P.115主要措施——核心内容是“汉化”:迁都城;说汉话;穿汉服;用汉姓;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等。

(4)成功原因: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②他是北魏最高统治者,掌握着北魏实权;③坚决打击保守顽固势力;④改革措施得力,积极学习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

(5)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鲜卑族融进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整体中,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内容,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孝文帝改革应该充分肯定,孝文帝也因此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和改革家。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1、P.118祖冲之和圆周率

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最突出的成就是利用前人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领先欧洲近一千年。

2、P.119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著名农学家,他写《齐民要术》一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P.120郦道元和《水经注》

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学专著。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1、P.122王羲之是我国古代大书法家,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2、P.123—124顾恺之与《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东晋的顾恺之有“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3、P.124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南北朝时期,佛教雕刻) /SAAGtbTUJsLhrI44nQSvyaxBOAgNosL4VfkLp5G0zzLH8Z/m+Kt2t2V4yovwTy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