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朝鲜中期文人李民宬与齐鲁文化

李学堂

摘要 朝鲜中期文人李民宬两次出使中国:一次是1608年李民宬作为王世子册封奏请书状官第一次出使明朝,这次出使往返均经由辽东陆路往返北京;一次是1623~1624年被任命为书状官第二次出使明朝。后一次李民宬的山东行程,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次朝鲜儒学者来到儒学的故乡直接印证和体验山东文化之旅。从总体来看,以李民宬为代表的朝鲜文人对明末齐鲁文化的体验基本都是正面和积极的,这与他们长期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对齐鲁文化具有强烈认同有着天然的亲密感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对儒道佛不同性质的文化错综交替现象和城市书院的重利风气也颇有微词,表现出一定的批判意识。

关键词 李民宬 山东 齐鲁文化

敬亭李民宬为朝鲜中期文人,1597年(朝鲜宣祖30)通过科举文科及第,历任注书、说书、兵曹正郎,1605年被荐举为吏曹正郎时由于郑仁宏一派的反对被任命为济州点马御史。其后又历任正言、修撰、监察、校理等职,在1608年获得赐暇读书的机会,1617年(光海君)因反对废母论而被削职。1623年,仁祖反正后恢复官职,即被任命为书状官赴明朝。李民宬受到儒家文化的长期熏陶,孔孟程朱的儒家正统思想已经成为自身思想意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正是这种思想文化的同质同源性使其历次中国之行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寻根之旅。本文将归纳李民宬癸亥甲子朝天之旅途经山东的行程路线,分析其在山东各地的诗文创作内容,旨在考察明末清初的齐鲁文化给朝鲜儒学家留下了怎样的历史记忆。

一 敬亭李民宬的儒家文化情结

李民宬在读书时节,曾写过一首《读中庸》的诗:

潜玩中庸理气章,

何尝求道杳冥乡。

须知上下鸢鱼妙,

只这吾心勿助忘。 [1]

“杳冥乡”指高远之处。李民宬认为圣人传授的求道之途绝非在远离人事的虚无缥缈之处,而是在日常事务之中。朝鲜儒学者均尊奉朱子的四书解释,朱子在《中庸章句》中,对《中庸》首章做了如下诠释: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命,犹令也。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率,循也。道,犹路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修,品节之也。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圣人因人物之所当行者而品节之,以为法于天下,则谓之教,若礼、乐、刑、政之属是也。盖人之所以为人,道之所以为道,圣人之所以为教,原其所自,无一不本于天而备于我。学者知之,则其于学知所用力而自不能已矣。故子思于此首发明之,读者所宜深体而默识也。

即学者潜玩“鸢飞鱼跃”的天理之道,应遵从圣人教诲自觉与社会的“礼、乐、刑、政”相结合,从自身的省修做起,在日用事务之间修行品节,寻找其“当行之路”,也就是“道”。可见,李民宬对中庸理气章的理解也是遵从朱子的四书注解,强调在修心持敬的同时,以践行圣人之道作为修学的最高目标。

李民宬科举及第之年,正是丁酉再乱 之时。在大明朝鲜联军的顽强抵抗下,倭寇被迫撤离,朝鲜半岛又恢复和平。在百废待兴之际,坚持儒教立国的朝鲜宣祖决定修复始建于1398年、焚毁于壬辰倭乱中的汉城成均馆文庙,文庙修复完成于1601年。在竣工之际,李民宬写下了著名的《文庙重修记》:

国之以功德祭祀而遍天下者,惟社稷与孔子为然。稽诸祀典,孔子得享中祀,而社稷则上祀。岂以国之所重者以土谷为主,而句龙、弃之功,得以尚之耶。然而句龙、弃佐享而非其专主,又其位所不屋而坛,不若孔子之用王者事,巍然当座,自天子而下北面跪拜,如亲弟子者。岂非以配天地亘古今,为万世之法,为百王之师表,为国家之精神命脉者,不在彼而在此耶。是固功德之次第,而天下之所同然者。有以制极其崇,仪极其备,不可一日废而或苟焉者也。

恭惟我国家,受帝命尹东夏,文教之盛,无让于中华,而尊事孔子之礼,度越前古。文庙之建于国都,二百年于兹矣,不幸而焚于壬辰之变。及其旋都也,庶事草创,不遑庙制,凭神之版,假安草庐,春秋舍菜,仪度苟简,丝簧金石,散乱无托。入庙摄事者,莫不颡泚而心怵,恐圣灵之不飨于下国也,久矣。厥后缝掖之徒,各捐米布,谋所以新之。廷议以为苟礼官建请,适会上衷,卜日始事,勿亟勿迟。梓陶工廪,一出于经费,而悉心纲纪,皆督之有司。仍其故址而攻之,崇庳广狭,一视其旧。而寻引规矩,俱不增损焉。越某年月日,庙殿成,涂雘旣,始克奉安。东西配位如式,廉级峻整,栋宇窿壮,不侈于昔,不骞于今。凡造于庭者,咸仰神功,肃然改观。日月愈其光华,天地增其高厚。岳洞卉木,环拥恢奇,而云雷牺象,顿生精彩。继而有亲幸展谒之仪,多士风耸,文物再睹,泽流丰芑,环听璧水,我东方再造之基,实肇于此,不亦伟哉。

窃念斯道之原,出于天,而具于人,仁义礼智之性,君臣父子之伦是已。而粲然明白,有未尝息者也。然而道不能自著,必有待而后行,此古昔圣人之所以继天立极,而学校庠序之教,皆所以明人伦也。世降衰周,上无君师,天生夫子,为万世礼乐之宗主,教化无穷,人类赖之。至于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各得其伦,而以家以国者,伊谁之力欤。故治乱兴衰之迹,不判于强弱之势,而实系于斯道之向倍,夫所谓精神命脉者,不在此耶。呜呼,祠太牢于干戈者,能培四百年之业。而其季也有鞠为茂草。而终底乱亡者,可以监矣。

我殿下当小往大来之运,乃于宵旰之暇,念先后缓急之务,以为光复之图者,宜无所不用其极。而对垒十年,兵顿者未利,粮竭者未裕,城池未尽修,宫室未克建,不遑他及,而遂先于此,以为万物之权舆。其崇圣道之念,固可谓知所先务矣。永嘉东迁,戴邈请先立学。建炎初政,杨时以兴学为首。岂不以立国之体,风化为先;而外攘之规,必本于内修耶。至于任君师之责,尽导率之方,则不在日用彝伦之外,而本之于躬行心得之余,顾力行如何耳。黜浮华之习,奖敦实之行,申孝弟之道,励亲上之义,乃今日所当务者。而先学识而后文艺,遗声利而崇德业,此则居是学者之责也。诚能上行下效,表正影端,匡直辅翼,优游渐渍,自国都而推之于四方,无一人之不尽其伦,无一物之不循其性,则其规模之阔狭,政教之得失,视前代何如也。昔鲁僖公既作泮宫,而淮夷来服,其诗曰明明鲁侯,克明其德。又曰顺彼长道,屈此群丑。吁,中兴之本,其在斯欤,其在斯欤。 [2]

在该文的首段,李民宬引用韩愈的《处州孔子庙碑》的内容来引发议论。韩愈说:

自天子至郡邑守长通得祀而遍天下者,唯社稷与孔子焉。然而社祭土,稷祭谷,句龙与弃乃其佐享,非其专主,又其位所不屋而坛;岂如孔子用王者礼,巍然当座,以门人为配,自天子而下,北面跪祭,进退诚敬,礼如亲弟子者!句龙、弃以功,孔子以德,固自有次第哉!自古多有以功德得其位者,不得常祀;句龙、弃、孔子皆不得位,而得常祀。然其祀事皆不如孔子之盛,所谓生人以来,未有如孔子者,其贤过于尧舜远者,此其效欤?

李民宬以此证明只有孔子才能“以配天地亘古今,为万世之法,为百王之师表,为国家之精神命脉者”,因此对孔子的祭祀仪典“不可一日废而或苟焉者也。”

在接下来的议论中,李民宬更进一步从历史的角度论证敬仰圣人、尊奉孔子乃是关乎国家兴亡、精神命脉的大事,尤其在国家遭遇外患之时,更应把“内修”作为固国之本,才能人尽其伦、物尽其性,克明其德、屈此群丑,以达成国家中兴的目标。

从以上记文的议论来看,李民宬作为儒学者,认为宣祖修复文庙的举措可以说抓住了当时恢复社会稳定的根本问题,是使历经十年战乱的朝鲜走向中兴之道的当务之急。

1608年(宣祖36年)李民宬作为王世子册封奏请书状官第一次出使明朝,这次出使往返均经由辽东陆路往返北京。这一次燕行只留下了燕行纪行诗歌,而没有纪行文。1617~1623年,李民宬由于反对废母论而被削职为民,这期间曾写下一首《田园杂兴》的诗:

邹圣语齐梁,教民耕与桑。

理生宁失业,滋味惯居乡。 [3]

即使成为百姓,作为儒学者的李民宬也遵从孟子的教诲,致力于耕作和蚕桑之事,把农事作为新的职业,仔细品尝农村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滋味。

在仁祖即位之后,李民宬官复原职,即被任命为书状官第二次出使明朝。由于后金的不断入侵,陆路出使明朝已不可能,李民宬一行只好选择相对安全的海路在登州登陆后绕道山东北上的路线。李民宬的这次山东行程,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次朝鲜儒学者来到儒学的故乡直接印证和体验山东文化之旅。

二 李民宬的癸亥甲子使行缘由及其路线

1623年3月,朝鲜西人派主导废掉国王光海君李珲,拥立绫阳君李倧为新国王,这就是朝鲜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仁祖反正”事件。仁祖李倧即位后不久,就派出奏闻使正使李庆全、副使尹喧、书状官李民宬三使率领的使节团到燕京向明朝有关阁部递交“呈文”,转达新政权“反正”成功的消息,以得到明朝皇帝的“封典”,即对朝鲜新国王的承认。三使率领由译官、军官、写字官、医官、格军、炮手、家奴、厨子、梢工等345人组成的庞大使团于天启三年(1623)五月二十四日自宣沙浦出发,经过长达21天3450里的艰难海上航程,于六月十三日到达登州水门外上岸。

从军门揭帖报单看,实际到达的使团人员为:朝鲜国奏闻陪臣三员为因新国王册封事前赴京师,跟随正官四十三员、打角夫三名、从人十五名。驾到船六只内,第一船梢工水天并五十三名、第二船五十七名、第三船四十名、第四船三十九名、第五船四十四名、第六船三十一名,共计328名。可见在21天的海路旅途中,共有17人由于各种原因中途退出了。艄公、水军等留在登州等候使团返回,实际上陆路启程赴北京的正式人数应为64人。

使团到登州后,需拜见明督抚官员,得到勘合票文方可进京。在登州停留十余天之后,于六月二十三日从登州启程,途经山东各驿站后,又经过景州、阜城县、富庄驿、献县、河间府、任岳县、雄县、新城县、涿州、良乡县、大井店等29处后续驿站,历时一个多月,行程1900里,于七月二十七日经朝阳门抵达目的地北京。

从该使团经由的线路来看,属于典型的“山东贡道呈文”燕行路线,即在山东经过了登州、黄山驿、朱桥驿、莱州府、灰埠驿、昌邑县、潍县、昌乐县、青州府、金岭驿、长山县、邹平县、章丘县、龙山驿、济南府、齐河县、禹城县、平原县、德州19个驿站。

三 齐鲁文化诗文创作

对精通汉诗、汉文的朝鲜文人来说,汉诗、汉文的创作被视作汉字文化圈文人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统一形式。通过汉诗、汉文,塑造出各种文学意境,展现出强烈的审美感受。燕行来到中国以后,他们也创作了大量优美的纪行诗文,形成了被称为燕行文学的民族文化宝库。

李民宬也是一样,他的纪行诗文创作从受命出使离开朝鲜京城开始,渤海湾的惊涛骇浪、时隐时现的海中小岛、登州的蓬莱水城、山东沿途各地的历史遗迹和灿烂文化、历史古都燕京的人文景观,无不成为其吟咏歌赋的素材,留下了体现杰出汉文水准的使行日记和多达数百首的纪行诗篇。

以下将分几个主题简述其有关齐鲁文化的汉诗创作情况,从中可以了解李民宬作为朝鲜文人如何看待明末当时的山东文化,以及作为诗人通过实地踏访对已从经史子集中相当熟悉的齐鲁大地有着怎样的真实感触。

(一)以文庙书院为主题的儒家文化

在海路朝天的朝鲜文人燕行诗文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即通过观察各地的书院文化和接触中国文人实际了解当时中国的学术动态和思想情况,并确认文化的同质性和自身文化的民族特征。

李民宬的山东纪行诗文中记咏较多的是各地的文庙和书院。这也是作为朝鲜文人在山东最想看到的内容之一。朝鲜朝的立国之本即为儒家思想,除了出身名门望族和荫仕之途外,新进士族均通过科举选拔,而科举科目基本为四书五经经论和治国修身方策。李民宬也是这样,从小受到系统的儒家经典教育和良好的儒家文化熏陶,对邹鲁之乡的儒家文化既熟悉又向往,因此这次李民宬的山东贡道朝京实际上是一次典型的文化之旅。

三月十八日巳时到莱州府,入西城门,下马于文庙。守殿者开锁,至圣以下皆塑像冕服,遂谒庙而行。东莱书院在文庙之东、府衙之傍,其堂名曰深远,亦塑像。城中有大学士毛纪吏部尚书赵焕牌楼 [4]

在返程途径莱州时,一行拜谒了文庙,参观了东莱书院。从李民宬的记录来看,东莱文庙的管理还是比较正规的,有专门守殿者负责开锁,组织使行团一行以礼参拜,而且至圣孔子等的塑像冕服均保持完好。东莱书院深远堂塑先师像象征着正规的儒家教育,建在府衙之旁,表示莱州府对儒家教育机构的重视。而城内塑造大学士毛纪和吏部尚书赵焕的牌楼,在彰显出儒学名人的社会地位的同时,也促进了儒家文化氛围的形成。

参观莱州文庙之后,李民宬赋诗一首:

文献三齐有足征,

衣冠千古继绳绳。

儒宫俎豆陈仪盛,

学制师生积废兴。

尧颡禹腰凭面谒,

曾唯颜喟若亲承。

东莱书院长邻近,

入室分明自此升(神位皆塑像,故及之)。 [5]

首句中,“三齐” 泛指齐鲁大地,整首诗的意思是说从尧舜禹汤传承下来的儒家文化在山东地区流传千古,文庙按照礼仪供奉着儒家历代代表人物,儒学传统经过书院教育世世代代薪火相传。在莱州文庙,李民宬既看到齐鲁大地保存和祭祀儒家历代贤哲的礼仪文化,也确认了作为儒学发祥地的山东尊崇和传承儒家思想的文化传统。

海路燕行的朝鲜使节一般都会参拜山东各地的文庙,以寻找儒家文化发祥地的文化根源。例如几乎与李民宬同时,朝鲜文人吴 (1592~1634)于1624~1625经山东贡道朝京也拜谒了登州文庙,留下了一首《谒登州文庙》的诗:“之罘碣石极天东,谁为先师创庙宫。一变燕齐迂怪俗,大成邹鲁圣贤风。仙槎敢 横牛斗,春服行将学冠童。列像俨然亲炙地,何如当日梦周公。” [6] 在登州文庙,吴 在书院书生祭祀孔子和列圣的仪式中,看到山东大地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代代传承着邹鲁圣贤之风。

使行团除了拜谒文庙之外,一般还会安排参观各地书院的日程,有的是专程造访,有的则是顺道参观。李民宬在莱州专程参观了东莱书院以后,写下了两首诗:

恭惟大著吕先生,

丽泽当时友考亭。

道学源流传后世,

儒宫俎豆奉遗灵。

移家婺女瞻桑梓,

嗣德东莱仰典刑。

赡士有田经久远,

圣朝文治本惟馨。 [7]

路傍时雨润嘉生,

阅尽长亭复短亭。

乡国遗风崇正学,

圣朝祠典像英灵。

道同濂洛惟明理,

术异申韩不尚刑。

培养人材知有自,

菁莪方属至治馨。 [8]

当时,莱州有名的书院有两处,一处是康成书院,一处是东莱书院。经学大师、北海高密人郑玄在当时莱州的乡下不其山(今青岛城阳铁骑山)建康成书院讲学,开创了中国的“村学”传统,后人为纪念郑玄,在莱州建有“北海书院”。2001年,青岛市委领导提议恢复“康成书院”。按照以高等学府为依托搞好书院建设的思路,崂山风景区管委会与山东大学经磋商,决定共同恢复康成书院,并迁址于崂山南麓,更名为“崂山康成书院”。书院以山东大学为依托,遵循书院文化新理念,在完善自身功能、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上,吸纳知名专家学者,开展多领域、高层次的传统文化学术研究,并对研究成果进行整理、转化和推介。2002年5月,崂山康成书院挂牌成立。然而,此“崂山康成书院”已非原址建设的“康成书院”。

南宋浙东学派哲学家吕祖谦,其先祖在北宋三代为相,其祖辈因职任及战乱等原因先后居河南洛阳、安徽寿州,最后定居浙江金华,为表示不忘本籍,吕祖谦号东莱,著有《东莱博议》,世称“东莱先生”,后人为纪念吕祖谦,在莱州建有“东莱书院”。

从以上两首诗的诗题和当日的行程记录来看,李民宬一行参观的是莱州的东莱书院。第一首诗题为《题东莱书院赡士田碑》,第二首为《白沙以余题东莱书院赡士田碑诗,为韵险而难和,遂再迭以竢郢斤》,可见第二首是第一首改写而已,目的是改以平韵求得同行诗人白沙的唱和。诗题中出现的“赡士田”也称为“学田”,是中国封建社会书院所属田产,是书院教育的主要经济支柱,其租银悉充办学经费,包括师生教学、生活、修缮房舍等各项支出。设学田以赡学的制度,创始于宋代,并一直延续到清代。

从以上两首诗的内容来看,第一首从介绍吕祖谦与朱熹的交游和道学渊源入手,最后点出国家赡学制度对保存和传承儒家文化的重要意义。第二首则从写景入手,首先介绍赡士田的周边环境,介绍赡士田对于乡校书院祭祀先哲、传承正学的意义,然后通过与申韩法家之学 的对比,点明吕祖谦宋学就总体来说倾向于朱熹崇尚明理的学术性质。

从东莱书院的历史来看,始建于明景泰五年(1454),正德七年(1512)迁至莱州府学东,前为讲堂,后为祠堂,左右有厢,前临通衢,树石坊书“东莱书院”。万历八年(1580),诏毁天下书院,改为吕先生祠,祀宋儒吕祖谦。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知府龙文明修一新坊,题“东莱吕先生书院”。因此李民宬一行参观的东莱书院当时的正式名称为“东莱吕先生书院”。朝鲜文人全湜(1563~1642)于1625~1626也就是李民宬参观后的第二年,也到莱州参观了该书院,赋诗诗题为《过吕东莱读书堂》,这里的“吕东莱读书堂”应该是当时“东莱吕先生书院”的别称。其诗为:“家学从来识正传,东南诸子莫之先。至今依旧藏修地,五尺羞称陆九渊。” [9] 这首七绝的前二句点明了吕祖谦的家学渊源和与朱熹、张栻齐名,同被尊为“东南三贤”的学术史地位。后二句则把当时的学术论争形象化,点明在“鹅湖之会”中,吕祖谦倾向于朱熹而对陆九渊有所批评的学术态度。

李民宬一行分别于1623年7月6日和第二年返程时的3月13日两次经由邹平长山,路过伏生教授处和范文正读书堂。当天的日记内容如下:

七月初六日朝发长山,出西城门,门外有河曰孝妇河,摆船以渡。过雍齿墓,县西十八里有伏生庙及书院,乃伏生教授处。又有范文正读书堂,怀范楼在其傍,前有白莲池。范公本苏人,幼随母适长山读书,即此处也。 [10]

三月十三日……即出邹平西城外之小河边始达大路。午过伏生授书处,又过范文正公旧寓。……于陵仲子之庙在西城内。 [11]

上记李民宬的两则日记中,涉及雍齿、伏生和范仲淹等历史名人。尤其是伏生和范仲淹,在中国儒学史上都是留下过重重一笔的邹平长山著名人物。其中,范仲淹(989~1052)4~23岁20年的青少年时期是在长山度过的。据史籍记载,范仲淹中年受命抗击西夏时,长山在醴泉寺旁修建了“范公读书堂”。范仲淹去世后不久,邹平长山又在堂前竖起了“范文正公读书处”石碑一座,以后又建了上下读书堂、范公祠、范公泉、范公读书洞,等等。北宋治平二年(1065),长山在范仲淹儿时居住的城南孝妇河南岸,修建了“范文正公祠”。金泰和年间,在城东南隅建起了“怀范楼”。明嘉靖乙丑又建了景文门,怀范楼、景文门与孝妇河南岸的范文正公祠南北对峙,隔河相望。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清代诗人王渔洋曾叔祖、开封太守王之都在礼参店村建祀祭范仲淹、伏生和陈仲子的三贤祠。

参观伏生庙和书院以及范文正读书堂、怀范楼等文化遗迹以后,熟知中国历史文化的李民宬创作了吟咏伏生和范仲淹的三首诗:

先生秦博士,汉兴尚家居。

功在焚坑后,经资掇拾初。

藏书未出壁,教授已盈闾。

白首纷如叹,那堪过故墟。 [12]

范公后乐先忧志,

进退江湖廊庙俱。

抱负虽云天度量,

扩充惟在圣工夫。

读书有室人争慕,

立德传家士竞趋。

欲举篮舆那可得,

斜阳驻马古城隅。

偶得希文旧学堂,

相传即是郑公乡。

留情传注功虽苦,

后乐君民志可量。

绕井已无书带草,

满池惟有藕花香。

徘徊怀范楼前路,

兴入山高与水长。(黉山堂,郑康成注诗书之处,古井有书带草,范文正少时游学于此。后人起怀范楼,傍有白莲池。) [13]

第一首诗把伏生救儒家典籍于秦火使儒家学术得以传承的历史功绩作为歌咏主题,第二首吟咏了范仲淹的后乐先忧精神,第三首则是诗人参观怀范楼时听说此处离郑玄注书处不远后有感而作。后两首的主题都集中写由于伏生、郑玄传承了儒家精神“圣工夫”,才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范仲淹一生追求的理想境界,并成为中国乃至朝鲜古代民本思想的光辉典范,成为儒家文明圈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李民宬提及的黉山位于淄川古城东北十里处,是一座孤山。山上建筑仿泰山布局,有中天门、南天门、碧霞祠、玉皇阁、仙姑庄、郑公书院等建筑群,有“小泰山”之称。黉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鬼谷子曾隐居此山,建书院、讲学、授徒。其弟子孙膑、庞涓、苏秦、张仪都不远千里来黉山求学,名满天下。汉儒郑康成游学淄川,见黉山神奇钟秀,遂于此建书院,授生徒500人,并引来四方众多文学之士。据传刘备15岁时,曾来黉山师事郑康成。郑康成在黉山期间,一面授徒讲经,一面潜心著疏,注《周易》《尚书》《论语》《孝经》等百万余言,还广招齐鲁之邦农村水利专业人才,讲授农业知识,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后人建郑康成庙,以作纪念。从李民宬的日记行程记录来看,他并未直接到黉山参观,而是在怀范楼遥想当年范仲淹青年时节读书于郑康成读书处,联想到受到汉代儒家学术的熏陶而将之付诸实践的宋学精神而赋成上记诗篇的。

当然,李民宬在山东期间也感受到明末书院教育已经名存实亡的现状。如在七月初八日的日记中有以下内容:“留济南府。……从西夹门出,有泉曰趵突。……门外有石栏桥,桥下之水连通院门外之桥下,名曰书院,而弦诵寂如,闲人坌集,轰饮其上,且居人不知大舜之德,而敢以吕纯阳俎豆其间何耶。” [14] 辛辣地批判了济南趵突泉书院“名曰书院,而弦诵寂如,闲人坌集,轰饮其上”、完全没有书院应有的整洁肃穆的氛围,而成为集市般闲人聚饮之所,而且“居人不知大舜之德,而敢以吕纯阳俎豆其间”,邹鲁之乡的儒学教育机关出现这种不伦不类的现象实在让朝鲜儒学者李民宬难以理解和接受。

(二)以仙道佛老为主题的寺庙文化

山东除了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之外,仙道佛老文化也十分发达。据《史记》记载,“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15] 。不仅秦始皇东巡,在其死后,其子秦二世于元年(公元前209)春,再“东行郡县,李斯从。到碣石、并海。南至会稽(山),而尽刻始皇所立刻石……遂至辽东而还” [16] 。在秦朝立国的仅仅十余年内,秦始皇父子竟两次东临碣石,刻石纪功,并东巡至辽东。汉武帝好神仙,作承露盘以承甘露,以为服食之可以延年。《汉书·郊祀志上》云:“其后又作柏梁、铜柱、承露盘仙人掌之属矣。”求仙作为秦皇汉武东巡的目的之一,一直以来被世人无限放大,这也成为中朝两国文人诗赋创作的一个永恒诗题。

1623年6月13日,李民宬一行从登州水城门入境。李民宬登陆后吟咏的第一首纪行诗即与秦皇汉武东巡求仙的故事有关:

门虚碧浪涌,楼迥彩霞明。

水落田横寨,天低不夜城。

秦皇何所得,汉帝亦无成。

远客凭栏久,沧溟月又生(门即水城门也)。 [17]

诗中首先描写了水城门的夜景,营造出碧浪拍岸、夜明缥缈的氛围意境。诗人在东海海岸上凭栏远眺,仿佛又看到秦皇汉武祭祀仙人祈求不老长生的场景。时过境迁,只有涛声依旧的海浪和悬照当空的明月亘古长存。

李民宬一行寓居登州开元寺,在入住并参观了寺庙之后,诗人又赋诗一首:

开元皇帝好神仙,

竺教兼崇结胜缘。

沙界众生依佛日,

龙伦八部护诸天。

远人来讨客尘喻,

老衲空参鬼窟禅。

面壁妨调摩诘病,

朝朝车马寺门前。 [18]

如该诗原注中所说,登州开元寺始创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2~756),至李民宬寓居之时已度过了近千年的岁月。唐朝是佛教盛行的朝代,唐朝的佛寺遍布全国。玄宗在位45年,是唐王朝政治、经济、文化最繁盛的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又称“盛唐”,由于玄宗支持道教,使道教发展到顶峰。各地佛寺也兼崇玄教和神仙,形成了佛道一体的奇特景观。王维是唐开元年间著名诗人,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唐朝与新罗的海上交流十分活跃,唐朝的佛教文化和唐诗文化对朝鲜半岛影响至深。寓居开元寺的朝鲜诗人李民宬首先联想到的诗题当然是唐玄宗和王维。在千年之后,作为友好使者来到明朝之后,能住在开元年间建成的古寺,默诵着王维的画趣诗,真仿佛身在梦境一样,感慨万千。

佛寺文化作为齐鲁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书院文化一样,受到经山东贡道朝京的朝鲜文人的普遍关注。李民宬一行七月初三日抵达青州,入住弥陀寺:“七月初三日到青州。……寓弥陀寺。初四日朝寺僧远祥导入佛殿。榜曰大雄宝殿。壮丽无敌。创于宋熙宁中。苏子有题。” [19] “青州自西晋设立宁福寺以来,佛教经过北魏和唐宋的发展在青州形成了灿烂的佛教文明,境内名寺遍立,名僧辈出。” 但从资料上很难确认李民宬所说的弥陀寺的情况。据《益都县图志》的记述,宋代皇化寺大悲院(在青州城内北部)润大师称为“宗首”,又常诵《法华经》,死后归葬于胜福寺。据此推测宋代的胜福寺可能传天台宗。地宫中的三普贤造像,也旁证了这一点。弥陀寺是否即是这个宋代创建的皇化寺尚难以确定。李民宬在第二天参观完弥陀寺后,吟诗一首:

青州郭外弥陁寺,

创自熙宁 纪历年。

已际真儒兴五百,

谁教竺法遍三千。

插空斗柄垂珠网,

绕阁钟声殷梵天。

算了英雄如过鸟,

独留诗句揖苏仙。 [20]

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开创的理学经朱熹集大成以后成为元明清儒学的正统。朱子理学自元朝正式传入高丽以后,经过本土化发展成为朝鲜性理学,成为朝鲜朝立国的指导理念和思想根基。因此李民宬在诗中把宋朝的儒学家称为“真儒”。该诗对中国儒道佛交替兴衰的历史现象提出了质疑,尤其是在青州看到如此众多辉煌的佛教寺庙,在弥陀寺中又看到苏东坡的题词,这样的文化交融究竟说明了什么使诗人陷入沉思之中。

李民宬不仅通过拜谒文庙、参观书院确认了儒家文化在山东的传承,各地灿烂的佛教和仙老道教文化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使他对齐鲁文化乃至中国历史文化中不同性质的精神文化之间相互交融、和谐共存的现象产生了思考。

(三)以生活场景为主题的风光文化

从总体上来看,李民宬的山东纪行诗文以记咏历史文化为主,以自然风光和生活场景为主题的诗文只占很小比重,仅有的几篇汉诗也不是单纯写景,而是把自然风景与生活实景结合在一起,可以说人景结合、情景交融是其风光诗的特征。例如《黄山驿途中有感》:

挥汗黄尘六月天,

笋舆伊轧担夫肩。

殊邦忽讶乡山近,

驿路槐阴处处蝉。 [21]

诗人一行离开文登走上山东贡道时,正是艳阳高照的六月中旬。作为三使之一的书状官的诗人按例坐在二人抬轿子上,掀开帘子的一角观察周围的环境。天气的炎热,使靠卖苦力糊口的轿夫肩上的竹竿更加沉重;而异国的风景恰似家乡的山岭,时高时低而又单调无比的蝉鸣声使人感到更加沉闷。整个画面以动感为主,咿呀咿呀竹竿的晃动声藏在槐树叶中不断传来的蝉鸣声,构成了奇特的交响乐,使人昏昏欲睡,打盹中偶然睁开睡眼,还以为是家乡的山路呢。如果说这首诗的特征是人景交融的话,下一首则几乎全在写人,通过描写人的动作行为,绘制出一幅活生生的生活场景:

夸酒青帘报客知,

绿杨障日上窗迟。

主人借我游仙枕,

卧看儿曹角两棋。

厅堂扫洒为嘉宾,

床卓投壶取次陈。

不类路傍车马地,

个中疑有草玄人 [22]

来到刘家店以后,在酒店主人的照顾之下,诗人得到旅途中难得的短暂休憩机会。诗人的视听觉神经得到短暂静息之后,这时候反而更加敏感起来。绿杨遮护下的乡村酒店内,店家伙计叫嚷着招呼客人,小儿辈下棋为戏,店主人拿来枕头让诗人歇息。诗人抬眼观察房内的摆设干净整洁,布置有方,绝不像路边马店那样纷乱,以致诗人怀疑酒店主人饱读诗书从而知书达理。

这首诗以写人为主,在交代酒店内各色人物动作行为的同时,通过对房内环境的观察,最后又归结到写人上,得出了酒店主人高雅不俗的结论。

比较侧重于写景的仅有一首诗。即《趵突泉,次王阳明韵》:

济南奇胜世间无,

妙契仙翁藏一壶。

雪浪炰烹泉眼涌,

蛰龙喷薄尾闾枯。

一轩潇洒漱寒玉,

万象虚明开鉴湖。

偶着冰川老居士,

瑶池影里据床孤。

三伏炎蒸定有无,

迎风露殿置冰壶。

洑流不待水经验,

滭沸何曾泉眼枯。

爽耳泠泠韵古磬,

醒心湛湛涵灵湖。

庬眉道士坐终日,

清簟疏帘看鹤孤。 [23]

这是王阳明吟咏趵突泉的一首诗。王阳明《趵突泉和赵松雪韵》原诗为“泺源特起根虚无,下有鳌窟连蓬壶。绝喜坤灵能尔幻,却愁地脉还时枯。惊湍怒涌喷石窦,流沫下泻翻云湖。月色照衣归独晚,溪边瘦影伴人孤。”诗中的起承转合韵脚均押王诗原韵。但从诗境来看,王阳明诗重在描写趵突泉泉水的喷涌不息和泉水周边的环境,而李民宬在描写喷涌泉水的同时,重在写出炎热夏季趵突泉赐予游客的清凉感,同时诗中的“冰川老居士”“庬眉道士”的形象给人一种惬意舒适的感觉,与王阳明诗中的“月色照衣归独晚,溪边瘦影伴人孤”孤苦伶仃顾影自怜的感觉大不相同。

这首诗是李民宬为数不多的纪行写景诗的代表作,整体上以刻画趵突泉的风景为主。下面这首描写大明湖历下亭的诗则以怀古为主:

自古济南韵士多,

何年历下散鸣珂。

泰山或陊长淮竭,

李杜雄名定不磨。 [24]

李民宬诗中描写的是历下亭雅集时一次流传千古的文人盛会。唐天宝四年(745)夏,34岁的杜甫来到济南,在历下亭参加了一个由官员和名流组织的宴会。宴会上最尊贵的客人是文章、书法誉满天下的北海郡太守李邕。名士雅集,宴会游赏,杜甫当即赋诗《陪李北海宴历下亭》:“东藩驻皂盖,北渚凌青荷。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可见李民宬不仅对李邕和杜甫而且对“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诗句和历下亭的这次文人盛会都耳熟能详,随手拈来,化为纪行汉诗的用典。

四 结论

本文以朝鲜中期儒学家敬亭李民宬为例,通过分析其癸亥甲子朝天录中在山东各地创作的诗文,了解明末清初山东文化给朝鲜儒学家留下的文化记忆内容。作为朝鲜中期著名儒学家和诗人之一,敬亭的这次1623~1624年的山东齐鲁文化之旅具有非常典型的意义。在拜谒文庙、参观书院以后,敬亭确认了儒家文化在山东地区的千古流传、文庙按照礼仪供奉着儒家历代代表人物和儒学传统经过书院教育世世代代薪火相传的情况。在莱州文庙,敬亭既看到齐鲁大地保存和祭祀儒家历代贤哲的礼仪文化,也确认了作为儒学发祥地的山东尊崇和传承儒家文化的思想传统。在此过程中,他创作了少量的人景结合、情景交融的风光纪行诗。从总体来看,以敬亭李民宬为代表的朝鲜文人对明末齐鲁文化的体验基本都是正面和积极的,这与他们长期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对齐鲁文化具有强烈认同有着天然的亲密感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对儒道佛不同性质的文化错综交替现象和城市书院的重利风气也颇有微词,表现出一定的批判意识。

参考文献

[1]李民宬:《读中庸》,《敬亭先生集》卷之三,诗,a_076_248c。

[2]《文庙重修记》,拾遗○记,《敬亭先生续集》卷之四,a_076_522a。

[3]李民宬:《田园杂兴》壬戌夏,诗,《敬亭先生集》卷之四a_076_265b。

[4]李民宬:《甲子朝天录》下,三月十八日条,《敬亭先生续集》卷之三,a_076_462a。

[5]李民宬:《东莱郡谒文庙》,诗○《燕槎唱酬集》下,《敬亭先生集》卷之八,a_076_327b。

[6]吴 :《谒登州文庙》,[诗],《天坡集》第二,a_095_046b。

[7]李民宬:《题东莱书院赡士田碑》,诗○《燕槎唱酬集》上,《敬亭先生集》卷之六,a_076_291d。

[8]李民宬:《白沙以余题东莱书院赡士田碑诗,为韵险而难和,遂再迭以竢郢斤》,诗○《燕槎唱酬集》上,《敬亭先生集》卷之六,a_076_293b。

[9]全湜:《过吕东莱读书堂》,诗,《沙西先生文集》卷之一,a_067_038d。

[10]李民宬:《癸亥朝天录》中,七月初六日条,《敬亭先生续集》卷之二,a_076_462a。

[11]李民宬:《甲子朝天录》下,三月十三日条,《敬亭先生续集》卷之三,a_076_462a。

[12]李民宬:《过伏生故里 在长山县西十八里》,诗○《燕槎唱酬集》,上,《敬亭先生集》卷之六,a_076_293d。

[13]李民宬:《过范文正读书堂二首》在长山县西,诗○《燕槎唱酬集》上,《敬亭先生集》卷之六,a_076_293c。

[14]李民宬:《癸亥朝天录》中,七月初八日条,《敬亭先生续集》卷之二,a_076_462a。

[15]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2000,第176页。

[16]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2000,第176页。

[17]李民宬:《登蓬莱阁秦皇汉武遣方士,望海中蓬莱山故名》,诗○《燕槎唱酬集》上,《敬亭先生集》卷之六,a_076_291c。

[18]李民宬:《题开元寺寺在登州城中,唐开元中所创也,一行寓焉》,诗○《燕槎唱酬集》上,《敬亭先生集》卷之六,a_076_291b。

[19]李民宬:《癸亥朝天录》中,七月初三日、初四日条,《敬亭先生续集》卷之二,a_076_462a。

[20]李民宬:《题弥陁寺》,诗○《燕槎唱酬集》上,《敬亭先生集卷》之六,a_076_292b。

[21]李民宬:《黄山驿途中有感》,诗○《燕槎唱酬集》上,《敬亭先生集》卷之六,a_076_291d。

[22]李民宬:《次刘家店,寄题台韵》,诗○《燕槎唱酬集》上,《敬亭先生集卷》之六,a_076_294a。

[23]李民宬:《趵突泉,次王阳明韵》,诗○《燕槎唱酬集》上,《敬亭先生集》卷之六,a_076_295a。

[24]李民宬:《历下亭,忆李北海、杜少陵》,诗○《燕槎唱酬集》上,《敬亭先生集》卷之六,a_076_295b。

(责任编辑:涂可国) kRN9NGXm2dumzTw9AhiR2hx+dxzZHFJM1LXNi2tGUqE+t0nWav9Dfi3nx4YROrO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