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课题研究内容、意义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本课题是对1960年艾玛岗调查的一次回访性调查,就是以1960年的调查为蓝本,对原有调查点进行再次调查研究。

回访研究是民族学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有研究传统。比如人类学家安妮特·韦娜(Annette Weiner)从1971年后五次回访马林诺夫斯基曾经调查过的特罗布里恩德岛。由于当地男性中心主义的影响,马林诺夫斯基虽说注意到妇女在岛上的较高社会地位,但他认为这是由于母系继嗣社会的谱系作用,而忽视了当地妇女在政治经济学与交换体系中的作用。韦娜通过回访调查认为岛上妇女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告诉我们在当今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中性别角色不应忽视,尤其是人类学家以男性偏多的情况下,于是韦娜的回访研究的学术意义便在于重新发现女性的田野视角。”

中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同样也十分重视回访研究,比如费孝通先生对其曾经开展田野调查的开弦弓村的回访。1939年,29岁的费孝通根据对家乡吴县开弦弓村的考察,写下了中国重要的社会学著作《江村经济》。1957年,费孝通重返20多年未归的开弦弓村做调研,通过调研,他得出了江村仍旧贫穷的原因:缺乏副业。1981年,费孝通第三次访问开弦弓村,他看到家庭工业开始复苏,家庭副业的收入占到了个人平均总收入的一半,而在吴县一带,乡镇工业遍地开花,甚至跟城里的大工厂争原料、争能源和争市场。1983年底,费孝通写出《小城镇再探索》一文,第一次提出了“苏南模式”。庄孔韶先生追寻林耀华的名著《金翼》中的田野调查点,于1986~1989年先后五次回访了闽东地区,在时空都发生巨大变化之后,对《金翼》曾经调查的黄村及其所在县镇沧桑巨变进行研究,探索变化规律。回访调查在于“可以延伸了先驱者作品的学术生命与意义”。

对于西藏自治区而言,民主改革至今,50年的变化,在时间上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对曾经的调查区域进行回访研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社会文化的变迁,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了解行政政策的演变对地方社会变迁的影响力,可以为今后的政策走向提供值得借鉴的政策咨询。

本次回访研究的内容定位于当前各级政府都十分关注的民生问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比较研究,这种比较不仅包含了对以往微观研究内容的直观比较,当然也包括对社会发展的宏观比较。通过对民生问题的纵向比较研究意在解决以下一些问题:经过50年的发展,这些在1960年被调查的区域在民生发展上有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其间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出现过什么问题?长久以来,国家和西藏自治区各项政策在改善西藏农牧民民生问题上有哪些重要体现,生活在此的农牧民是怎么看待这50年的发展变化的,他们对未来的希望是什么?这半个世纪的发展,对目前中央及西藏地方政府制定政策具有什么样的参考价值等。

其中宏观比较研究包括了对不同历史阶段国家政策走向的研究,各级政府对艾玛乡实施的专门政策研究,被研究区域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农牧民的生活状态等。微观研究重点通过对1960年那次访谈对象的家庭成员进行回访,通过对这些当时已经成年的村民的调查,从他们的视角来厘清50年来西藏民生的变迁。具体包括:(1)基本生存状态比较研究;(2)人口、土地与农业经济研究;(3)生产现代化与经济多样化研究;(4)日常生活方式50年变迁研究;(5)教育事业50年变迁研究;(6)基本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水平研究;(7)50年来社会保障进程及其现状研究。

(二)研究方法

1.以参与观察和个案访谈为主的定性研究方法

课题组在田野调查期间主要采用参与观察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力争获取的调查资料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研究内容。本课题是以对1960年调查的一次回访调查,通过回访来研究50年来艾玛乡的民生变迁。而个案访谈注重的恰好是在自然情境下对个人的“生活世界”以及社会组织的日常运行进行研究。此次调查点艾玛乡各个村落生活的村民在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环境以及国家政策覆盖等各方面都具有同质性,采用个案访谈的方式可以通过对多个个体生命轨迹的研究来归纳和总结他们所依存的时代特点,研究结果通常更具深度,更能探寻到研究问题的本质。

2.通过问卷调查开展的定量研究

在调查中,我们对课题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采用了以问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式,比如对医疗、社会保障的满意度,日常生活的消费情况等,从政府统计也可能不会得到准确的数据,利用问卷调查收集的资料对问题做尽可能全面的统计分析,探寻规律性问题。

3.统计数据与田野调查形成的个案研究相结合

这两方面的结合,对于规避政府统计数据可能出现的误差具有较好的纠错作用。通过统计数据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的问题,而个案研究则弥补了统计数据中可能存在的不准确问题,同时也使得调查结果更生动、丰富。

4.归纳与演绎

归纳与演绎是研究西藏民生问题不可缺少的步骤。本研究注重的是比较研究,这就必须对调查点之外的整个西藏,甚至是全国范围内的民生问题的发展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在与调查点的民生问题进行比较研究中发现问题,查找不足,汲取经验教训。同时通过本课题的调查,也有必要对西藏民生问题进行演绎推理,通过逻辑分析获得理性结论,推导出一般规律,为西藏未来发展改善民生提供策略支持。

(三)研究地域、时间及相关历史问题

1.研究地域的选择

本研究旨在对西藏自治区南木林县艾玛乡这个特定区域50年来的民生问题进行研究,以艾玛乡作为研究样本,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通过文献整理,笔者发现艾玛乡是20世纪60年代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的重点调查区域,其调查内容丰富细致,且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与本研究的主题密切相关。

第二,从经济发展现状来看,通过研究西藏农村社会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笔者发现艾玛乡基本处于中等水平,适合作为研究样本。

第三,就研究地域而言,艾玛乡处于日喀则地区,相对远离主要的城市辐射范围,这符合当前西藏农村的分布特点。

第四,笔者在之前对西藏自治区社会发展研究的过程中,对艾玛乡有所了解,特别关注其“土豆经济”在老百姓增收致富中的作用,其特色产业的发展路径有研究意义,契合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2.研究时间

本研究的时间范围主要是自1959年西藏实施民主改革之后的50年,其间主要分为1960~1980年改革开放之前,1981~2000年21世纪来临之前,2000年至今这三个阶段。

3.1960年关于艾玛乡的调查研究

1956年中央政府实施了为期七年的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这次调查集合了多个学科队伍,选择西藏和平解放后,前后藏大部分地域的庄园、寺庙,对生活在这些地区的藏族群众和僧侣的生产生活状况,以及当时的制度运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其中日喀则宗艾玛岗就是这次调查的一个点。对艾玛岗的调查由罗秉芬、吴从众、翟万馨、乔维岳、周秋有、仁青、王世镇在1960年3~5月进行。对艾玛岗宗的岗中谿卡、康萨谿卡、哈布谿卡、夏嘎谿卡、扎康谿卡、咱尼谿卡进行了调查。调查分为宏观的社会情况调查和微观的藏族家庭调查两个部分。调查方式采用入户访谈式。总共访谈各阶层家庭13户(见表0-1)。

表0-1 1960年艾玛岗被调查家庭及简要情况

宏观调查主要是对西藏封建农奴制度下阶级存在和经济运行的调查。经济运行的调查重点在于对三大领主所拥有的谿卡中农奴生活状况的调查。具体表现在所有领地被三大领主占有,“并以残酷野蛮的手段强迫农奴们支付沉重的乌拉差役”。调查组对当时西藏民生之艰难定论为“广大农奴的生产与生活是极为悲惨的”,这是整个西藏人民在旧西藏时代生活的真实写照。

微观调查主要是对当时各阶层的农奴进行的。选取的调查对象分为上、中、下三个阶层,涉及农户13户,详细调查了其中的9户(其中,中等农奴3户,贫苦农奴6户)。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农户的家庭基本情况、生产生活资料、支差纳税、受压迫或者被剥削状况、生产劳动、日常生活消费,以及宗教信仰消费等,内容都非常详尽,调查的基本宗旨在于反映当时农奴阶层被盘剥和被压榨的严酷现实。

因为对艾玛岗调查时西藏上层已经发动了叛乱,此时正值中央在平定叛乱之后开始进行民主改革时期。对艾玛岗的调查就是在民主改革期间进行的。所以,这次调查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用比较详细的数据对比不同阶级的生活现状,以此对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的生产方式,以及存在严酷剥削的生产关系进行批判和揭露。正如当时参与过西藏历史调研的专家回忆的那样:

这时候我们西藏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中央要让全国了解西藏社会情况,便于准备将来西藏的改革;并预计明年初西藏的上层人士,很多人大代表都要来京开人民代表大会,也想让他们知道自己所处这个社会是什么情况。 xPy5W++i0FiR1Qt+kpGo/YCJFe17nl4WXTZllp0SRUreLGpOAtWbrmdv2VvbDv/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