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地理标志之一:中欧经济合作新阶段

就“一带一路”共同发展来讲,多元市场成果是重要的,影响半径的扩大也是重要的,因为取得多大的市场成果有时取决于“天时”,亦即机遇,但影响半径的大小和覆盖面的宽窄,来自“地利”与“人和”,决定着未来更多的收获。由于“一带一路”的地理地缘的相对规定性,市场节点影响着市场半径的大小和覆盖面的宽窄,因此,在“一带一路”不同的发展阶段,重要节点的定位决定着它的效能与效果,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的时段内,重要的定位有多远,路就走得有多远。2015年前后出现的“一带一路”显著地理标志之一,就是中欧经济合作取得新突破。

对于这个突破,很多人说是非同寻常,意义非凡。他们说,在过去的三年里,中国在欧洲开始了既是双边也非全部双边的全方位的经济合作,是与欧洲已有平台的合作,但不是与全部欧洲已有平台的合作。

“16+1”合作框架

首先是在2012年在华沙发起的“16+1”合作框架下的合作新进展。“16+1”的合作框架的16,包括5个非欧盟成员国(阿尔巴尼亚、波黑、马其顿、黑山和塞尔维亚)和11个欧盟成员国(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2015年,“16+1”合作框架第四次领导人会晤在中国苏州举行,再次明确了未来五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农业、运输和人员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方向,包括进一步加强金融合作,研究设立30亿美元投资基金等。中东欧是通向西欧和北欧的桥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承前启后,关系重大。2010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双边贸易额为439亿美元,2014年增加到602亿美元。在设施联通方面,中国与中东欧共同推进中欧陆海快线建设,中国出口马其顿的动车组也在其铁路主干线上投入使用。中国还与匈牙利、塞尔维亚签署修建高铁协议,中国铁路项目首次进入了欧盟市场。中匈在金融合作方面也取得不小的进展,匈牙利政府2016年发行中东欧地区首只人民币主权债券并建立了该地区首个人民币清算中心。匈牙利政府与中国政府还签署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政府间谅解备忘录,在中东欧具有示范效应。

“16+1”的框架,不仅是中国与东欧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思路,也是中国与欧洲国家经济合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欧洲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仍然乏力的情况下,东欧经济体的发展是欧洲发展的活力来源。2015年,波兰、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5%,捷克经济增长率达到3.9%,波兰为3.5%,而整个欧元区的增长率为1.8%。东欧国家的投资也相对活跃,捷克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增加了58%。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国融入了西欧的产业链,同时也与中国加深了经济合作,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欧洲亮点。波罗的海三国经济也在不同程度地增长,2015年拉脱维亚同比增长2.7%,爱沙尼亚同比增长1.1%,立陶宛同比增长1.7%。2016年,习近平主席访问素有“中欧后花园”之称的捷克,两国正式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中东欧经济合作。捷克是中东欧地区传统的工业强国,在机械加工、汽车制造和航空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在经贸领域,中国连续多年是捷克除欧盟外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捷克也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15年11月,捷中签署了两国政府间“一带一路”建设合作谅解备忘录,捷克是中东欧国家中首批签署关于“一带一路”合作正式文件的国家。捷克总统泽曼两次访华,随行的都有成员为数众多的企业家代表团,泽曼在2014年访华时说,他到中国是了解如何加快经济增长而不是“教授市场经济或人权的”。

中东欧地区是从黑海水系一直向西北溯源进入北欧、西欧的天然经济走廊,分布着许多民族独立国家,各自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与产业优势。2015年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济合作进入新阶段,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开工,将于2018年通车。中罗两国达成核电站框架协议,首个使用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100亿美元专项贷款额度的波黑斯坦纳里火电站项目开工建设。中东欧国家也有发展现代农业的自然基础,例如西邻黑海的保加利亚就是一个农业资源丰富的重要国家,其农产品对华出口一直稳步增长,但由于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出,期待更多的外部支持,吸引更多的中国投资,中保两国农业合作将会成为“一带一路”合作中的一个亮点。

一个重要的经济事实是,中国与东欧国家不仅在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方面有明显的互补性。中东欧的地理区位优势决定了它在“一带一路”中的枢纽作用。人们还看到,欧洲制造业也在由从英国曼彻斯特一直延伸到意大利米兰的“蓝香蕉”地带,向东转移。“蓝香蕉”概念是法国地理学家罗歇·布吕内在1986年提出的,用以描述覆盖了1.1亿人口的欧洲的制造业城市带。如今,欧洲工业版图已经发生变化,取而代之的是以德国为中心的“金足球”,涵盖了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和罗马尼亚,这些国家已经成为德国工业的“延伸生产线”。生产性工作已被转移到欧洲中部地区。就像20世纪后期欧洲的煤矿和钢铁工业基本消失一样,德国凭借最大的制造业基地确立了其在欧洲头号强国的地位。欧洲制造业的东移和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西向,更加印证了欧亚大陆国家地区经济合作的必然性。

图6 “蓝香蕉”地带示意图

作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

“一带一路”发展在欧洲,最大亮点还是德国、英国和法国以及欧盟其他国家。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贸易数据,2015年,中国继续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欧中双边贸易总额为5210亿欧元,在欧盟外贸中的比重为15%。美国为18%,居第一,瑞士和俄罗斯分别为第三与第四。德国的杜伊斯堡在铁路货运中是中国商品在欧洲的集散枢纽,多数中欧班列在这里落货与起货,分流到西欧和北欧。德国人行事一般比较沉稳,在中德经济合作中行多于言,他们不一定采取声明的形式表示中德之间越来越密切的经济合作,而是更多地见诸明确的行动纲领。德国整合地提出了110个项目,务实推动中德经济合作。德国总理七次访华,考察过中国的许多地区,也考察过许多在中国投资的德国企业,中德的经济合作有一种持久性。英国是欧洲第一个加入亚投行的创始国,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最给力的欧洲国家。英国也是首个获得批准人民币合格项目投资机构和投资者初始额度、首个发行人民币主权债券的欧洲国家,首个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的主要发达国,并明确表示了对“一带一路”的积极态度。习近平访英期间,中英签署了核能建设的合作协议。英国外交大臣哈蒙顿这样说,“英国很高兴作为第一个亚洲域外国家加入亚投行,并愿同中方积极探讨在‘一带一路’下开展合作”,财政大臣奥本斯在第七届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期间明确表示,“英方承诺与中方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亚洲项目研究院蒂姆·萨默斯则说,“一带一路”对于欧洲国家意义重大。英国高度重视“北方经济增长区战略”和国内其他高端制造业与“一带一路”规划的对接,“一带一路”规划还为中国企业与英国企业联合拓展市场提供新的商业机会。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则在首相府举行的庆祝中国猴年新春招待会上这样讲,“如果你想要一年的繁荣,请种植谷物。如果你想要十年的繁荣,请种植树木。如果你想要千年的繁荣,请发展人民之间的关系”,“这正是我们致力于建立英中两国之间这一伟大关系的原因所在”。中英经济合作是多模式的,有直接的投资合作,也有第三方合作,第三方合作的一个亮点是中法合建英国核电站。欧盟的反垄断机构批准了中国广核集团(CGN)与法国电力公司(EDF)合作建设欣克利角核电站。这是全世界耗资最大的核电站,预期费用180亿英镑,约合255亿美元。欣克利角核电站将在2025年投入运转,可以满足7%的英国电力需求,并在兴建中创造2.5万个工作岗位。

法国是最早提出开展“一带一路”发展三方合作思路的国家。2015年6月,中法签署关于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联合声明。为了推动中法在非洲市场的合作,法国政府专门任命了一位负责中国与非洲关系的大使,这位大使是曾经在赤道几内亚担任过大使的佛朗索瓦·巴拉托。中法双方还成立规模为20亿欧元的特别基金,主要为中法在非洲的项目提供融资支持。中国企业有能力获得大项目,法国企业可以作为分包商,这是一些法国企业需要的理想合作模式。由于多种因素,中国援非资金不少,但直接投资不多。据了解,在非洲接受的外国直接投资中,中国只占3%,中法在非洲的第三方经济合作,将会提高投资效率从而扩大对非投资规模。中法的第三方经济合作区域主要在撒哈拉以南和北非的马格里布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法国文化在那里具有传统影响。中法的第三方经济合作能够解决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文化水土不服问题,也能在管理和技术上实现互补。2016年,法国的企业运动组织、对非贸易国际商会和雇主联合会等联合连续举行三方企业家研讨会,主题就是如何更好地开展第三方合作。这是“一带一路”发展在合作模式和合作地域上的新突破。

瑞士在2014年7月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以来,根据瑞方的统计,2015年对华出口达到89.3亿瑞士法郎,增长1.4%,双边贸易额为212.7亿瑞士法郎,创下历史新高。中国已经成为瑞士第五大贸易伙伴、第四大进口来源地和第六大出口目的地。中国企业先后收购瑞士的阿达克斯石油公司、昆仑表、瑞士国际空港服务公司以及正先达公司等。2016年,中瑞两国决定建立创新战略伙伴关系。

2015年底,中国加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将为中国向欧洲基础设施建设和“一带一路”的发展开辟新的渠道。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和亚投行密切合作,填补了基础设施融资缺口。更要紧的是,中欧之间的金融体制合作属于长期性的基础性的合作,开始从高端领域打破欧亚发展“楚河汉界”的背对背历史局面,为欧亚大陆超大区域经济走向一体化奠定了基础。中国和欧盟还就发展5G移动网络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协调彼此标准,共同研发,这是着眼未来经济技术合作努力。

中欧经济合作新思路

国际问题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中国与欧洲经济发展战略的接近,具有力求双边互动而非欧盟机构互动的特点。尽管欧盟是一个政治经济共同体,但每个主权国家的需求和问题并不一样,希望摆脱经济“危机”,希望自主发展。对中国来讲,欧洲市场是最大的贸易市场和先进技术来源,同时也是“一带一路”的欧亚大陆终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中欧据于东西两端,其产生的互补与互动的能量,对总体欠发达的欧亚中间地带几十个国家发展来讲,无疑是一种“双核”动力。

也有从地缘政治变化来看中欧关系密切化的。他们认为,从地缘政治角度讲,欧洲从来不是美国制衡中国的力量,但现在欧洲却是制衡美国霸权的潜在力量。美国国家亚洲研究局的一位安全主管就说:“中欧早就成为伙伴,因此这些最新趋势看似是以往双边经济项目发展的自然延续,然而欧洲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与中国展开合作非同寻常。时代变了,在内外的政治与社会经济危机的重创下,今天的欧洲已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他们还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更多关乎的是一国的宏伟战略,而不是为了简单地追求经济增长。中国至关重要的战略目标,是自身通畅无阻的崛起,相伴而来的还有美国霸权的必然灭亡。”

把“一带一路”仅仅看作是一国的宏图,这是典型的美国人“个人本位”的思维逻辑,把欧洲看得那么经受不住危机,也未免有些“门缝瞧人”,而我们能够看到的事实是,美国向来把别人当工具用,连盟国也概莫能外。美国还有一种不知从哪里来的自信气质,就像曾经扬言可以同时打赢两场军事战争一样,也可以左右开弓,同时开打两场“经济战”,于是一手操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试图制衡中国;另一手操弄TI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用来制衡俄罗斯。但它树敌太多,上下左右战略就容易错位,别人又不能在它的错位中乱帮忙,也就只好各奔前程了。

那位安全研究主管看得很准,“在这个背景下看,欧洲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有吸引欧洲靠近中国磁场而进一步远离美国的作用”。但这怨谁呢?美国的衮衮诸公需要反思。

中欧经济的进一步密切合作,还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欧盟应当如期取消对华反倾销“替代国”的做法,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MES)。中国在15年前就加入了WTO,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5条规定,世界贸易组织进口成员应于2016年12月11日前取消对华反倾销“替代国”的做法。2016年1月,欧盟委员会举行全体会议,提出要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全面评估,下半年正式提出意见。目前,世界150多个国家都已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欧美和部分拉美国家迟迟未承认,导致贸易摩擦时有发生。欧盟一些行业协会渲染取消对华反倾销“替代国”会给当地的就业和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这主要是出于行业利益,并不是欧盟的政策依据,以任何借口不履行国际义务,都会对多边贸易体系造成伤害。

在欧亚腹地经济板块中,高加索地区国家和濒临黑海、里海沿岸国家也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国家,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是东到中亚、南接伊朗、北联东欧的十字路口国家,都与中国建立了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亚美尼亚是“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一个是基督教国家,一个以穆斯林突厥语民族为主,盛产油气,虽然在2016年因为纳卡州再起武装冲突,但不会持续。对于地处西亚和东欧交会之地的高加索和黑海、里海地区的国家,需要更多地开展经济合作。这不仅是因为它们有着强烈的丝路建设愿望,也是因为它们在古老丝路中曾经的交会区位。在希腊神话里,黑海周边是出产“金羊毛”的地方,所谓“金羊毛”,并不是真的有金羊,而有可能是指代古代游牧部落的“天堂”。无巧不成书的是,在中国古代神话地理书《山海经》里,也有“一目人”的塞人“神话传说”,他们曾在阿尔泰山地区采集黄金,黄金流向的地区却在里海与黑海。希腊史家希德罗在写作《历史》一书时,曾经循着黑海、中亚的古老贸易路线到达或者听说过阿尔泰山周边的这个塞人部落,并大致勾勒出经由黑海的与民族迁徙有关的早期贸易路线,只是因为历史信息的不对称,这一切都湮没了。倘若我们还要联系俄罗斯考古者在南俄草原发现的公元前5世纪斯基泰人的贵族大墓,随葬的居然是金缕丝绸织品,那不仅把丝绸之路的历史向前推了500年,也辗转透露出黑海、里海与高加索走向地中海的古老贸易通道。蒙古帝国伊尔汗国的都城在现今伊朗北部阿塞拜疆省的大不里士,大约也有游牧部族对黑海、里海地区历史传说的记忆。这或许对现实中的“一带一路”并不很重要,但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却是有价值的。 AnINKw8Y42oQxQ6q9U58qPAEbeRMuW006sxFjFgmma6sKlQtJ6OOfLB+yRxX4w8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