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

与世上最聪明的大脑做伴

“大脑”这个词,足以牵动每一个人的神经。

每一个活人都有一颗不断运行的智慧大脑,也是人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标志性器官,我们会好奇大脑是如何运作的,以及人是怎么超越动物的(最好也能超越邻居家的孩子)。

2016年3月AlphaGo(阿尔法围棋,一款围棋人工智能程序)战胜世界顶尖的围棋选手李世石这一事件,必将载入史册,电脑开始对人脑发起终极挑战,“人工智能”被推到了聚光灯下,计算机领域的工程师们在夜以继日地研究如何从大脑构建中吸取灵感,制造更智能的机器。思想家们一直在思考“我是谁”,试图厘清精神与物质的关系。而这一切的底层,都是建立在对人脑运作机制的破解的基础之上。我们对人脑每多一分了解,上述问题就离最终答案接近一分。

这门学科,我们称为“神经科学”。

赵思家便是从事神经科学研究的一位优秀博士生,就读于UCL(伦敦大学学院)神经科学系,UCL的神经科学系在该领域的研究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她本科和硕士也是在UCL分别学习神经科学和计算机。我很看好这样的跨界,特别是对计算机原理的掌握,能让她在理解神经运行机制上有所借鉴。

思家的第二个身份是知乎的高产科普大V,在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问答中获得了无数的赞誉(知乎第三届“盐Club”荣誉会员等等)。我作为颁奖嘉宾第一次与她亲密接触。

思家的第三个身份是成都人,曾在号称“史上最牛班”的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剑桥国际高中课程实验班就读,他们全班27人全部被英美等国的名校录取。这一点让我很困惑,曾经被报道的史上最牛班可是我的母校成都七中,数十人被清华北大等名校录取,怎么就成了隔壁的学校了呢?这让我格外关注这位隔壁学校的小同学。

今年6月,我去伦敦出差,特地约赵思家相聚,讨教人脑与人工智能方面的问题。众所周知,随着深度学习的展开,机器语音识别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特定的场景下,比如有随机的噪声干扰,机器的性能迅速降低到不可用。我本人是学习计算机的,很困惑人脑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赵思家给我介绍了一个她设计的实验方法,通俗易懂地讲解了人脑在这方面的工作机制,迅速让我理解了人脑与计算机在这方面的区别。这次的会谈让我清晰且坚定地看到了计算机与人脑之间的巨大差距,得益于她的专业性以及讲解能力,我受益匪浅。一位有良好表达能力的专业人士是多么宝贵!

今年9月,思家把她的新作《大脑使用指南:其实你活在大脑创造的虚拟的世界里》交我阅读并请作序,我有幸能先睹为快,大为过瘾。这本书把科普作品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方面,作为顶尖高校的在校一线研究人员,在专业性方面与时俱进字字考究,并且附上了相关的论文和书籍作为参考;另一方面,在通俗性上做足了功课,各种打比方画图举例子,甚至别出心裁地把每一个自问自答都附上了难度星级,在思考怎样让读者受益方面非常用心。该书也充满了趣味性,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脑残”“脑补”“吃货”等概念,也得到了理论上的权威解读,这样的风趣,让此书的可读性大增,读完了之后更是忘不了。我相信即便是一位文科生,也能够在此书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有别于老外的畅销著作,通常就把一个观点包装成一本书,洋洋洒洒数十万字。读完了可能就只记住了“少吃糖”“把要解决的问题列成清单”这么一些简单概念。这本《大脑使用指南》里是满满的干货,而且对我们打小接受的一些错误观念“左脑情绪右脑理智”等进行了严肃地纠正。我相信这本书,能让每一个有好奇心的人受益,也能帮助我们了解自己。

读完这本书,我特别希望中国以后能多出一些思家这样的科普作家,不仅活跃在科研第一线去探索人类知识的边界,更能够把这些知识转化成普通人能够学习和吸收的养分,让整个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王小川
于2016年9月19日 1ts8T3mRgguEYN1yFvV2Z3YR2SjRkAx+Xw0MUc/OfY0qA9hYsIOn4RMYFxAWGgw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