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节
大秦文化科技的辉煌(2):百岁工程

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虽然迷信神仙与方术之士,一直梦想长生不老,然而他毕竟是肉体凡胎,不可能不死,总得要考虑自己“百年”之后的归宿。因此,按照原秦国礼制,秦始皇从13岁(公元前238年)即位起,就开始在离都城很远的骊山为自己修造陵墓。在他统一全国后,又发刑徒70万人大规模修建。而主持修建秦始皇陵工程的,就是秦朝第一臣——丞相李斯。指派丞相亲自主持修建,可见“万岁”是多么重视他的“百岁工程”。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陵地宫“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铺,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在《汉书·楚元王传》、《水经注·渭水》及《陕西通志》中,都有类似记载。用现在的话来解释,就是墓穴地宫挖得极深,穿过三层泉水之下,地宫用铜汁浇铸,并涂以丹漆,才放置棺椁。墓室穹顶绘以天文星宿图象,下边摹拟九州五岳的地理形势,修筑高山河谷、江河湖海,并给其中注入水银(汞),使之川流不息。铸金银为雁凫,琉璃杂室为龟鱼,沙棠沉檀为舟楫;并以明珠镶嵌为日月星辰,刻玉石为松柏,以点缀地下“江山”。此外,地宫内的设施,也如同地上宫殿,文武百官依次排列,宫廷楼阁塞满奇珍异宝;用东海捕到的一种四足鱼炼油制成蜡烛,点燃后长久不灭。可见地宫埋藏非常丰富。

为防止盗墓,凡墓道入口处,都设有自动发射的防盗机弩;如果有人走近,撞动机关,就会被乱箭射死。秦始皇为把他生前骄奢淫逸的帝王生活搬到地下,故而修筑这样的地下宫殿,工程浩大,挥霍民脂不计其数。更令人可恨的是,后来秦始皇去世,秦二世胡亥在安葬他时,下令凡咸阳宫内没有子嗣的宫女都要殉葬,致使一万余名宫女惨遭活埋。那些经手墓内珍藏、修建机密设施的工匠,为防止他们泄露地宫埋藏的秘密,葬毕后,并不等他们走出就关闭了堂堂墓门,3千多名能工巧匠亦做了秦始皇陪葬的牺牲品。

秦始皇陵的封土堆也高大惊人。当时不称“陵”而称之为“山”,其高50余丈,环绕一周5里有余。虽然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雨剥蚀、人为破坏,至今陵墓土堆仍有72米高。以其为中心,陵园包括陪葬区,总面积竟超过56平方公里!(在陵园周围,陪葬坑多达300多个,包括下文提到的著名的兵马俑。)陵园内修筑有长方形内外两重城垣,内城东西宽585米、南北长1350米,周长3870米;外城东西宽940米、南北长2165米,周长6210米。陵园的内外城四面,均有城门及阙楼。近些年出土的巨型夔纹半园形瓦当(遮朽),直径达61厘米,高48厘米;宫殿顶部使用的鸱尾高达90厘米,图案都颇为精美。这些大量出土的建筑材料,给后人展现出了当年陵园里的宫殿楼榭、亭台丽舍,可谓鳞次栉比、宏伟壮观、金碧辉煌、豪华富丽。

在陕西骊山秦始皇陵墓东边发现的兵马俑,后来被全球史学界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目前发现的秦陵兵马俑一号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达14000多平方米,是一个步兵和车兵的混合战阵。前面三排面向东的武士俑,每排68个,是一号坑阵的前锋。坑的两边,一排面向南的武士俑是右翼,一排面向北的武士俑是左翼;中间38列面向东的纵队,每4列纵队中间都有战车。从目前出土的情况推测,共有兵马俑6千余件,战车100余乘。二号坑平面为矩形,面积达6千平方米,是一个步兵、弩兵、车兵、骑兵的混合编阵,埋藏战车89乘、陶马356匹、鞍马116匹、车兵俑261件、骑兵俑116件、步兵俑600余件。三号坑的平面呈凹字形,面积为562平方米,坑中有战车一组,及64名执殳武士俑,是军阵的指挥部。三个坑呈品字形排列,形成一个庞大的军事场面。陶马战车都同原物一样大小,高峻威猛。陶兵身高1.7米到1.9米,也颇为魁梧,且五官清晰,栩栩如生。7千兵马,浩浩荡荡,显示出一副气势磅礴,待命征战,雄伟壮观的宏大场景。这是秦始皇为自己塑造的一支守卫陵园的卫戍部队。

骊山秦始皇陵西侧还出土了两乘铜车马,更是文物中的瑰宝。它们是按照始皇帝御用车队中属车尺寸缩小二分之一并用青铜仿制的,配以大量的金银饰件,且施以彩绘,工艺精湛,既雍容华贵又庄重典雅,豪华无比。

修秦皇陵封土堆需要大量土方,在陵园北4里处取土。据《水经注·渭水》记载,由于秦始皇造陵在此地大量取土,其地淤深,水积成池,后人称之为“鱼池”。悠悠两千两百余度春秋过去了,物事人非,而其遗址犹在,仍然是一个巨大得惊人的凹坑。

如此等等,既是秦朝实力极强、民众创造力无穷的结晶,又是当年嬴政大帝残酷压榨奴役百姓的铁证。据《太平御览》引《关中记》载,修建秦皇陵需要大量石料,而骊山附近无此大石,从渭北山上长途运来便十分艰难。当时流传的歌谣唱道:“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唱,万人钩,金陵余石大如塸。”当年千千万万的修陵人辛劳于漫长的运石路上,在监工军吏的皮鞭下,栉风沐雨,日晒雪刮,嘴里喊着号子,一步步地挪动,把石料运到修陵工地。有些木石等建筑材料,还是来自更远的巴蜀、荆楚等地。规模浩大的陵墓工程,给当时劳动人民带来的痛苦、负担、灾难是无法计算的。

秦始皇从13岁即位起便开始修陵,到他死后,秦二世胡亥又修了两年仍未完工。而这时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已经爆发,起义军打进关中,在万不得已时,秦二世胡亥才赦免了在骊山修陵的刑徒,由章邯率领去抵抗义军。不久秦王朝就灭亡了。秦始皇在位仅36年,而他的陵墓前后竟修了38年之久! S0qCHHUy7pmkqcAMds0Vm75Qix8IXl34J2LDIv2OkW5N1+8He/PJX5jBR1vSzvD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