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7章

李嘉诚是个商战高手,而并非一个民族斗士,虽然他的收购行为在客观上起到了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所以他必须权衡商业利弊,而不会不顾一切地决一死战。更何况,对方虽是垂暮的老狮子,但余威犹存,反击起来也非同小可,没有必要跟它硬拼。

但是,华资财团既已退出收购,为什么还要签订带妥协性的7年不得染指怡和系股权的协议呢?应该说,怡和赎回8.2%股权的价码并不高,不足以成为换取“怡和7年太平”的条件,其原因何在,至今仍不得而知。

不过,即使没有这一附加条款,华资财团也不大可能再动置地的脑筋。首先,经过这次交锋,怡和全系控股权已相当稳固,给外强留下的可乘之机已很少。另外,已经迁册百慕大的怡和系,从1995年起取消了其在香港的上市地位,其股票挂牌买卖不在香港股市,这样一来,就为外强收购增加了更大的难度。

也许正是考虑到以上因素,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才决定彻底放弃收购,顺便卖一个人情给置地。

李嘉诚确实是个商战高手,他凡事并不一定非要争胜不可,而是以商业利益为准绳,能赚就赚,不能赚就退出,毫不拖泥带水。

事实上,华资财团在这场战役中,虽然收购不成功,但售股的税后利润,估计也在1亿港元左右,仍然有小赚。

更重要的是,避免了恶意收购可能需要付出的高昂代价,更何况胜负难定。倘若经过一番拼杀后,华资财团不幸落败,则会付出惨重的代价。这显然不符合李嘉诚的作风和性格。

李嘉诚的做法启示我们,商场同战场一样,没有常胜将军,对于一个成大事者来说,一次的失败在所难免。关键时刻,放利得义是非常必要的。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也应牢记这一点,有时候,该放就放,比硬打硬撞要强的多。它将会伴你逐步走向成功。

4、生意场上只有对手,没有敌人

中国有句富有哲理性的老话:生意场上买卖不成,仁义在。李嘉诚的格言是: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朋友。确实是这样,生活中可能因为利益分配不均,而兵戎相见,或为争一笔生意,而搞得两败俱伤,这样的例子很多。然而,说不定今天刀兵相见的两位,明天就又会因为利益共沾,化干戈为玉帛,携起手来成为好友。

李嘉诚投资债券,就符合他一贯的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朋友的原则。

不过,最能体现李嘉诚做事原则的事例,也许是与华资财团欲再次联手合作,吞并垂暮狮子置地。

当时,各种收购的传闻纷纷扰扰,众多财大气粗的华商大豪,均被认为可能染指置地:长江实业的李嘉诚,环球集团的包玉刚,新世界发展的郑裕彤,新鸿基地产的郭得胜,恒基兆业的李兆基,信和置业的黄廷芳,香格里拉的郭鹤年等等,皆在此列。另外,股市狙击手刘蛮雄,亦可能趁虚而入,狙击置地这个庞然大物。

据说刘蛮雄登门拜访怡置大班,提出要以每股16港元的价格,收购怡和所控25%的置地股权。西门?凯瑟克愤然拒绝,一来嫌刘氏太过贪心,出价如此之低;二则刘氏在股市名声欠佳,怡和不愿意把多年苦心经营的置地交付于此等人手中。

头脑甚为精明的刘氏只得告退。其后又有多位大老板纷纷前往拜访西门。西门既不彻底断绝众猎手的念头,又高悬香饵,惹得众人欲罢难休,欲得不能。

不过,这些都是传闻,是真是假,难以分辨。其中流传最广的要数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了。

据说,李嘉诚也曾拜访西门?凯瑟克,表示愿意以每股17港元的价格收购25%置地股权,这比置地10港元的市价要高6元多。但西门?凯瑟克对这个出价仍不满意,但他也未把门彻底堵死。他说:

“谈判的大门永远向诚心收购者敞开,关键是有双方都可接受的价格。”

于是李嘉诚等人与凯瑟克继续谈判,双方一直很难达成一致。

李嘉诚在谈判中不想表现得太积极,这也许是他的性格使然。所以,同收购港灯时一样,他有足够的信心等待有利于他的机遇降临。此时,股市一派新气象。按股市一向的“低进高出”现象,这个时候不是股市吸呐的好机会。或许,气氛活跃的股市也并不能持续多久。

果然不出李嘉诚所料,不久扶摇直上的香港恒指,受华尔街大股灾的影响,突然狂泻。1987年10月19日,恒指暴跌420多点,被迫停市后于26日重新开市,再泻1120多点。股市愁云笼罩,令投资者捶胸顿足,痛苦不堪。

整个香港商界股市硝烟弥漫,股市大亨们惊恐万状,大家为了寻求自保,谁也没有能力再参与这场股市大收购了。此时自救乃当务之急。置地股票跌幅约四成,令凯瑟克寝食难安。

1987年李嘉诚的“百亿救市”,成为当时黑色股市的一块亮点。证券界揣测,其资金用途,将首先用做置地收购战的银弹。

正如一场暴风雨一样,这次股灾来得猛,去得也快。等到1988年3月底,沉入谷底的恒指开始回攀。银行调低贷款利率,地产市况渐旺,股市也逐渐开始转旺。

农历大年刚过,收购置地的传言再次盛行,华南虎再度出山。

事后,报章披露,1988年2、3月间,李嘉诚等华商大亨,曾多次会晤西门?凯瑟克及其高参包伟士。

一直善于等待时机、捕捉机会的李嘉诚,这次为什么没有借大股灾中置地扑火自救、焦头烂额之际趁火打劫呢?须知股灾中置地股价跌到6.65港元的最低点,即使以双倍的价格收购,也不过13港元多,仍远低于李嘉诚在股灾前提出的17港元的开价。

原来,收购及合并条例中有规定,收购方重提收购价时都不能低于收购方在6个月内购入被收购方公司股票的价值。10月份的股灾前,华资大户所吸纳的置地股票,部分是超过10港元的。这就是说,假设以往的平均收购价是10港元,现在重提的收购价,就不得低于10港元的水平,而6个月后,将不再受这一限制。

4月中旬,股灾发生后已过了整6个月。此时,置地股从最低点回升后,仍在8港元的水平上徘徊,仍低于股灾前的水平,依然对收购方有利。

这次收购虽然最终没能成功,但是李嘉诚的这种生意场上只有对手,没有敌人的做法却值得称道。因为投资不可以意气用事,关键时刻,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在一般情况下这也许是真正投资家的做法。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李嘉诚退出收购,“百亿救市而又退出”反而是一个胜利。

世界上任何角色都很难做得纯粹,做生意,尤其是像李嘉诚那样做大生意就更难。因为他的投资是一种动辄千百万元的事,一旦失利,就会造成重大损失。然而李嘉诚做到了这一点。也许,这是他在商场争战中屡战屡胜、被誉为“超人”的根本原因。

看来要做一个“纯粹的投资家”,首先是要修炼自己的心性,做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为杂念所动,而保持一种心性空明,气息平和的心态。

如果你要成为一个纯粹的投资家的话,显然,这是一个难以企及而又必须努力达到的目标。

所以,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商业竞争遇到对手是难免的,但是竞争对手也可以变成朋友,甚至变成能够精诚合作的朋友。

又例如,1986年8月《每周财经动向》总编在《李嘉诚成功之道》一文中谈到:“最近有人向李嘉诚提问: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必须在与强劲的对手竞争时才可创下骄人的成绩。环顾今日香港商界,似乎只存在包玉刚爵士一位匹配做阁下强劲的对手,您有以包先生为对手的想法吗?

“一般人很自然会认为李氏是以包氏为竞争对手,因为他们有相同的社会地位,又都有深厚的经济基础,他们的社会交往都很广泛。例如李氏从英资手中收购和黄、港灯,包氏则收购九龙仓、会德丰等。两人先后出任汇丰银行的副主席;两人又同时出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李氏捐赠汕头大学,包氏捐赠宁波大学等。”

但李嘉诚答复这个问题时,只说他朝着个人定下的目标向前一步一步推进,从来没居心和别人比斗,甚至在条件不利于竞争对方时,愿意帮对方度过这次难关。并且在很多记者招待会上,李嘉诚这样说:“包玉刚先生一直是我精诚合作的朋友。”

5、舍得弃小利,才能赚到大钱

很多成大事者都深谙得与失的道理。俗话说,舍得舍得,只有先舍弃一些小的利益后,才能赚得大钱。就是这平常简单的两个字,却有着不平常的意义。李嘉诚正是以这样一种平常的态度来经营着自己的商业王国。在无数次的商业大会战中,他总是不吝惜其中的小利,运用自己小的资金,而赚得大的利润。无论投资的资金如何宠大,他也能独具慧眼,运筹帷幄于其中,决定于最关键的时刻。

李嘉诚指出,当经营的商业开始遇到困难时,我们常常要遵循一个不变的商业规律,那就是所谓的“货如轮转”,商品只有在流通中才能获得利润,所以能够舍弃的商人,通常是可以在流通中获得利润的。

比如,卖不出去的货物,不论多少,都已经成为没用的东西,而且存货需要付租金,积压资金则加重利息率。所以对于一般公司来说,将过时的货及时脱手,除减少经营成本外,更可以以亏损销售抵消其他方面的获利,降低应缴税项。所以李嘉诚在经营中经常采用先舍弃而后获得的战略。

这是一种有着丰富商业经历之后超越于商业的一种心灵感悟。对于一个真正的商人来说,在他的眼中,应该是只有营利的业务,而没有永远的业务。任何一项业务,当它走过自己的成熟阶段之后,必将走向衰落,而这个时候,如果不进行自我调整,还抱着不放,必将随这项业务的衰落而走向失败。

李嘉诚每次大进大出,都是等待最佳时机,一待良机出现,便急速抛出。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987年,李嘉诚在半小时内就下定决心投资3.72亿美元,购买英国电报无线电公司5%的股份。

这是一只值得长期保留的明星股。3年后,英国电报无线电公司股价涨高,李嘉诚又以同样快的速度,将股票抛出套现,净赚近1亿美元(合近7亿港元),从这里我们看到:李嘉诚在股市中稳扎稳打,善抓机会,是他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

李嘉诚凡事都会深思熟虑,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之后才去做。

众所周知,购买债券是一种极保守的投资,持有人只能享受比定期存款较高的利息,而不能参与分享公司红利。

李嘉诚所购买的债券,大部分都是可转换债券。这种债券有1~3年的期限,若持有人认定该公司业务能稳定增长,可以用债券换成该公司股票,从而获取更大收益。即使不成,也可将债券保留至期满,最终收回本金及利息,所以这种债券既和普通债券一样,具有风险小的优势,又比较灵活,能转换为股票。可以说是将债券和股票的优势合二为一,是一种较为稳健的投资方式。

1990年,李嘉诚购买了约5亿港元的合和债券,另外又购买了爱美高、熊谷组、加怡等13家公司的可转换债券共计25亿港元。

在此后的发展中,胡应湘的合和表现最为出色,先后拿下广东虎门沙角电厂、广深珠高速公路、广州市环城高速公路及泰国架空铁路等大型工程兴建合同,一时名声大噪,众豪争扯他的衫尾。

见此情势,李嘉诚马上把合和债券兑换成股票,这样一来,当初价值5亿的股票,到3年后升值为近9亿,账面溢利达3亿多港元。同样,李嘉诚购入的其他可转换债券,也大都有不俗的表现。

一个要想成大事的人,从上面舍得的事例中,可以得到很大的启示。只有自己在竞争的商海中对舍得把握得当,才能成大气候。在关键的时刻把握住这一点,该出手时就出手,在商战中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6、千金面前不见利忘义

古人云:“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每一个成大事者,都懂得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尤其是作为一个成大事的领导者,更是当做重中之重来处理。

一个人若能做到事事以考虑别人为先,做到千金面前不见利忘义,那么这样的一个人,也就没有不成功的道理了。

李嘉诚凭借着见利不忘义的品格,在股市纵横驰骋取得不凡的业绩后,又逐渐淡出股市。从1984年起,他先后实行了三次私有化。

这里所说的“私有化”是一个专用名词,是指改变原上市公司的公众性质,使之成为一家私有公司。

根据证券条例的规定,公司上市必须拨出25%以上的股份向公众发售,即使是一家家族性的上市公司,本质上也是公众公司。

公司上市、收购公司以及供股集资,都被称做“进取”,而将公司私有化,取消其挂牌的上市地位,即是“淡出”。

其实,“淡出”也是一种收购形式,只不过取消挂牌后的私有公司,不能再从社会集资,也不再具有以小博大、以少控多的优势。

李嘉诚将长实旗下部分公司实行私有化,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目前李嘉诚所控的长实系集团够庞大了,仅以长实、和黄、港灯三家巨型公司的规模而言,已足以获准浩大的集资计划。因此,将部分公司私有化,并不影响长实日后的集资扩张。

其次,私有化以后的公司;将重新变为不受公众股东和证监会制约监督的公司,因而有利于保守商业机密,也不必再像公众公司那样向公众公布财务经营状况。

当然,要实行私有化,还有一个时机选择的问题。骑牛上市,借熊退市是许多股票投资者奉行的法则。股市低迷、股价下落时退市,自然大大有利于向小股东收购股票的大股东。道理谁都懂,要真正掌握好时机,并非那么简单;而要显出大度来,避免小股东的怨恨,则更不容易。而李嘉诚在实行私有化时,却兼顾了这两点,再一次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魅力。

1984年,中英就香港前途问题的联合声明签订后,香港投资气候转晴,股市开始上扬。1985年10月,李嘉诚宣布将国际城市有限公司私有化,出价1.1港元,较市价高出一成,亦较该公司上市时的发售价高出0.1港元。

对于这种价格,小股东自然是大喜过望,纷纷接受收购。李嘉诚这次提出私有化,正在牛市之时,付出了较高的收购价格。如果是赶在两年前或等到两年后的熊市之时,再进行私有化,就能够实现低价收购。

对此,有人认为一贯善于把握时机的李嘉诚看走了眼,没有抓住实行私有化的最有利时机。其实,李嘉诚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照顾小股东的利益。他说,我们不是没想过借熊退市,但趁淡市以太低的价钱收购,对小股东来说不公平。这种千金面前不见利忘义的品格,成为以后商界交口称赞的美谈。

1988年10月,长江实业接着宣布将青洲英泥私有化。

长实控有青洲英泥44.6%股权,在私有化过程中,以20港元一股的价格进行全面收购,收购价比市价17.7港元溢价13%,自然让小股东们笑逐颜开。

收购过程进展顺利,到12月30日收购截止期,长实已购得九成半股权,从而可以强制收购完成私有化。

当初全资控有的青洲英泥是长实系的全资附属上市公司,现在申请摘牌,就变成长实旗下的私有公司了。

李嘉诚在收购嘉宏国际时,却是一波三折,远不如收购国际城市、青洲英泥顺利。

嘉宏是长实系四大上市公司之一,综合资产净值为44.57港元。在全面收购前,市值为155.09亿港元。

1991年2月4日,长实宣布将嘉宏私有化时,决定以每股4.1港元的价格收购。收购价比市价溢价7.2%,低于全面收购国际城市和青洲英泥的溢价,让小股东们感到有点失望。

此计划一出,便招来一片嘘声,舆论皆认为嘉宏的收购价过低,显然会损害小股东的利益。李嘉诚解释说,主要是考虑到嘉宏盈利能力有限,而且其业务与长实、和黄重叠,同时他又声称不会提高收购价格,如有人肯出5港元的收购价,他会考虑出售。

李嘉诚的话未得到认同。在4月10日嘉宏股东会议上,小股东们纷纷提出质询:嘉宏公布的1990财政年度的业绩显示,盈利状况甚佳,年盈利率比上年增加29%,达到了13.16亿港元;另外,嘉宏所控的港灯市值连月上升,也会使嘉宏资产值增高,这都显示出嘉宏的发展前景还是较好的。

结果,嘉宏私有化计划在一片鼓噪声中,以不足1/4的支持率而胎死腹中。

这次私有化失败的原因,是收购方对嘉宏的评估与实际业绩产生了很大差异。嘉宏资产估值应该在每股5~6港元的水平上,4.1港元的出价未免太低,显然是肥了大股东,而损了小股东。李嘉诚素来关注小股东利益,这一次却有失长者风度,是何缘故呢?

其间,曾有一个英国基金趁机斥资吸纳嘉宏股票,嘉宏表示不提高收购价,可能与此有关。因为不提高股价,可使那些趁机炒作嘉宏股票者的图谋落空。

此外,小股东反对私有化,除认为和黄条件“苛刻”外,股东们均看好嘉宏的前景,舍不得“忍痛割爱”,也是私有化失败的另一大原因。

按规定,私有化失败之后,一年之内不得再提私有化建议,李嘉诚只好耐心等待。

1992年5月27日,“大限”期满,和黄重提嘉宏私有化建议。收购价为每股5.5港元,较停牌前的收盘价高出32%。

对这一价格,小股东们自然无话可说,欣然接受。因此,在7月10日的嘉宏股东会议上,该私有化建议以96.7%赞成票获得通过,最终得以实行。

这次收购之所以成功,是大股东既保全了自身利益,又顾及了小股东利益的缘故。

从此之后,长实系只剩下长实、和黄、港灯三大上市公司了,总市值除银行外仍据全港财团之首。

李嘉诚能从一个身无分文的打工仔,做到拥有数千亿资产的商界大亨,他靠的不仅仅是勤奋刻苦,与运筹帷幄的商业智慧,其中他把朋友的利益放在最重要位置的肝胆义气,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实行公司私有化方式上,顾及小股东的利益,这种博大的胸怀,确实值得每一位想成大事的人学习与借鉴。本来,以李嘉诚多年来的商业经验,运筹帷幄的商业技巧和坚实的经济基础,完全可以在股市低潮这种有利的条件下,用超低的价格收归到自己的手中。但他并没有这样做,他充分考虑到了小股东们的不易。他们资金小,赚得的利润也少,这一次竞争也许一下子就把他们置于死地了。

所以,李嘉诚实行了他们较为满意的收购价格。也说明了李嘉诚的这种大仁大义是难能可贵的。

古人有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李嘉诚这种成全他人利益的方法,无疑是得到了人心,所造成的良好影响虽然看不见,但时时处处都可能对他发挥良好的作用。许多人自作聪明,将损人利己当成本事,殊不知,懂得照顾别人的利益,才是真正的智慧。

7、赋之于礼义,得到的是利益

李嘉诚在香港业界闯出名声之后,香港媒体常用“擎天一指”来形容在拍卖场上斗智斗勇的李嘉诚。

李嘉诚在香港商业界享有“擎天一指”的盛名,那是形容李嘉诚在商界斗志斗勇的不俗表现。香港媒体也称李嘉诚为“擎天一指”。

其实,“擎天一指”只是就李嘉诚强大的经济实力而言,因为李嘉诚并不是那种凭借自己财力雄厚而强买强卖,蛮横不讲理的人物。

在很多拍卖会场上,曾出现过不少一掷千金、拼尽性命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誓死一争的事例。大家争来争去,最终都红了眼,撕破了脸皮,变成了赌气,也许原先一对很好的朋友,就此分道扬镳,成为反目成仇的敌人。

但李嘉诚却把这些事做得非常得当,不愠不火。例如:李嘉诚认为无论是购买土地还是公司,不一定非得得到手不可,今日不买这块地,以后还有别的地可买,目的都是在于发展地产赚钱,他认为,“做地产买卖,千万不可持买古董的心理”。因为土地有的是,不似古董孤品,存世只有一件,别人买去,自己就没有了。

李嘉诚在拍卖场上,不仅擅长斗智,而且极善于克制。

每次参加竞投,李嘉诚都会事先周密地研究拍卖对象的现有价值和发展价值,然后确定出一个自己的最高价。若超过这一最高价,李嘉诚就会毫不犹豫地果断退出,绝不与人意气相争。

1987年11月27日,在股灾渐去、地产渐旺之时,在香港官地拍卖场上许久未曾露面的李嘉诚,一出现在拍卖场就格外引人注目,其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备受记者瞩目。

今天投拍的这块官地位于九龙湾,面积24.3万平方英尺,底价2亿港元,每口竞价500万港元。李嘉诚一开始便与对手连叫两口,底价连跳两次:2亿5百万、2亿1千万。

“2亿1千5百万!”这是素有“飞仔”之称的合和老板胡应湘发出的声音。

李嘉诚曾与胡应湘有过多次合作。胡应湘是著名的留美土木工程专家,李嘉诚初涉地产之时,还曾请教过他有关地产知识,一来二去之后,两人逐渐成了好友,交情很深。

李嘉诚回眸一笑!胡应湘亦报之以微笑。此时地价已经抬到2亿6千万。

“3亿!”李嘉诚“擎天一指”举起,连跳8口,一时掀起竞价高潮。“3亿5千5百万!”胡应湘如河东狮吼,一口急跳11档,再掀高潮,举座皆惊。俗话说:“商场无父子。”那么,在商场竞争中,自然也会将朋友之谊暂且搁在一边。

拍卖高潮一浪高过一浪。随后,郑裕彤等地产大豪也不甘寂寞,纷纷加入竞价。

此时,李嘉诚的副手周年茂,悄悄来到胡应湘的副手何炳章身旁,与他低声耳语了几句什么。于是胡应湘不再应价,退出竞投。

当有人叫价叫到4亿元时,全场哑然,叫价已高出底价一倍,这是拍卖场最为敏感的临界线。

短暂的沉默中,竞投各方都在心中打着算盘。

“4亿9千5百万!”李嘉诚“擎天一指”再次举起,令竞投诸人咋舌不已。再也无人竞价,一声槌响,这块官地便有了主人。

李嘉诚随之当场宣布:“此地是我与胡应湘先生联合所得,将用来发展大型国际性商业展览馆。”当时,有一位地产分析家评论道:“依本人估计,李嘉诚可能事先已把这块官地的最后投价定为5亿。这个价,可以说是竞价各方心目中的最高价。当然,有人会定在4亿,有人会定在4.5亿,各家有各家的算盘。

“此时的李嘉诚,已声名显赫,人所共知的事实是他染指的土地,开发物业所得盈利,往往高出同业。故他出价4.95亿,仍有厚利可图。

“竞价进入高潮之时,投手很容易出现情绪化,容易冲动,于是便会不管死活,非得做赢家不可。不过这次倒没有这样。如果真是这样,李嘉诚必会退出,以成全对手风头。”

这就是李嘉诚的风格,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底线,宁可做输家也不让意气使自己失去理智。

曾有记者采访李嘉诚,问:“都说您是拍卖场上的擎天一指,志在必得,出师必胜,可您有时为何还是中途退出?”

李嘉诚幽默地道:“这已经超过了我心目中的最高价。你们没看到我想举右手,就用左手使劲捉住;想举左手,就用右手捉住吗?”

耐心等待,捕捉机遇,有勇有谋,从长计议。李嘉诚就这样不断地通过官地拍卖与私地收购,为地产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土地资源。

在拍卖场上,李嘉诚及时与胡应湘沟通,使其从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这种灵活的手腕确实值得借鉴。经商原本是为了谋利,而不是赌气,能让则让,能拉则拉,没有必要把对手硬压下去。

逞一时之气,显一时之威,到头来只能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己酿的苦酒自己喝。与其到那时来收拾残局,倒不如从一开始就理智克制一些。

由此不难看出,一个人想成大事,具有“百忍成金”的自制力是很有必要的,大家都有想做但情理上不能做的事,应克制自己不去做;大家都有不想做的事但在情理上应该做的事,应强制自己去做。做与不做,克制与不克制,超乎人性情之外,这也许就是一个人之所以能成大事所具备的因素吧!

8、重情义是成大事的无形资本

一个人要想把自己苦心经营的事业做大,单凭个人微薄的力量,肯定是不行的。要争取更多的人合作、帮衬才能成功。这是一个人人皆知的道理。但实际运用起来,并非那么容易。首先要把情义放在首当其冲的位置。

把自己的利益与别人分享。使他人相信你是一个真心诚意,帮助他人的人。所以你值得他人帮助。李嘉诚在这个方面就做得非常得体。他不但重用下属还很顾及他们的利益,当事业有发展的时候,会及时让下属分享利益。

例如,马世民离职前,在和黄的年薪及花红共计有1000万港元,这个数字相当于港督彭定康年薪的4倍多。至于马世民的其他非经常性收入,则很难计算。

李嘉诚为了增强下属对集团的归属感,往往会给他们以低价购入长实系股票的机会。就在马世民离职的9月中,他就以每股8.19港元的价格购入160多万股长实股票,当日就以23.84港元的市价出手,转手间就净赚2500多万港元。

商人在商言商,皆为利来。李嘉诚懂得体恤下属,让下属分享利益,使集团拥有更强的凝聚力,从而积累了丰厚的无形资产。杜辉廉也是曾为李嘉诚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管理人才。

杜辉廉是一位英国人,出身伦敦证券经纪行,是一位证券专家。20世纪70年代,英国唯高达证券公司来港发展,委任杜辉廉为驻港代表,在业务往来中他便与李嘉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4年,唯高达被万国宝通银行购并,杜辉廉随之参与万国宝通国际的证券业务。杜辉廉是长实多次股市收购战的高参,并实际操办了长实及李嘉诚家族的股票买卖,因而被业界称为“李嘉诚的股票经纪”。

但实际杜辉廉并不是李嘉诚下属公司的董事,他多次谢绝李嘉诚邀请他担任长实董事的好意,是众管理人才中惟一不支干薪者。但他绝不因为未支干薪,而拒绝参与长实系股权结构、股市集资、股票投资的决策,这令重情重义的李嘉诚一直觉得欠他一份重情,总想着寻机报答于他。

机会终于来了,1988年底,杜辉廉与他的好友梁伯韬共创百富勤融资公司,李嘉诚当即决定帮助百富勤公司,以报杜辉廉相助之恩。

杜、梁二人各占百富勤公司35%的股份,其余股份,由李嘉诚邀请包括他在内的18路商界巨头参股。

这些商界巨头也得到过杜辉廉的帮助,所以接到李嘉诚的邀请后,便欣然允诺。他们都和李嘉诚一样不入局,不参政,目的仅在于助其实力,壮其声威。在18路商界臣头的大力协助下,百富勤发展势头迅猛,先后收购了广生行与泰盛,也分拆出另一家公司百富勤证券。杜辉廉任这两家公司主席。到1992年,该集团年盈利已达到了6.68亿港元。

当百富勤集团成为商界小巨人后,李嘉诚等巨商主动摊薄自己所持的股份。其目的是再明显不过了,那就是好让杜梁两人的持股量达到绝对的“安全”线。李嘉诚对百富勤的投资,完全出于非营利目的,他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报杜辉廉之恩。尽管李嘉诚并不想从百富勤赚得一分一厘,但李嘉诚持有的5.1%的百富勤股份,仍为他带来了大笔红利。这是因为百富勤发展迅速,是市场备受宠爱的热门股,他不想赚钱,也没办法。

90年代,李嘉诚与中资公司的多次合作(借壳上市、售股集资),基本上都是请百富勤担当财务顾问。身兼两家上市公司主席的杜辉廉,仍忠诚不渝地充当李嘉诚的智囊。因为有证券专家杜辉廉的鼎力相助,李嘉诚在股市上更是如虎添翼,挥洒自如,甚至对股市形成了强大的左右力。李嘉诚最辉煌的战绩在股市,最能显示其超人智慧的场所也是在股市。而被称为“李嘉诚股票经纪”的杜辉廉,在其中起了不容低估的作用。

李嘉诚以其真心实意回报杜辉廉,又使杜辉廉更加专心一意地回报李嘉诚,充当李嘉诚的“客卿”。李嘉诚说过:“如果一单生意只有自己赚,而对方一点不赚,这样的生意绝对不能干。”他还说:“重要的是首先得把真诚赋予对方,不可斤斤计较。对方无利,自己就无利。要舍得让利,使对方得利。这样,最终会为自己带来较大收益。”

李嘉诚的意思是,为人处事不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应满怀诚心地把自己的利益分予别人一些,这样才能保持长久的合作关系。相反,光顾自己的一点蝇头小利,而无视对方的权益,使别人吃亏上当一次,可能毁坏自己苦心经营的名声。这样自己的事业断然是做不大的。

从上面的事例我们知道,一个成大事的人,情义是他无形中的资本。做人当讲真情,这是成大事者恪守的人生准则。用真心,动感情,做人不狡猾,不奸诈。这样事业将会走向成功,人生将会亮丽多姿。

忠告之七

进退有度,决不一条路走到黑

高明的枪手收枪的动作往往比出枪还要快。成大事者之所以能成大事,是认为相同的情况不会太久,该进则进,当退则退。

只知道“一条路走到黑”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

1、敢冒险,却不正面冲突

成大事者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遇到比自己力量强硬的对手时,采用“斗智不斗力”的策略,而不是硬拼、硬撞。硬拼、硬撞是一种不明智的行为,一步到位的思想不仅起不到收益的效果,还会把事情越搞越糟。

李嘉诚在收购置地时就是“斗智不斗力”,这是一种精明的商业头脑,他权衡商业利弊,而放弃了决一死战,他知道对方虽然是一头年已垂暮的狮子,但余威不减当年,反击起来会一发而不可收拾。正如母亲早年讲到“纬萧得珠”的故事一样:

古时候,在某地一条大河边,住着一户以经营草织品为生的商贩,他们每天把岸边人家用篙草织成的草箱收购运到城里去卖,以此赚钱养家,尽管做不大,但也能勉强维持一家老小的生计。

有一天,商贩的儿子纬萧在河里游泳,偶然从河底捞得一颗价值千金的龙珠。

一家人十分高兴,纬萧对父亲说:“你成年累月卖篙箱,纵然是累断筋骨也只能吃糠嚼菜,还不如到大河深处去捞龙珠,拿到市场去卖,必定发财!”

但商贩不同意儿子的意见,并对儿子讲了一通道理,做生意如同做其他事一样,不能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只看到暂时的利益而忽略潜在的危险。一分生意三分险,对每一种生意,我们既要考虑到赚钱的结果,也要考虑到赔钱的下场,即使在眼前效果十分诱人的情况下,也必须从坏处打算,掂量一下该不该冒这个风险。倘若觉得某一笔生意赚钱的可能性很大,而且有一旦失败全盘皆输的风险,则绝对不可冒险,况且你所得到的那颗龙珠,含在大河深渊黑龙的嘴里,你能够得到它,自然是因为黑龙沉睡的时候,不小心从嘴里吐出来的。一旦再下河去捞珠,黑龙看见偷珠的人时,必然把你连骨头带肉吞到肚子里去,不仅捞不到珍珠,还会把性命赔进去。

当然,这仅是一则故事,在商战中,从来就没有“搏到尽头”的可能,聪明的商人既能看到有利的一面,也估计到不利的一面,作为商品,不可能一成不变。今天赚钱的东西,说不定明天就赔,今天热销的产品,说不定明天就会变成“死货”,这就要求一个成功的商人,要有见识、有胆量,也敢于拿主意、定政策、担风险。但是,千万不能做那种脱离实际的砸锅生意。

2、成就大事业需努力而为

一个人成大事,需要自己努力而为,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扑在自己的事业之上。每个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各有一套成功的哲学。

但作为香港首富的李嘉诚,他的致富哲学却是这样的朴实无华,正如他所说的,致富哲学无非是四个字,“事在人为”。

“事在人为”是李嘉诚的人生格言,很多商人迷信风水,做生意办事情都要择选好日子,李嘉诚却对这一套不在意,他从来相信事在人为,不必信邪。

1955年,李嘉诚首次开始扩张业务,成立了一家中型工厂,接了几个月的订单,买了新机器,他去租面积2万尺左右的厂房,那家工厂正处于倒闭的边缘。

原厂的一位职工拉住当年的李嘉诚说:“李先生,我很少看见一个年轻人这么努力,这么有礼貌的,我想提醒你的是,在这士美菲路经商的没有一个是赚到钱离开的,每一家都是失败而回的,我的老板来的时候也是雄心勃勃的,现在却差不多要倒闭了,隔壁那两家也好不到哪里去,恐怕不久也要走上死路了,你年纪轻轻,损失点订金算了。”

李嘉诚感激之余却说:“订单我已经接下了,机器也已经订好了,如果现在不安装设备生产,我将失信于人,我绝对不愿意这样做。”

李嘉诚搬进去后小心经营,也特别勤奋,结果生意很好,开工一个月就已赚到了全年的经营费用。

不到一年,隔壁的两家工厂果然倒闭了,李嘉诚把这两家厂地也都租了下来,直到在其他地方买了地皮盖了新房子才搬出去。

等后来李嘉诚搬离了士美菲路的时候,好多人都抢着要租那几间厂房。说来也是奇怪,其他人在那里就是做不好。

李嘉诚说:“风水这个东西,你要信也可以,但是最终还是事在人为,重要的是自我充实,做好自己的工作,相信很多本来人为不可能的事情可以转变为可能,眼光放长放远,发展中不忘记稳健,这是我做人的哲学。”

3、沉着应战不等于停滞不前

谨慎地沉着应战,不等于不行动,更不是坐等机遇的降临。李嘉诚很注重自己企业的长足发展。这同样也是每一位成大事者都知道的道理。看待一件事情,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不能因为近期的小目标而忽略了事物的长远发展。

注重长远发展的李嘉诚,已经用独到的眼光看到了香港房地产发展的美好前景。他学会了怎样在房地产发展的趋势中总结、分析规律。并且把它们运用得顺风顺水。他制定的经营战略方针是“稳健中不忘发展,发展中不忘稳健”。

1969年,他小心翼翼、审时度势,经过细心的市场调研考查后,计高一筹地将经营塑胶厂所赚得的利润,以及第一幢工业大厦巨额租金的收入,全部投入到发展前景比较看好的房地产经营上来。

果然不出李嘉诚所料的那样,几年以后,随着局势的动荡不安,香港的房地产一次又一次不由人意地显示了它大起大落的特色。

由于银行对地产的过度贷款以及其他因素,1965年2月爆发银行信用危机,在挤提狂潮中,数家银行的分行倒闭,甚至实力雄厚的恒生银行也被迫受控于汇丰银行,在银行危机的狂烈冲击下,房地产价格暴跌,许多建筑公司、地产公司纷纷倒闭,从而出现了战后房地产业第一次大危机。

危机一直延续到1967年,就在香港经济界喘息未止,正待恢复的时候,1967年5月又爆发了反英抗暴事件,这就严重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整个香港的地价、楼价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建筑业活动完全停顿。

在这种情况下,港人纷纷贱价抛售房屋,远走他方,香港再一次面临着战后一直持续到1969年的最严重的房地产大危机。

高明商人那种心境轻松的情形,就像一个优秀的橄榄球员一样。当球员传球的时候,假如球意外地落到他的手中,他并不胆寒或惊慌。

高明的商人也是一样,面对突发的新情况,并不会手忙脚乱。他能灵敏地反应,他有办法掌握或对付新情况,他会紧抱着球跑过去,或者警觉而放松地转个方向,以免对手扑过来。

就是在人心浮动,百业萧条的大动荡中,李嘉诚并没有心慌意乱,再一次证明了他独具慧眼、远见卓识的经验与才能。 EgdSdu8t3k0KPUgs7X41MFV6pElXgMCofUh0AZNRyKt+lIkLe82TIR2RSaW2NYk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