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C H A P T E R

MIND VERSUS MATTER

精神 VS 物质

Frank Wilczek

弗兰克·维尔切克

2004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赫尔曼·费什巴赫讲席教授。

著有《存在之轻:质量、以太和力的统一性》。

精神和物质的区别存在于每日所说所想之中,甚至更深地植根于哲学与神学中。伟大的哲学家和神学家乔治·贝克莱( George Berkeley )曾基于神的心智提出了物质的概念,用一句妙语进行了总结:

何为精神?非物质;

何为物质?绝非精神。

长期以来,把精神 / 物质二元性当成方法论(若非教条)对科学是有益的。现代物理学中,物质遵循自身的数学定律,不受任何人(甚至是上帝)的思维支配。 精神和物质的区别是注定的,但二者之间的隔离墙正在倒塌,这将会改变我们对一切事物的观点。 有三个发展趋势正在不可挽回地摧毁这堵墙:

1. 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物质,而在整个 20 世纪内,受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对称变换影响的新物质,其潜能远比我们祖先所想的更为奇特和丰富。它能按复杂的动态模式运动,也可以利用环境资源自行组织并输出熵。

2. 我们以阿兰·图灵( Alan Turing )的观点作为理论指导,用普适计算进行实际操作,发现很多以前认为只有大脑能做的事,从下棋到计划行程、给朋友建议和分享兴趣爱好等,其实纯计算运作的机器都能做得很棒,程序设计也一目了然。

3. 我们也了解了人类思维作为物质的特殊能力是如何工作的。现在我们知道感知力的许多方面来源于分子的特定运动,可要做到对记忆、情感和创造性思维同样了解,仍面临巨大挑战,但有理由相信这一天终会到来,至少尚未出现明显阻碍。

恕我直言,当我们对人类思维如何运转有了更深的理解,进而得到有力且清晰的概念时(计算已做到这点),关于自由意志和意识的永久模糊性问题将不复存在。

这件事的后果更为有趣。以下是一个相关的思维实验:想象一台人工智能机器拥有和人类相似的洞察力,能制订自己的蓝图。它会怎么做呢?我认为它首先想的极有可能是改善自己的性能:处理器速度可以更快,记忆容量可以更大,最重要的是,奖励机制的力度要更大!

人工智能机器肯定和我一样,会受到威廉·布莱克( William Blake )预言的鼓舞:“如果感知之门得到净化,对人类而言,一切都将是无限的。”

在一些糟糕的科幻小说中,有时机器人会惊觉自己仅仅只是机器罢了。遵从德尔斐神谕“认识你自己”,我们人类也会有类似机器人的发现。然而,意识到精神和物质一体后,成熟理智的反应该是高兴,这是多么棒的事啊,我们在当下就能感受到这种美好。 ZcH088Z7wpogXjPfyy3preKEBcfWK1sGZdfaZzeiazJ+ktLBXZLVKLtQ3iqf4DG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