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节 颅骨

一、X线检查

(一)颅骨后前位

1. 摄片技术要点

(1)摄片体位:患者俯卧,下颌内收,前额及鼻尖贴床面中线,头正中矢状面垂直床面并与中线重合,听眦线垂直床面,双外耳孔与床面等距。

(2)投照野:25cm×30cm。

(3)中心线:从枕外粗隆经眉间中点垂直射入。

2. 图像质量要求

图像应包括全部颅骨及下颌骨升支;要求矢状缝、鼻中隔居中,两眼眶等大对称,额顶骨显示良好,颞骨、枕骨、筛骨及蝶骨等可部分显示。

(二)颅骨侧位

1. 摄片技术要点

(1)摄片体位:患者俯卧,被检侧贴于床面,头正中矢状面与床面平行,两外耳孔连线垂直床面。

(2)投照野:25cm×30cm。

(3)中心线:对准外耳孔前、上各2.5cm处垂直射入。

2. 图像质量要求

额骨、顶骨及枕骨等显示良好;颅底前、中、后窝呈阶梯状排列亦显示较好;蝶鞍骨皮质显示清晰,左右前床突、后床突重叠;眶板投影为一条线。

(三)汤氏位(头颅前后方向半轴位)

1. 摄片技术要点

(1)摄片体位:患者仰卧,下颌内收,头正中矢状面及听眦线皆与床面垂直。

(2)投照野:25cm×30cm。

(3)中心线:向足侧倾斜30°角,通过眉间上10cm经枕外粗隆射入。

2. 图像质量要求

图像应包括全部枕骨、岩骨、眶骨及下颌骨升支;两侧内听道位于岩骨正中清晰显示,鞍背位于枕骨大孔内1/2处清晰显示。

二、CT检查

(一)颅骨CT平扫

1. 检查技术要点

(1)非螺旋扫描模式

1)扫描范围:从听眦线平面连续向上扫描至颅顶。

2)扫描角度:平行于听眦线。

3)层厚:≤5mm。

(2)螺旋扫描模式

1)检查体位:仰卧位。

2)扫描范围:从颅底至颅顶。

3)重建算法:采用骨重建和标准重建算法分别观察骨组织和软组织。

4)重组方法: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必要时补充容积再现或表面遮盖三维重组图像。横断面平行于颅底,矢状面平行于颅脑正中矢状面,冠状面垂直于颅底。层厚≤5mm;颅底部或重要解剖区域,可用1~3mm层厚。

2. 图像质量要求

(1)清楚显示颅骨形态、骨质结构及颅外软组织,脑组织结构显示清晰。

(2)照片须包括软组织窗和骨窗两种图像,尚须包含定位像及定位线。

(二)颅骨CT增强扫描

1. 检查技术要点

(1)增强扫描前须有颅骨CT平扫。

(2)推荐动脉晚期扫描,必要时动脉晚期和静脉期双期扫描。

(3)检查技术要点同颅骨CT平扫。

2. 图像质量要求

动脉晚期图像要求扫及层面动脉明显强化;静脉期要求静脉内对比剂填充。余同颅骨CT平扫。

三、MRI检查

(一)颅骨MRI平扫

1. 检查技术要点

(1)线圈:头部相控阵线圈。

(2)成像范围:颅底至颅顶。包括全部的颅脑组织,下至枕骨大孔水平。

(3)检查序列与要求

1)基本检查序列:横断面T 1 WI、T 2 WI、矢状面T 1 WI或T 2 WI。层厚≤5mm;颅底部或重要解剖区域,可用1~3mm层厚。

2)辅助检查序列:脂肪抑制序列,根据病变情况可加扫冠状面。

2. 图像质量要求

(1)颅顶至枕骨大孔水平骨质清晰显示,脑组织灰白质对比清晰,脑沟、脑裂及脑室结构显示良好。

(2)无明显伪影或不影响结构观察。

(二)颅骨MRI增强扫描

1. 检查技术要点

(1)增强扫描前须至少有一个方位的T 1 WI脂肪抑制图像。

(2)注射对比剂后进行横断面、冠状面脂肪抑制T 1 WI扫描,保证至少有一个序列与平扫T 1 WI方位相同、参数相当。

(3)辅助检查序列:3D脂肪抑制快速序列。

(4)脂肪抑制T 1 WI高信号病灶建议使用减影技术。

2. 图像质量要求

扫描区域血管内可见明显对比剂充盈。余同颅骨MRI平扫。

(王绍武) owISzgNCoMTg16EHn5SKoxKWc1oTb+qwx2jQ4oglSM1v3Epnc/Me4czGAqIkv1C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