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4章

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如孩子、丈夫、兄弟、姐妹,他们是我们生命的一种延续。为最亲近的人忧虑,是一种对自身忧虑的替代和转移,替代了我们对自身的忧虑。很多母亲会为女儿的道德操守而担心,这只不过是一种假象。实际上,这位母亲潜意识里对自身的道德深感疑虑,烦恼不已,不过想寻找某种替换而已。我们常常听到商人抱怨税收太重,攻击政府。那些人认为,这些外在的、毫不相干的事件导致了自己沮丧忧郁的心境,但实际上,他们焦虑的真正根源仍潜藏在他们自己的内心深处。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很多人过着忧郁不安的生活,有时候独自一人会感到非常恐惧;有时候却远远地避开人群,害怕进入他们的圈子;有时候一想到失去别人的爱和尊重,会战栗不已,害怕遭到别人的轻视和抛弃。这其实是没有必要的。许多事确实是人自已找出来的,只要自己胸怀坦荡,百川能容,周围的世界也就会天高云淡,风和日丽。

如果女人害怕爱,感情就会枯萎,她就会变得像一尊冷漠的大理石像一样;男人害怕成功,便会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会耗费自己的青春。卡尔?蒙尼格在他的名著《反对自己的人》中写道,现代人陷入一种群体性的恐惧,仿佛害怕自己变得成熟,害怕自己取得成就。灵魂承受着恐惧和负罪感的折磨,就是为了让自己失败!

有时候,恐惧感会引起肉体上的痛苦,我们便会用肉体上的痛苦来掩藏内心的恐惧。这一点,常人难以察觉。研究身心关系的医学表明,全部疾病,从普通的感冒到关节炎,通常是由人们深层的恐惧心理造成的。事实上,艺术家和小说家早就看出了这一点。

托马斯?曼在他的巨著《魔山》里描写了很多这样的例子。他们过于敏感,非常恐惧,借着与肺结核病做斗争来逃避现实中的奋斗。当然,与现实生活中需要勇气的战斗、抗争和挣扎相比,生病自然要容易得多。我们现在明白了,有些慢性病患者实际上是害怕现实中的抗争和奋斗,潜意识中想让自己生病,在疾病中可以寻求到安慰和舒适。疾病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个巧妙的借口罢了。

可见,过多的恐惧如同过高的要求,都是非常可笑的,任何时候踏踏实实的走自己的路都是最重要的。

具有病态恐惧心理的人做起事来往往优柔寡断。

遇事优柔寡断,拿不定主意,这是做事之大忌。有人上街要买台彩色电视机,由于价钱较高,又都不是名牌,往往反复比较,反复动摇。结果跑了许多家商店,去了许多次,就是决定不下来。心理学家认为,人在做事时所表现的这种拿不定主意、优柔寡断的心理现象是意志薄弱的表现。

为什么有些人做事易反反复复、优柔寡断?这主要是因为:

(1)心理学认为,对问题的本质缺乏清晰的认识是使人做事拿不定主意,并产生心理冲突的原因。只要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优柔寡断多发生在青年人身上,这是因为青年人涉世未深,对一些事物缺乏必要的知识和经验的缘故。

(2)这种人从小就在倍受溺爱的家庭中长大,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现成生活,父母、兄弟姐妹是其拐杖。这种人一旦独自走上社会,做事易出现优柔寡断现象。

(3)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旦遇到类似的情境,便产生消极的条件反射,躇踌不已。

(4)一般说来,优柔寡断者大都具有如下性格特征:缺乏自信,感情脆弱,易受暗示,在集体中随大流,过分小心谨慎等等。

那么,怎样克服这种做事拿不定主意、优柔寡断的毛病呢?

(1)培养自信、自主、自强、自立的勇气和信心,培养自己性格、意志独立的良好品质。

(2)心理学认为,人的决策水平与其所具有的知识经验有很大的关系。一个人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其决策水平就越高;反之则越低。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有胆有识,有识有胆”。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平时经常开动脑筋、勤学多思是关键时刻有主见的前提和基础。

(4)排除外界干扰和暗示,稳定情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仔细分析,亦有助于培养果断的意志。

凡世间众人皆有犹豫,但并非所有情况都会在同时发生,它甚至根本就不会发生,因为犹豫是来自自己的想象,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便能将之克服。若能了解这些,接下来的就只有如何去克服问题。如果你能再达成下列几种心理建设,则剩下来的问题也将烟消云散。

每当面临一个新的机会,在斟酌得失之间,犹豫便会在你的内心里悄然出现,阻挠你致胜的决心。这虽然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变化,但若不趁早加以克服,便将慢慢累积扩大,当它爬满你的心,且进而侵蚀你的骨髓时,就难以救治。如果你正保持着维持现状的观念,即应早日医治,阻止病菌继续蔓延,并从而将残留在体内的病源完全根除,以免到头来后悔不已!

至少消除犹豫的方法,只有从正面迎击,别无他法。因为犹豫一旦被姑息,便会常留在你的身边,把机会从你身旁逼走。因此,为能获得机会,就必须先消除犹豫。完成这个步骤,接下来忙不完的工作会迎面而来,多得使你不得不从中选择机会,会让你没有时间去考虑害怕的问题。

请牢记,对自己绝不可放纵,你应正视自己的问题,从正面去尝试解决。譬如你害怕在大庭广众前发表意见,就应在大庭广众前与人交谈;如果你为了加薪问题想找上司谈判,但因心生胆怯,事情一拖再拖,一直无法获得解决。建议你不妨一鼓作气走到上司面前,开门见山地要求加薪,相信结果一定比你想象的还好。

如果你现在心里有尚未完成而需要完成的事,在你做事时就要用“心计”,一刻也不要拖延,赶快开始行动吧!

8.不要自作聪明

天下有没有傻瓜?有的,但却不是被别人称做“傻瓜”的人,而是认为别人是傻瓜的人,这样的人自己才是天下最大的傻瓜。

人世间有很多自作聪明的人,他们往往自以为是,认为老子天下第一,别人都是傻瓜加笨蛋,季羡林先生一针见血的指出:这样的人才是天下最大的傻瓜。

有一则讲愚人与聪明人的故事:

城之南,有愚泉,饮之则愚。

聪明人想:假如将愚泉引入城,全城的人喝了愚水都变成了傻子,我岂不就可以独霸这座城了吗?

于是,他偷偷地将愚泉引入护城河,自己却凿井而饮。

果不其然,几天后城里人都变得傻里傻气了。愚人们争相将自己的田产屋舍送给他人,其他人也都是愚人,故推辞不受。只有聪明人来者不拒,城里的土地房屋尽归于聪明人的门下。这些愚人又将自己的珠宝首饰等珍贵物品随便乱丢,聪明人全都拾回来,不多久,就成了一个大富翁。

城里人觉得奇怪:田产、珠宝,都是粪土不如的脏东西,我们都弃之不要,这人却宝贝似的捡回来,可见这人真是愚蠢之极。城里有如此愚人,是大家共同的耻辱,应把他赶走。

于是,城里人携带棍棒,围着聪明人的住宅,身高力大的冲进屋里去,将他绑了出来,城里人历数聪明人愚蠢的事例,欲将他赶出城外。

聪明人叹道:我本想使众人愚蠢,没想到众人反将我看成愚蠢之人,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天下没有比我更愚蠢的人了,还有何脸面呆在这个世界上呢?聪明人投城河而亡。

有些自以为聪明的人,专以算计别人为能事。结果总是会算计到自己头上。一个事事精明的人,不会有几个朋友。这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耍小聪明。过分地玩弄心计、过分卖弄自己聪明的人,反而被聪明误,引火烧身,招灾引祸。“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典故,出自《三国演义》,讽喻那些设计整人整不到,反而贴了老本的人。

周瑜是安徽庐江人,与孙权的哥哥孙策同年,交情甚密,结为昆仲。周瑜人长得漂亮,资质风流,仪容秀丽,才学也无人可比。在曹操屯兵百万虎视长江沿岸的形势下,东吴议降者甚众,军心涣散,如非力排众议主张抗敌的周公瑾,东吴早归属曹操了。然而,他耍小聪明想用美人计囚禁刘备来换取荆州,却成了千古笑料。

却说刘备没了甘夫人,周瑜知道了这个消息,心生一计,要孙权的妹妹嫁与刘备,让刘备来入赘,然后把刘备幽囚在狱中,却使人去讨荆州换刘备。不想诸葛亮听到消息,猜定是周瑜的计谋,遂让刘备应允,并让赵子龙保护刘备,临行前授予三个锦囊,内藏三条妙计。

东吴那边,孙权之母听得消息,见了刘备一表人才,却真心实意要把女儿许配与他。周瑜和孙权不想此事弄假成真,又不敢公开囚禁和杀害刘备。刘备劝说娘子去荆州,娘子应允,于是,商定去江边祭祖,乘机逃离东吴。

周瑜派兵追赶,却被娘子挡了回去。正当周瑜准备孤注一掷时,却见诸葛亮早在岸边等侯,刘备等已登了船,往荆州而去。岸上乱箭射来,却是去的远了。刘备的兵望着急急追来的吴兵,大叫“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周瑜自恃胜券在握,不想遇到了诸葛亮。这“赔了夫人又折兵”,实际上正是周瑜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结果。俗语说:“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也正是说明耍小聪明不但得不到最终结果,还要做赔本生意,落人耻笑。

其实,聪明是一笔财富,关键在于怎么使用。财富可以使人过得很好,也可能毁掉人。真正聪明的人会使用自己的聪明,他们平时深藏不露,不到火候不轻易使用,貌似浑厚,不让别人眼红。耍小聪明往往是招灾引祸的根源。

喜欢算计人的小人,无不以为自己聪明、妙算,但因为用心险恶,都维持不了长久。既要整人,又不便明言,这就注定了败局。设的计见不了人,是奸计;奸计不得人心,天人共愤,自己虽精心谋划,却未免心虚。有一丝透露,就心惊肉跳。且再秘密的事,也没有不透风的墙,别人一旦知道了,也就“夫人”赔了,“兵”也折了。一个时时处处事事显露精明的人,不会取得别人的信任、同情和爱护、栽培,因此不会取得真正的、巨大的成功。

人人都渴望聪明,但聪明过了头,则适得其反。假如你能把握好糊涂与聪明的界线,则可能大不一样了。超凡的才华加上非凡的承担责任的勇气换来的不一定就是成功!人生如戏,演绎着幻化无穷的各种偶然情况,稍有懈怠就会有闪失,因此必须学会在愚笨与聪明之间划清楚只有自己知晓的界线。

纪晓岚是个智者,而且他是个“愚笨”的智者,这种经过人生幻化的智者就不是普通的智者。他的智慧帮助他渡过了许多劫难,直到晚年,机智仍与他相伴,他仍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嘉庆七年,纪晓岚这位已79岁高龄的老臣,再次出任会试考官。在此之前,他已有两次充任会试正考官,两次乡试主考官,还曾被任命为武科会试正考官。每次主考,他都谨慎从事,严防出错。在这次主考阅卷中,他还感慨地写下诗句,好像是表示自己要慎重取人。可总是天不遂人愿,偏偏在他最后的一次主考、特别谨慎从事的时候,却出了一点不大不小的麻烦。

原来,会试后不久,按照规定的程序,经过斟酌,确定了前几名的名单和次序,并对试卷加有详细评语。当时尚未发榜,属绝密信息。谁知这些情况都一一透露了出去。举子之中,连纪晓岚的评语也一清二楚。这下可捅了大娄子。

举子们免不了议论纷纷:“试卷诗未等题榜,怎么漏了出来?”

“前几名莫非有考官的亲戚?”有人推测说。

“说不定啊,钱能通神,营私舞弊者多矣!”又有人附和道。这些话传到纪晓岚耳朵里,他觉得此事非同小可。按照当时科举纪律,泄密之人不仅丢官、蹲监狱,甚至还要杀头。有关人员也要牵连进去,正考官和副考官负全责,自然脱不了干系。历史上这样的例子着实不少,牵连之广,处罚之严厉,可是触目惊心。此次科场风波如不妥善处理,势必将引发一场灾难。

考虑到此,纪晓岚把另一名正考官左都御史熊枚和副考官内阁学士王玉麟、戴均元找来,商讨此事。

熊枚说道:“被取之人与诸考官并无任何关联,系秉公取录。即使有私情,也只有保密,绝不会泄密的。”

“泄漏此事看不出目的,可能事出偶然。”戴均元感到有些迷惑不解。

纪晓岚也觉得此事奇怪,泄漏此事无非把水搅浑而已,对大家都没有好处。可能是无意中出错。他反复权衡,最后决定把事情揽在自己头上。于是他坦然地对他们说道:“此事待我去面见圣上。”

嘉庆帝这时早已得到禀报,虽然很恼火,但也不明白为何会出现这样的事。他下令追查,又把纪晓岚召来问话:“老爱卿,此事系何人所为?”

“启禀圣上,臣即是泄漏之人。”纪晓岚慢条斯理地说。

“你——!”嘉庆皇帝听后很吃惊。他知道纪晓岚向来办事谨慎,这种事决不会出在他身上,可能另有隐情,于是接着问道:“卿又何故泄漏呢?”

只见纪晓岚非常平静地说道:“为臣书生意气,每有佳作,反复吟咏,难免在朋友谈论中漏出几句。此事实出无意,如圣上动怒,纪晓岚甘愿领罪。惟求圣上开恩,不要株连他人。”

嘉庆皇帝自然明白纪晓岚的用意,无非是要消解此事。现见事情也仅仅是偶然出错,也就怒气消了一半,于是下令撤回追查此案的大臣。一场将要掀起的大风波,就在纪晓岚巧妙周旋下而平息下去。那些参与此科会试的大小官员个个感谢纪晓岚,至于那真正泄密的人,虽不敢明言,他的感激更是至诚至深的。

做人必须在愚笨与聪明之间划清界限,不能盲目越出,既要让对方明白己意,还要让对方能接受。这就是一门学问。

(全书完) fYRGRRhlnCA+3rsbUog+zs90xmoLytlwm7XwFaV68KGT02kghnEc/HDTDJeKoSz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