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世纪至10世纪,我国东北地区的靺鞨族曾经在东北亚大陆建立一个强大的封建王国政权——渤海国。中国史书称其为“海东盛国”。鼎盛时期的渤海国,其疆域十分辽阔,西至松嫩平原,东临日本海,北到黑龙江下游,南到朝鲜的咸镜北道,其中心区域主要分布在今天的黑龙江流域、图们江流域和鸭绿江流域,是当时东北亚地区最为强大的地方王国政权之一。但契丹人的一场大火,让这个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渤海国人民彻底失去了他们的家园,一切典章文物、亭台楼阁都付之一炬,灿烂的渤海文化也随着这些浓烟消失殆尽。1000多年以来,人们只有透过那废墟之上的残垣断壁或是从中原史书只言片语的描述中,去遥想这个中世纪王国的文明。然而,契丹人可以用大火毁掉渤海人的地上建筑,却无法摧毁堪称渤海国地下文书的墓葬。近年来,渤海国的考古发掘工作不断给人们带来惊喜。无论是贵族墓葬还是平民墓葬,在黑龙江流域都有发现,为我们了解渤海国的历史与文化面貌提供了可能。
本节通过对黑龙江流域渤海墓葬所反映出来的文化现象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尽可能地还原部分渤海王国的文化面貌。这种以江河流域为讨论对象的研究范式,可以打破当代国家疆界的限制。 在渤海国原来的疆域中探寻其历史,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民族情绪的波动。所谓的黑龙江流域,是指整个黑龙江水系所流经的区域,以今天黑龙江干流为中心,凡是流入黑龙江干流的河流和所经过的区域都属于这一范围。古代的渤海国则主要在黑龙江支流牡丹江和绥芬河流域一带,因此,这一地区的渤海墓葬是我们主要的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