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

古人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变化,只有善于随风转舵,以变应变,才能成就一番事业。随风转舵意为随着风向而调整自己的航向,在变幻莫测的生活海洋里,随风要望风、观风、辨风、听风,转舵要及时适时,力道和走向都恰到好处。

1.善解人意,顺应时势以变应变

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识时务者当懂得时时处处察看,把握主子的心理,随机应变顺应势态的发展,以得恩宠和善终。

明宣宗刚登基时,想用前朝的一些旧臣,便召见蹇义等数人,予以宠待,蹇义等人都奉承不已。只有户部尚书黄福持正不阿。皇帝命他看戏,他却回答说:“臣生性不爱看戏。”又命他陪下围棋,他说:“臣不会下棋。”明宣宗便问他:“那你为什么不会下棋?”他回答:“臣年幼的时候,家父、老师管教很严,只教读书,不学无益的事,所以不会。”皇帝很不高兴。没过几天,皇帝便下诏说黄福年老,不必以政务去烦劳他,改任他为外官。这表面上是让他安闲,实际上是疏远了他。

正是因为黄福不善于官场权谋,没能顺应皇帝的改变而改变,不顺应时势,才被皇帝疏远。要顺应时势才能保全自己。

宋太祖初年,永兴军节度使王彦超从凤翔来到京城,和武行德、郭行我、白重赞、杨廷璋一起陪太祖饮宴。

宋太祖在宴席上时说:“你们都是国家老臣,让你们长期防守边镇,处理公务,非常的繁忙,这本不是我优待贤臣的心意啊!”

王彦超立刻明白了宋太祖的心意,上前说:“臣没有什么功劳,长期以来受皇上您的荣宠,现在已经老了,希望讨得骸骨告老还乡,这是臣的心愿。”可是,武行德等人则陈说以前的累累战功。太祖说:“这都是过去的事了,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呢?”第二天,就免去了武行德的职务。

武行德没明白太祖的意思,被免去官职,而王彦超正是因为识时务,懂得顺应了太祖的意思,所以照样做官。

隋炀帝杨广继承了皇位,大臣薛道衡献上《高祖文皇帝》一文,文中大肆赞美隋文帝,想以此来讨好隋炀帝。

谁知隋炀帝看了这书以后,很不高兴,对另一大臣苏威说:“薛道衡极力赞美先皇,这明明是在讽刺我。”于是任命薛道衡为司隶大夫,准备加罪于他,薛道衡并不明白。司隶刺史房彦平时与道衡友好,就好言劝他闭门谢客,低声下气,但薛道衡却不以为然,不听劝告。

朝廷制定新法,讨论了很久仍然没有制定好,薛道衡又对朝廷大臣们说:“若是高颖不死,法令怕是早就制定出来并且实施了。”有人把他的话报告给了隋炀帝,炀帝听了不禁大怒道:“你还在怀念高颖吗?”于是,命令执法者治他的罪。道衡还以为不是什么大过错,就催促司法部门做出制裁。等皇上给薛道衡定罪这一天,他以为皇上会赦免他无罪。可是没想到炀帝却令他自杀,因为薛道衡没有想到结局会是如此,就没有马上自杀。宪司把此事上奏了皇上,然后用绳子把他勒死,道衡的妻子儿女被流放。

薛道衡就是因为不识时务,不顺应隋炀帝的心理而宣扬前朝皇帝和大臣,不知道朝代变了为官之道也应随之而变,才遭此下场。

清朝时期,浙江钱塘人高士奇,字澹人,号江材,出身微贱,但是人特别聪明,学问也很好。他在科场上不得志,仅仅是个秀才,因为成绩优异,随后又取得监生的名位。但他既没有考上举人,更谈不上考取进士,又没有什么亲朋好友做大官,想在这种情况下飞黄腾达,是很难的,甚至没有可能。然而他后来竟成为康熙皇帝的宠臣,势倾朝野,以权纳贿,积累了百万家私。尽管如此,他竟没受到过严厉的处分,康熙对他很宽容,使他保其首领,安享晚年,死后还赐谥号“文格”。

有一次,高士奇服侍康熙在南苑打猎。康熙的坐骑突然乱蹦乱跳,险些把康熙帝摔下马来,众侍卫连忙上前勒住,扶康熙下来,到行宫休息。康熙一脸不高兴,高士奇知道后,故意把自己的衣服弄上许多污泥浊水,一副狼狈不堪的样子,来到康熙身边侍卫伺候。康熙见他这副模样,问他:“你怎么弄得这副样子,为什么衣服这么脏还不换洗?”高士奇跪奏道:“臣刚才从马上摔下来,跌到污水沟里,现在还心有余悸呢!”康熙皇帝听了之后,不觉大笑:“你们南方人,怎么如此文弱,我的坐骑刚才也乱蹦乱跳,我不仅没有摔下来,还把它给控制住了。”

高士奇就是这样,顺应康熙的变化,善解人意,使康熙感到自己的骑术还是很不错的,没有被马摔下来,由不高兴转为高兴了。

康熙皇帝是个英明的君主,雄才大略,文武双全,处理政务之余,常常手不释卷。高士奇对太监们说:“我是居注官,对皇上的一言一行,生活起居都要誊录在卷,你们如果向我提供隋况,不论大事小事,我都重重感谢你们。”他身上经常佩带一个小小的香荷包,里面装满金粒,太监向他传递一个信息,他就奖给他们一颗金粒,因此,他对康熙的政治举措、生活起居、日常情绪都了如指掌。

高士奇特别注意康熙御案上摆的书,他知道这是康熙喜爱读的,于是争分夺秒地把这些书在家中全部翻阅一遍。康熙偶尔与他谈及这些书中的有关内容和问题,他总是胸有成竹,对答如流,使康熙对他更加宠信。康熙帝曾对明珠说:“朝廷中博学多才,可以谈学问道的人很多,但别的人都比不上高士奇。”

高士奇在康熙帝身边30多年,他所做的官没有什么政治实权,但是跟皇帝很亲近。后来高士奇结交大臣,接受贿赂,收罗党羽,康熙帝也未加处分予他,没有免他的官,也没有抄他的家,仅仅勒令退休,让他回到杭州那所别墅西溪山庄享清福去了。

识时务者为俊杰中的所谓俊杰,并非专指那些纵横驰骋加入无人之境冲锋陷阵无坚不摧的英雄,而应当包括那些看准时局,能屈能伸的处世者。由此观之,高士奇不愧为俊杰!

感悟:

古人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为官之人必须随机应变,适时而动,不懂变则不必为谋,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变化,谋略也要随之而变化。

正是高士奇把握住了机遇,顺应时势的发展,随机应变,才得到了康熙的宠幸。无论是为官还是做其它都要随时观注时势的变化,适时改变自己的言行,以顺应势态的发展。

2.随风转舵为上策

风向随时都在改变识时务者会随着风向的改变而调整自己的航向。这不是提倡阿谀之风,因为关键时刻这实在是明哲保身或攀援晋升之道。即是如此,又何乐而不为呢?

叔孙通以制定了朝见帝王的礼仪而大受汉高祖刘邦的赏识,成为西汉开国初期一位引人注目的角色,《汉书》还专门给他立了一篇传记。

其实,他的崭露头角开始于秦朝,早在秦始皇时期,他便以博士的头衔为秦王朝效力了。秦始皇搞的焚书坑儒,坑的就是这些有博士头衔的人,当时坑的人数多达四百六十余人,而叔孙通居然能幸免于难,真不知他用的什么手段讨好了秦始皇。

到了秦二世时代,陈胜、吴广农民起义,二世皇帝召来了一帮博士儒生询问对策:“南方有一些戍卒攻城夺地,你们看该怎么办呀?”

有三十余名博士纷纷进言道:“臣民不允许聚众闹事,聚众闹事就是造反,就是不可饶恕的死罪,请陛下立即发兵击讨!”

偏偏秦二世采取驼鸟政策,不肯承认老百姓会起兵反对他,一听这话脸色都变了,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叔孙通明白了秦二世的心思,立刻上前说道:“他们说的都不对。现在天下一家,郡县的城墙、关卡早已摧毁,兵器也早已收缴销融,向天下百姓表示永远不再用武。而且上有英明的国君,下有严格的法令,官吏们人人恪尽职守,四方百姓心向朝廷,怎么会有造反的人?南方那些戍卒不过是些鼠窃狗盗的小偷小摸,何足挂齿?当地的官员早已将他们拘捕杀戮,根本不必大惊小怪!”

这番话果然讨得秦二世的欢心,结果那些说是造反的博士们都被送交司法部门审讯,而叔孙通却得到了二十匹布帛、一身衣服的赏赐,并将他的官职升了一级。

等到叔孙通返回住所,那些博士们责问他道:“你怎么那么会巴结讨好?”

叔孙通说:“你们太不聪明了,我也险些不免于虎口!”

其实,他已清楚地看出了秦国即将灭亡的形势,当夜便逃出秦都咸阳,投奔陈胜、吴广的队伍去了。陈胜、吴广失败以后,他先后又归顺过项梁、义帝、项羽,最后项羽失败,他投降了刘邦。

刘邦这个人不喜欢读书人,叔孙通为了迎合刘邦,脱掉了自己儒生的服装,特意换上一身刘邦故乡通行的短衣短衫,果然赢得了刘邦的好感。

当他投降刘邦时,有一百多名学生随他而来,可他并不向刘邦推荐,而他所推荐的,全是一些不怕死、敢拼命的壮士,学生们不免有了怨言:“我们追随先生多年,又同先生一起降汉,先生不推荐我们,专推荐一些善于拿刀动剑的人物,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

叔孙通说:“刘邦现在正是打江山的时候,自然需要一些能够冲锋陷阵的人,你们能打仗吗?你们别着急,且耐心等待,我不会忘了你们!”

当刘邦当上皇帝以后,那些故旧部下全不懂得一点君臣大礼,有时在朝堂上也争功斗能、饮酒狂呼,甚至拔剑相向,刘邦显得很不耐烦,这一点让叔孙通看出来了,他便趁机建议制定一套大臣朝见皇帝的礼仪,刘邦自然同意。

这样一来,他的那班弟子都派上了用场,同时他还特地到礼仪之邦的鲁地,去征召一批懂得朝廷大典的人。有两个读书人不愿意来,当面指责他道:“你踏上仕途以来,前前后后服侍了十几个主子,都是以阿谀奉承而得到贵宠。现在天下刚刚安定下来,百姓死者还没得到安葬,伤者还未得到治疗,国家百废待兴,你却一门心思去搞那远不是当务之急的礼仪。你的作为完全不符合古人设置礼仪的初衷,我不会跟你一块去的,你赶快走开,别玷污我!”

叔孙通一点也不生气,反而讥笑道:“真是一个腐儒,完全不懂得适应时局的变化!”

由于他的那一套礼仪极大地提高了皇帝的尊严,使得刘邦十分开心,高兴地说:“我今日才体验到当皇帝的尊贵了!”

于是叔孙通加官晋级,一次便得到五百金的赐赏,成为朝廷近臣,一直到汉惠帝还恩宠不衰。

我们知道逆流而上要比顺风行船困难得多,况且在官场上“顺风行船”不只是前进的速度快了,而且还能得到主子的恩宠,实在是一举两得。

感悟:

树欲静而风不止,叔孙通能历经两朝四帝而独善其身,独得其宠,证明这棵树在风中老而弥坚,颇具谋略。随风转舵,只此一招足以让后人折服。其实能够如此是极不容易的,随风先要望风、观风、辨风、听风,无智者则对风向不可能准确预测并跟随;转舵则要及时、适时,力道和走向都恰到好处,无谋者肯定不可能驾熟就轻。也许在我们看来,随风转舵是一个贬义词,但它绝对是识时务者保身安命的良策,是用权固权的良谋。

3.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

历史上,因怀才不遇郁郁而终的有志之士很多。这就是说一个人光有才华还不行。还要有施展才能的地方。但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而假伯乐倒是常有。有识之士不能把一身才华白白浪费在注定无所作为的主子身上,即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要审时度势寻觅真正能发挥自己才华的舞台!

李斯生于战国末年,年轻时当过小官,对当时现实和自己的处境很不满,一心想建功立业。他经常看见在厕所中觅食的老鼠,遇见人或狗就慌忙逃窜,样子显得十分狼狈。再看粮仓中的肥鼠,自由自在地偷吃粮食,没有人去打扰。

李斯由此而感叹,人要像粮仓之鼠,才能为所欲为、自由自在。他到齐国去拜苟子为师,专门学习治理国家的学问。

学成之后,李斯仔细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楚王无所作为,不值得为他效力;其他几国势单力薄,也成不了大气候;只有秦国能有所作为,于是他决定到秦国去。善于分析天下大势,对比优劣,不愧为识时务者。

临行前,荀子问李斯去秦国的原因,李斯回答说:“学生听说不能坐失良机,应该奋起直追。如今各国争雄,正是立功成名的好时机。秦国想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到那里去正可以干一番大事业。人生在世,最大的耻辱是卑贱,最大的悲哀是穷困。一个人总处于卑贱贫穷的地位,就像禽兽一样。不爱名利,无所作为,不是读书人的真实想法。所以我要去秦国。”荀子对此大加赞赏。

李斯刚到秦国时并不得志,后来相国吕不韦发现李斯博览群书而加以重用,李斯才有了接近秦始皇的机会。

这时秦始皇正想一统天下,李斯趁机向他献计说:“凡是成大事业者,都应抓住时机。秦国在穆公时虽然强盛,由于时机不成熟,没有完成统一大业。自孝公以来,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连年打仗。现在秦国国力强盛,大王英明,消灭六国像除灶尘一样容易。这正是完成帝业、统一天下的大好时机。如果错过机会,等各国强大并联合起来后,那时虽有黄帝的英明,也难以吞并天下了。”

秦始皇听了这些话十分兴奋,马上提拔李斯为长史,按他的谋略派谋士刺客到各国去,用重金收买各国大臣名士。收买不了的就刺杀。与此同时,又派出名将率重兵以武力威胁,迫使各国就范。

在十年时间内,李斯辅佐秦始皇消灭了六国,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他因此为秦始皇所器重,官位上升到了丞相。

李斯不愧是识时务者,当然属俊杰之列。他的英明应该说首先是认识了他自己。人的才分和志向有大小高下之分,个人在社会群体之中适合于担当什么角色,既有客观的原因,更有主观的原因。主观的原因就是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弱点,个性和气质,才能与志向,从而作出正确选择。李斯所受到的启发是很有点意思的,不是常人所想的做君主或臣仆,做将军还是士兵,而是做不为人齿的老鼠,总而言之是鼠辈。不管这个说法有多么难听,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来看,李斯首先找到了自己所属的坐标,而且非常准确。

感悟:

如果你手里有一粒理想的种子,就要找一个理想的地方把它种下去,否则就荒废了。

要成大事就要像李斯一样先认识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然后才是选择栖息之所或者主人的问题。李斯择木而栖充分体现了实用主义和机会主义相结合的原理:一方面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场合和主人;另一方面是抓住时机,投其所好,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4.错了就及时改弦更张

犯了错误最重要的不是为错误寻找借口和理由,而是及时改正,这才能称得上是一位识时务者。

汉武帝是个对中国历史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帝王。然而,在他统治期间,由于发动了一场长达30多年的对外战争,造成人民的沉重经济负担,造成战争的巨大牺牲,造成各类矛盾的不断激化。因此,汉武帝统治的晚年,出现了小规模的农民起义和铁官徒的暴动。在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像“巫蛊之狱”这类宫廷内部的争斗。这些,对处于内外交困之中的武帝来说,构成了促使他改弦更张的催化剂。

“巫蛊之狱”的起因是武帝晚年体弱多病,酷吏江充说这是因为宫中有“蛊气”隐藏着,武帝便指派江充清查,江充率领一批人到宫中到处查找,终于在卫皇后和太子刘据宫中,掘出许多埋着的木人,江充硬说“蛊气”就是从这里来的。

江充惯于以酷烈手段打击皇族和高级官僚而著名。本来他是赵王刘彭祖的门客,因为检举刘彭祖之子刘丹乱伦而被武帝看中,以后就专门吃这行饭,而且专门和卫皇后这条线上的人对着干。

太子刘据受到诬陷,有口难辩,于是先下手把江充拘押起来。有人将此事向武帝奏报,说是太子要造反。武帝便令丞相刘屈牦前往捉拿太子。太子刘据只得出逃,路上与丞相所率的军队交战3天3夜,终于力不能支,又临时组织力量抵抗了2天后逃出长安城。城里,武帝大怒,致使卫皇后交出玺绶自尽,卫氏家族自杀的自杀,坐牢的坐牢。太子刘据眼见走投无路,在被地方官追捕途中也自尽。

过了一段时间,传来消息说,正受武帝宠爱的李夫人的兄弟贰师将军李广利在率兵讨伐匈奴时,向匈奴投降。由此引起武帝对李夫人这股势力的注意。政治形势一翻过来,立即有人出来揭发,说刘屈牦、江充等人都属李夫人一党,互相都有牵连;又说李广利、刘屈牦还阴谋立昌邑王为太子;还说当年的“巫蛊之狱”完全是江充带人事先把木人预埋在宫中,对卫皇后和太子刘据加以陷害。武帝听了,颇有追悔之意。事情已经发生了,再追悔也没用了。

恰在这时,搜粟都尉桑弘羊上书,请求在西北边陲轮台扩大屯田5000多顷,以就地解决军粮,加强边陲战事准备,以扩大战争。武帝想起国内这一系列的事变,农民起义,流民增加,朝廷内讧,再扩大战争,事态将更加严重。于是,他下了一道历史上著名的“轮台罪己诏”。其中说:“轮台又要新增屯田,加设亭障,这必将成为扰民之政,朕不愿再看到这种情况。眼下当务之急,在于把苛政杂赋加以禁止,休养生息,与民休息。”

虽说这道“轮台罪己诏”下得晚了一些,但有比没有要好,明白了比坚持错误主张好。一个帝王,在晚年能够如此面对现实,承担责任,扪心自责,并加以改弦更张,这的确是需要具备一定勇气的。这样的情况,在历代帝王中并不多见,后人也认为颇为难能可贵。

后来,武帝传位于少子刘弗陵。为防止李夫人一党篡权阴谋这类事件再度发生,便勒令刘弗陵之母钩戈夫人死。这也是一种改弦更张之举。

犯了错误不能及时改正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作为一个帝王能够在发现错误之后改弦更张也当属俊杰之列了。

感悟:

俗话说“人非圣贤,熟能无过?”,但关键一点还在于知错而能改。像我们普通老百姓犯了错再改正似乎没什么,如果是一国之君,犯了错不固执己见并及时改之,就有点难能可贵了。

武帝是人,不是神,不可能不犯错误。只要能认识错误,及时改弦更张,就能把因为自己的失误造成的损失减低到最低限度。这在政治斗争中也应该说是一种较高水平的智谋。现代商战,形势复杂,不可能没有失误。问题是,一旦发现失误,就应当立即从根本战略上改正错误,及时改弦更张才是最好的办法。

5.激流勇退:明哲保身之道

所有的识时务之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退得妙恰如进行巧。一旦获得足够的成功——即使尚有更多的成功——也要见好就收。联袂而来的好运总是可疑的,比较安全的情况是好运厄运交错而来。历史上立下大功而遭致杀身之祸者不计其数,识时务者要懂得见好就收,否则只会落个兔死狗烹的下场。

过于贪恋功名,是为官者所不取的。春秋战国时的范蠡确有不少过人之处。他的智谋、胆略,都为世人所称颂。但更让人佩服的是他识时务,知大局,在功成名就之后,勇于退身而出,避免了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牺牲自己。他不贪恋功名,退而归隐,做到了明哲保身,不愧是识时务者。

范蠡是楚国宛人,年青时就显示出不同凡响的才智。为了不苟同于世俗,佯装狂痴,潜心博览群书,探讨济世经邦之策,隐身待时。

勾践即位后,时机来了。该年,大夫文种到宛访求人才,闻得范蠡名声,便亲自前去拜访。起初,范蠡不知文种是否有诚意,于是一再回避。反见文种求贤若渴,于是亲迎文种,二人终日而语,纵论霸王之道,志同道合。文种将范蠡举荐给越王勾践,成为勾践的股肱之臣。

范蠡追随勾践20多年,军国大计多出其手,为灭吴复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官封上将军。作为一名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家和对人生社会具有深刻洞察力的思想家,凭借他多年的从政经验,深深知道功高震主的道理。灭吴之后,越国君臣设宴庆功,他看到群臣皆乐,独勾践郁郁寡欢,立即猜到勾践的想法。勾践在谋取天下之时依靠群臣之力,而今天下已定,他不想把功劳归于臣下。常言道:“大名之下,难以久安。”范蠡觉得自己名声太显赫,不可久留于越国,何况他也深知勾践的为人是可以共患难,而难以同安乐,于是,毅然决定激流勇退。他给勾践写了一封告退信,说:“我听说主人心忧,臣子就该劳累分担;主人受侮辱,臣子就该死难。从前,君王在会稽受侮辱,我之所以没有死,是为了报仇雪耻。现在仇已报耻已雪,我请求追究使您受会稽之辱的罪过。”

越王对范蠡恋恋不舍,他流着泪说:“你一走,叫我倚靠谁?你若留下,我将与你共分越国,否则,你将身败名裂,妻子被戮。”

范蠡对宦海沉浮,洞若观火。他一语双关地说:“君行其法,我行其意。”他不辞而别,驾一叶扁舟,人三江,泛五湖,人们不知其所往,果不出他所料,在他走后,越王封他妻子百里之地,铸了他的金像置于案右,比拟他仍与自己在朝议政。人走了,留下一尊无害的偶像,可以崇拜,借此沽名钓誉。但对还留在朝中的功臣,勾践则是另一种态度。

范蠡泛舟江湖,跳出了是非之地,秘密来到齐国。此时,他想到了有知遇之恩,且风雨同舟20余年的文种。他给文种修书一封,写道:“物盛而衰,只有明智者了解进退存亡之道,而不超过应有的限度。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眼狼步,可以共患难,不可同安乐,先生何不速速出走?”

文种接到信,恍然大悟,便自称有病不再上朝理政,但为时已晚。不久,就有人诬告文种企图谋反,尽管文种反复辩解,也无济于事。勾践赐文种一剑,说:“先生教我伐吴七术,我仅用其三就将吴国灭掉,还有四条深藏先生胸中,请去追随先生,试行余法吧。”再看所赐之剑,乃吴王当年命伍子胥自裁之剑,这真是历史的莫大嘲讽。文种一腔孤愤,仰天长叹:“我始为楚国南阳之宰,终为越王之囚,后世忠臣,一定要以我为借鉴!”引剑自刎而亡。

范蠡和文种对待名利的态度不同,自然有两种不同的结果。

法真生活在东汉后期,朝廷内宦官外戚之争,党人之禁屡屡发生,真可谓昨为人上人,今为阶下囚。丢官、坐牢、禁锢、杀身,经常有这样的悲剧产生。而法真却远离这些政治争斗的是是非非,视功名利禄若粪土,这体现了他看透了社会人生的大睿大智。在东汉后朝险恶的政治环境里,他能以89岁高龄善终,不能不认为他是隐逸立身的成功。

法真字高卿,是扶风人,他的父亲法雄曾任过南郡太守。法真好学,百家综览,博通各家学问,是关西地区有名的大儒。

法真虽出身官宦之家,但性恬静寡欲,不愿参与政事。扶风郡太守闻其名,希望与他谋面,法真便应邀前往。太守说:“春秋时,鲁哀公虽然不是贤君,但孔仲尼却对他称臣。现在,我德薄名虚,但想委屈你任郡功曹,怎么样?”法真回答:“因为太守您待人有礼,所以我才做您的宾客。如果您要以我为吏,那我就要躲到北山之北,南山之南了。”太守听了这话,再也不敢勉强他了。

后来,朝廷荐举他为贤良,法真也没有应承。同郡人田弱也多次荐举他。有一次顺帝西巡,田弱又乘机推荐,顺帝前后四次征召他,法真不但没有前往,反而深深隐居起来,始终没有露面。法真的朋友郭正称赞他说:“法真这个人呀,可闻其大名,却难见其本人。他不愿出名而名声却老伴着他,逃避功名而功名老追着他跑。他真可以为百世之师了。”

法真之所以能在官场倾轧的东汉时期独善其身,与他高深的学识,个人清醒的头脑有关,当然更是他识时务的善果。

感悟:

在权力之战的腥风血雨之中,一着不慎就有可能全盘皆输甚或遭来杀身之祸。识时务之人当懂得审时度势,激流勇退,方能明哲保身。如今的生活中,竞争之残酷也绝不亚于历代官场,要想独善其身,一定要审时度势,做个识时务之人,否则必会因小失大,甚至一败涂地。

6.细察人情,险招取胜

识时务者的一个最主要特点就是能在交际圈中游刃有余,化险为夷,不但善于保护自己,还能官至高位,处处受宠。

中国古代的历史就是一分一合的循环史,而分合之时又最易滋生英雄和小人。在公元前二百年左右,正值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统一之际,造就了刘邦项羽张良韩信等诸多英雄,每一个都有气吞天下的伟略。但是在太史公司马迁铁笔之下,独有一俊杰,竟敢自称:“我多阴谋,是道家禁忌”。不仅大言坦荡,而且还自认为对不住后世子孙,因而惴惴不安,接下来说道:我们这个家族就这样,差不多了,恐怕以后再没有这样显赫的时候了,这都是我出阴谋诡计的报应啊。这位就是《史记·陈丞相世家》的主角陈平。

与韬光养晦的眼光相比,他对自己家族的报应未免看得太小家子气了。太史公赞叹他能够在朝为刀俎、暮为鱼肉的动荡局势中“以荣名终”,大概就是因为他能不断识时务,知大局。陈平历经魏王、项羽,至刘邦,此后还在吕后、汉文帝时位居权臣,无一时不是在巧妙周旋,“阴险异常”。他不仅认识到不同情境下的关键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而且更能懂得其中的存亡之道,所以才能够“六出奇计,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也。”

陈平谋划的六大计策,主要是:离间项羽疏远功臣钟离昧;其后是“亚父”范增;替身解围荥阳;做秀收买韩信;云梦擒韩信;解白登之围。每一次的“阴谋”都救刘邦于水火之中,但有道是万事开头难,陈平在给刘邦第一次的印象中就能够表现不凡,脱颖而出,这也为今天职场上叫人挠头的面试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

陈平逃过项羽的追杀,来到修武投奔汉军,通过魏无知求见汉王。这时万石君奋做汉王的中涓官,接受了陈平的谒见,让陈平入宫拜见汉王。陈平7人一同进宫,汉王按照惯例打发,赐予他们食物,说:“你们吃过就可以先走了。”惟有陈平心有不甘,说道:“我是为了大事而来,今天我就必须说出来。”汉王听了非常奇怪,就与他交谈,并且相见恨晚。问他以前做过什么职位,陈平回答说:“曾经当过督尉。”刘邦当天就将他任命为督尉。

公元前203年,刘邦被项羽部下射中胸部,困于广武。此时韩信却节节胜利,不仅降服平定了整个齐国,而且俘虏齐王田广,杀了救援的楚将龙目,于是在底下谋士的煽动下,向汉王上书,要求赐封为“假齐王”。刘邦正指望韩信来解围困,怎料韩信落井下石,打开书信就勃然大怒,当着使臣的面直骂韩信如何背信弃义,陈平担心使臣将刘邦的过激反应告诉韩信,反而激怒韩信独立为王,不仅削弱了自身的力量,更重要的是无人再能解燃眉之急,于是暗中用脚踩了一下刘邦提醒他,刘邦这才回过神来,改口说道:“大丈夫能平定诸侯,即为真王,何为假王!”接着用厚礼款待使臣,并且派遣张良拿着封印送给韩信,册封为王。此时项羽的使臣也找到了韩信,劝他归顺,或者说羽翼丰满,可以三分天下。韩信在刘邦的精彩表演下不禁为之感动,表示忠于汉王,并发兵救援,一鼓作气,最终在垓下逼迫楚霸王挥刀自刎。

陈平对人情的了解竟然细腻至此!并非所有的人之常情都是自动自发的,矫饰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陈平是位导演,而汉王刘邦就是演员。刘邦的演技能骗得天下,当然这都得益于陈平的精准指挥,因此刘邦才能够在特殊情况下,因人而异地打交道。

刘邦在得到天下之后,兔死狗烹,韩信的才能和拥持的重兵足以让刘邦寝食难安,更何况还曾经要挟刘邦册封“假齐王”,但如果真要开战的话,刘邦手下又无人可与之匹敌。在这个时候,已经蒙骗过韩信一次的陈平再一次抓住他的软肋,看准在刘邦已经心生杀机的时候,韩信还误认为和汉王关系很好,断不敢贸然起兵。因此向刘邦又出一阴谋,假装到云梦泽巡游,当韩信来谒见的时候即可抓住而不废吹灰之力。韩信果然中计,但刘邦此时要杀他尚不能令天下诸侯信服,所以暂时在没有证据的前提下将其贬为淮阴侯。

在险象环生的社会中,做人一定要适当圆滑一点,细察人情,该说的话说,不该说的话绝对不能说。尤其在官场上,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所当应当处处小心。

感悟:

如前所述,陈平的每一个策略都是极为微妙的,倘若施展不好,就会满盘皆输,后果不堪设想。但他每次都能险招取胜,正是在于他对人际交流时细微心理活动的把握,这是他的过人之处。与古代社会相比,现代社会对人们之间的交流协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许在那些袒露人性弱点的地方,即常被称之为死地的地方,正是我们的生地。

7.不逞匹夫之勇,百忍方能成金

不少人一遇不平,就为了所谓的“面子”和“尊严”,与人争斗,有些人因此而一败涂地,有些人虽然获得“胜利”,却元气大伤!匹夫之勇,人人做得到;百忍成金,才能成就大事。

范睢,战国时期政治舞台上一位十分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而他走上政治舞台却是历经坎坷。

他原是魏国人,早年有意效力于魏王,由于出身贫贱,无缘直达魏王,便投靠在中大夫须贾的门下。

有一年,他随须贾出使齐国,齐襄王知范睢之贤,馈以重金及牛酒等物,范睢辞谢没有接受。须贾得知此事后,以为范睢一定向齐国泄露了魏国的秘密,非常生气,回国以后,便将此事报告了魏的相国魏齐。魏齐不问青红皂白,令人将范睢一阵毒打,直打得范睢肋断齿落,范睢装死,被用破席卷裹,丢弃在茅厕中。须贾目睹了这一幕,却不置一词,还随同那些醉酒的宾客一起至厕中,往范睢的身上撒尿。

范睢若不能忍这一时之辱,便也没有后来的大显身手了。他待众人走后,从破席中伸出头对看守茅厕的人说:“公公若能将我救出,我以后定当重谢公公。”守厕人便去请求魏齐,请求允许他将厕中的尸体运出。喝得醉熏熏的魏齐答应了,范睢算是逃出了一条活命。

范睢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秦国都城咸阳,并改名换姓为张禄。此时的秦国正是秦昭王当政,而实际上控制大权的却是秦昭王之母宣太后以及宣太后之弟穰侯、华阳君和她的另外两个儿子径阳君、高陵君。这些人以权谋私,内政外交政策多有失误,秦昭王完全被蒙在鼓里,形同傀儡。

但范睢看出,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大舞台上,秦国是最具实力的国家,秦昭王也不是一个无所作为的国君。他更相信,在这里,他的抱负一定能够得以施展,于是几经周折,他终于见到了秦昭王。他以其出色的辩才,向秦昭王指出泰国政策的失误,他本人的孤立无权的地位,并提出了自己内政外交等一系列主张。

秦昭王悚然而惊,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废太后,驱逐穰侯、高陵、华阳、径阳四人于关外,将大权收归已有,并拜范睢为相。

范睢所提出的外交政策,便是闻名于后世的“远交近攻”,而他所要进攻的第一个目标,便是他的故国魏国。

魏国大恐,派出了使臣来向秦国求和,这个使臣便是范睢原来的主人须贾。不过,须贾只知道秦的相国叫张禄,而不知就是范雎,他还以为范睢早已死了哩。

范睢得知须贾到来,便换了一身破旧衣服,也不带随从,独自一人来到须贾的住处。须贾一见大惊,问道:“范叔别来还好吗?”范睢道:“勉强活着吧!”须贾又问:“范叔想游说于秦国吗?”范睢道:“没有。我自得罪魏的相国以后,逃亡至此,哪里还敢游说。”须贾问:“你现在干什么呢?”范睢道:“给别人帮工。”须贾不由得起了一丝怜悯之情,便留下范睢吃饭,说道:“没想到范叔贫寒至此!”同时送给他一件丝袍。

席间,须贾问:“秦的相国张君,你认识吗?我听说如今天下之事,皆取决于这位张相国,我此行的成败也取决于他,你有什么朋友与这位相国认识吗?”范睢道:“我的主人同他很熟,我倒也见过他,我可以设法让你见到相国。”须贾说:“我的马病了,车轴也断了,没有大车驷马,我可是不能出门。”范睢说:“我可以向我家主人借一辆车。”

第二天,范睢赶来一辆驷马大车,并亲自当驭手,将须贾送往相国府。进入相府时,所有的人都避开,须贾觉得十分奇怪。到了相府大堂前,范睢说:“你等一下,我先进去替你通报一声。”

须贾在门外等了好久,也不见有人出来,便向守门人问道:“这位范先生怎么这么半天也不出来?”守门人说:“没有什么范先生。”须贾说:“就是刚才拉我进来的那个人呀!”守门人说:“那是张相国。”

须贾大惊失色,明白自己上当了,于是脱衣袒背,一副罪人的打扮,请守门人带他进去请罪。范睢雄踞堂上,身旁侍从如云。须贾膝行至范睢座前,叩头道:“小人没能料到大人能致身于如此的高位,小人从此再也不敢称自己是读书有识之士,再也不敢与闻天下之事。小人有必死之罪,请将我放逐到荒远之地,是死是活都由大人安排!”范睢问:“你有几罪?”须贾说:“小人之罪多于小人之发。”范睢道:“你有三大罪:我生于魏,长于魏,至今祖先坟茔还在魏,我心向魏国,而你却诬我心向齐国,并诬告于魏齐,这是你的第一大罪。当魏齐在厕中羞辱我时,你不加阻止,这是你的第二大罪。不只如此,你还乘醉向我身上撒尿,这是你的第三大罪。我今天之所以不处死你,是因为你昨天送了我一件丝袍,看来你还没忘旧情,我可以放你回去,不过你替我转告魏王,赶快将魏齐的脑袋送来!要不然,我就要发兵血洗魏都大梁城!”

此时的秦国,威行天下,无人敢与争锋;此时的范雉,位高权重,言出令随。魏齐吓得仓惶出逃,可赵、楚等国畏于秦国的兵威,谁也不敢收留他,魏齐终于被迫自杀。

现实生活是残酷的,很多人都会碰到不尽人意的事情。残酷的现实需要你对人俯首听命,这样的时候,你必须面对现实。要知道,敢于碰硬,不失为一种壮举。可是,胳膊拧不过大腿。硬要拿着鸡蛋去与石头碰撞,只能是无谓的牺牲。这时候,就需要用另一种方法去解决问题。

不妨拿出一块心地,搁下不平之事,闭起双眼,权当不觉。

还是那句话:忍!

大丈夫要能屈能伸,人在屋檐下,哪有不低头?忍一时之辱,才能就大业。

感悟:

古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坚韧的忍耐精神是一个人个性意志坚定的表现,更是一个为人处世谋略的运用。尤其在官场上难得有事事如意,学会忍耐,婉转退却,可以获得无穷的益处。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我们能舍弃某些蝇头微利,也将有助于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获得他人的好感,为自己赢得友谊和影响力。凡事有所失必有所得,若欲取之,必先予之。有识之士不妨谨记之,善用之,必能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SWEqx6E9fD2K3uiPj3MgoMXAUhowvY2ABswOSw3Wk5n3y/srMVQFCLwta4vE03H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