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个有生命的贸易符号

丝绸之路,一个在世界经济史和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永远闪亮的名字。它是辉煌的过去还是未来的繁荣?两者都会是的。它的确首先是一个历史概念,因此引起大量中外学者的探寻与研究,并由此形成了热极一时的“丝路学”。就陆上丝绸之路来讲,它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时断时续,荣辱更替,过去曾是无可替代的亚欧大陆间的经济、技术、文化等交流的大通道,是当时世界梦想的中心舞台,承载起数之不尽的历史内容和信息,现在仍然是承载世界和亚欧大陆经济发展、文明进化的重要舞台。研究丝路的历史,你可以说它是丝绸之路,也可以说它是彩陶之路、瓷器之路、青铜红铜冶炼技术之路、铁器之路、茶马与车骑之路、火药纸张印刷术等科技传播之路、农牧业产品基因交汇之路、世界文化和不同国家民族的文明理念交流之路,还可以说它是民族迁徙、民族融合甚至亚欧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之路。在历史上,丝绸、瓷器、茶和香料是流通其间的四种大规模交易产品。这条路中交易链最长的是丝绸,处于价值链顶端的也是丝绸,这就是李希霍芬将其命名为“丝绸之路”的根本原因。

说到底,丝绸是一个重要的贸易符号,而且是有生命的贸易符号。它代表着很长时期亚欧贸易的繁盛与繁荣,也会在新的生命周期里再次复兴,推动未来亚欧与世界贸易的进一步繁荣。在遥远的古代,这条丝路如此漫长,中转环节又如此复杂,参与贩运交易的不同国家与地区的人群如此众多,投资甚至投机的空间如此巨大,影响文化、技术、艺术乃至宗教传播等各种文明要素的能量与能力又是如此的无与伦比,以至于人们在基本搞清它在中国的复杂的线路演化与它在中亚、西亚的直接走向之后,依然未能完全弄清它在地中海、在欧洲的辗转的传播路线。或者说,李希霍芬更多的是发现丝绸之路的源头方向,还来不及发现西方与东方的对流方向。倒是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从西方的视角更详尽地叙述了东方对西方的科技影响。但不管怎么说,这都不妨碍我们对它未来将要做出的贡献进行更高的估价。

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非的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与商贸通道的总称。它有广义丝路与狭义丝路之分,也有古代与现代之别。不论人们研究到哪一步,一个无可怀疑的结论已经形成:丝绸之路是亚欧经济发展的纽带和巨大的地缘传动器,这个地缘经济发展规律并不会因为“地球村”的出现而发生改变,相反它进一步拉近了人们审视过去、透视未来传动的距离。

人们已经在思索,在这条历史悠长的丝路上印满的是对中西方经济、文化和文明交流的记忆,还是具有巨大可逆性的现实经济发展的印辙?一段简洁的演讲,点破了一个关于发展的至理——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历史不死,地理不死,文明不死,发展不死,“一带一路”的发展理念将会是造福人类社会的最重要的发展理念。

“一带一路”构想是2013年正式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首次提出,是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中,他从古丝绸之路留下的宝贵启示里指出,横贯东西、连接亚欧的丝绸之路,完全可以成为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的新的丝绸之路。他在演讲中阐明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基本特质: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9月13日,他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举行的上合组织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上进一步讲,上海合作组织6个成员国和5个观察员国家都位于古丝绸之路沿线,有责任把丝路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并提出丝路合作的具体内容。一是交通与物流的大流通,二是贸易投资便利化,三是加强金融领域合作,四是成立能源俱乐部,五是建立粮食安全合作机制。2014年初,习近平访问欧洲,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演讲,再次提出中欧要建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座桥梁”,“要积极探讨把中欧合作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结合起来,以构建亚欧大市场为目标,让两大洲人员、企业、资金、技术活起来,火起来,使中国和欧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亚欧发展的“双引擎”理念的提出,更加明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发展的全面涵义,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结构与顶层框架清晰可见。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访问印度尼西亚,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同时提出了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议。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概念,共同组成和平发展的系统的区域性和全球性构想,一个影响深远的重要的区域性全球性发展战略思想明晰地展现出来。2014年5月15日,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60周年纪念活动中,习近平主席要求中国国内各界“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包容的心态,更加宽广的视角”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2014年5月21日,他在“亚信会”第四次峰会上,明确中国坚持“睦邻、安邻、富邻,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亚洲国家”,“同各国一道,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在北京举行的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回顾中阿人民交往历史,提到中阿之间的丝绸之路与香料之路,再次论述了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提出以丝路精神“为发展增动力,为合作添活力”,中阿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进一步明确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行动原则:共商、共建、共享。

习近平“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构想的形成,行云流水,立意高远却又明白如话,这与他对亚欧各民族的经济发展史了如指掌的知识结构有关,更与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走势的把握有关。在当今的世界上,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从来没有如此紧密,资源配置的半径也从来没有如此之大,推进与实现区域全面经济合作,必然要与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跨国合作的多种形式结合在一起,以地缘经济为载体,全面发展经济伙伴合作关系,为中国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开辟新的合作路径。 s917bJVfn2q8cIjeuMjCxxF3fJ4PvamUZpvcI1K6m0xJuMgqUYSol8nO3CtjuIg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