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调查点的地缘空间、历史沿革与乡村生活

(一)地缘空间

艾玛乡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境南部,地处湘河与雅鲁藏布江汇合处东岸。南以雅鲁藏布江为界与日喀则市隔江相望(见图0-1)。乡政府驻地恰热村,距县城50公里,距日喀则地区驻地38公里。全乡平均海拔3830米,辖区面积418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耕地面积22520亩,户数1668户,人口10430人。

图0-1 艾玛乡区位

艾玛乡气候温暖湿润,属高原温带季风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摄氏6°以上,年降雨量430毫米左右,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左右,雨季相对集中,无霜期长,该乡地势开阔,地面较平坦,耕地大部分为河滩地,土层厚,水源充足,灌溉设施比较齐全完善,土地综合肥力水平较高,适合青稞、冬小麦、豌豆、油菜、土豆等农作物的生长,是具有明显区域性气候特点的纯农业乡,是南木林县经济开发的中心区域。

艾玛乡山巴村一带的各山区铁矿资源丰富,其中由于长期的雨水冲刷,拉布村一带的牛河流域的河砂中蕴含着丰富的砂铁矿资源。

(二)历史沿革

“艾玛”藏语意为“哎呀!在这样一个地方”。曾用名“野马岗”。1960年民主改革前后属日喀则宗,共有七个谿卡:艾玛、夏嘎、咱尼、岗中、康萨、拉布、扎康。其中属前藏管辖的四个,属后藏管辖的三个。1960年共有206户,1070人。有藏传佛教宁玛派小寺一座,有僧两人,尼一人。1962年1月从原日喀则划归南木林县,设立艾玛岗区。1962年3月,将多角区的山巴乡划归艾玛区。至1966年,艾玛区下辖山巴、艾玛、扎西、孜东、普鲁五个乡。1968年5月以后,南木林县9个区陆续建立革命委员会(简称“区革委”)。1970年,全县共办47个人民公社,全部实现了人民公社化。1970年艾玛区(驻恰热村)仍包括山巴、艾玛、扎西、孜东、普鲁五个区域(大队)。1980年撤区公所,在原区辖扎西乡、恰热乡、山巴乡、普鲁乡的基础上合并组成艾玛乡,归县政府直接领导。1999年8月,撤销原单列乡孜东乡,将其区域合并入艾玛乡。至2010年,艾玛乡辖恰热、夏麦、拉遵、龙穷、吉雄、德、阿荣、拉布、德庆、夏嘎、山巴、达夏、雪奴、奴堆、柳果、松东16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见表0-2)。其中,民主改革前的夏嘎、康萨和岗中归属夏嘎行政村,咱尼在民主改革后更名为“通门”,也归属夏嘎行政村,扎康归属德庆行政村。

表0-2 艾玛乡各行政村人口基本信息

(三)基本经济状况

1990年,艾玛乡被列为西藏自治区“一江两河”综合开发区之一,这也是艾玛乡经济开始快速发展的起点。开发区建设的目标是成为本地草畜生产基地,商品粮生产基地。开发区辖6个行政村550户,3430人,1683个劳动力,土地面积14.54万亩。从立项至1994年,艾玛开发区共完成国家投资225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139万元,农民投资折合人民币119万元,完成主干渠一条,长20.2千米,支渠7条,总长23.6千米。修筑乡村道路22.7千米,机耕道50.6千米,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5万亩。新开垦荒地10046亩。工程造林4855亩,草场建设77069亩等。

开发区的建设除了各方面资金投入带来的经济收入之外,对艾玛乡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加速了艾玛乡土豆种植业的发展。

当前,土豆种植产业为乡特色支柱产业,并已形成规模化生产。2000年全乡土豆种植面积不足3000亩,大部分耕地以种植传统农作物青稞为主。当时青稞亩产低,收入少,而土豆亩产2500公斤,每亩收入约1600元。正是看到土豆种植带来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在自治区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帮助下,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土豆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并于2003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艾玛土豆”商标,同年10月被中国消费者协会确认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群众种植土豆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010年土豆种植2020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9.7%,总产量达5000万公斤,每亩产3000公斤。2000年艾玛乡粮油总产量450多万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1700多万元,牲畜存栏数3万多头(只、匹),人均纯收入1445.5元。

2010年,该乡生产总值达到7400多万元(其中第一产业约5500万元,第二产业约500万元,第三产业约1400万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比为55∶5∶14;人均生产总值7100多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700多元,10年间人均纯收入翻了两倍多。其中,现金收入2800多元,占总收入的近60%;粮油总产近8万吨,年末牲畜存栏3.5万多头(只、匹);劳务输出3480人次,实现收入822.2万元。

(四)寺庙及宗教信仰

艾玛乡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宗教活动较为频繁的地方,先后有苯教和藏传佛教的几个分支活动。民主改革以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关于公民宗教信仰及党对民族宗教的相关政策,尊重和保护县内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权利和自由,保护信教农牧民群众的权益,制定通过了一系列本地的宗教管理条例,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干预农牧民群众的信教自由,各教派地位无高低之分、一律平等,现共有寺庙5座。

牛曲果林寺:位于艾玛乡德村。1663年由阿旺洛桑嘉措创建,属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鼎盛时期僧众达150人,1985年修建恢复。该寺占地面积5105平方米,定编14人。

孜东曲德寺:位于艾玛乡由西自然村。1488年由朗卡扎西创建,属藏传佛教萨迦派(花教)。鼎盛时期僧众达92人,1985年修建恢复。该寺占地面积770.14平方米,定编30人。

巴金寺:位于艾玛乡山巴村。1008年由坚布俗金创建,属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鼎盛时期尼姑达23人,1984年修建恢复,该寺占地面积1680平方米,定编6人。

仁青岗寺:位于艾玛乡夏麦村。1477年由曲吉杰、达仓洛杂瓦、扎巴西热、仁青桑布创建,属藏传佛教萨迦派(花教),属萨迦寺附寺。鼎盛时期僧众达32人,1988年7月3日落实政策后开始重建恢复,该寺占地面积4218平方米,定编3人。

多吉竹布寺:位于艾玛乡阿茶自然村。1245年由比如扎纳创建,属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鼎盛时期僧众达12人,1986年修复开放。该寺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定编7人。

(五)家庭与婚姻

封建农奴制的西藏社会,长期以来人口增长速度非常缓慢,除了自然条件和落后的生产力等因素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生产关系的弊病。民主改革之前,西藏实行严酷的封建农奴制,每一个农奴都属于他的领主,领主和农奴之间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以及领主对各层级农奴的盘剥和压榨,使得农奴大量逃亡。在原属艾玛乡的七个谿卡,至1960年只有206户,1070人。1960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之后,西藏社会生产力经过50年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中央连续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为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制定了大量优惠政策,并通过中央和各省市的直接援藏资金使得西藏社会快速走上了建设西藏小康之路。西藏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卫生设施和医疗条件)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西藏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出生率持续增长,而死亡率持续降低。至2010年年底,艾玛乡全乡共有1668户,10430人(比0-2表略有增加),劳动力6075人,50年人口增长了近10倍。截至2010年,南木林县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是16.82‰和6.6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18‰。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关系到民生的问题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农牧民实现了幼有所教、老有所养。

艾玛乡婚姻主要形式有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制(较少),一妻多夫制(农区较为普遍,一般几个兄弟娶一个妻子,这一来是为了家族势力着想,二来是为了应付繁忙的生产及外出劳力),这种家庭,以女性为中心。传统婚姻注重“门当户对”,按旧西藏《十三条法典》规定,分成三等九级,在婚配时只能上对上,中对中,下对下,今天,这种门当户对的婚姻束缚不复存在,大部分青年男女都可以在婚姻上有自己的意愿。

(六)地方风俗

1.服饰

传统上,农区男子穿一种大领、右开襟的氆氇长袍。穿时将衣服顶在头上,腰系一条带子,垂下去的部分使其略过膝盖;伸出头后,腰部自然成容囊袋,可以放进随身的物品,脚穿皮靴或“松巴鞋”,过去的俗人男子都留发辫,有时为了便于操作,就把辫子盘在头上。西藏和平解放后,受汉族穿衣的启发,为了便于生产劳动,平常农区男子绝大多数都不穿藏袍和“松巴鞋”,衣着汉式化,喜爱穿布做的衣裤。农区妇女,冬季穿长袖藏袍,夏季穿无袖藏袍及布制藏袍,内着各种颜色和花纹的衬衣,腰系一块有色横条的“帮垫”(围裙),脚穿“松巴鞋”,两耳前面挂一对各种形式的饰物(耳挂),平常日子,妇女们着装朴素,便于生产劳动;喜庆日子特别是传统的“望果节”多佩戴饰物,一件羊羔衣袄,往往价值在千元以上,加上脖饰、首饰等总价值在万元以上,甚至几万元。牧区的服装,男女基本相似,一年四季都喜爱穿羊皮做的袍子,牧区男女所穿的袍子比农区藏袍更大更宽一些,牧女的袍子还镶上红黑绿色宽边,她们还习惯把头发梳成很多小辫,披于背上。牧民的羊皮袍子即是衣裤,一到晚上睡觉时宽衣解带把袍子当成被子,把藏靴当成枕头。

2.饮食

艾玛乡主要饮食包括糌粑、酥油、青稞酒、清茶、牛肉、羊肉,同时还经常吃藏面(即当地面,把小麦磨成面粉)和萝卜、白菜、土豆、油茶叶子及野生小菜等蔬菜。近年来,农牧民吃大米、挂面、包子已较普遍,还做一些炒菜,食物品种比较丰富,营养结构更趋合理。

糌粑:因其成分不同而分为“乃糌”(纯青稞糌粑)、“白山”(青豌混合糌粑)。其用法是早上把糌粑加酥油茶混成面糊,中午吃糌粑团团,富有人家吃些牛羊肉,吃法上碗里盛茶水、糌粑,左手抓碗,右手搅拌食之。贵族、领主、头人等富有家庭再拌一些酥油、干奶酪、牛羊肉一起吃。总之,吃法简单,耐饥力强,便于携带。晚上喝“土巴”(用萝卜或一些蔬菜加点儿糌粑煮成粥),“土巴”分为几种:一种叫“糌土”,以水开后加糌粑,再加一些羊油;另一种叫“帕土”用当地面做成小团团煮熟后吃;还有一种叫“加土”类似于汉族的挂面。

酥油茶:藏民不可缺少的主要饮品之一。它的传统做法是把砖茶熬成很浓的茶汁,倒入“酥油桶”(是一个长约1~1.5米,直径约10厘米的木质桶)内加上适当的盐巴和酥油,用一种活塞式的棍轴在桶内上下冲击,使水和茶汁及酥油交融即成。打好后,倒入陶质的茶壶内,少许加热即可饮用。酥油茶的原料是酥油、茶和盐,三样缺一不可。在日常生活中除富有家庭外,平民百姓除早上或有客人时才喝酥油茶,平时只喝清茶,其做法是把开水倒入陶质茶壶内,外加少许茶汁和盐巴后即饮用。今天已经很少有家庭用木质酥油桶制作酥油茶,而是改用电动酥油搅拌机,每台300元左右,方便、省时、省力。

青稞酒:除喝茶外,喝青稞酒的习惯极为普遍,特别是农牧区和半农牧区更为流行,不管日常生活还是红白喜事青稞酒都是不可缺少的饮料,也是藏族喜欢喝的酒,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亲送友,必不可少。

肉类:肉的吃法主要有3种:一种是切块煮熟;另一种是吃生肉;还有一种是风干后生吃。这3种吃法当中风干肉最为有名,其做法是将牛肉切成条形,串挂在低温多风的地方阴干,风干肉肉质鲜红,无膻味,存放期长,不易腐烂发霉,携带方便。

3.居住

房屋形式为平顶立体,采用石块或土坯砌墙,一般情况下从地基到高一米左右为石块,然后土坯砌墙。旧式房屋墙厚窗口小,门也矮小,屋内支以柱子,房以粗细适合的圆木或“下江木”为椽,再重排一层树枝,并铺垫一层小石子,在石子上再铺一层阿嘎土,人工夯实,俗称打阿嘎。牧区一般居住帐篷,大多数是用牛毛编织制成,部分为布料做成。帐篷内一般用两根柱子顶着,边围用5~8条绳子来固定,帐顶有开口可以通风,牧民帐篷中除日常所用的简单用品外,没有什么家具,这也便于他们按草场草势和季节游牧,较富有人家有些住房或仓库之类,但非常简陋。

2006年安居工程实施以来,农区住房从一层逐渐筑成二层,土坯床换成木质床,铁质三脚架炉灶变为铁皮炉子,藏桌、藏柜、沙发、电视、录像机等进入农民家中。努力引导牧民改变居住习惯,改变居住方式,建造适应牧区特点,符合民族习惯,具有民族特色的定居房屋,使游牧逐步走向定居。

4.主要民族节日

(1)藏历新年。

湘河流域的民众和年楚河以南的后藏群众以藏历12月1日为新年。为了欢度藏历新年,湘河流域一般从藏历11月初开始操办供吃、穿、玩、用的各种年货。藏历11月29日晚饭前,要在打扫干净的灶房正中墙上用干面粉撒成各种吉祥图案,在房上画很多白粉点,表示粮食满屋。29日晚一般都要吃“古突”和举行驱邪活动,象征除旧立新,消灾免祸。“古突”,“古”是九,“突”是粥,是一种面疙瘩。面疙瘩里要包上9种东西,有面做的日、月,表示至高无上的尊严;有嘎玉儿(磁片),表示好吃懒做;有辣椒,说明长着刀子嘴;有羊毛,意为吃到的人温柔,富有耐心;有碳,表示吃到的人心黑;有盐,说明吃到的人是个懒人,也有的说吃到的人办事老到踏实;还有带角小面团,即是说吃到的人爱发脾气,说人长短等。无论谁吃到什么都要当场吐出,引起哄堂大笑,以助雅兴,但吃到带角小面团的人一定要喝大碗青稞酒。除夕之日,各家各户的藏柜上都放上层层垒起的各种油炸果,装满小麦和糌粑的双斗(藏语称为卓索切玛)、糖果、酥油茶、青稞酒,这些东西作为供品放在神佛画像或唐卡的下面,以示自己的虔诚。这一天为过好新年要做很多事,如切煮熟的绵羊头、切肉,准备初一年饭用的“卓热”(生小麦砸成扁状或粗细适当的东西),穿新衣,家庭主妇还要做初一早晨喝的“呛果”(用热青稞酒加上奶渣、人参果、红糖或白糖、适量的糌粑,有的还放熟米拌好后煮熟给家人吃)。初一中午要吃“卓土”(砸扁的生小麦加牛羊肉煮成的粥),“卓”意为吉祥、好运,吃“卓土”意为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好运常在。同时伴吃一些羊头、牛羊肉,较富有的人家中还专门做“卓玛麻枯”(油炸人参果),意为好运。这一天除亲属外一般禁忌到别人家去作客或串门。

“切玛”是藏历年必备的东西,把“切玛”装在特别的双斗中,双斗是用木板特制的一种长方形的空盒子,中间用木板隔开。在双斗板上刻有多种多样的花和象牙、宝石等吉祥图案,有的还刻有月亮和星星。双斗的一头装有拌好的酥油糌粑,另一头装满小麦(意好运),两头顶上插有几根麦子和青穗(意为来年风调雨顺,粮满仓)。藏历新年,当你走进藏族群众家时,阿玛首先向你献“切玛”,你就从双斗中的“切玛”里拿出一点儿来,并说“扎西德勒彭松措,切玛帕卓贡康桑”(吉祥如意、身体健康)。而后,再往自己的嘴里放进一点儿预祝新春如意、身体健康。

在过藏历年时,中青年妇女外面一般穿一件无袖长袍,里面穿各种颜色的衬衫,并翻领在外,腰上围一条彩虹般的“帮典”(围裙),脚上蹬一双自家做的高腰氆氇镶呢藏靴(松巴拉姆),并戴各种首饰。男子头戴“次仁金嘎”(前后各有一大沿,顶上是绣花缎子的藏式帽子),外穿氆氇藏袍,内穿藏式白色衬衫(柏热旺久),脚下一般是长筒皮靴或“松巴鞋”。

(2)望果节。

望果节是丰收来临之际的一大传统民间节日,流行于农区,没有固定的日子,又叫丰收节,藏语叫“曲果”或“望果节”。湘巴流域的“望果节”属该地区民族传统节日中最为隆重的一个,其含义是人民群众预祝农业丰收,一般举办要在农作物定型时,其意思是今年定会有好的收成。从字面上讲,“望”指农田,“果”指绕圈,结合在一起是指“转地头”。

“望果节”分为两部分,头一天叫“曲果”,高僧领队,口吹法号,选出青壮男子,身着雪白的藏袍,头带白色的礼帽,脚穿长筒皮靴,身背经书,从左到右地绕着农田转一圈。这一天除了传统的宗教仪式外,没有特别的节目,干部职工和群众忙于搭帐篷以及过节的准备工作。第二天开始正式过“望果”,广大农牧民群众穿着新装,带着食物到固定的地方过节,从这天起民间藏戏团会演出全藏区著名的四大藏戏之一——湘巴藏戏,此外还有民间传统的“果谐”(圆舞)、“卓”(鼓舞)。人们在帐篷里欢歌笑语、喝酒作乐,呈现出一派祥和的节日景象。

“望果节”一般持续5~7天,在演出藏戏、圆舞、鼓舞的同时,举行一些带有传统和区域特色的体育比赛。如比肩力(藏语称卓西)、举重量不等的粮食(相当于牧区的投石抱石)等。参加这些活动的都是清一色高大魁梧的汉子。

(3)沐浴周。

每年藏历7月上旬,湘河流域的藏族和整个藏区一样,无论是县城还是乡村,无论是牧区还是农区,都有一个群众性的洗澡活动,这就是所谓的沐浴周。每年藏历7月上旬,当弃山星(金星)出现的时候,一群一群的男男女女,走出家门,纷纷来到湘河边,尽情地在水中嬉戏、洗澡。“弃山星”出现时洗澡有许多流行的神话,比较一致的说法是这个时候的水比“圣水”还灵验,能治百病。有一首这样的民谣:“弃山星的出现,有病不用求医。”每当藏历7月弃山星出现时,洗澡的人便多了起来,弃山星出现的第4天用弃山星的精髓洗澡进入高潮,弃山星隐没后洗澡活动结束。

(4)丧葬习俗。

藏民的主要丧葬方式为天葬,也有部分水葬和土葬,生前患有特殊疾病或严重传染病者,死后一般采取土葬。天葬的程序是:人死后,先请僧人卜算,算灵魂归宿,超度死者尽早走上寻找转世之路,由僧人或“曲卓”即生前好友把尸体卷曲成坐姿,并把头弯于其膝盖处,用白色藏被包起,放在屋内的一角,用土坯做垫,而不用床及其他物品垫,这是因为佛教认为人死以后,灵魂和尸体不是一起走脱,为了使灵魂不滞留屋内,用土坯垫尸,尸体背走后,土坯便扔到十字路口,灵魂就随之跑了。以佛祖僧人卜算结果为标准,停尸家中3~5天,这几天每天都要请僧人(湘巴藏族称为“卫热”)昼夜念经,点上酥油灯(多少依家境而定),超度死者的灵魂。死后的头一天下午,死者生前的亲朋好友都要前来家中吊唁,此活动湘巴藏族称之为“布达珍巴”。吊唁时来者带一壶酒,一条哈达,一点儿酥油或清油,一把炷香。停尸适当后举行出殡仪式(称上山),上山一般很早,几乎是天不亮的时候便开始,先把死者衣服剥光,四肢拥成一团,用白氆氇蒙上,然后死者后代把尸体背上天葬台;到天葬台后由操办天葬台的天葬师分尸解剖,把尸体喂之于鹰。操办天葬台的人下山回到死者家中后,死者生前的亲朋又来吊唁,称为“日帕需分配布”。再过3天后,到寺庙拿起死者生前的衣裤,请喇嘛超度,称为“曲嘎”,并从去世的头一天算起,按七七四十九天,以一七为限,给死者请喇嘛念经超度,到四十九天时认为死者走出尘缘进入自我轮回之际,家人才洗头洗脸,一切恢复原状。在死者死后的四十九天之内,家人及亲朋一不请客,二不歌舞作乐,为死者念经行善,希望死者早日转生人间。一年过后,家人为死者做周年纪念,则请亲朋好友,摆酒设宴,同祝死者早进入极乐世界,吉祥成佛,表示哀悼完毕。 GJ4N79+aVN1336ugZI2UaMsWUKZ2PEwyYgZVU71ytslkqjqUXmS+UKJF2uWXuC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