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 深化改革,抑制全球化对中国农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改革与开放应该是如影相随、同步发展的。开放就是全球化,如果越来越高程度的开放没有伴随越来越深化的改革以及体制、机制和模式的创新,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抑制。笔者的结论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世界有可能面临不断增长的对农产品的需求和不断上扬的农产品价格。中国的农业发展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必须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需要采取综合配套措施来促进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收入。

(1)马克思曾经说过:“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并且首先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资本论》第3卷,第885页)只有更少的生产经营者能使用更多的农业资源,他们生产的剩余才能更多,收入才能增加,社会才能发展。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立足于国内,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在提高农业的土地生产率的基础上,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着力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保护耕地资源,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务农劳动者收入的提高。

(2)中国粮食生产长期以来主要面临资源约束,粮食供求关系长期保持紧平衡的状态,同时,考虑到粮食生产由于受到气候、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年际总产量波动十分明显。为了避免粮食生产的“少了喊,多了砍”的恶性循环,政策上应充分利用粮食耐储存等特点,实现以丰补歉,并借助国际市场进行调节,促进国内粮食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3)建立稳定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的关键是在稳定耕地面积的基础上,让农民愿意种地。这就需要提高农民种粮的效益,形成粮食生产投入的要素价格指数和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指数之间的联动机制,建立合理的农产品价格体系。最终目标是使得以种粮为主业的专业种植农户的收益大体相当于甚至高于从事其他农牧业生产和非农产业的收益。

(4)考虑像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一样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制度。近年来,国家增加了中央财政对粮食、油料、生猪调出大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扩大了奖励补助规模和范围。但“粮食大县,财政穷县”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建立规范的耕地保护补偿制度,最终的目标是不能让粮食主产区吃亏、主产区的农民吃亏、主产区的地方政府吃亏。

(5)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就是要在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巩固和完善农业中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要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应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将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作为完善农业中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相信,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配套实施各方面政策措施,建立一个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长效机制,中国的农业就能从容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种种挑战,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GqYDaSazuYjR/0/nIVznpMlnFM1xTVRqn+PLCeKiEzjO5nZuOKCCOwTv6vSkXOw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