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章借鸡生蛋,财源滚滚来(一)

精明的广东人充分引进国内外大量资金、技术以及人才,依靠这些借来的“蛋”,将滚滚的财源纳入了自己的腰包。广东人灵活变通,在商场上最善于取他人之长,“借鸡生蛋”。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沿海几个特区的开放以及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广东省得到了国家特殊优待,广东人抓住了这个大好的机会,充分引进国内外大量资金、技术以及人才,依靠这些借来的“蛋”,广东人将滚滚的财源纳入了自己的腰包。

首先是引进外资作为原始的资本积累,之后他们又引进了一系列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办法。他们引进外国技术和设备生产冰箱、空调、彩电等家用电器;引进国外款式生产服装、玩具,这些产品迅速在全国打开了市场,并取得了重要的商业地位。

高速的经济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众多高级人才和大批的劳动力。广东人胸怀宽广,决不排外,招贤引士,从祖国各地吸收过来大批的人才以及劳动力。

就这样,广东人“借鸡生蛋”,借国家的政策,借人家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来补充自己的不足,为自己创造了源源不断的利润。

一、白手起家,借鸡生蛋

有人分析了广东人的发家史,认为一部分人的发家史是靠外地人帮忙才打出的天下,技术是人家带来的,管理是人家操作的,市场是人家开拓的,自己只是因为先天的条件而当了总经理,董事长。这道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广东人善于“借鸡生蛋”。

广东人本来没有多少钱,他们原来只是中国很普通的一群人,广东人的文化水平也不高,广东的技术力量并不雄厚,但广东人的的确确富了起来,而且富得奇快,原因何在?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借鸡生蛋。

国家给了广东特殊政策,广东又有特殊地缘优势--紧邻港澳、华侨众多,广东人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迅速发展起来。

在广东政府的支持下,广东的商人充分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广州为例,开放以来,在广州登记来华投资中,外资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从1979年的7.3%提高到1996年的35%左右,外资已渗透到广州的各个部门,如广州宝洁,广州标致,广东钢铁等,第三产业中外资渗透程度更高。同时,港澳台、华资为广东经济的发展带来空前良好的机遇,广州毗邻港澳,祖籍广东的华侨华人有2000万左右,遍布世界五大洲,占全国华侨、华人总数的70%,在600万港澳同胞中,祖籍广东的占80%,归侨侨眷、港澳同胞的亲属约有2000万,这一巨大的资金库,使广东的资金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以致广东创造出经济奇迹。

广东省借“外资”这只鸡,生出了广东经济高速发展这只“蛋”,广东商人在其中大有作为。

伴随外资,广东人引进的是一系列先进的外国技术和管理方法。广东的独资,合资企业数不胜数,它们引进外国设备生产彩电,生产电冰箱、音响、汽车、空调、化妆品、家俱、服装、玩具等,这些性能好,款式新颖的产品使广货迅速走红全国,走出国门。

在“借”外资的同时,国内资金也纷纷涌进广东,尤其是集中到广东珠江三角洲上,形成一种亿万资金向南流的热潮。首先,在广东政策灵活的情况下,在广东投资办厂可利用快信息、高效率的便利条件形成一种“造血效应”,其次,内地资金通过广东这块跳板投资各出口行业,可使资金形成由内转外的国际资本。因此,无论北方还是内陆都将“过剩”的资金转向广东,为广东的行业振兴带来了新鲜血液,“内资”充盈也使广东的企业经济迅速增长。

广东经济要发展,广东商人要赚钱,没有人才绝不行,不仅需要高级专门人才,也需要大量劳动力。于是广东人借鸡生蛋又开始引进人才和劳动力。

为吸引人才,留着人才,广东为内地人提供了诸多的方便。只要你是广东所需的人才,你肯来,所有一切后顾之忧由我们解决。工资待遇从优,高出原来的几倍、几十倍,提供住房并且宽敞明亮,家属随到随安排,孩子入学入托帮助解决。只要你肯来,没有人事档案,没有户口,广东人都给你解决!许多人离开原单位,到广东发财,施展自已的雄才大略,结果,广东人才荟萃,全国各地的人才汇聚了广东,为广东经济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金为民,惠州惠信公司副总经理。1987年时,还在贵州某山沟里无所事事,造了18年飞机,但是随着国家军工产品需求减少,工程师们显然是太多了,可调又调不走。他偶然在报纸上看到惠州的招才广告,就写了封信试试,未想到竟回信面试。惠州工业发展总公司的领导明确表示:“如果你愿意来,我们给你解决无户口、无粮薄、无档案的‘三无’问题!”

金为民倒犹豫了,观念难以一下子转变。金为民的友人也说:“这怎么行,铁饭碗不要了?”他考虑许久:“我先去干三个月试试。”反正才40岁,浪费大好年华实在可惜。工业发展总公司任命他为当时投资额最大的3000万美元企业中方负责人,筹备惠信精密部件有限公司。金为民干了起来,一天睡四五个小时,汽车就是旅馆。

这一干,金为民就走不了啦。爱人也来了。半年多时间,1万平米厂房建成,几百台设备安装完毕,公司开业了。

而在贵州,金为民被原厂“除名”,且“党内除名”。除名文件寄到惠州,惠州大喜:“出身、成份、学历、职称都有,这不就是档案吗?”

惠州给金为民重新建档,重办户口,重新人党,让金为民从“黑户”变成了“白人”!

伴随着广东对人才需求的日益旺盛,广东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人才推荐的公司,也出现了专职从事“挖掘”高科技人才、高层次管理人才为主的广东第一家猎头公司--天马猎头公司。

广东人借鸡生蛋很有招式,也很有成效。有人分析了广东人的发家史,认为广东人发财的有两类:一类是靠自己发家的,这包括一些农民种植经济作物,养鱼、养禽生、蛋等致富,另一些就是靠胆大,钻法律空子,投机取巧以倒买倒卖、走私贩私发的家,但这些人大多只是小打小闹,发了点财也便“知足而退”了,反之,则多到号子里蹲着。二是办实业发家的广东人,这些人的发家史是靠外地人帮忙才打出天下,技术是人家带来的,管理是人家操作的,市场是人家开拓的,自己只是因为先天的条件而当了总经理,董事长,他们靠的就是借鸡生蛋的招式,借来人才、资金和技术,成了老板。

二、沙里淘金,借机生财

曾经有一个关于北京、上海和广东商人的笑话。说的是假如有一块金子放在这儿,周围画个圈儿。北京人最先看到这个圈,然后看到金子;上海人会最先看到金子。然后发现有圈;而广东人则会不动声色地将金子悄悄移到圈沿上。然后北京人开始讨论这个圈是不是反动的,广东人拿起金子就走,上海人懊悔不已。

有人把粤商比作猫,猫善捕鼠,这“鼠”就是市场机会。

粤籍;著名商人霍英东便是一位善于沙里淘金,借机生财的大师。

霍英东的确善于发现机会,善于行动。1954年,霍英东开始进军房地产市场。在经营房地产过程中,霍英东敏锐地意识到,香港建筑的蓬勃发展,必然会造成对海沙的大量需求,在20世纪60年代初.淘沙业是当时香港工商界人士一般不敢问津的领域。因为这个领域需要招用大量的劳动力,投资巨大,然而收入不多,要想赚钱相当困难,弄不好就会倾家荡产。但是霍英东的见解与众不同。他认为,海底淘沙,不仅可以获得大量建筑用沙,支援房地产业,而且可以深挖海床,填海造地,实为一石三鸟之举。他认准了此业必有前途,于是大胆地迅速行动,抢在别人尚未觉悟时率先下手。

1961年,霍英东派人前往欧洲著名厂家重金定制了先进的淘沙机船,准备使用现代化的设备淘沙。然后,他又以120万元的高价向泰国政府购买一艘长达288英尺,载重达2890吨的大型挖泥船,命名为“有荣四号”。这只大型挖泥船每20分钟可入海挖取泥沙2000吨。然后自动卸入船舱中。当船驶到香港后,霍英东的亲朋好友都惊呆了:这么巨大的投资,万一赔了本怎么办?但是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由于霍英东准确地捕捉了市场信息,而且抢占了先机,并且付诸行动,“有荣四号”很快便成了霍英东的掘金船。

随后,霍英东又派人到欧洲订购了一批先进的淘沙机械船,用现代化的先进设备取代了落后的手工操作。两年多内,他就用了80多艘船,其中淘沙船达20多艘。20世纪60年代中期,香港经济起飞。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地产业蓬勃发展,这都离不开海沙。这样,港九建筑业所需的建筑材料海沙便由霍英东供给了。他名下的“有荣船务公司”也因此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广东人借机生财的能力仿佛是与生俱来的,只是在闭关锁国的年代,广东人没了用武之地。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给广东人以机会,广东人把握了、抓住了。

健力宝集团的掌门人李经纬有功有过,但就抓住机会,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变成了全国知名的大企业而言,确实有值得赞赏的地方。李经纬有三个信条:信息、判断、行为。讲的是如何识别、捕捉和实现机会。

1971年身为县体委副主任的李经纬奉命到三水酒厂任副厂长。这是一个只有十几名职工的作坊式小厂。设备简陋、产品单一、销路呆滞。李经纬进厂后协助厂长作了大力改进,实现了半机械化生产。小厂开始有了转机。4年后,李经纬当了三水酒厂厂长。正值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荡漾之时,李经纬更是雄心万丈,他意识到酒厂现状完全不能适应形势发展,果断决定将酒厂迁到更适合的地方,并改进了设备。他一方面狠抓生产流程和工艺操作,提高米酒质量并使其打进港澳市场;一面亲自到北京葡萄酒厂取经,仿北京名酒“莲花白”酿成风味独特的“荷花白”,增强了产品的市场应变能力。强本固基与开拓创新相结合,这是李经纬稳健之中见奇绝的第一步棋。审时度势,李经纬敏锐地觉察到大众消费习惯的变化,那就是新口味的啤酒正在取代传统的米酒。他动心了,却苦于找不到技术门路。

一次巧遇,李经纬和早年的球友江兆基吐露衷肠。江当时在广州市轻工业局从事食品工艺研究工作,对国内外啤酒生产的发展趋势和最新信息耳熟能详。他竭力主张,更使李经纬铁了心肠要走好这第二步棋。1981年“强力”啤酒正式面市,畅销大江南北。

曾为体委官员的李经纬似乎对与体育有关的信息特别的敏感。一次,他从表弟那里得到一条信息:广东体育科学研究所受国家体委委托,试制一种含碱性电解质的保健饮料,已经搞出了配方。由于有风险,目前还没有一家饮料厂愿意投产。多年的关注和对本行业的谙熟使他本能地意识到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如何消除运动性疲劳,一直是国际体育、食品科技工作者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开发这种饮料,属汽水、可乐、乳酸、果汁饮料之后的第五代,最具时代感和市场潜力。而含碱性电解质的保健饮料,恰恰具有补充体内能量,迅速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调节酸碱平衡的作用。这可是国内的一项空白,这个产品研制成功将会带来多少巨变,包括他的酒厂,包括中国饮料的竞争能力。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李经纬带领科研人员不分昼夜,历时10个月,经过120多次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最佳配方,开发出了中国特色的高级新型饮料--健力宝。经专家鉴定,健力宝清香适口。风味独特,保健效能显著。

紧接着,李经纬从体育界朋友那里又获得一个重要信息:中国参加23届奥运会体育代表团决定自带国产饮料赴洛杉矶参赛。真是天赐良机,这破天荒头一遭的意义也非同寻常。李经纬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1983年11月把精制的橙香蜜型健力宝送到北京。参加首批国产运动饮料评选。经鉴定,健力宝以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和良好功效,被指定为参加奥运会首选饮料。三个月后,300箱健力宝漂洋过海,随着中国体育健儿飞抵洛杉矶奥运村,捷报不断传来。当中国女排以三比零的悬殊比分击败夺标呼声颇高的美国女排,夺得中国队的第14块金牌时,敏锐的日本记者发现,中国运动员自始至终喝的是“健力宝”,而不是“可口可乐”。从此,被称为“魔水”的健力宝名扬海内外。其实机遇不会只垂青某一个人或一群人,但有的人认识到了,捕捉到了,把握到了,有的人则或木讷迟钝,或无动于衷,或熟视无睹,于是机遇溜走了,流失了,消失了。

广东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不仅善于识别机会,更重要的是善于抓住机会,并且果断行动,实现机会。祖籍广东潮州的刘銮雄,1948年出生于香港。父亲是一名富裕的电扇商,家道殷实。20世纪60年代末,刘銮雄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毕业回港开始了家族的风扇事业。刘父一贯的销售市场是在中东。阿拉伯国家不仅气候炎热,人民也富裕,购买力极强,刘父生意发展顺利。刘銮雄从加拿大返回,却意外地看上了北美市场。这一天,刘銮雄来到父亲的书房,要求与父亲谈谈。对这个喝了洋墨水的儿子,父亲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想着自己儿时离开家乡独闯香港、克勤克俭,创下一份家业,委实不容易,自然盼着受过良好教育的儿子能接过这份家业并发扬光大。“老窦(父亲),我看我们的电扇应该销往北美。”刘銮雄一开口吓了老窦一大跳,这个天生叛逆、勇往直前的儿子似乎并不是在开玩笑。“北美国家纬度高、夏季短,怎么能比中东更具电扇消费市场呢?”刘銮雄还要申辩,刘父已挥手不愿再谈,他认准这个念头是荒唐的。认准了道的刘銮雄却不在乎与老窦分道扬镳。敢想敢做的他在1978年卖掉妻子宝咏琴作为嫁妆的一个住宅单位后,集资50万元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爱美高,专门生产古典电扇,并且销往北美。对于儿子的举动,老子持观望态度。让年轻人闯一闯也好,当然,刘父多少还是做好了儿子失败的准备。也许刘銮雄当真是独具慧眼,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古典电扇成为北美的热销货,爱美高利润大增。原来,20世纪70年代二次石油危机:北美国家政府号召人民节约能源,加上刘銮雄设计的古典式电扇又迎合了人们怀旧的心理。此番决策的成功。不仅给了刘銮雄百倍的商战信心,也消除了其老爸对他心存的怀疑。1983年,爱美高上市。资本额已达1.75亿,成了一只颇具潜力的工业股。然而,极富商业天赋的刘銮雄,此时已看到了另一个即将到来的商机。机警的刘銮雄于1985年将爱美高股份以2.04港元的价幅抛出,此番冒险是以失去爱美高董事局主席的职位为代价的。一着棋走出,再次引起家人、朋友的恻心。刘銮雄却胸有成竹地笑对家人。其实,他也是心中如鼓,暗地里日夜分析观察着股市的一举一动。半年之后,股市牛去熊来,一片哗然,刘銮雄不慌不忙,以0.7港元的价格全面吸纳市面散股。很快取得34%的爱美高控股权。得胜回朝,在这一抛一吸之中轻松赚得千万元港币,又重新坐回主席的宝座。

三、顺势而为,借势发挥

广东商人除了“敢”和“先”外,还有着一种“顺势有为”的驾驭商才。他们以赚钱为人生第一要义,无论是在近代还是在当代,发迹的广东人不计其数。

改革开放是20世纪全球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不但改写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甚至影响到世界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由于政策的倾斜,一批乡镇企业如一场春雨使大自然吐露万千芳华。他们在顺潮流者生,逆潮流者亡的商潮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一)借天时,抓商机

世界瞬息万变,除了企业处身以外的变化,还有诸如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大背景”的变化;市场容量供求关系的变化;竞争对手的经营目标、经营能力、经营范围的变化等。这些变化,常常相互影响,相互交织,又由于都有人为的因素,因而又常常真伪相伴,需要创业者全面把握、分清时势。

1968年,也就是“文化大革命”还在轰轰烈烈进行的时候,顺德北滘镇25名街道居民为了谋求生活出路,每人出资50元,悄然办起了一间塑料五金加工小作坊。竹木沥青纸盖成的厂房,手工操作的简单机械,回收的尼龙纸、塑料布,这便是当年“美的”人的所有家当,也是今天雄霸全国风扇市场的“美的”集团的前身。

当时这个小作坊的领头人是一位年仅20岁的年轻人何享健。他们从生产加工小小的塑料瓶盖开始,逐渐走入了市场经济的大门,在无情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游刃有余。

为了给企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何享健带领大家狠抓产品质量,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为此,他们所生产的塑料瓶盖质优价廉,很受厂家的欢迎。然而志向高远的何享健却不甘心长期小打小闹。加之在70年代末,传媒上时常发出这样的警告:“如不奋发图强,岭南将被开除‘球籍’。”“粤人失去世界,却暂时仍要在这个世界上住!”正是这种危机意识以及近在咫尺的中国香港的繁荣,刺激着何享健下定决心寻求更好、更大的发财路子。

当他得知汽车、拖挂车必须安装刹车阀才能上路的信息后,便决定为广东省汽车运输公司配套生产汽车挂车刹车阀。在这一市场上,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他们生产的汽车挂车刹车阀很快占领了国内半壁江山,获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随之,又有几十家厂家生产汽车刹车阀。这就是市场经济。残酷的竞争时时向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小伙子发出挑战。何享健为谋求新的发展机会,加速往广州有关单位跑,寻找生产任务。经过一番奔波,最终与广州一家颇有名气的风扇厂家达成生产加工电风扇零配件的协议。然而,生产加工零配件,无论如何都是个配角,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中基本上没有经营自主权可言,这对于美的创业人来说,毕竟还是权宜之计。只有自己找出一条路,拿出自己制造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经过反复思考和讨论,他们决定自立门户,创立自己的品牌,拿出自己生产的电风扇来。

1980年,随着国家市场政策的放宽,这家已扩大了的作坊正式进入家电行业并拥有了自己的厂房。“美的”人凭着自己多年的智慧积累和一双双勤劳之手,在生产能力和生产技术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很快敲打出第一台金属风扇,并正式投产。当时,电风扇是广东市场的宠儿,家家户户都依赖它渡过酷热的夏天。借着这股“电扇风”,“美的”企业迅速扩大。从此,“美的”人创造出了一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成功的喜悦令人欣慰,但具有稳健商人风范的何享健并没有高兴得太早,现在虽然拿出了自己的产品,但还必须要经受市场的检验,他深知市场是变幻莫测的。最终只有质优价廉,造型新潮的产品,才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正当年轻的领头雁带领伙伴们为创自己的品牌而努力的时候,生产电风扇的厂家竟又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一时间各种牌号的电风扇如潮水般涌人市场,爆发了一场空前的“风扇大战”。

产品卖不出去,就实现不了价值,企业就会面临停产倒闭的风险。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何享健自然深知这个简单的道理。但“风扇大战”也带来了一个很好的信息,说明中国改革开放给家电制造业带来了机会,家用电器时代已经来临。他认真分析对比市场上各种风扇的价格、造型、功能及成本后,得出结论,只有真正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产品来,才可以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于是,何享健为提升产品品质,实现独创品牌的目标,又带领大家开始了一场场新的攻关战。

要揽瓷器活,先得有金刚钻。要把产品质量搞上去,一定要有先进的生产设备。何享健果敢地向银行贷款100万元引进先进设备,带领职工们日夜奋战,一项项技术难题被攻下,一台台质优价廉的“美的”牌电风扇,不断进入千家万户。企业生产规模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壮大。到1982年底,美的电风扇以其独特的品牌和过硬的产品质量,成为远近闻名的“杂牌王”,并被评为当时极为罕见的省优部优产品。

精明的广东商人是永远不会满足现状的。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个产品今天还是个“抢手货”,明天就可能成为过时的“垃圾”产品,只有不断地开发市场新产品,才能在多变的市场上称操胜券。于是,在“美的”牌风扇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后,他们又着手研制各种款式新颖、价廉物美的新产品。先后推出了壁扇、鸿运扇、排气扇、豪华型落地扇等10多个系列产品,产量产值每年成倍增长,到1985年不到5年的时间里,年产量增长了10倍。

1985年,“美的”意识到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将进一步迎来人们生活档次的提高,何享健又投人大量资金,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培训专业技术人才,率先向市场推出全塑型彩虹系列电风扇,并开始了制冷空调的生产,并以造型美观、噪音低、重量轻、性能稳定、价格便宜等特点,赢得消费者的青睐。1986年,“美的”对国内电风扇生产能力总量、实际生产量、销售量、潜在市场容量、工作库存、商业库存等因素作了深入的调查分析,对国际市场也作了较详尽的分析,并从质量、款式、成本、价格等方面分析了“美的”进军国际市场的可能性,制订了“走出国门争天下”的营销策略。于是他们在继续开拓国内市场,保持稳定的国内市场占有量的同时,着手开辟国际市场,并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开发出口产品,先后获得美国UL、德国GS、英国BS、加拿大CSA等国家的标准认证。1987年“美的”实现了批量出口,从此走上了外向型出口创汇的道路。

“美的”集团就是靠着顺应时势的发展一步步壮大起来的,他们往往不单纯于声张造势,而更注重于完善、扩大生产线的“硬件”,同时致力于提升组织模式的“软件”。他们以其稳健务实的作风在业界一路领先,从单一生产电风扇开始,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企业集团,并实现了多元化经营、现代化管理、综合性发展的战略决策。

“美的”人那种顺应时势,借势发挥的创业精神,为“美的”腾飞奠定了相当坚实的基础。

(二)观市场,顺势而为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很多人都具有极强的依赖性。计划经济实际上是一个极端复杂的机械,人作为机械的一部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能拥有太多自己的个性,尤其是独立性,人是单位的人,一生下来命运几乎已被注定:“革命同志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改革开放就是要突破这种机构僵化的框架,使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能发挥出来。但改革伊始,人们还都依附于原先的生存方式。只有一些胆大的人,敢于抛弃依附性,丢掉铁饭碗踏上创业之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在广东划出深圳、珠海、汕头经济特区,将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并给予政策倾斜。由此善于鸡生蛋的广东人的创业欲望便被燃烧起来。广东人的性格中向来有“说做就做,做起来再说”的果断。在没有资金、设备,没有项目、技术,甚至连一块好地也没有的情况下格兰仕创始人梁庆德就开始做了起来。

梁庆德带领大家在一片长满荒草的滩涂上,在人们的流言蜚语中,拾掇了几个窝棚做厂房,开始了艰辛的经商历程。

起初,他们到附近的农家去赊购些鸡鸭毛来,做成鸡毛掸子拿到城里去卖。而不满足于现状的梁庆德在做鸡毛掸子的同时,也在伺机寻找更有发展前途的路子。一次在与人交谈时他了解到一个信息:目前国外羽绒需求量大,国内许多外销单位货源还紧缺,并且羽绒的直接生产行业还是块“处女地”。梁庆德回来与大家共同合计:桂洲镇惟一不缺的是鸡鸭鹅毛,收购成本低,技术含量不高,销售上又不用自己操心,能行。

梁庆德说服镇里人破天荒的贷到了30万元,成立了桂洲羽绒厂。招了几十人全体出动,走街串巷收购羽毛,经手工洗涤后拿到外销单位出口。劳累了一年多,1979年产值就有了46万多元。梁庆德和兄弟们激动不已。

几年过去了,就这么一个小作坊,竟攒下了几百万,但梁庆德开始不满足于这种近乎原始的原材料加工。

1983年,他与广东省畜产进出口公司合作兴建了华南毛纺厂,引进日本新型毛纺生产线,年产300吨毛纱,真正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当年出口创汇达200万美元。1984年,中国羽绒加工业遭遇沉重的市场打击,由于手工洗涤的羽绒含脂量高,容易生虫,被日、美等国客商纷纷拒之门外。一时间,国内羽绒大量积压,没受过多少市场打击的大批国内小企业立马陷入困境。梁庆德却抓住这一良机,短短两个月之内,倾其家产筹集400多万元资金,购买了日本先进的羽绒脱脂洗涤设备,使产品迅速适应了海外市场需要,同时全面低价吃进积压羽绒进行再加工,争取到大量国内同行无法完成的高档羽绒订单,年产量猛增至600吨,当年产值达到3000多万元。

此时,梁庆德丝毫没有懈怠,目光开始瞄准了下游利润较高的成品业,以每年开一家厂的速度迅速扩张。先后与港商合资建成毕丽服装厂,与美商合资建立华美实业公司,生产羽绒被和羽绒服,直接出口;1988年,梁庆德集中所有合资厂联合组建桂洲畜产品企业(集团)公司,统筹安排生产,相互协调作业,在创业的第十个年头,总产值居然突破了亿元。此后又接连建成桂洲毛纺公司、华诚染整厂,开始涉足染色纱业务;与此同时,其生产的格兰仕牌羽绒被、羽绒服。打着时髦的“出口转内销”旗号,尝试着进入国内部分市场,由于质量过硬,款式新颖,上市即成为抢手货,当年国内销售额超2000万元。1992年6月,公司正式更名为广东格兰仕企业(集团)公司。同年,集团总产值达1.8亿元,出口创汇2300万美元,成为国内羽绒加工首屈一指的名牌企业。

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羽绒制品市场日趋饱和、贸易壁垒日益加重。再加上逐渐走到高点的格兰仕,却一直没有拿到自己自营进出口权,羁绊越来越多,企业发展速度明显放缓,果断而敢为的梁庆德开始把眼光放到业界之外去寻找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图开辟第二战场。

梁庆德开始利用他敏锐的商业感觉在市场上寻找有利可图的领域。最初,梁庆德并不是选择微波炉,梁庆德曾经涉足的商业领域有很多,像广告、房地产、贸易等多个行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这些行业里梁庆德并没有找到感觉。

1991年,梁庆德去拜访上海朋友俞尧昌,俞尧昌提出了搞微波炉的建议。俞分析说,微波炉在发达国家的家庭已普及率相当高,国内市场虽然还没有培育起来,但趋势是明显的,因公出国人员按规定回国时可在免税商场买一件小家电,许多人买的就是微波炉。

1991年,梁庆德在经过了一年多的市场调查后,发现国内的微波炉市场几乎被国外所垄断,国产的微波炉在国外产品的挤压下几乎抬不起头来,同时梁庆德发现微波炉市场的前景非常广阔。当时微波炉在国际上已经比较普遍。微波炉作为一种大众消费品在中国的拥有率至少应该和彩电、冰箱一样普及。当时的微波炉行业不仅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而且从市场的前景来看,微波炉在中国正处在引入期,虽然当时在国内生产微波炉企业都是因为市场广阔,缺乏竞争力才能够生存下来,设备和技术都相对落后,而具有竞争力的微波炉企业在中国还是个“空缺”。了解到国内的微波炉企业的生存状态后,当时以做外贸加工起家的梁庆德暗自庆幸,如果能够引进国外的先进生产线和技术,打进国内市场应该不费吹灰之力。

看准市场后,梁庆德便马不停蹄开始着手进行相关的事宜。首先梁庆德先后五次飞赴上海,终于用诚意打动了一位微波炉专家,放弃了上海优越的条件加盟格兰仕,同时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完成立项、设备引进到投产等一系列工作。

1992年9月,梁庆德组建格兰仕电器有限公司,与日本东芝签订了五年技术合作协议,并斥资400多万美元引进当时最先进的微波炉自动生产线。两个月后,第一台格兰仕微波炉面世。

但市场较量并非纸上谈兵那般容易。当时上海微波炉销量占全国销量的70%多,这是非攻下不可的市场,梁庆德亲自到上海设立办事处,直接指挥进店工作,但产品没有知名度,认牌不认货的上海商家根本不买账?梁庆德“低声下气”和他们商量:货卖掉了我再收钱,卖不掉我自己搬走。

于是他的业务员每天把产品一台台扛进商场,向还没有微波炉概念的消费者一个个讲解产品的用法和妙处。1993年一年下来,个个累散了架,也只艰难地销售了不到l万台。

这个成绩让对手着实嘲笑了一番,说梁庆德是“盲人骑瞎驴”。松下、惠浦等列强也断言:不用他们出手,不出一年格兰仕就会自己倒下去。没想到的是,梁庆德在厂区正中央树起一块硕大的“耻辱牌”,把对手的攻击言词写在木块上挂上去,要求员工每天上班之前到牌前集合、默想两分钟。他动情地对全体员工说:“什么时候能摘下这些牌子拜托大家了。”

知耻而后勇的做法,让格兰仕群情激昂,大家为着同一个目标而奋斗。1994年1~5月,格兰仕微波炉产销突破了3万台,之后产销量逐年上升,产值利润双超历史记录,并跻身于行业三甲。更令人欣慰的是,格兰仕这种先观察市场,然后顺应时势谋发展的做法,使格兰仕得以延续下来,成就了今日令人瞩目的事业。 6gPNPvIgRyHryMmuoKVQUgGq4i2S1f/ipz5dhm5TU0BBHxTRy26C0SRczeFjDi1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