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海上丝绸之路的璀璨明珠

在古代东西方的海上交往中,新加坡地区是必经之地,中国商人和西方商人大多会在新加坡地区补充淡水资源和其他物资。

中国在汉武帝时就开通了从海上到达印度的航路。该航线的所经之地在《汉书·地理志》中有清楚的记载:“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根据学者考证,都元国位于马来半岛东南部近新加坡海峡之处。此时由于有陆上丝绸之路,海上航路并没有繁盛起来,因而此时的新加坡并未发展起来。

到了公元元年前后,新加坡地区逐渐发展成为东西方往来船只的停泊地。根据古希腊学者托勒密所著的《地理志》一书,新加坡所在的位置被标为萨巴拉港。

魏晋南北朝时期,海上交通得到较大发展。此时的中国史书记载了一个叫“蒲罗中”的古国。《扶南土俗传》记载,“拘利东有蒲罗中人,人皆有尾,长五六寸,其俗食人。按,其地并西南,蒲罗盖尾濮之地名”,“拘利正来行,极崎头,海边有居人,人皆有尾五六寸,名蒲罗中国,其俗食人”。据考证,“蒲罗中”源自马来语的“Pulau Ujong”,意思是“末端的岛屿”,即是今天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柔佛一带。

唐代义净求法印度,往返都是走海陆。在他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中,对这一航线有明确记载:义净从广州出发,经苏门答腊岛的室利佛逝国,到羯荼国。当时的室利佛逝国不仅是东南亚地区,而且是中国与印度以及阿拉伯之间经贸联系和文化交流的中转站。在室利佛逝国,有一个重要的贸易中转港口凌牙门。《诸蕃志》记载:“在泉之正南,冬月顺风,月余方至凌牙门,经商三分之一始入其国。”据考证,凌牙门又称龙牙门,其具体位置在新加坡岛南面。义净求法印度必然会经过新加坡地区。

宋元时期,中国的海上贸易发展较快。在新加坡地区出土了大量宋朝时期的钱币和瓷器。马可·波罗在其回忆录《马可·波罗游记》中记录了一个名叫朋丹岛的地方:“离开罗斛国,向南航行五百英里,到达一座岛,名叫朋丹。……在罗斛国和朋丹岛之间的海面距离有六十英里……离开朋丹岛,向东南航行约一百英里,到达小爪哇岛。”据推测,马可·波罗提及的朋丹岛就是新加坡地区。而据元朝旅行家汪大渊记载,此时的新加坡被称为“单马锡”。

明清时期的中国古籍对新加坡地区的记载较多。在《郑和航海图》中,我们发现了“淡马锡”,可见新加坡是郑和下西洋的必经之地。清代《海录》一书记载了旧柔佛,称“旧柔佛在邦项之后,陆船约四五日可到。……本柔佛旧都”。此处的旧柔佛即指新加坡。

由上可见,在中国古籍中,几乎每个朝代均有对新加坡地区的记载,这表明新加坡位置之重要,是东西海上交通的必经之地。 NJSZL0l23iYoSZRmXG8o+aprVZNjW+RB99V7yFXfm7nnNQLu00vGPHZ4h80gFsz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