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枣树是我国第一大干果树种和最具代表性的果树之一。枣树原产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的先民就已开始采摘和利用枣果;距今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已有枣树栽培的文字记载;2500年前的战国时期,枣已成为重要的果品和常用中药,并与桃、杏、李、栗并称为我国的“五果”。千百年来,枣树一直长盛不衰。到2012年,全国枣树总面积已达256万公顷,总产量达637.7多万吨,总产值近344.4万元,总面积和总产量均占全世界的99%以上,国际贸易为100%。

枣树适应性强,耐寒、耐热、抗旱、耐湿、抗盐碱、耐酸、耐瘠薄的特性使之分布很广,在我国除黑龙江、西藏等少数严寒地区外,东起辽宁本溪市、西至新疆疏附县和喀什,北到内蒙古包头大青山南麓,南至广西平南县和广东连州市都有分布和栽培。但以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地为主产区,占全国面积与产量的90%。枣树的抗旱性尤为突出,在宁夏中部年均降雨量不足200mm的干旱地区仍能正常生长结实,既是主要的经济树种,又是重要的绿化树种。

枣果富含多种营养元素,是药食同源的典型食品,具健脾、补血、安神、养心等功效。早在公元534年(后魏)成书的《本草纲目》中,就记载有红枣“熟则可食,干则可补,丰俭可以济时,疾苦可以备药,辅助粮食以养民生”;“干枣润心肺,止咳,补五脏、治虚损、除肠胃癖气”;“大枣粥”主补脾益血,养心安神。自古流传至今的“芪枣汤”即将红枣,黄芪合煎,治气血虚;“甘麦大枣汤”即将红枣、浮小麦、甘草一起煎汤,调理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民间自古有“一日吃三枣,七十不显老”和“红枣留红颜,红枣养天年”之说。枣还是重要的食品加工原料,可加工蜜枣、乌枣、南枣、醉枣、枣汁、枣茶、枣泥、食用红色素、膳食纤维和CAMP糖浆等。

我国是枣树的发源地,品种资源非常丰富。

同心圆枣具有抗旱性极强、早果丰产、个大、成熟早、制干率高、干枣品种优良等特点,是在宁夏干旱带及类似地区大有发展前途的一个品种,但由于当时数量少、影响小,在《中国果树志·枣卷》(1993)中末被收录。近年来,该品种的发展受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被列入自治区特色优势林业产业和林业产业六个百万亩工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社会经济发展若干意见》中亦明确把红枣列为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同心圆枣这一优良品种已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在宁夏发展很快。

《同心圆枣栽培实用技术》一书是在是在同心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从事枣树特别是同心圆枣研究的一线专家,在多年自主研究成果积累的基础上参考有关资料编写而成,旨在进一步扩大同心圆枣的影响,推广普及已取得的科技成果,促进宁夏红枣产业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全面反映同心圆枣的最新研究成果,内容系统全面,资料新颖翔实,技术先进可行,以期为同心圆枣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为相关的科研、教学、生产和经营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但限于时间和水平,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5年7月 CD5Ff58d0PWlkTv6mKqkjI3KXcDAVvLaWcFjXJHwdkA+DcfGWaXWUY7DLUi9eRl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