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Edge年度问题:
互联网改变了你的思维方式吗?

提出一个好问题的艺术在于,在个人的和抽象的水平之间找到一个平衡,问一个可能会有很多种答案的问题,或者至少问一个你不知道答案的问题。一个好的问题应该能够鼓励并包容那些基于现有经验、却又大于任何经验本身的回答。我请Edge的作者思考“互联网”,但这包括且又不限于万维网(Web)及互联网(Internet)上的一个应用(搜索引擎、浏览器等网络应用)。早在1996年,富有远见的计算机科学家丹尼尔·希利斯就指出:“很多人认为万维网就是互联网,这是欠考虑的。万维网只是旧媒体被整合进了新媒介。”他在推荐序中详述了这一观点。

2010年,我获得了伦敦蛇形画廊馆长汉斯·奥布瑞斯特(Hans Ulrich Obrist)以及现实俱乐部的早期成员、艺术家艾普罗·高尼克(April Gornik)的支持,并希望借此拓展Edge的对话,或者说,将它带回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状态。在那时的俱乐部聚会上,高尼克谈的是混沌理论对其工作产生的影响,本华·曼德博(Benoit Mandelbrot)随后出现并谈起了分形理论。每一位纽约的艺术家都想参加。之后发生的事非常有趣,现实俱乐部改名Edge上线运营后,所有的科学家都用电子邮件联络,所有的艺术家则拒用。因此,Edge也出人意料地随之变成了一个科学场所,而我自己的学术背景则是视觉和表演艺术(从1965年开始,乔纳斯·麦凯斯[Jonas Mekas]雇用我来管理电影制作人的影片储藏室)。奥布瑞斯特和高尼克也将几个艺术家带入了我们的年度自由讨论中。

他们的反应各不相同,却十分有趣。如高尼克与埃里克·菲施尔的《用复制品代替真实体验》、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我对时间的感知》、斯丹法诺·博埃里的《网络如风》、特伦斯·柯的《全新的感知形式》、马修·里奇的《这儿缺了什么》、布莱恩·伊诺的《我注意到的事情》、詹姆斯·克罗克的《艺术创作走向乡村》、Raqs媒体小组的《没人能躲过这场震撼世界的风暴》以及乔纳·梅卡斯的《思想非我所长——我是个诗人》。

一个新的发明出现了——一种呼唤新的思考方式的、集体意识的代码。外化的集体思想是我们共享的思想。我们的集体意识与互联网之间有着永无止境的共振。这并不是关于计算机,也不是关于对人类而言这意味着什么——实际上,它在这一点上挑战着我们过去所珍视的一些平庸的假设。它关乎的是思考。在这本书里,将近150位Edge的特邀作者——科学家、艺术家、创新思想家,将会探索:新的互联网时代思考的意义是什么。

对互联网是否改变了人类思维的问题,正确的答案是“现在回答还太早”。这不是因为我们无法看到一些明显的影响,而是因为深层变革要待新的文化形态决定技术能做什么之后才会显现。

——克莱·舍基(Clay Shirky),《无形学院》

TO THE QUESTION “HOW IS THE INTERNET CHANGING THE WAY YOU THINK?” THE RIGHT ANSWER IS “TOO SOON TO TELL” THIS ISN’T BECAUSE WE CAN’T YET SEE SOME OF THE OBVIOUS EFFECTS BUT BECAUSE THE DEEP CHANGES WILL BE MANIFESTED ONLY WHEN NEW CULTURAL NORMS SHAPE WHAT THE TECHNOLOGY MAKES POSSIBLE. BNe7SVs4gkHl8nrFiZ/BHDivYP4XflaXt32LgujA7CrNkRs8iZ6MvRPYH6wfoya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