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道路、理论、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精髓和本质特征,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符合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历经中国实践的检验。科学社会主义具有运动、学说、制度三种内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一样,也有运动(道路)、学说(理论)、制度三种内涵。

(一) 关于道路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人确立“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开始,经过中国共产党人30多年的探索与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以开辟、深化和拓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把握。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历史与实践证明: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最终胜利必须依赖于这个核心,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巩固长期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保持其连续性和稳定性,才能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更有效地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而奋斗。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不平衡、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十三亿人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万众一心、齐心协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前进,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至关重要,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总依据———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重新审视我国国情并深刻反思国际社会主义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最大的实际,是我国的历史方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有了较大提升。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总依据。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生命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基本路线即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工作上所要遵循的指导方针、基本途径和奋斗目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集中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为党的组织及全体党员指明前进方向,对于党的存在和发展至关紧要。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方针和最核心的部分,是生命线。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总布局———“五位一体”。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五位一体”总布局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条基本途径。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各项建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赶上时代前进的潮流,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中国发展的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尤为重要,这一目标凝聚着各族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和憧憬。当我国如期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再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和努力,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也就迎来了伟大复兴。

(二) 关于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理论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同属于一个科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三) 关于制度

一个社会的制度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体系,并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里具有稳定性的社会规范体系。胡锦涛在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概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作了概括。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首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本质上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同时也区别于人类历史上任何一种社会主义制度,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经过九十余年的奋斗、创造和积累,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这一制度符合中国国情,立足于中国实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展现出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含了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具体制度、体制三个方面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出继承性和创新性的鲜明特色。这一制度科学继承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经验和积极成果,同时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改革开放的新的实践征程中,立足我国实际,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地谱写出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具体制度、体制三方面新的篇章。 p4pA9JGhMAwggJ82vhSU2Av/0U+u0Im/bBlwlY5LeUoYBJrG9uXVi8EYYDGCYSi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