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地理标志之二:地中海的新丝路里程碑

在历史的丝路贸易和丝路经济文化交流中,中东地区一直是最关键的一环,甚至是历史丝路的直接“目的地”。史籍所载中国在东汉时期的“甘英通四海”,指的就是接近地中海东部与东南部的大中东地区。中国明代的穆斯林航海家郑和也曾到过阿拉伯半岛的麦加朝觐。中东地区几经历史演变,从14世纪末期一直到近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较长时期里,成为世界上国际关系和政局最错综复杂的地区。宗教和宗教内部的教派问题以及欧洲民族与中东民族的历史纠纷,沉淀着历史遗留的各种矛盾。西方国家在近代与当代的不断插足,引发了各种战争,恐怖主义的肆虐更使这一地区处于混乱状态。但是,中东又是三大洲和地中海的丝绸之路最大的交叉路口,又是化石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资源富集地区,是连接欧、亚、非的历史与现实贸易制高点。既是历史丝绸之路的咽喉,又是“一带一路”发展的枢纽地区。目前,中东地区的反恐战争还在胶着,但反恐战争不断深入和美国政府撤销了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令中东出现了新的变化,虽然面临的局面还不稳定,但有可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多种因素带来了中东地区发展经济的希望,“一带一路”共同发展则为这种希望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建设的大幕正在拉开,拉开大幕的是“一带一路”发展理念。

2016年1月19日至23日,习近平主席对沙特阿拉伯、埃及和伊朗展开国事访问,开启了中国与中东主要国家新丝路合作的新里程。

中沙、中阿合作

沙特阿拉伯是中国在中东地区连续多年的最大经济贸易伙伴。2014年,双边贸易额达到691亿美元,是中沙建交初期的230倍。中沙两国贸易增长速度快,互补性强,经贸发展潜力颇大。沙特经济高度依赖油气资源,中国则是沙特重要的油气市场。在美国“页岩油气繁荣”并开始出口油气的情况下,沙特与美国打造的“石油美元”,在事实上已经走向了尾声,保障沙特石油的中国市场份额,对沙特对中国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据有关测算,到2020年,中国需要进口5.4亿吨原油,对外石油依存度达到60%,中国每进口6桶油就有1桶来自沙特。除了原油,中国还从沙特进口石化产品和液态天然气等,沙特则需要大量的日用消费品,包括中国制造的服装、家具、建材和玩具。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1万至3万名沙特商人前往广州与义乌等地采购,并为此建立了沙中商务理事会和中国阿拉伯商务理事会。中沙经贸合作还扩展到工程承包领域,截至2014年底,中国企业在沙特累计承包劳务合同价值462.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30亿美元。2015年新签5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60亿美元,同比增长13%。中国铁建承建的麦加轻轨铁路,是迄今世界上设计运能最大、系统集成化程度最高的轻轨铁路。中国华为公司保障麦加朝觐,连续多年提供了高密度通信方案。中交集团承建的沙特吉达防洪堤则是沙特国王重点关注的民生工程。更重要的是,在油价不断下跌的情况下,沙特经济结构也正在转型,中沙之间的国际产能合作有着更为广阔的前景。

沙特是一个很独特的国家,国王至今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且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沙特宗教气氛也很浓厚,国家的宪法就是《古兰经》。男女隔离制度被严格执行,餐馆分家庭区与男子区,婚礼也是男女分开办。除了治安警察保障社会治安,还有“宗教警察”。沙特王位在开国君主众多的儿子中轮流继承,但政权稳定,由于拥有庞大的石油财富,各种公共服务免费成为高福利的一个特征。他们整体上对中国和中国人很友好。

习近平主席访问沙特获得了成功,中沙两国重续丝路辉煌,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决定建立指导双边关系的高级别委员会,双方宣布了“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并签署了包括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航天等领域的合作文件。习近平主席提出,中沙两国要做“相互支持、真诚互信的战略伙伴”“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互惠伙伴”“同舟共济、携手同行的合作伙伴”“往来密切、交流互鉴的友好伙伴”,还具体地提出“1+2+3”的合作格局,即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和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全面深化中沙、中阿经济合作关系。

沙特是阿拉伯海湾国家的头雁。中沙经贸合作也是中阿经贸合作的缩影。2014年,中国与海合会(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的简称)国家贸易额达到175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2015年前三个季度贸易额也达到了1050亿美元。据中国宁夏社科院的数据,2004年到2014年的十年里,中阿贸易增长率比中国外贸平均增长率高12.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率为28.3%。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直接投资超过了100亿美元,阿拉伯国家在华投资为31亿美元。他们从贸易规模上预测,阿拉伯国家拥有4亿人口,在未来十年,中国与海合会国家双边贸易额将会达6000亿美元。从基础设施合作建设上看,阿拉伯国家的建设规模接近全球五分之一,在轨道交通、通信、电力、电子信息和民用核能方面都有中阿合作的大空间。以阿联酋为例,在阿联酋生活的中国人目前就有20万,阿联酋希望成为中国与欧洲、中东和非洲贸易的物流中心。2015年底,中国与阿联酋建立了规模为100亿美元的联合投资基金。该基金主要进行股权投资,包括对常规能源、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和先进制造业的投资。由此观之,中国与阿拉伯海湾国家之间的丝路合作有着互利互补的坚实市场基础。

中国重视与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全面经济合作。在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东三国之前,中国政府郑重地发布了首份《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重申致力于中东和平稳定的政治意愿,推动中阿关系迈向更高水平,不断充实和深化中阿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格局。文件从政治、投资贸易、社会发展、人文交流、和平与安全五个领域阐述了中方全面加强中阿关系的各项政策举措。习近平主席访沙期间在阿盟总部发表了演讲,提出中国抓住未来五年的关键时期,做中东和平的建设者、中东发展的推动者、中东工商业的推助者、中东稳定的支持者和与中东民心交融的合作伙伴,引起了很大反响。他在会见海合会秘书长扎耶尼时还提出,愿同海合会构建上下游全方位能源合作格局,支持海合会国家在地区热点问题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共建共享中东海湾和平发展。扎耶尼则明确表示,海湾国家赞同重启海合会与中国自贸区谈判,并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

中国和海合会启动中海自由贸易谈判始于2004年,并于2009年就解决货物贸易框架下97%左右商品市场准入达成一致。基于后来的种种原因和国际市场变化,海合会暂停了所有正在进行中的与全球17个国家的自由贸易谈判,中海自由贸易协定也随之陷于停顿。2015年12月,海合会外长理事会决定单独重启中海自由贸易谈判,这是海合会进一步加强与中国战略伙伴关系的重大举措。中国与海合会相向而行,双方致力于2016年底前达成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协定。

中埃合作

埃及是阿拉伯国家的主要成员国,也是最早同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中、埃作为历史悠久的两大文明古国,经济合作具有很大潜力。中国是埃及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埃经济合作也是中非、中阿和南南合作的成功范例。中埃两国的双边贸易额连续三年突破了100亿美元,2015年达到116.2亿美元,同比增长10.3%。2014年,中埃两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框架内的电力、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经济合作。双方在工业、能源、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紧密,中国企业对埃投资已经超过50亿美元,并为当地创造了1万多个就业岗位。

2014年底埃及总统塞西第一次访华,中埃双方就达成了中埃产能合作的共识;2015年初秋,塞西第二次访华,两国正式确认了产能合作的15个优先项目清单,签订了产能合作框架计划和具体项目协议,其中包括长达1200公里的500千伏电网改造和“十月六日城”轻轨等项目。新签的承包工程项目涵盖了电力、交通、农业、水利、能源和通信领域,合同总额同比增长90%。埃及总理伊斯梅尔明确地说,埃及珍视与中国的传统友谊,支持“一带一路”的倡议,愿意成为连接中国与欧洲贸易的通道。2016年,塞西重新改组内阁,在美元短缺、埃镑贬值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大了振兴埃及经济的力度,中埃经济合作继续向前发展。

埃及苏伊士运河是从亚洲到欧洲的海上必经通道。2015年,苏伊士新运河竣工,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一期1.34平方公里全面建成,实现了道路、水电、燃气、宽带与电信“五通”,这个“五通”加上苏伊士运河不可复制的区位优势以及边界物流、保税仓储和优惠的税收政策,成功地引进了62家企业,包括中国的中石化公司、巨石埃及玻璃纤维公司、牧羊公司、恒石公司和泰达公司等。目前,面积扩大为6平方公里的合作区二期建设开始启动,项目投资规模22亿美元到34亿美元,计划销售收入达115亿美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建设引进了中国经济特区建设经验,已经成为埃及目前最有活力的经济心脏地区,正在有力地推动埃及国家复兴计划。在这里,中埃经济合作已不单单是贸易通道的合作,而是中埃全面产能合作的重要试验实施区。

埃及的政治经济中心正在向苏伊士运河附近转移,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带,一座占地700平方公里的新行政首都开始建设,第一期投资约为450亿美元,新首都拥有一座国际机场、一座主题公园和90平方公里的太阳能农场,前景看好。中埃关系愈来愈得到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民间贸易繁荣的同时,全面突出了产能合作的新特点。埃及经济学家、民族进步统一集团党领袖赛义德·阿卜杜勒阿勒说,“埃及人可以接受美国大片和美国快餐,但在实实在在的经济项目方面,我们更想与中国合作”。产能合作已经成为中埃两国经济合作的重要切入点,埃及政府为此成立了总理领导多位部长参加的“中国事务小组”。在中国主席习近平访埃期间,中埃两国共同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关于加强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五年实施纲要》。

《金字塔报》报业集团董事长纳贾尔在习近平访埃前夕发表文章说,埃中双方对经济能力的互补性有深刻的认识,也对苏伊士运河对于“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价值有深刻的认识。“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务实做法建立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平而公正地融入国际关系的基础之上,这与西方的霸权手段和集权式做法正好相反。在埃及2011年的革命和2014年6月30日的第二次浪潮中,中国完全支持埃及的独立和意愿”,“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似乎是埃及发展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完美合作伙伴”。他注意到了中埃贸易之间的逆差,例如,2013年对中国的贸易赤字是62.43亿美元,几乎相当于两国贸易总额的85%,但解决的办法是埃及进一步激活对华出口,如磷酸盐产品、农产品、海洋渔业产品、炼化产品及旅游业,埃及的造船与船只养护也具有跨国投资的潜力,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船只每年就有1.8万艘。

中伊合作

伊朗与沙特一样,是中国的主要石油供应国。中伊两国经贸关系在过去几年里发展较快,2014年两国贸易额达到520亿美元,而在20世纪70年代只有几千万美元的规模。1991年双边贸易额为3.13亿美元,2014年增长了1200%。中国连续六年成为伊朗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从2011年以来成为伊朗原油的最大买家。中国企业进入伊朗较早,从能源合作到地铁、化工和电信,许多工程项目都有中国企业员工的身影。德黑兰地铁和奇瑞汽车园是中伊经济合作的经典案例。随着西方国家对伊朗经济制裁的解除,伊朗期待获得技术与资金,向中国、印度和欧洲出口更多的天然气。在未来十年里,中伊两国贸易额有望扩大到6000亿美元。

中伊未来的经济合作将会进一步涵盖能源、金融、高铁与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及工业、航运与科技。尤其是在美国对伊经济制裁取消以后,伊朗经济正在强势回归。伊朗资源丰富,国民教育程度高。据伊朗官员在2016年世界经济论坛上传递的信息,2016年伊朗经济增速将为5%,未来五年里有可能达到8%。伊朗是世界第一大天然气储藏国和第四大石油储备国,目前主要问题是资金缺乏,开采不足。目前,油价虽然低迷,伊朗在多年后首次增加石油出口,由原来的110万桶迅即增加到180万桶,两年后计划增加1倍。伊朗将成为未来影响世界油价的一个重要变量。美国的沃尔夫研究公司认为,伊朗增加石油出口,不仅会引起油价进一步下跌,也会对美国的油气企业造成冲击。2017年美国将约有三分之一的油气企业破产。

习近平主席是十四年来首位到访伊朗的中国国家元首。中国与伊朗同为文明古国,两国的友好往来同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丝路历史。中国文明与波斯文明居于亚洲大陆一东一西,并在相互连接中打通了通向古罗马的商路。伊朗是古丝路的重要桥梁,也将是“一带一路”共同发展的桥梁。习近平访伊构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动中伊两国关系再上新台阶。伊朗明确提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保持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及时沟通协调。中方提出,要把双方的能源合作作为“压舱石”,把互联互通作为“着力点”,把产能合作作为“指南针”,把金融合作作为“推助器”。中伊双方签署了《“一带一路”建设谅解备忘录》,发表了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并在能源、产能合作、金融、电信、投资、文化、司法、科技、安全、新闻和人力资源多项合作中签署了多个文件。中伊还将在核电建设方面进行合作。中国支持伊朗加入上合组织,两国密切合作,协力解决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和也门的恐怖主义与极端主义问题。

习近平会见了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哈梅内伊称赞中国在伊朗最困难时期对伊朗的支持,并强调伊朗从来不信任西方。哈梅内伊在波斯新年诺鲁兹节讲话中强调,“经济必须是我们优先考虑的事情”,解决的方案是“抵抗型经济”,“对抗失业和衰退,控制通胀,并直面敌人的威胁”。伊朗优先发展经济的战略思维,为中伊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共同发展铺平了道路。

伊朗具有成为新兴大国的潜力与潜质。在后制裁时代,西方国家争相推动与伊朗的双边经贸合作,伊朗也会采取多元合作的策略吸引欧美资本和技术。伊朗经济在恢复时期实行贸易伙伴多元合作策略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在美国取消经济制裁以后,将有1000亿美元的资产解冻,也迎来了伊朗扩大石油贸易的新机会。但是,伊朗受西方多年制裁,在基础设施、油气开发与民航领域发展严重滞后,仅在油气开发领域的资金缺口就达1500亿美元。一些欧洲国家对重建对伊商业关系表示兴趣,尤其是意大利,其与伊朗曾高达70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额在对伊制裁后降到12亿美元左右,需要迅速恢复与伊朗之间的传统贸易。伊朗在对欧输油管道对接上一直持积极态度,在这种现实变化背景下,伊朗总理鲁哈尼很快飞赴意大利和法国,在与欧洲谈判扩大对欧洲能源合作特别是天然气合作的同时,向空中客车公司采购了114架飞机,以解决伊朗国内客机不足与陈旧的紧迫问题。据说,伊朗的客机平均机龄达到25年,而且现有的可以继续使用的飞机只有150架,远不能满足最少400架的航空市场需求。伊朗与俄罗斯具有战略伙伴关系,因此伊俄也会在农产品贸易等方面继续扩大规模。这都是正常的贸易决策。但西方一些评论者把这些统统归为各国对伊朗市场的激烈竞争,甚至是中国与俄罗斯及欧洲的竞争。他们不懂得,通向市场的大路不止一条,也不懂得,“一带一路”的要义是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多元包容发展和发展中的多元包容原本就是“一带一路”区别于其他战略的一种极为难得的特质。

中伊是能源保障与供给的利益共同体,更是合作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在伊朗遭受西方经济制裁时期,在西方企业缺席的背景下,中伊在能源和其他经济领域一直保持着合作,中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了先发优势,目前在伊大型企业就有78家,有的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对伊制裁解除后,伊朗面对的国际环境改善,中伊合作的外部掣肘减少,中伊石油贸易结算问题迎刃而解,中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不受约束地向伊朗购买石油。尽管美伊关系的同步改善在短期内也会导致中东地缘大国之间的矛盾加剧,从长期来讲,更大的可能是形成地区均势,中东地区出现相对平衡的安全框架。在后制裁时代,中东能源运输通道受到战争威胁的风险系数也在降低,在以前与伊朗的合作基础上,通过投资伊朗的油气开发项目扩大双边油气合作,有了更多的保障。中伊在核能、基础设施建设与通信技术等方面达成的合作意向,也会进一步扩展中伊合作的范围。中伊经济结构具有极强的互补性,两国如何充分发挥彼此的资源禀赋和互补优势,进一步加强合作是一个关键。就具体产业行业而言,中国在高铁、电力、通信、工程机械和建材等领域优势明显,加上丝路基金的支持,可以在互联互通的多个领域拓宽中伊经济合作领域,伊朗凭借区位优势与中国、中亚国家共同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大通道建设,有效降低人员、商品、资金流、信息流跨境流动成本,是大有可为的。

伊朗知名经济学家莱拉兹认为,“一带一路”将会进一步拓宽与伊朗的合作领域和合作模式,将中伊合作提到一个新高度。从长远看,中伊双方在高铁、天然气生产输油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中有巨大的合作空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伊贸易结构也会变化,除了油气合作和承包工程,许多旅游、教育文化软项目将会增多,双方的贸易更合理,更有弹性。他还说,未来的伊朗市场竞争更激烈,但中国作为伊朗的头号贸易伙伴国的地位难以撼动。

中国、中东合作新里程

伊核全面协议有没有可逆转性呢?由于后续执行期长达八年,在这个漫长的时段里,制裁有效论也有可能再度盛行,而目前中东呈现和平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奥巴马政府的中东政策的持续性,一旦美国的下一届政府恢复对伊朗的保守政策,中东的地缘冲突还会复燃,在这种情况下,同时与伊朗和沙特保持友好关系的中国更具平衡作用。中东主要国家都愿意同中国保持经济密切合作和高层交往,保持在国际事务中的及时协商与沟通,而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共同发展的首倡者,也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中东永久的和平和发展事业。也是基于这样一种信念,在中东地区,中国一直主张热点问题政治解决,在为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的和谈积极奔波努力,对叙利亚冲突也开始积极进行调解。叙利亚是反恐的前哨,也是未来“一带一路”发展的要冲。叙利亚的和平稳定不仅影响到中东与中东周边的稳定,也会影响“一带一路”的全面贯通。

因此,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研究院院长李绍先评论说,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东意义重大,中东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地区,增强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加强文明互鉴,促进共同发展,十分重要。目前,中东地区面临版图重组,阿拉伯国家政治经济进入转型期,亟须和平稳定和经济重建。中国在这方面可以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从经济上讲,“一带一路”与中东国家转型重建对接,符合中东国家的发展要求。从政治上讲,沙特阿拉伯、埃及和伊朗是中东三大伊斯兰国家,沙特阿拉伯是海合会主要成员国,目前正在大幅改善民生,完善国内基础设施;埃及从“阿拉伯之春”的阴影下走了出来,历经动荡,需要在稳定中自主发展;伊朗的经济制裁刚刚结束,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劝和促谈,可以发挥第三方的大国作用,并在互联互通中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前发展。

2016年4月,埃及和沙特共同宣布,埃沙联合建设连接非亚的红海大桥,将以沙特国王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之名命名,这是埃沙两国为非亚联通和“一带一路”做出的努力,也被阿拉伯国家看作是“阿拉伯国家的新篇章”。红海大桥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亚非联结梦,甚至出现在古老的《旧约》篇章里。在十多年前,就有建设红海亚喀巴湾的设想,但没有实现。那位本·拉登同父异母的兄弟建筑商塔里克·本·拉登也曾构想过吉布提与也门之间红海口的联结,但也不了了之。埃及和沙特建设的红海大桥,分别起于埃及西奈半岛附近的旅游胜地沙姆沙伊赫的奈斯拉尼角和阿拉伯半岛西北部的哈米德角,全长近40公里,20分钟之内就可以跨越亚非。在未来,红海大桥与苏伊士新运河将会成为西奈半岛相互映照的两大景观,呈现出地中海咽喉地区的联通景象。

不管怎么讲,从历史到现实,西亚和毗邻的地中海地区是古丝绸之路上继中亚之后的经济文化跨国交流第一制高点,也是当前“一带一路”共同发展的核心辐射区域。古丝路商业文化在这里扇形分流,直接间接地走向欧洲,走向非洲,走向地中海深处。现代丝绸之路在这里陆海交会,这是“一带一路”向前发展的地中海里程碑。也就是说,中国与中东多数国家全面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这是“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构想提出不到三年里出现的重要标志性成果。这个成果不是骤然间得来的,是厚积薄发中的必然。在未来十年里,中东国家将是“一带一路”的重镇和再造丝路历史辉煌的重要推动者,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兴地中海文明的主要动力。据预测,未来十年,仅伊朗和海湾国家同中国的双边贸易额就会是两个6000亿美元,总体上达到和突破万亿美元级。 2rDYW285nIFQ8ypDeVvzNurYeAaQBuvw524eDe3Hjc4JiKM89tfgVAabeErbBf+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