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是喜庆团圆的日子,而乡愁对于每个在外漂泊奋斗的游子来说,是一分或浓或淡的牵挂。纵然现代人没有王维那种举目无亲的孤独感,但在人海中挣扎的疲惫,也总让人期待着能有一时半刻的安闲静谧。临近春节,“回家”就成为了人们近似于偏执的信仰了。而这种信仰并非凭空泛起,“家”与“乡”的概念可谓须臾难离,然而在中国人的文化记忆里有许多的离别和乡愁。
古人离乡为发迹 传统中国普通人被束缚在土地上,能够离家的只能是士大夫阶层。中国古代的地权和税赋形式,从根本上说,是对中国农民的一种束缚。中国农民不能也不可能饿着肚子,冒着杀头的危险,离开家乡跑出去,唯有在自己的土地上安分地耕种,才能走上成为国家顺民的路。到明代,这种束缚用法律的形式明确出来:百姓不能行走出百里以外,出门要带有官吏颁发的路引,这使得对一般百姓的人身束缚达到了巅峰。
近人离乡寻出路 近代中国各种矛盾日渐指向腐朽的专制统治。在这种内忧外患下,有志青年开始了其求知留学的生涯,希望吸收新知识,为自己为国家找出路。
建国离乡因政治,一颗红心献祖国 在1949年年初,新生的中国共产党政权逐步在中国大地上站住了脚,新的解放区需要越来越多的干部前去接收政权。在这个背景下,各解放区选拔大批干部随军队南下,一边战斗一边建立政权,从而牢牢地稳固了新解放区的局势。这些干部就地扎根下来,成为新中国第一股大规模“离乡潮”。真正的大规模知青下乡,还是在20世纪60年代“文革”爆发以后。为了解决大规模城市学生的就业问题,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开始向边远边疆地区和艰苦的农村地区,成规模地下派城市学生和红卫兵。到70年代末,被下放下去的城市知识青年,达到了1800万。
改革开放后离乡,跋山涉水为谋生 改革开放后,大量农民离开乡村,走向城市,形成巨大的人口流动潮。据估计,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离开户籍所在地外出打工的农民人数不超过200万;1984年国家允许农村人口进城打工,当年全国流动人口猛增到2000万。此后,人口流动的增长更是势不可当。1995年,全国流动人口增加到8000万,到现阶段,农村外出流动人口达1亿以上。
未来中国式离乡,为实现自我价值 根据西方马斯洛的人本理论哲学得知,生理需要是维持人类自身生存的基本需要,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衣、食、住、行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就会产生安全需要。更上一层需要,是社交的需要,如满足归属感,希望得到尊重等。尊重需要可分为内部尊重及外部尊重,前者指希望自己有实力,后者指对地位、威望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个人的最高需要,要求实现个人抱负,施展才能。未来会有很多人为实现自我的价值而离乡。
面对春天,面对历史,我们每个人都会心生感慨,中华民族更加成熟和从容了。所有的岁月都将写进时代的旋律,为了古人,为了后人,为了古老的民族,为了崭新的时代。一个中国走向伟大复兴的美丽梦想已经像一颗种子,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生根、发芽,更多的人会为实现自我价值离乡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