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九章 人际关系,源于良好的交际(上)

卡耐基说:成功=80%的人际关系+20%专业知识。人只要活着,就离不开人际关系,而交际则是人际关系中重要的一个方面。社会是一个复杂而多彩的舞台,交际是这个舞台中必不可少的角色,每个人要想适应这个社会、这个时代,就要努力扮演好自己独特的角色,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

开玩笑要把握分寸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开个得体的玩笑,既可以松弛神经,活跃气氛,放松一下心情,同时也可以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正因为这样,诙谐幽默的人常能受到周围人的喜爱。但是,开玩笑如果开得不恰当,则适得其反,使人处于尴尬的境地,伤害彼此的感情,甚至会惹上大麻烦。因此,开玩笑要掌握好分寸,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1)要注意场合、时机和环境

一般来说,庄严、肃穆的场合是不适宜开玩笑的。另外,在工作的时间内也不能开玩笑,在公共场合和大庭广众之下,也要少开玩笑。如果人和事处在非常时期,则不能拿非常之事开玩笑,对于在媒体上开玩笑更要谨慎为之。

(2)要注意对象

人的脾气、性格、爱好不同。所以,开玩笑要因人而异。

开玩笑要注意长幼关系。长者对幼者开玩笑,需要长者保持庄重的态度,使幼者产生对长者尊敬的意识。而幼者对长者开玩笑,首先就要尊敬长者。

开玩笑要注意男女有别。男性对语言情境并不是很在乎,一般的玩笑男性都会接受;女性对语言情境比较敏感,不得体的玩笑会使女性难以接受,甚至使她们处于很尴尬的境地。

开玩笑还要注意亲疏的差异。与自己比较亲近、熟悉的朋友在一起,即便开比较重的玩笑,也不会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但与自己比较陌生的人在一起,开玩笑就要小心了。因为你对对方的个性、经历、情趣不了解,如果贸然地开玩笑有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影响今后的互相了解和友谊的发展。

一般情况下,对方性格外向,能宽容忍耐,开对方的玩笑则不会有什么意外,也会得到谅解。对性格内向,喜欢琢磨别人的言外之意的人,开玩笑就需要仔细考虑了。无论哪种性格的人,在他伤心的时候,都不能随便与其开玩笑。

(3)不要揭人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比如在生理上、心理上、行为或能力上等。如果把别人的缺点当做笑料来开玩笑,揭人短处,别人就会厌恶你。有些人最害怕别人揭自己的伤疤,一旦有人触动了自己敏感的神经,他的自尊心会使他采取很不理智的行为,做出异样的举动。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没有谁会愿意让别人触及自己的稳私,更不要说让人拿自己的隐私开玩笑了。如果谁敢于拿别人的隐私开玩笑,谁就是一个自寻没趣的人。

另外,开玩笑要适可而止,平常开开玩笑,一两句话说过就可以了,千万不能一直盯着一个人说事。

诙谐而不下流的语言,能给人带来快乐,同时也能让人产生思考,这是智慧型的幽默。如果你能把握开玩笑的分寸,就可以获得更多人的信赖、更多人的钦佩,并因此获得更多的朋友,你的生活也会充满阳光。

玩笑是生活的调味品。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有过开玩笑的经历。但开玩笑并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它需要把握一个尺度,掌握一定的分寸,否则,就可能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友情“升温”,需要认真对待

对突然升温的友情持谨慎的态度,是为了对这样的行为保持一种客观态度,避免从主观上误解对方的好意。因为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他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因为你的言行而对你产生无法抑制的好感,就像男女互相吸引那样。不过,这种情形不会太多,而你也要尽量避免这种联想,碰到突然升高热度的友情,只有冷静待之,保持距离,才不会被心存不良的人利用。

事实上,要分析这种“友情”是否含有“企图”并不难,首先是看看自己目前的状况,是否握有资源,例如有权有势。如果是,那么这个人有可能对你有企图,想通过你得到一些好处;如果你无权也无势,但是有钱,那么这个人也有可能会向你借钱,甚至骗钱;如果你无权无势又无钱,没什么好让别人求的,那么这突然升高热度的友情基本上没有危险,但也有可能“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对方是想利用你这个人来帮他做些事,例如有些人就被骗去当劳力。或者对方攻势的重点在你的亲戚、朋友、家人,而你只是他过河的踏脚石。

根据自己本身的状况检查这突然升高热度的友情有没有“危险”之后,你的态度仍要有所保留,因为这只是你的主观认定,并不一定正确。所以,面对突然升高热度的友情,你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推不迎

“不推”是不回绝对方的“好意”,就算你已经看出对方的企图也不要立即回绝,否则很可能立即得罪一个人。但也不可迫不及待似地迎上去,因为这会让你抽身不得,抽了身又会得罪对方,使自己变得很被动。不推不迎就好比男女谈恋爱,响应得太热烈,有时会让自己迷失,若突然斩断“情丝”,则会惹恼对方。

(2)冷眼以观

“冷眼”是指不动情,因为一动情就会丧失判断的准确性,此时不如冷静地观看他到底想做什么,并且做好防御,避免措手不及。一般来说,对方若对你有所图,会在一段时间之后就“图穷匕首见”,暴露出他的真实目的,他不会跟你长时间耗下去的。

(3)礼尚往来

对这种友情,你要“投桃报李”,他请你吃饭,你送他礼物;他帮你忙,你也要有所回报,否则他若真的对你有所图,你会“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被他牢牢地控制住。

所以,在生活中要心存“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意识,一定要注意突然升温的友情,正确判断,以防后患。

生活中,你如果只与某人一起吃过饭或只与他见过一次面,那么他算不上你的好朋友,充其量也是普通朋友。如果你和某人曾是好友,但有一段时间未联络,感情似乎已经淡了,如果这样的人突然对你热情起来,那么你应该有所警觉,因为这种行为表示他可能对你有所图。

友谊需要适当的距离和等级

在工作、生活中我们也常发现,一些“铁杆儿朋友”到后来还是不再来往了,有的是“缘尽情了”式的散,有的则是“不欢而散”式的散,无论怎么散,最后的结果都是散了。

人能有“铁杆儿朋友”是很不容易的,可是关系断绝了,却又非常可惜。

人一辈子都不断地在结交新的朋友,但新的朋友未必比老的朋友好,失去友情更是人生的一种损失。因此,再好的朋友也要“保持距离”。这话听起来是有些矛盾,好朋友应该常聚首,保持距离不就疏远了吗?

问题就出在“常聚首”上,很多“铁杆儿朋友”就是因为一天到晚在一起,所以才散了。人之所以会有“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感觉,之所以会有“铁杆儿朋友”的产生,是因为彼此的气质互相吸引,一下子就越过鸿沟而成为好朋友,这个现象无论是异性还是同性都一样。但再怎么相互吸引,双方还是会有些差异的,因为彼此来自不同的环境,受不同的教育,因此人生观、价值观再怎么接近,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当二人的蜜月期一过,便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彼此的差异,于是从尊重对方,开始变成容忍对方,到最后成为要求对方。当要求不能如愿时,便开始在背后挑剔、批评,然后结束友谊。

很奇妙的是,好朋友的感情和夫妻的感情很类似,一件小事也有可能造成感情的破裂。

所以,如果有了“好朋友”,与其太接近了会彼此伤害,不如“保持距离”,以免碰撞。

人说夫妻要“相敬如宾”,如此自然可以琴瑟和谐,但因为夫妻太过接近,要彼此相敬如宾实在很不容易。其实朋友之间也能“相敬如宾”,而要“相敬如宾”,“保持距离”便是最好的方法。

那么,什么才是“保持距离”呢?

简单地说,就是不要太过亲密,一天到晚粘在一起。

能“保持距离”就会产生“礼”,就会尊重对方,这“礼”便是防止双方碰撞而产生伤害的缓冲器。

距离产生美,距离留住友谊。为了你的人生不寂寞孤单,你应该与你的好朋友保持距离。

当然有时太过于保持距离也会使双方疏远,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社会,每个人都忙,很容易就忘了对方,因此对好朋友,也要打打电话,了解对方的近况。偶尔碰面吃吃饭,聊一聊。否则,很有可能就会从“好朋友”变成“朋友”,最后变成“只是认识”。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多了路好走。但朋友多了,你都能推心置腹吗?或者说,你对他们的感情都平等吗?事实上,未必尽然。

有个地方官员,朋友无数,三教九流都有,他也曾向人夸耀,说他朋友之多,天下第一。有人曾问他,朋友这么多,你都同等对待吗?

他沉思了一下,说:“当然不可以同等对待,要分等级的。”他说他交朋友都是诚心的,不会利用朋友,也不会欺骗朋友,但别人来和他做朋友却不一定是诚心的。在他的朋友中,人格清高的朋友固然很多,但想从他身上获取一点利益、心存不良的朋友也不少。

“对心存不良,不够诚恳的朋友,我总不能也对他推心置腹吧,那只会害了我自己。”

他说,在不得罪“朋友”的情况下,他把朋友分了“等级”,有“刎头之交级”、“推心置腹级”、“可商大事级”、“酒肉朋友级”、“点头哈哈级”、“保持距离级”等等。

他就根据这些等级来决定和对方来往的密度和自己心窗打开的程度的。他认真地说,“我过去就是因为人人都是好朋友,受到了不少伤害,包括物质上的伤害和心灵上的伤害,所以今天才会把朋友分等级”。

把朋友分等级听来似乎很现实很无情,但细想起来,对朋友分分等级也是有必要的,因为这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别人伤害。

要十分客观地将朋友分出等级是非常难的,但面对复杂的人性,你必须勉强自己把朋友分出等级。

朋友等级,可像前述那位官员那样分,也可简单地分为“可深交级”及“不可深交级”。

可深交的,你可以和他分享你的一切,不可深交的,维持基本的礼貌就可以了。这就好比客人来到你家,真正的客人请进客厅,推销员之类的在门口应付就行了。

另外,也要根据对方的特性,调整和他们交往的方式。但有一个前提必须记住,不管对方智慧多高或多有钱,一定要是个“好人”才可深交。也就是说,对方和你做朋友的动机必须是纯正的。不过,人常被对方的身份和背景所迷惑,结果把坏人当好人,这是很多人无法避免的错误。

人的一生,可能要交很多朋友,在这些人中,也许有你的“铁杆儿”。但是,大多数朋友只是普通朋友,真正可称为“铁杆儿”的朋友并不多。正因为如此,如何认真地看待友谊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将直接地影响到你的发展和生存质量。

人前少谈“得意”的事

一位女士的宝贝女儿,从剑桥毕业回国之后,在特区一家金融机构供职,每月数万港元薪水。这位女士当然相当自豪,她面对亲朋好友时,言必称女儿的风光,语必道女儿的薪俸。偶然被女儿发觉,极力制止母亲,说总夸自己的女儿,突出自家好,别人会有不好的感受,这样会伤害他人。

女儿的话在情在理。因此,当我们在炫耀自我时,要防止过分突出自己,切勿使别人心理失衡,产生不快,以致影响了相互之间的关系。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位要好的女友,甲靓,乙平平。她们一起去参加舞会,舞场上的许多男士频频与甲共舞,却在不知不觉中冷落了乙。甲下意识地感觉不妥,于是托辞身体不适,奉劝朋友们邀请乙,男士们尊重了奉告,乙被男士们卷入了舞池,乙的快乐是不言而喻的。

甲以友情为重,不想女友被忽视,于是机智地采取一种平衡方式,使乙的心灵得到抚慰,这必定会使她们的友谊更加深一层。

英格丽-褒曼在获得了两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后,又因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精湛演技获得最佳女配角奖。然而,她在领奖时,一再称赞与她角逐最佳女配角奖的弗沦汀娜-克蒂斯,认为真正获奖的应该是这位落选者,并由衷地说:“原谅我,弗沦汀娜,我事先并没有打算获奖。”

褒曼作为获奖者,没有喋喋不休地叙述自己的成就与辉煌,而是对自己的对手推崇备至,极力维护了落选对手的面子。无论这位对手是谁,都会十分感激褒曼,会认定她是倾心的朋友。一个人能在获得荣誉的时刻,如此善待竞争对手,如此与伙伴贴心,实在令人敬佩。

以上故事说明,你的一言一行都要为对方的感受着想,学会安抚对方的心灵,不能使对方产生相形见绌的感觉。与此同时,自己也会有一个极好的心情。

每个人都想被评价得高一点,明知不可谈得意之事,但却情不自禁地大谈特谈,这是人性中共同的弱点之一。所以,完全不谈得意之事当然不可能,但同样是谈得意之事,不妨注意一下谈的方式。

一是至少要在别人未谈得意事情之前,自己不要谈。也就是说,单方面大谈得意之事不雅,因此,先让对方发表演讲之后,自己再说,这时不良的印象也就淡薄了。所以聪明的人总会注意到这个细节,他会对对方说:“您的见闻广博”,给对方一个大谈得意之事的机会,然后若无其事地说:“我也知道这样的事。”如此这般,穿插自己的得意之事会更好。

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一些人大谈自己的得意之事,表现自己的能力。其实,这并不好。很多时候,对方不仅不会认为你是“了不起”的,相反却会认为你是不成熟的、喜好卖弄的人。所以,与人交往的时候,尽可能不要提及自己的得意之事。

团结和友善,事情更好办

帮助别人成功,是追求个人成功的最保险的方式。尽管能力大小不同,每个人都有能力帮助别人,一个能够为别人付出时间和心力的人,才是真正富足的人。如果一个人做出的巨大成就让你感到其中也有自己的一份,你能够说:“是我让他有今天。”这将是你最值得骄傲的经验。

帮助别人不仅利人,同时也能提升本身生命的价值,不论对方是否接受你的帮助,或是否感激你。想想看,如果每一个人都帮助另外一个人,世界将变得更和谐,人与人之间会更友善,成功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也许激怒了他人,或者被人激怒。当你被人激怒,并且说了一大堆气话之后,你确实可以消除自己的愤怒情绪,让自己变得轻松些。但是你并没有注意到他人的想法,如果别人并不接受你,那么你以后的工作就很难开展下去了。要想赢得他人的支持、获得事业的成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以友善的态度来待人。

在1915年的时候,小洛克菲勒还是科罗拉多州一个不起眼的人物。当时,发生了美国工业史上事态最严重的罢工,并且持续达两年之久。愤怒的矿工要求科罗拉多燃料钢铁公司提高薪水,小洛克菲勒正负责管理这家公司。由于群情激愤,公司的财产遭受破坏,军队前来镇压,因而造成流血,不少罢工工人被射杀。

在那种情况下,民怨沸腾。小洛克菲勒后来却赢得了罢工者的信服,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实际上,小洛克菲勒并没有通过镇压的方式去对待工人,而是花了几个星期去结交罢工的朋友,并向罢工者代表发表谈话。那次谈话不但平息了众怒,还为他自己赢得了不少赞赏。他演说的内容是这样的:

“这是我一生当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有幸能和这家大公司的员工代表见面,还有公司行政人员和管理人员。我可以告诉你们,我很高兴站在这里,有生之年都不会忘记这次聚会。假如这次聚会提早两个星期举行,那么对你们来说,我只是个陌生人,我也只认得少数几张面孔。由于上个星期以来,我有机会拜访整个附近南区矿场的营地,私下和大部分代表交谈过。我拜访过你们的家庭,与你们的家人见面,因而现在我不算是陌生人,可以说是朋友了。基于这份互助的友谊,我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讨论我们的共同利益。

由于这个会议是由资方和劳工代表所组成,承蒙你们的好意,我得以坐在这里。虽然我并非股东或劳工,但我深觉与你们关系密切。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代表了资方和劳工。”

这是一次出色的演讲,这可能是化敌为友的一种最佳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可以想像,假如小洛克菲勒采用的是另一种方法,与矿工们争得面红耳赤,用不堪入耳的话骂他们,或用话暗示错在他们,用各种理由证明矿工的不是,肯定没有什么好结果,只会招惹更多的怨愤和暴行。

假如人心处于不平的状态,就会对你有恶劣的印象,你就是用尽所有正确的理论也很难使他们信服于你。想想那些好责备人的双亲、专横跋扈的上司、唠叨不休的妻子,人们很少会对他们有好的印象。我们都应该认识到一点:人的思想不易改变。你不能强迫他们同意你的观点,但你完全有可能引导他们,只要你温和友善。

对罢工者表示出一种友善的态度是必要的,因为友善能够平息他们的愤怒,从而团结他们。比如,怀特汽车公司的某一工厂有250个员工,他们因要求加薪而举行罢工。当时的公司总裁罗伯-布莱克没有采取动怒、责难、恐吓或发表霸道谈话的做法,而是在报刊上刊登了一则广告,称赞那些罢工者“用和平的方法放下工具”。由于发现罢工监察无事可做,布莱克便买了许多球棒和手套让他们在空地上打棒球。有些人喜欢保龄球,他便租下了一个保龄球场。

布莱克富于人情味的举动,得到的当然是富有人情味的反应。那些罢工者找来了扫把、铲子和垃圾推车,开始把工厂附近的纸屑、烟头、火柴等垃圾扫除干净。你也许感到奇怪,一群罢工工人在争取加薪、承认联合公司成立的时候,同时清除工厂附近的地面!这在漫长、激烈的美国罢工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次罢工终于在一个星期内获得和解,并没有在劳资之间产生任何不快或遗恨。

著名律师丹尼-韦伯斯特被许多人奉若神灵。虽然他的声誉如日中天,但他那极具权威的辩论始终充满了温和的字眼,他的辩论中经常出现这些词语:“这有待陪审团的考虑”、“这也许值得再深思”、“这里有些事实,相信您没有疏忽掉”、“这一点,由您对人性的了解,相信很容易看出这件事的重大意义”--没有恫吓,没有高压手段,没有强迫说服的企图。韦伯斯特用的都是最温和、平静、友善的处理方式,但仍不失其权威性,而这正是他成功的最大助力。

通过以上事例,我们了解到,成功并不是很难,只要你懂得合作、友善,那么你就已经踏入了成功者的行列。

成功是善于合作与友善待人的结果。众人拾柴火焰高,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已经不再封闭、孤立,人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谁也离不开谁。正因为如此,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必须学会与别人一起工作,并能够与别人合作,友善地对待他人。

即使别人有错,也要找到优点

有一位首相,有一次为了推行其政策,在一个公众场合举行公开演说。当时聚集了数千人,首相正在演讲的时候,突然从听众中扔来一个鸡蛋,正好打中他的脸。安全人员马上下去搜寻滋事者,结果发现扔鸡蛋的是一个小男孩。

安全人员报告首相后,首相先是指示属下放走小孩,尔后又马上叫住了小孩,并当众叫助手记录下小孩的名字、家里的电话与地址。

这时候,台下听众猜想首相可能要对小孩进行处罚,于是开始不安起来。

这时首相对大家说:“我的人生哲学是要在对方的错误中,去发现我的责任并找到对方的优点。刚才那位小朋友用鸡蛋打我,这种行为是很不礼貌的,但我不会责备他。因为作为首相,我有责任为国家储备人才。那位小朋友能够从那么远的地方,将鸡蛋扔得这么准,证明他是一个可以塑造的人才,所以我要将他的一些情况记下来,以便对其做更多的了解,促使其将来能成为我国的棒球选手,为国效力,这就是我的最大愿望。”

首相的一席话,把听众的所有的顾虑都打消了,演说继续顺利地进行下去了。

在别人犯错误时,轻易指责是不明智的做法,从别人的过错中,发掘对方长处,积极寻找具有建设性的建议,这才是最为重要的。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不愉快的事情就会随风飘去,而且还会将坏事化为好事,帮助自己摆脱尴尬的场面。 iLrDp52LH3xOZqLx4G927M2ZUEUKBZySb8MaHZqbkHLA12pBD8dltSbit4NfRoh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