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筛选理论

教育作为一种投资能够为投资者带来收益,但是有关教育收益的形成原因、内在形成机制、教育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角色等问题还存在与人力资本理论不同的观点。“人们争辩教育并不是通过增加知识和能力来提高产出,而仅是充当了一个筛选装置,帮助雇佣者来识别谁拥有先天的优秀能力与个性特征,如时间观念、积极性等”(Woodhall,1987)。这一系列质疑,在劳动力市场上被称作“筛选理论”。

筛选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它认为教育的主要作用是对具有不同能力的人进行筛选而不是提高人力资本,教育的筛选功能优于生产功能而存在。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个人能力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充分体现,而文凭能发挥反映个人能力的信号作用,受教育程度高的人代表具有更高的生产能力,更易于得到雇主的聘用、理想的岗位与工资待遇,因此教育为雇主提供了筛选功能。高学历的人能获得高收入,是由于其自身具有的“高能力”,而不是教育过程所赋予的知识与技能,教育仅充当反映个人本身特质的信号功能,这就对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挑战。

根据筛选理论,雇主依据学历来做出雇佣决策并确定雇员的工资水平。他们只是假定生产能力越高的人具有越高的受教育水平,雇主只能利用可以观测到的总产出信息来估计这个假定的正确性。因此,假如生产力水平更高的人选择接受更高的受教育程度的话,市场上的信息则是对称的。当教育收益高于教育成本时,人们才会进行教育投资。生产能力越高的人,教育的投资成本越低,对生产能力高的人而言,教育是有价值的,将来的工资收益是可观的;对生产能力低的人而言,教育的投资成本更高,将来的工资收益则不够可观。因此,教育是充当区分生产能力不同人群的有效工具,但是它不能实际提高人的生产能力(Groot and Hartog,1995)。筛选理论认为教育收益也不存在外部性,受益者只限于受教育者个人。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与分析都是建立在它自身的假设基础之上的,例如个人通过接受教育与培训获得知识,提高个人劳动生产率,进而能够获得经济收益与非经济收益。但教育对收入的影响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是教育提高了个人生产率还是教育直接反映在收入上了呢?筛选理论认为教育仅具有筛选功能,为雇主挑选出具有卓越能力与素质的个人,这些能力和素质包括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从表面看,筛选理论会削弱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其实不然,教育可能确实存在信号功能,但不会贯穿个人的一生。通过萨卡波罗洛斯等(Psacharopoulos and Woodhall,1985)与格鲁特等(Groot and Hartog,1995)对教育与生产率关系的研究发现,教育的信号功能并不是贯穿于劳动者全部职业生涯中的。许多研究也已表明文凭并不能解释收入和教育之间的绝大多数正向因果关系。贝克尔(2007)指出:“我的著作及以后的许多研究已表明,即使在扣除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教育费用,排除受过较高教育的人的家庭背景及其个人能力的影响后,美国的中学和大学教育也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收入水平。”

无论教育是否存在强信号功能,筛选理论关注的是教育或其他形式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劳动生产率产生影响的确切方式,并且提醒人们教育的作用远远不只是传授知识和技能(伍德霍尔,2000)。教育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且反映人的“内在”能力,因而人力资本理论和筛选理论彼此是不排斥的(格罗特等,1995)。能力越高的人越乐意进行教育投资,因此能力越高的人掌握的技能就越多,掌握技能越多的人也就越有能力。技能和能力之间存在动态相长的关系(海克曼,2003)。

就我国而言,教育确实对人力资本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实证研究显示控制了文凭信号等因素后,教育收益率估算结果依然显著且可观。同时文凭信号对接受大学教育程度人员的教育收益率存在显著的影响,对接受小学、初中、高中教育程度人员的教育收益率的影响则不显著,这说明教育在我国高端的劳动力市场上确实存在一定的筛选功能。 4iQMB840tBe5bBOONHUT8pjMC95TWC7PqnBM0Yk05GZs3Tep6pu1Pz3CfEDwp0D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