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以“三不朽”精神致力于中国文化资源的发掘
——《中国文化论衡》发刊词

在多方的关怀、关爱下,由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文化论衡》学术集刊即将问世了。我深感本刊要在竞争激烈的学术丛林中立住脚跟殊为不易,然而,每当想到有所在单位的鼎力支持,有学界同道的协力襄助,有团体成员的倾情奉献,我就平添了几分将本刊打造成有品位、较知名的中国文化研究高端学术品牌的勇气。这里,我不由想起《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所说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精神。假如我们奉行这“三不朽”精神去创办、运作《中国文化论衡》,也许可借助此平台或载体服务于有识之士,从而“积德行善”,成就一番学术功业,创建、传播包含真知灼见的思想言说。我们不奢望因此流芳百世,只是不希望枉过一生。之所以将本集刊定名为《中国文化论衡》,是想借用东汉伟大思想家王充《论衡》一书的书名,目的是围绕中国文化各种问题“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实现传道解惑的学术志向。

经过上下的反复斟酌,本刊的基本宗旨确定为“合理厘定中国文化优劣得失,协力推进中国文化经世致用”,办刊方针确定为“致力于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的理性思考、中国文化的深入发掘和中国文化的实践关怀,以实现中国文化的自觉自主、自立自强”。希望通过各界的通力合作,《中国文化论衡》集刊得以形成如下优势和特色:一是区别于同类其他集刊与期刊一般侧重于中国文化某一方面或层面如思想学说(儒学、道学、墨学、佛学、易学等),力图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做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二是既从纵向角度探讨中国文化,又从横向角度研究中国文化,实现多视域、多层面的文化融合创新;三是立足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放眼中国和世界,在中外比较中透视、反观中国文化;四是从学科体系创新、学术体系创新和话语体系创新出发,致力于建构中国学和文化学的交叉学科——中国文化学,并在这一学科指导下深入探究中国各种文化问题。

本刊主要刊载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发展相关的最新研究论文及其他文章,为此将分期分批开设以下栏目:中国思想文化(儒家文化、法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兵家文化、佛家文化等)研究;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中国文化产生、变迁、结构、环境、象征、模式、心理、认知等研究;中国文化思潮、精神、传统、资源、实力等研究;中国文化功能、作用、整合、差异、冲突、传播、交流、选择、传承、创新、利用和发展等研究,以及中外文化交流与比较研究,等等。同时也将致力于中国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经济文化、政治文化、法律文化、道德文化、宗教文化、科技文化、教育文化、家庭文化、通俗文化、文艺文化、审美文化、习俗文化、服饰文化、城市文化、农村文化、饮食文化和建筑文化等社会文化领域的研究。本刊将常设专辑、专题、理论探讨、书评、学术动态、专家访谈等栏目。

在中国文化复兴与重构的时代背景下,说《中国文化论衡》生逢其时毫不为过,期待它在各界同仁包括读者的关心呵护下,早日成长为学术园地的一朵奇葩。

主编 涂可国
2016年7月5日 ix5n7vOtjifIZUjmOUS5ByyQNMIkXiNWscLy0oD7+0DtGy3Xt+CJ3xGXW3Qc65l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