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 中国镇域经济发展现状

从镇域经济的地位来看,2007年我国建制镇总人口7.7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8.8%,其中镇区人口1.93亿,占全国城镇人口的32.5%;拥有从业人员4.11亿,占全国总数的53.4%;实现财政收入6505.14亿元,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12.7%;财政支出4142.94亿元,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8.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537.8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5.2%。由此可见,镇域经济在全国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从镇域经济的平均规模看,2007年我国平均每个建制镇的总人口为40358人,比2001年增长25.4%,其中平均镇区人口为10031人,比2001年增长74.1%;平均镇区面积为4.28km 2 ,比2001年增长4.6%;平均全镇从业人员为21364人,比2003年增加14.4%;平均全镇财政收入为3379万元,比2003年增加141.7%;平均全镇财政支出为2152万元,比2004年增加66.7%;平均全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为1.79亿元(见表1),比2004年增加92.7%。这说明,近年来我国镇域经济的平均规模在不断扩大,尤其是财政收入、投资规模和镇区人口呈快速增长态势。

表1 2007年中国建制镇经济的平均规模

从镇域就业结构看,从2001年到2007年,我国建制镇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由19.1%提高到27.4%,增加了8.3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由19.7%提高到24.3%,增加了4.6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建制镇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已经超过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呈现出“一二三”的格局。但各地区的情况差别较大,东部地区呈现微弱的“一二三”格局,而其他地区仍然呈“一三二”格局。2007年,我国建制镇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东部地区为37.4∶37.3∶25.3,中部地区为52.6∶23.5∶23.9,西部地区为58.4∶18.2∶23.4,东北地区为57.7∶18.2∶24.0。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建制镇的就业仍是以农业为主体。

从镇域基础设施来看,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末,在全国19391个建制镇中,72.3%的镇实现了集中供水,19.4%的镇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36.7%的镇有垃圾处理站。2007年,在全国建制镇的39.36万个行政村中,99.7%的村通电,98.7%的村通电话,98.2%的村通公路,69.0%的村通有线电视,62.1%的村通自来水,20.6%的村垃圾经过集中处理。这说明,目前我国建制镇的公共基础设施尤其是环境卫生设施还十分落后,远远不能适应镇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点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更为突出(见表2)。

表2 中国建制镇的基础设施情况 Dqo3+hS6tsWRqL+Xbw3ipom+mtKdMt+XZpaxPJMfjLjGkICauiNyXaZoNTWWTB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