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诗经》导读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了周代诗歌 311 篇, 其中 6 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现存 305 篇 ( 既有标题又有文辞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包括了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合称十五“国风”,共 160 篇,大部分是民间歌谣。

雅,分为小雅和大雅,是宫廷乐歌,共 105 篇。小雅大部分是贵族的作品,小部分是民间歌谣。大雅全是贵族作品,有叙事诗、祭祀诗。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也都是贵族的作品,共 40 篇。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三种:赋、比、兴。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比,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

兴,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诗经》产生的时代上自西周初期,下至春秋中期,大约 500 多年的时间。除少数是西周作品外,大部分是东周时代的作品。题材十分广泛,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精神。

《诗经》是中国上古时代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不仅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汉语发展史上, 尤其在研究上古音韵方面,也是极重要的资料。《诗经》早在古代就流传到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后来还传播到欧洲,已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财富。 5u1c7S4LWhXCgt5UKNSLVAUR4rpK6hl3NnuN8NJyuA8v546XGWGOlHo+BvEY/Dq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