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 ◎ ◎ ◎ ◎ ◎ ◎ ◎ ◎


“小中华”意识:大明恩情?抑或朝鲜主体意识的萌生?

桂涛

17世纪中叶明清易代,朝鲜如何看待清朝这个由“夷狄”建立的王朝,是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在早先的“朝贡贸易体系”研究视角下,朝鲜被视为明清两朝的模范朝贡国。不过,这一模范朝贡国的形象,近期受到了挑战。在“从周边看中国”这一新的研究视角下,研究者使用更具有私人性质的材料,尤其是出使清朝的使臣所写下的游记,从中探寻朝鲜士人对清朝的直观体验,发现朝鲜对清朝的真实态度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样恭顺。事实上,朝鲜并不认可清朝的正统性,对之心存鄙夷。研究者更敏锐地发现,随着17世纪中叶明清易代,朝鲜产生出一种独特的“小中华”意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朝鲜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拒绝承认清朝的正统地位。在“小中华”意识驱使下,朝鲜认为“明朝后无中国”,“中华文物”保存在东国朝鲜,自视为“中华正统”。

朝鲜何以会产生这样一种“小中华”意识呢?多数研究者从情感层面思考这一问题,将之归因于朝鲜对明朝存在着深厚的感情。葛兆光分析指出,由于明朝对朝鲜有赐号、再造之恩,朝鲜对明朝形成了全面认同。“正因为如此,在明清易代之际,他们面对过去的蛮夷,但现实又极其强大的清国时,虽然有些畏惧,但心底总是有些不屑。” 有研究者更在“小中华”与尊明之间画上等号,认为朝鲜的慕华观使其对明朝彻底认同,随着明朝的灭亡,“其所认同的中华与明朝一同消失”,由慕华观衍生出“尊周思明”的小中华意识。 如此,根据目前的研究,可以归纳出这样一个逻辑链条:由于明朝对朝鲜有深厚的恩情,朝鲜对明朝形成彻底的认同;由于对明朝的彻底认同,明清易代后,朝鲜无法产生对清朝的认同,由此将自身视为“小中华”,继承明朝的正统;“小中华”意识反过来又在思想层面上,为朝鲜不认同清朝的态度提供了正当性。

将朝鲜“小中华”意识归因于对明朝的情感,固然揭示出问题的一个方面,不过,它同时也引来了其他问题。如果尊明的情感是“小中华”意识的动力,那么,这个情感为何持续如此之久,其背后的动力又是什么?实际经历过明清易代的朝鲜士人对明朝怀有深厚情感,自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此后的两代、三代人为什么也对明朝存有感情呢?这一感情又为什么没有淡化呢?这些问题仅从情感的层面恐怕难以做出解释。事实上,我们从对中国内部的观察中就能发现情感解释的有限性。同样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汉人士大夫,北方士人在清朝入主没有多久就认同了清朝的支配;更有抵抗精神的江南士人,至迟在康熙中年也开始产生对清朝的认同感。这方面著名的例子就是江南遗民黄宗羲。这位曾经抵抗过清朝的明朝士大夫,令人难以置信地将胡虏的皇帝称为“圣天子”。

另外,基于情感因素的解释框架,也难以解释18世纪中后期的经验事实。如果明朝的恩情是“小中华”意识的根源所在,那么,从逻辑上来说,随着清朝减免朝鲜岁贡、合并三节使臣、优待朝鲜贡使等德化政策的展开,清朝对朝鲜的恩情就日益累积,“小中华”意识由此逐渐被消解,从而能够使朝鲜逐渐产生对清朝的认同。如孙卫国的研究就指出,在清朝德化政策的感化下,到乾隆时期,朝鲜对清朝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乾隆以后的清朝皇帝终于赢得了朝鲜人的尊重,使得朝鲜人也将其当作皇帝看待。而对嘉庆以后皇帝的态度,朝鲜似乎将之比作明朝皇帝”。 刁书仁则从北学论的兴起中,看到了朝鲜对清朝态度的变化。不过,这仅是事实之一面。孙卫国的研究还发现,朝鲜对清朝之恩,还有一种复杂的心态,一方面固然感激,另一方面则始终心存警惕,以为清朝之施恩,另有所图。即便在北学派那里,清朝之正统地位,也没有获得认可。如北学派之代表朴趾源始终将“皇明”视为“上国”,并将清朝所施之恩视为“惠”,而在本质上与明朝所施之“恩”区别开来。葛兆光也注意到,即便到了19世纪,习惯了清朝繁盛的朝鲜使节,仍然没有认同清朝,他们还是能从戏剧表演中看出别样的意味,把台上的戏服看成“汉族人保存族群记忆的迂曲方式”。如此,戏院也不是娱乐场所,反倒成了其缅怀前朝的纪念堂。 为何触目可及、切切实实的恩情,始终敌不过一个已经消失百余年的政权所施予的、靠想象维持的恩情呢?18世纪朝鲜士人的复杂心态,恐怕也不是情感因素所能完全解释的。

综上所述,我们要对在清朝统治的漫长时期内,朝鲜始终对明朝怀有感情,拒斥清朝这一独特现象做出解释,就不能仅停留在情感的层面上,必须再往下走,深入朝鲜士人精神世界的底层,去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思想、怎样的思维方式,为朝鲜对明朝的情感提供了持久的动力?之所以要到思想的层面去寻求解答,是因为情感受到情境的左右,固然强烈,却短暂,场景一换,情感也随之改变。朝鲜对明朝的情感,不是宣泄式的情绪表达,它长久留存在朝鲜士人的内心深处,并且通过编纂史书、祭祀将这种情感物化、制度化。如此精细、持久,其背后必定经过了理性的思考与组织。

本文首先围绕这样两个问题:(1)朝鲜是否彻底地认同明朝?(2)“小中华”意识之“中华”究为何意?希望如此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小中华”意识的实质和内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朝鲜“小中华”意识得以成立的逻辑是什么?怎样的思维方法在背后支撑着此种意识?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本文希望能够加深我们对朝-中关系的理解,以及更深刻地认识17世纪中叶发生的那场巨变对整个东亚世界具有怎样的意义。 6mXCB+imJE1oWTWQ6KhJOSCobNlLdgbY5cUntqg2+GZxQ081IRgBOEJyWF08Kc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