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8章

缺乏智慧的人,总是要世界围着自己转。然而,真正的达者,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意志与智慧,但一定是建立在符合自然之道的基础上。他们放弃僵硬的主观意志,来适应万物。这就是尊重客观规律,按着自然法则去行事,顺势而为。

旷达者具有一种最积极的心态。所以,他们总能在他人忽略和轻视的地方,处处发现和发掘出“最好”来。他们认为人人都有最好的一面,处处都是最好的地方,任何时间都是最好的时间。

人生路上很多时候得亦是失,失亦是得,得在有失,失中有得。所以在得与失之间,我们无须不停地徘徊,更不必苦苦地挣扎。我们应该用一种平常心来看待生活中的得与失,要清楚对自己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然后主动放弃那些可有可无、不触及生命意义的东西。否则,你便会被这些东西所累。

石崇为西晋功臣之后,自小聪明机敏,但为人贪婪奢侈。在荆州做官时靠抢劫江中远来客商成为巨富,家中珍宝堆积如山,侍女数百都穿绫着缎。曾与国戚王恺斗富,王恺用糖和干饭擦锅,石崇就用蜡烛作柴火;王恺用紫丝做成路障四十里,石崇用丝锦做成路障五十里;王恺用赤石脂涂屋,石崇用椒料泥墙。

王恺为晋武帝的舅父,晋武帝在王石二人的斗富中暗暗帮助舅父,曾赐王恺一枝珊瑚树,高二尺,干粗枝密,世所少见。王恺把珊瑚拿在石崇面前炫耀,石崇见后拿起铁棍随手将它击碎,恺以为他在嫉妒自己的珍宝,声色俱厉地吼起来。石崇毫不在乎地说:“这是小意思,赔你的就是了。”接着命令家奴拿出六七枝来,高三尺、四尺不等,光彩夺目,王恺见后无地自容。

石崇的厕所里也常候着十几个侍女,都打扮得浓艳照人,上完厕所后还得换一套新衣服出来,连贵族也不好意思上他家厕所。后来石崇因得罪赵王伦被收监,他以为最多不过是流放边远地区,等送到刑场才大梦方醒,说:“他们是想要我的家财。”押送他的人回答说:“你既然知道财多害命,何不早散家财呢?”

所以,名与利和人的自身价值相比,就如同树叶与树根,树根被拔了出来,树叶还怎样生长呢?老子宣传的是这样一种人生观,人要贵生重己,对待名利要适可而止,知足知乐,这样才可以避免遇到危难;反之,为名利奋不顾身,争名逐利,则必然会落得身败名裂之可悲下场。

因而,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清醒的准确的认识,凡事不可求全。贪求的名利越多,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积敛的财富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季老希望人们,尤其是手中握有权柄之人,对财富的占有欲要适可而止,要知足。一个对物质利益片面追求的人,必定会采取各种手段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有人甚至会以身试法。顺其自然,随遇而安,该你得时不推辞,不该得时莫强求,以旷达的心态处世,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6.笑着离开世界

后来又听说,朴老说:别人都是哭着走,独独季羡林是笑着走。这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认为,他是十分了解我的。

人类最恐惧的就是死亡,于是许多聪明人或自认为聪明的人,纷纷想尽办法安慰人们,有的说人死了,灵魂上了天堂;有的说人死了还可以投胎转世,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是这两种说法又不能安慰人,灵魂上天堂虚无飘渺,没有谁能知道天堂是个什么样子;投胎转世就更玄了,即使真的有可能投胎转世,那也是另外一生的事情,与现在的“我”没有什么关系。所以,能够笑着走的人才是生命真正的达者。季老正是这样一位达者。

生与死是一个铜板的两面,对死的认识影响着对生的态度。有的人意识到人有一死,于是就大肆地挥霍享受,有的人意识到人必有一死,于是就抓紧每一寸光阴学习和工作。孔子说:“不知道生,怎么知道死呢?”其实应该倒过来说:“不知道死,怎么知道生呢?”

人有出生的一天就必定有去死的那一天,就像有黑夜就必定有白天一样,这是自然规律,是每个人都逃避不掉的。把船藏在山谷里,把山谷藏在深泽中,可以说是再牢固不过了,但大地的不断运动,有些山谷成了高山,有的高山又夷为平地,山谷就有变化,船当然也藏不住了。

高山和深谷都会变化,何况肉体之身的人呢?有些人发现自己脸上有皱纹、头上生白发就发愁,实在不懂得自然之道。对于老少生死要听其自然,这样才能有一个潇洒自在的人生。

珍惜自己的生命并不是过错,除了极度的厌世者以外,人人都热爱生命。《伊索寓言》有这样一个故事说:

一个老人上山砍柴,把柴扛在肩上走了很远的路,又渴,又累,把柴撂在路边歇脚时说:“还不如死了的好。”死神一听连忙跑来问他需不需要自己的帮助,老人并没有要求死神把他带走,反而说:“请你把那捆柴放到我肩上!”

寓言中这位老人这时的变化,很有人情味,也很见人生道理。

中国古代有许多人祈求长生反而弄得短命,不少皇帝为了长生不老而求仙供佛,其结果不是送了自己的命就是害了他人的命。古往今来求仙的千千万万,长生的却找不到一个。秦始皇曾派徐福带数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到神话中的仙山蓬莱去采不死药,徐福入海后并没有看到什么仙山,回来后骗秦始皇说:“海里有一条大鲸阻挠了去蓬莱山的航道。”秦始皇亲自带人到海边射死了一条大鲸,但还是没有采到什么不死药,没过多少年他自己也一命呜呼。

活着的人谁也没有尝过死是怎么回事,我们又不能指望埋在地下的先人传授经验,为什么一想到死就丧魂落魄呢?这是由于亲友的死给我们许多暗示,使我们把生和死的过渡想像得非常可怕。看到死尸冷冰冰的凄惨样子,再想一想未来只与黑暗、寒冷、闭塞、孤寂相伴,大家就会不寒而栗。其实这些恐惧心理是想像造成的。

一个人死后,即使放在有电热毯的床上,他也不会感觉到温暖舒适,把他埋在九泉地下也不会觉得寒冷;在他棺材或骨灰盒里装上电灯,他也感觉不到明亮,棺材或骨灰盒里漆黑一团,他也不至于觉得有什么不方便,即使儿女在尸体旁亲昵说笑,他也体会不到什么天伦之乐,让他一个人躺在棺材里也不会有孤独感。死亡是大自然给人最好的恩赐,我们在这个熙熙攘攘的人世操心了一辈子、奋斗了几十年,现在该我们好好休息一下了。死亡就是一次最深沉的睡眠,死后的痛都是活着的人强加给死者的。

死的恐惧中还有一种也是我们强加上去的。人们总害怕自己死了后,自己那些活着的亲友难过悲哀,担心自己死了后儿女不会生活、自己的公司会垮台。这种想法一半是无意识地加重我们自己在社会上的重要性,一半是想用别人的同情爱戴来自我安慰一番。且不说你死了后地球照样转动,你的公司照样营业赚钱,就是在你家里的裂口也不是你想像的那么大,感情伤痕的愈合也比预料的要快得多。离开了你,你的儿女照样上学上班,你的妻子仍然能找到她精神的快乐,说不定能找到比你更可人的伴侣。

说来也许有点残酷,然而这却是明摆着的事实:人们希望我们“退席”往往胜过希望我们“出席”。教授是人类智商最高的阶层之一,是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国家的精神财富,照理说应该希望他们长命百岁,可实际情形真叫人沮丧。许多国家的大学都在制订新的校规,好让老教授们提前退休,以便给年青一代腾出空位。许多父母看到儿女无忧无虑的稚相,常常忧心忡忡地说:“看我死了你们怎么生活。”然而没有新闻报道说,哪家的父母死了,他们的儿女在跟着一起走进棺材,情况倒往往相反,父母死后儿女成熟得更快,他们的自立精神更强。

生命既然有个开头,就一定会有个结局,这就像一出戏有开头就有结局一样。哪个演员能在舞台上把一段戏从盘古开天地唱到天荒地老呢?一个演员不可能总将舞台占着、不让别的演员上台,我们怎么能将社会的舞台霸占、不让后来人登场呢?死亡只是把我们带回从前没出生的境界,回想某一时期我们没有来到这个世界,并不会使我们怎么难过,为什么一想到有朝一日我们要退出这个世界,心里就非常难受呢?

陶渊明是东晋的大诗人,他的为人和写诗达到了一种最高的境界:自然。他说自己特别喜欢饮酒,可又穷得沽不起酒,亲戚和朋友知道后,有的特地买酒招他去饮,每次一去总要把酒瓶喝得底朝天,不醉不算,醉了就摇摇晃晃地回来。人家问他为什么这么爱酒,他回答说:“渐近自然。”

他把生死同样看作自然的事情。他创作的近一百多首诗中几乎三分之一讲到死,每次提到死时态度是那么平静,语调尤为安详。他说那些一听说死就面如土灰的人不明自然之理。生死对于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从三皇五帝到平民百姓,从白发老翁到黄毛孺子,每个人都要从出生走向坟墓,陶渊明说:

三皇大圣人,

今复在何处?

彭祖爱永年,

欲留不得住。

陶渊明公元四二七年十一月离开人世,在他死前二个月写了一篇《自祭文》,说自己活了六十多岁,现在死去“可以无恨”,从老年到寿终正寝是物之常理,还有什么留恋不舍的呢?写了《自祭文》以后,他又接着写了《拟挽歌辞三首》,一下笔就说: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死与青年人不沾边,这倒不是说没有青年早亡,而是说没有青年人相信自己会死。北京一所名学府有一位二十九岁的博士生患晚期肝癌,老师和同学心情沉重地去医院看望他,医生没有告诉他真实病情,他自己在师友面前仍然雄心勃勃,说过几天出院要着手完成已上马的攻关项目,还提出了许多新的科研课题,第二天他就带着这些计划、雄心和憧憬告别了人世,死前一分钟他还不相信自己会死。事实上,这位博士并不是死去,而是带着微笑的长眠,是离开实验室后的一次愉快的休息,死仍然和他无缘——尽管他已经死亡。

青年人虽然看到许多人死去,但他们觉得死是别人的事情,自己与死则毫不相干,说到死时觉得它是一种遥远的梦境,心情愉快地和它逗乐嬉戏。外面的世界热闹、喧嚣、迷人,连衣裙、牛仔裤、时装、舞会、白马王子、似玉姑娘……他们如饥似渴地畅饮着生命的玉液琼浆,幸福得目迷心醉,简直就是天上快乐的神仙,死怎么可能与他们联在一起呢?

老年人的情况则恰好相反,他们对死亡特别敏感,头上多加一根白发心里就多了一分悲凉,“可怜白发生”一类的诗句特别容易触动他们的心灵。昔日的同学或同伴离开人世尤其易于伤感。对外在世界的感觉日渐麻木,对生活的热情也慢慢衰退。由于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他们常常生活在对过去的回忆之中。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晚年有一首《永遇乐》,词的下半部分对比了她自己青年和老年时的生活态度: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年青人怕死还情有可原,因为人生中的许多美好的东西他们无法享受,年纪轻轻就死掉那是生活欺骗了他。但对于老年人来讲,已经历了人生的各种酸甜苦辣,自己能办到的事已经办完,此时已知道和饱尝了生命的甘苦,还要怕死就未免有些不光彩,甚至近乎可鄙。

季老告诉我们,克服老来怕死的惟一办法就是培养自己广泛的爱好和对生活的强烈兴趣,培养自己广博的同情心,同情和关心那些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人和事,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让自己不要封闭在个人的小圈子,把自己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人生像条河流,源头处河身狭小,夹在两岸之间奔腾咆哮,冲撞岩石激起水花,飞下悬崖形成瀑布,越到下游河面越宽,河水也慢慢流得平缓,最后流进大海,与海水浑然一体,河流的界限消失不见了,从而结束了它那单独存在的一段历程,把自己的生命融汇在大海之中而毫无惋惜。

个人也是一样,青年时充满了激情,心高气傲,处处想显示自我的个性和才能,到了老年才意识到自己只是社会的一分子。假如人到老年能把生命看成河流就不会怕死,因为他明白个人的生命融进了人类生命的大海之中,他所关心的一切都在继续,人类的生命也生生不息。

7.不怨天,不尤人

我没有责怪任何人,连对发动这一场“革命”的人也毫无责怪之意。我只是一个劲地挖自己的灵魂。用现在间或用的一个词儿来说,就是“原罪感”。

季老所说的不责怪别人,换句话说就是“不怨天尤人”,面对“文革”种种痛苦的遭遇,他非旦不怨恨别人,甚至原谅对他造成伤害的人。不仅如此,他还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是一种多么旷达的胸怀呀。

旷达的人是不会怨天尤人的,孔子说:“没有人知道我啊!”子贡说:“为什么没有人知道您呢?”孔子说:“不怨恨上天,不责怪别人,下学人事而上达天命。知道我的,大概就只有天吧!”

旷达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过程,一种追求“旷达”的过程,当然还可能是一种心境。

“关键是自己的心中没有束缚就好了,人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圈子,不要画地为牢不是就好多了吗?”这也是一种自由,摆脱心中的“黑洞”,不胡乱给自己施加压力,封闭自己,那得到的也是一种自由呢!

中国古代有位诗人,年轻时一心想着一鸣惊人,期盼别人称赞自己的诗才,即使在毫无兴致的情况下,也强制自己作诗,逼着自己苦吟,费尽精力,拈断胡须,推敲字句,弄得人生索然寡味。到老时大彻大悟:“人生有何味,一生虚自囚!”后来放手写去,全不管舆论褒贬,想写便写,喜欢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样才真正尝到了创作的乐趣,后来果真写出了传世之作。

作诗如此,做人、处世又何尝不是如此!

只可惜还有多少人至死不悟,一生把自己囚在虚名中:为别人称赞而做事,为别人的恭维而旅游,为别人夸奖而写诗,为别人的……一生都为了别人,花尽了自己所有的快乐,买回个虚名,一生都为别人而活,一生何曾为自己活过一天?到头来,人生空走一遭,至死也没真正体会到做人的快乐,岂不可悲!

子张曾经问孔子:“读书人怎样才可以称得上是通达呢?”孔子说:“你所说的通达是指什么呢?”子张回答说,“就是在朝廷做官一定有名声,居家也一定有名声。”孔子说:“那是名声,不是通达。通达是指品质正直而见义勇为,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论和观察别人的脸色,时常想到对人谦让。这样的人在朝廷做官一定通达,居家也一定通达。至于那种只有名声的人,表面上做出爱好仁德的样子,实际行为却违背仁德,还自以为是地以仁德的人自居。这就是你所说的在朝廷做官一定有名声,居家也一定有名声。”

所谓达人,就是通情达理、通权达变、通泰练达的人。具体说,达人有三个条件:第一,品质正直而见义勇为;这是慷慨好义。第二,察言而观色;这是通情达理。第三,虛以下人;这是谦虚待人。凡是达到这三个条件的,就是达人。

现实,总是在人不经意间猝不及防地予以一击,把我们伤得好深、好痛,痛得发麻的我们,也曾挣扎过,也曾奋战过,也曾想过挣脱这个由不得人的事实。然而,经历越多,感触越多,也越来越明白,原来自己一直在努力追寻的那个可怜的目标,却是如此遥不可及,虚无飘渺。于是乎,我们学着改变自己的心态,学着以一种全新的心态去面对我们的人生。

无疑,人生在世,风云变幻,什么样的事情不可能发生呢?有时福星高照,事事顺心;有时阴风怒号,事事坎坷。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以一种旷达的心态去化解一切不愿、不忍看到的事实。当幸福快乐来临时,我们享受,我们陶醉,那是人生中最美妙的时光,属于我们的美妙时光,我们毫不吝啬地挥霍着我们的快乐与愉悦;而当不幸苦难来临时,我们也要坦然面对,以一种旷达去包容一切艰难困苦。

旷达人生是荒原大漠式的人生,因为它能接受八面来风,不拘泥小川,不徘徊窄巷,任狂风漫卷,沙走石飞,万事随生死,千虑归自然,活着就飘飘落落,天高地广。

旷达人生也像大海,因为它具有宽广的胸怀,百川人海,有增无减,容得下千古恩仇,装得下四海风云,活得扬洒自如,海阔天空。

旷达的第一步是把有限的生命看穿看透。人生至多也是百年时间,长也长不到哪里去,短也短不过哪里去,大家情况都差不多。富贵者不能永享富贵,穷困者也不会永受苦难。况且人生千姿百味,人人都只能活一种。有坐享其成的福气,就不会体验挑战人生的荣耀,每个人各有各的活法,各有不同的悲喜哀乐。

看得穿看得透,就是能看到最后的终极,从有中看到无,从实中看到空。人生本来就是一场空,从空旷中走来,向空旷中走去,最后的结果是四大皆空。所以没有什么想不开的事,也没有什么放不下的物。况且,人生的欢乐是多么少,时间又是多么短;人生的苦难又是多么深,该忧愁的事又是多么多,又何苦把自己捆绑在世俗的小事之中呢?

旷达的人喜欢在荒原上散步,面对纷繁的人生境况经常发出这样的感叹:“快来看看这洪荒的宇宙,体验这历史的沉寂吧!世人往往是多么愚蠢,把自己宝贵的时光纠缠在一些无聊琐事之中。试问一下,时过境迁,谁还对你争我斗的琐碎小事感兴趣呢?”

看透了,看穿了,人的生命就获得了自由和解脱,从斤斤计较的小圈子里走出来,不在小事情上浪费自己,而能务其大者、远者,创造人生的远景宏图。人生旷达了,心智自然也就不会劳累,就不会活得那么拘谨和痛苦。区区小事不能给他带来烦恼,不愉快的经历也不能使他怨天尤人。旷达的人体谅他人,理解人生。欢乐的时候能放浪形骸,遇到挫折能顺其自然,做事的时候能专心致志,忘情的时候能忘乎所以。这种人活在世上不委曲自己,但是也不计较别人,所以人人喜欢,人人钦佩。

记得有位外国作家曾说:“为小事而生气的人生命是短促的。”那么反过来说,心胸旷达的人生命将是长久的,因为旷达者的生命与长天大海相连,经得起生活中的各种暴风骤雨。

8.忠言逆耳利于行

端正对待不同意见的态度,是非常不容易办到的一件事。中国古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见此事自古已然。

日本战国时期的堀秀政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人,曾经辅佐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两个霸主。当时的人都称赞他是国家的栋梁。有一天,他在领地的城墙附近,发现有人竖立了一面木牌,上面列举着三十多条秀政的政治过失。家臣们商量之后,决定把那面木牌拿给秀政看,并且非常愤怒地说:“竖立这块木牌的人,实在太可恶了,应该逮捕并严厉处罚。”

秀政细观木牌上所写的“罪证”之后,他马上穿好衣服,洗手,漱口,把木牌举起来说:“有人肯这样严格地指正我,实在太难得了,我应该把它看成上天的赐予,并当作传家之宝,好好收藏。”于是,他把木牌用一只精美的袋子包起来,再装进箱子里,并召集家臣幕僚,将木牌上所列举的过失详细检讨,从此秀政的业绩更加辉煌了。

常言说得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由此可见,一位领导者在推行一项新的计划时,一定要征求部属的意见,留意各方面的批评,因为那些批评,很可能就是推行这项计划成败的关键,就是治病的“良药”。因此不要只注重赞美的言词,因为那对实现“使事情做到更完美”的目标是毫无帮助的。

一般说来,人们都喜欢听赞美的言词,对于批评是不容易接受的,所以部属为了讨好上司,只讲好话,领导者就很难听到部属真实的意见了。一个领导者若不明了自己在什么地方有过错,什么地方需要改进,就应该多多鼓励部属提出批评,听取部属的意见,虚心接受,这才是一位领导者所应具备的素质。具备这种素质的领导者,在中国历史上并不罕见,唐太宗李世民便是一位。

贞观五年,大唐王朝终于度过了创业的艰难和立国之初的灾荒,再一次迎来了丰收之年。各地方的负责官员上表,要求李世民进行象征皇帝威仪和天下太平之兆的封禅仪式。当时国家刚刚走上正轨,李世民仔细考虑得失,并不同意封禅。

贞观六年,由于平定匈奴,远方的异邦都来向大唐朝拜。

于是,一些大臣又竞相上表,称颂皇上的功德,鼓吹封禅,并说是机不可失,天意不可违,现在封禅都有点儿晚了,千万不能再往后拖了。

李世民闻言心有所动,于是召集群臣在两仪殿开会,和颜悦色地对群臣们说:“近来朕屡接奏章,请求举行封禅大典,你们这些人都认为“封禅”是当帝王的巅峰盛事,朕却不这样认为。其实如果社会安定,家家户户丰衣足食,君王就是不到泰山封禅,又有什么伤害?从前,秦始皇封禅而汉文帝不封禅,后世人难道认为汉文帝不如秦始皇吗?”

李世民正是欲擒故纵地掩饰自己打算,他想看一看别人的意见。

魏徵站出来表示不同意见。

李世民心里很不高兴,但是作为一个能听臣子建议的明君来说,他仍和颜悦色地问魏徵说:“朕想听听你的意见,你要直截了当地回答,不要隐瞒。你不同意封禅,是因为朕的功绩不高吗?”

魏徵答:“不是。”

李世民问:“那么是因为朕的仁德不厚吗?”

魏徵答:“也不是。”

李世民又问:“那么,是华夏还没有安定吗?”

魏徵答:“已经安定了。”

李世民再问:“那么是边远的异邦还未臣服吗?”

魏徵答:“已经臣服了。”

李世民问:“是因为祥瑞还没有出现吗?”

魏徵答:“已经出现了。”

李世民问:“是因为五谷不丰收吗?”

魏徵答:“已经丰收了。”

李世民说:“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朕不能够封禅呢?”

魏徵答道:“陛下虽然功高,但人民尚未感到陛下的恩惠;天下虽已安定,但目前尚没有条件保证封禅大典的供应无缺;远方异邦虽已臣服,但还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粮食虽连年丰收,但仓库还很空虚。天下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所以臣以为还不能封禅。”

魏徵接着说:“臣一时找不出较早的例子,暂举日常所见为喻。譬如有人长期患病,疼痛得不能支持。后来,久经治疗刚刚病愈,全身只剩下皮包骨了,却要他背负一石米,一天行走100里,这一定是不可能做到的。隋朝之乱,不止10年。陛下犹如良医,为之精心治理,解除了百姓的病苦,使天下得到安定,但国家还不够充实,这种情况和所举的初愈病人的例子颇为相似。现在就告诸天地,说自己大功已成,臣个人以为为时尚早。”

魏徵又说:“东巡封禅,千乘万骑,兴师动众,所到之处,供应耗费巨大,地方官府负担加重,必然会加重老百姓的赋税。就是竭尽财力赏赐,也满足不了远方来宾的欲望。再免除几年徭役,也补偿不了百姓这次封禅的劳役所费。一旦再遇上水、旱之灾,风雨之变,就会遭到庸人们无知的议论和责难,那时追悔也来不及了。这不只是为臣有此诚心地恳求,他人也多有此种议论。”

作为一名忠耿之臣,魏徵的这番话已广为人知,载入史传。李世民虚心接受了他的建议,打消了封禅的念头。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而对于那些不肯接受你的“忠言”的人该怎么办呢?林肯说得好:“与其为争路而被狗咬,毋宁让路于狗。因为即使将狗杀死,也不能治好被咬的伤口。”

20世纪初的美国总统威尔逊,他有一名得力助手,就是财政部长威廉麦克阿杜,他也曾以多年的从政经验,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你不可能用辩论击败无知的人。”

有一次赵刚参加朋友的婚礼,席间有一位年轻人在说明新郎与新娘的关系时,用了“青梅竹马”这个成语。他为了夸耀自己的博学,还念出了这首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不过,这位年轻人却把这首唐代诗人李白所写的“长干行”,误以为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写的诗,可能因为这首诗蕴含的感情深厚,害得他误以为是出自女性作家之手。

当时赵刚年轻气盛,又认为中国文学是自己的特长。为了夸耀这点,他毫不客气地当众人,纠正那人的错误。可是不说还好,这样一说,那人反倒更加坚持自己的意见了。

就在他们争论不休时,恰巧赵刚的大学老师坐在隔桌,这位老师是专攻唐代文学的博士,现在任教的课程也都是和诗有关,于是他们就找这位老师评判。各自陈述观点,老师却只是静静地听着,然后在盖着桌布的桌下,用脚轻踢了赵刚一下,态度庄重地对他说着:“你错了,那位先生说的才对。”

对此赵刚非常的疑惑,回家就查到了那首诗,准备找老师问个明白。

第二天,他在教授研究室里找到老师,还没等他开口,老师就先说了:“你昨天说的那首诗是李白的“长干行”,一点也没错。但我们都是客人,何必在那种场合给人难堪?他并未征求你的意见,只是发表自己的看法,对错根本与你无关,你与他争辩有何益处呢?在社会上工作别忘记这点,永远不和人做无谓的争辩。”

所以,看问题要两个方面,别人对自己的忠告,一定要虚心听取,好的吸收,不好的引以为诫;而当别人不理采自己的忠告时,也不必与之强辩,给人难堪。

1.现实主义的爱情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与思考,我觉得,世人对爱情的态度可以笼统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现实主义,一派是理想主义。蒙田显然属于现实主义,他没有把爱情神秘化、理想化。

爱情是人类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任何一个人生的思考者都无法避开。然而,很多人却往往将爱情神秘化、理想化,季羡林先生认为现实主义的爱情更真切,也更感人。

有这样一个故事:

像往常一样,中午午餐,叶络又去了那家小吃店,要了一碗面条。刚吃了几口,这时进来一对中年夫妇,男的有一只眼睛看不见了,身后背着一把二胡;女的是个盲人,在男的搀扶下,摸索着坐到叶络对面的椅子上。

大概是个卖艺的吧,叶络想。

“大碗豆花米粉,两份。”男的将二胡靠在墙角。

刚坐下来,男的又起身去拿筷子,顺便付了钱,又向店员说了几句什么。

一会儿,米粉上来了,却是一大一小两碗。男的仔细地将豆花米粉弄碎、拌匀,然后将大碗递给女的。

女的吃了两口问:“你呢?”

“我也是豆花米粉,大碗的,足够了。”

叶络有些吃惊——

“这种不是大碗的。”坐在叶络旁边的一个小孩忽然说。他一定以为,这个叔叔弄错了,却付了大碗的钱。

中年男子并没有抬头,继续低头吃着。

“叔叔,你吃的这种不是大碗的。”小男孩以为他没听见,重复道。

中年男子慌忙抬头,冲男孩摆摆手。

“多嘴!”小男孩的母亲厉声呵斥。

“本来就是嘛。”男孩一脸委屈。

正吃米粉的女人停了下来,侧着头仔细辨别声音的方向,她的脸轻轻地抽搐了一下。

吃完米粉,他们搀扶着走出了小吃店。

叶络被这一对盲人夫妇感动了,默默地走在他们后面。

“今天吃得真饱。”男的说。

女的沉默了一会儿——

“你不要骗我了,你吃的是小碗,你一直瞒着我。”女的失声哭了起来。

“我不饿,真的不饿,你……你别这样,路人看了多不好……”男的有些手足无措,扯起衣袖为妻子擦泪。

叶络看着他们,泪水溢满了眼睛。

爱无需海誓山盟,爱不必书写描画,爱更不是挂在嘴边,爱只在心里,只在关心他人的实际行动中。在爱的王国里,没有任何的形式阻拦,无形无色,又无孔不入。这就是现实主义的爱情观。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男孩对一个女孩说:“如果我只有一碗粥,我会把一半给母亲,另一半给你。”于是女孩子喜欢上了这个男孩。

有一次村里发大水,男孩忙着去救别人,而没有去救女孩。别人问他为什么,男孩说:“如果她死了,我也不会独自活在这个世上。”这一年女孩20岁,男孩22岁,女孩嫁给了男孩。

闹饥荒的年月,两人只有一碗粥,他们互相谦让,都想让对方吃下去,结果这碗粥三天后发了霉。那时他们分别是40岁和42岁。

当他52岁那年,因家庭成分不好被挂上牌子批斗,也已50岁的她心甘情愿地陪伴着他。她告诉他,无论有多大的苦多大的难,你是我生命中唯一的支流,我永远是你爱的源头。

许多年过去了,他们成了70多岁的老人。在一次坐公共汽车时,有一位年轻人给他们让座,他们都不肯坐下而让对方站着,于是两个人紧紧靠在一起抓着扶手。这时车上所有的人都被这美丽而朴素的风景感染了,齐刷刷地站了起来,充满无限敬意的眼睛,仿佛看到他们心中的玫瑰花正在盛开,醉人的温馨里浸润着浓浓的恋意……

在季老看来,爱情就是在携身同行的道路上,不管风风雨雨,相互勉励与祝福,共同承受生活中的痛苦与磨难、幸福与快乐,一生一世。

这就是爱情,永恒的爱情,弥足珍贵的钻石爱情。

2.纯真的爱

我认为,在爱情的某一个阶段上,可能有纯真之处,否则就无法解释日本青年恋人在相爱达到最高潮时有的就双双跳入火山口中,让他们的爱情永垂不朽。

季老在肯定现实主义爱情观的同时,也并不否认爱情的纯真,他相信那种真挚的、永垂不朽的爱。

有这么一则故事:

一对年轻的男人和女人相遇在一个舞会上。男人非常喜欢这个女人,聚会结束时,他向她发出了邀约,出于一种基本的礼貌,她并没有拒绝。

于是,男人带着她,去了一家咖啡馆小坐,两个人各点了一杯咖啡。气氛是静默的,甚至有些紧张。

这个时候,男人忽然对服务生说,请拿一些盐过来。

服务生和女人都为男人提出的要求而惊讶。她问,难道是往咖啡里加盐吗?

是啊。男人的回答是肯定的。

女人和身旁的服务生都笑了。多可爱的人啊,一个可爱到要往咖啡里加盐的男人,可又是那么真诚认真。

先前两个人之间,有些静默甚至紧张的气氛,骤然得以松弛,于是有了一些对谈。女人还是抑制不住唇角的笑意,但她很认真也很好奇地问男人在咖啡里加盐的习惯是怎样形成的?

在咖啡馆中幽暗的光影里,男人有着微微的憨态,唇边挂着淡淡的微笑。他对面前的女人说自己从小生活在海边,是渔民的儿子,从小到大就是在咸咸的海水里嬉戏成长。长大离家,回家的次数减少,便逐渐习惯在城市中生活时往咖啡里加盐。那种在嘴里咸咸的味道,令他常常想起小时候在故乡,海水里的盐粒粘在唇角的样子,那里面有故乡的气味。他习惯用这样的方式,来寄托在城市里的乡愁。

咖啡馆里,男人寥寥的几句话,让女人听得感怀万分。因为她一直觉得会思念故乡的男人是很顾家的男人,而这一点其实也是她找寻男友的一个必备条件之一。另一方面,她自己也是一个远离故乡多年,常常乡愁无法诉说的女子。

仿佛遇到了知音。

在温暖的咖啡馆里,两个人谈到在故乡的点滴往事,感怀不已,两颗心的距离一下子被拉近了。

那一夜,女人还破例接受了男人送她回家的请求。

恋情就此开始。于是,有了越来越多的约会。

依然常常去咖啡馆。在不同的咖啡馆里,每回在别人惊诧的目光中,女人都会温柔地对那里的服务生说,拿点盐来,我的男朋友很喜欢往咖啡里加盐。

女人的言语间,流露出自豪温暖的表情。有时她亲手替男人把盐加到咖啡里,看着男人一口一口地喝下,心里会暗自庆幸自己当时因为礼貌没有拒绝男人的第一次邀约,要不,就真的会错过这样一个体贴的恋人。

两年后,男人和女人如愿结婚。果然是幸福而安逸,一过就是40年。遇上这样一个男人,是女人一生里觉得自己做的最满意的一件事。那是男人和女人婚后的第四十个年头,他和她在漫漫的人生岁月里,已经手牵着手,从年轻、幸福地走向苍老。

也是在这一年,男人得了一场重病,入院治疗,然而,还是在不久后离开了女人。

女人的悲伤就不必说了。

葬礼后的一个阳光很好的清晨,女人在屋内整理着男人的遗物,于是她发现了男人留给她的一封信。女人头上的白发在细细的晨风里,轻轻地摇动,然后,她颤巍巍地展开了那封信。

男人在信里对女人说——

亲爱的,请你原谅我。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死了。而死人总是容易得到原谅的,不是吗?

我骗了你40年。

因为我从来都是一个不喜欢喝加盐的咖啡的男人。当年我们的第一次约会,静默而紧张,我心里不安,才临时想出了这样一个往咖啡里加盐的话题。

那时,我真的没有想到,我会因此而喝了40年的加盐咖啡。

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想告诉你真相,亲爱的,你会原谅我吗?

女人拿信的手,微微地颤动,表情却是幸福而祥和的。

男人或许不会知道女人当时的心情,其实,她早已经原谅了他。

因为一次小小的谎言,一个男人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甘心情愿地喝了40年的加盐咖啡。即便这是一个藏了40年的谎言,可还有什么不可以原谅的呢?

他不知道,她多想告诉他自己是多么高兴和感动,有人为了她,能够做出这样的一生一世的欺骗……

爱情是一颗天然的宝石,它需要去设计,更需要去雕琢。否则,爱情都将黯然失色。经过设计雕琢,爱情才会如宝石般光芒四射。

傍晚,雨睛散步到天桥边,看见一个小伙子正吃力地背着个姑娘上天桥,额上渗着细密的汗珠。雨睛赶忙过去帮着搀扶,问小伙:“她生病了吧?我帮你叫车送医院。”

来到天桥上,姑娘忽然大笑起来,小伙子忙向雨睛道歉:“对不起,谢谢您,我们在玩游戏。”

“什么?”雨睛尴尬中有些愠怒。

姑娘好半天才停住笑,告诉雨睛说今天是他们结婚三周年纪念日,他们特意请假出来逛街。“他没有钱,我不要他买什么礼物,但他有力气,所以要他背我上天桥,才背三个来回,就累了,将来结婚30周年,我让他背30个来回,累死他那把老骨头……”姑娘趴在小伙肩上又笑了起来。

以旁人的眼光看,那姑娘长得俗气,甚至是丑陋,但此刻,她却被宠得像个娇贵的公主。

很多人很多时候以为,浪漫必定和鲜花、烛光、音乐相连,却不知道世上还有这样一种别致的穷人的浪漫。

浪漫是生活的一种调味品,没有人不喜欢浪漫,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只是表达的方式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表达一种美丽的情感,就是爱的纯真。

3.关于我们的老师

在深切怀念我的两个不在眼前的母亲的同时,在我眼前的一些德国老师们,就越发显得亲切可爱了。

我们都知道,季老曾经留德十年,与瓦尔德、施米特教授、西克教授等老师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季老是一个尊师重教的人,那么在他心目中,老师究竟是怎样一种形象呢?老师对于我们来说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呢?

诸葛亮那首著名的诗写道:“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起,窗外日迟迟。”

这首诗是说,世人都在梦里,谁先醒过来?我知我为梦,我知我梦醒,我知我一生。我在栖息之所睡过了头,醒来时已见窗外红日迟迟。虽然红日迟迟,但毕竟醒过来了,还不算迟。所以诸葛亮说“平生我自知”,颇有几分得意。

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但光是“诗意地栖居”还不行,以免一栖居就睡大觉,一觉睡过了头,到时恐怕不只“日迟迟”,而是日落了。 ch/TNppeHoG1hL0S2q2SDo83tZBii6oyqwDv8uKlWobjYnVmaa+s8oRxFkmS+CW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